学术投稿

免疫调节剂对婴幼儿喘息发作预后的影响

陈壮桂;纪经智;李鸣;陈岩峰;陈奋华;陈虹

关键词:婴幼儿, 喘息, 免疫调节剂
摘要:目的 比较婴幼儿喘息发作患者给予免疫调节剂干预治疗后喘息发作的变化,探讨免疫调节剂对婴幼儿喘息预后的影响.方法 43例符合入选标准的首次发作喘息患儿首诊时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吸氧、糖皮质激素吸入、支气管舒张剂等对症支持治疗.其中24例为免疫调节剂干预组:泛福舒,3.5 mg/d,每月服10d,疗程3月;基础治疗组19例:仅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200 μg/d,疗程3月.同时选择10例同期在儿童保健门诊做健康体检的婴幼儿为健康对照组.并于我院儿科哮喘门诊随诊观察或电话跟踪随诊1年,记录喘息再发的次数和呼吸道感染的次数.结果 两组患儿1年内反复喘息发作的观察比较,泛福舒干预组患儿喘息发作≥3次的比率为25%,明显低于基础治疗组(63.2%),差异有显著性(x2=6.344,P<0.05);在呼吸道感染方面,泛福舒干预组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健康对照组相当,差异无显著性(t=0.72,P>0.05),基础治疗组呼吸道感染的次数和健康对照组及泛福舒干预组相比较,明显增加,差异有显著性(t值分别为3.11、3.92,P<0.05).结论 免疫调节剂能够有效减少婴幼儿喘息发作患者再次发作的次数,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降低罂幼儿喘息发作患者发展为哮喘的风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两种带铜宫内节育器的临床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多次使用传统带铜宫内节育器失败者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多次放置传统带铜节育器失败者,自愿放置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的经产妇共276例.经妇检及阴道分泌物检查无放置禁忌证,置后1、3、6、12个月随访,对其避孕效果,副反应进行观察.结果 276例均放置成功.其中脱环率0.36%,带器妊娠率0.72%,因症取出率1.81%.结论 吉妮致美宫内节育器避孕安全性和可接受性好,减少了支架带来的疼痛、出血等副作用的发生.

    作者:唐元红;梁志洁;陈志军;冯贞洁;陈乓;黄晓清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益母草注射液对小鼠及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益母草注射液对小鼠及大鼠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分别采用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急性脑缺血模型、氰化钾致小鼠急性脑缺血模型及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MCAO)模型,观察益母草注射液作用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急性脑缺血后的脑指数、氰化钾致小鼠急性脑缺血后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及大鼠MCAO后脑组织内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乳酸脱氢酶活力.结果 益母草注射液可降低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急性脑缺血小鼠的脑指数,缩短氰化钾致小鼠急性脑缺血后的翻正反射消失时间,降低MCAO大鼠脑组织内丙二醛含量、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乳酸脱氢酶活力.结论 益母草注射液对小鼠及大鼠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直接基础研究资料.

    作者:谢崇宣;杨育群;卢健沛;唐冕;周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术后静脉镇痛对肠道肿瘤术后的代谢调理作用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舒芬太尼/氟比洛芬酯术后静脉镇痛对肠道手术病人术后应激反应和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为氟比洛芬酯联合舒芬太尼镇痛组(A组,n=40)和舒芬太尼镇痛组(B组,n=40).两组患者均在术后3 d内禁饮食并自外周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测定并比较两组病人术后3 d的镇痛效果、体温、氮平衡、IL-6、TNF-α、皮质醇、肾上腺素变化.结果 术后两组镇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体温、负氮平衡、TNF-α及IL-6变化B组均较A组明显(P<0.05).但两组术后第3天均较第1天明显改善.皮质醇和肾上腺素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术后镇痛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氟比洛芬酯与单纯应用舒芬太尼相比较,镇痛作用相近,但前者能产生更好的代谢调理作用.

    作者:冯霞;林世清;陈宇;吴小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Gd-DTPA和HSA-Gd-DTPA应用于MR淋巴造影的对比研究

    目的 对两种不同造影剂Gd-DTPA和HAS-Gd-DTPA在MRI淋巴造影中的价值进行对比性研究.方法 健康新西兰兔12只,完全随机法分成Gd-DTPA组(A组)和HAS-Gd-DTPA组(B组).仰卧位固定兔子,轴位和矢状位扫描双侧腘窝淋巴结.平扫序列包括T1WI(TR/TE=539/14 ms),脂肪抑制T1WI(T1WI FS,TR/TE=539/14 ms),T2WI(TR/TE=2234/85 ms).增强扫描:平扫后双侧后肢趾蹼间隙各注射0.2 ml 0.5 mmol Gd·L-1 Gd-DTPA和HAS-Gd-DTPA,A组于给药后第10 min、30 min和60 min行T1WI和T1WIFS扫描,B组于给药后第30 min、1 h、3 h行T1WI和T1WI FS扫描.相关参数与平扫时相同.测量增强前后两组淋巴结的信号强度并计算其强化率(E).结果 (1)经趾蹼间隙给药后,Gd-DTPA很快吸收入血循环,胫前静脉显影,尿液明显强化,淋巴结不均匀强化,而HAS-Gd-DTPA不进入血循环,淋巴管和淋巴结明显、均匀的强化.(2)A组淋巴结的强化率低于B组的强化率,且随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而B组的E值逐渐增大.结论 相比Gd-DTPA,大分子量造影剂HAS-Gd-DTPA更适合于间隙给药法MRI淋巴造影的研究.

    作者:吴元魁;方挺松;陈大朝;刘国清;许乙凯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碳包铁纳米晶急性毒性实验及其对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的影响

    目的 分析碳包铁纳米晶(CCIN)的急性毒性及其对肝肾功能和血液系统的影响.方法 经小鼠尾静脉分别注入不同剂量的CCIN粒子,观察小鼠14 d内的急性毒性反应;经大鼠尾静脉分别注入高、中、低剂量CCIN粒子及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分别于给药前1 d,给药后第1、3、7、14天检测大鼠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结果 小鼠静脉注射CCIN粒子的LD50=203.8mg/kg;当大鼠静脉注入CCIN 80mg/kg以内时,无动物死亡,肝肾功能、血液系统可能会有一过性轻微损害,但2周内一般可自行恢复.结论 CCIN粒子毒性较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对肝肾功能及血液系统影响不大.

    作者:劳向明;张海燕;李锦清;陈易明;陈敏山;元云飞;张亚奇;郑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血管舒张药应用途径对皮瓣成活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途径应用罂粟碱对新西兰兔下腹壁皮瓣成活的影响.方法 将24只体质量相近的雄性新西兰兔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成3组,每组8只;并采用双盲法,建立新西兰兔左侧下腹壁浅动脉皮瓣模型,通过不同部位注射罂粟碱(实验组为皮瓣蒂部皮下组织,对照1组为静脉注射,对照2组臀部肌肉注射),采用彩色多普勒观察在术前、术后1周内(注药前、注药后10、60 min)皮瓣的血管分布、血流和手术后1周皮瓣的成活情况.结果 皮瓣蒂部注射与静脉注射对皮瓣的血管显像无差异(P>0.05).皮瓣蒂部皮下注射较肌肉注射效果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西兰兔腹部移植皮瓣在皮瓣蒂部注射罂粟碱较肌肉注射效果有明显优势,可改善皮瓣的血运,提高皮瓣的存活率.

    作者:资青兰;何志青;陈庆亮;何景光;柳建华;杨运发;温世锋;徐中和;钟波夫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的临床诊断

    目的 探讨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的诊断方法、监测指标.方法 采集234例肾移植受者的血、尿样本,行BKV尿沉渣细胞学计数与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结果 234例受者的尿Decoy细胞、BK病毒尿症与病毒血症的阳性率分别为33.3%、33.3%和16.2%.尿Decoy细胞阳性者Decoy细胞中位数水平为6个/10HPF,BKV DNA阳性者尿液和外周血BKV中位数水平分别为7.62×103 copy/ml和7.61×103 copy/ml.尿液BKV阳性率较外周血明显升高(P=0.000).尿液Decoy细胞计数与尿液BKV含量相关(γ=0.59,P=0.000),但尿液和外周血中BKV含量无明显相关性(P=0.14).结论 肾移植受者易发生BKV再活化,定量尿沉渣细胞学检测简单、易行、敏感,可以做为BKV活化的指标,间接反映肾脏病理情况,也可检测血、尿BKV DNA了解病毒活化情况、筛查BKV相关的移植肾肾病.

    作者:黄刚;陈立中;王长希;费继光;邱江;李军;邓素雄;陈国栋;曾文涛;付茜;纪玉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大鼠间充质干细胞的实验研究

    目的 体外研究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转染大鼠间充质于细胞(MSCs)的方法.方法 用密度梯度离心及贴壁法相结合的方法分离纯化大鼠MSCs并进行鉴定,重组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载体Ad-GFP转染,荧光显微镜检测其转染效率,CCK-8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结果 Ad-GFP对大鼠MSCs的感染率高达90.0%,感染1月后仍有稳定表达;转染细胞的增殖能力与未转染细胞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腺病毒载体Ad-GFP可高效感染MSCs,基因转染后细胞的增殖能力不受影响,可作为一种高效的大鼠MSCs的标记方法.

    作者:付霞霏;何援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VEGF和metast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KISS-1基因编码产物metast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因素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0例大肠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中VEGF和metastin的表达水平.结果 VEGF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8.6%(34/7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0.00%(0/7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etastin在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8.6%(20/70),在癌旁正常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0.0%(49/70),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表达水平与大肠癌组织学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metastin表达水平与大肠癌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 同时检测大肠癌组织中VEGF与metastin表达水平,对判断大肠癌恶性程度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梁启廉;陈小东;王三明;李建文;黄冰;许燕云;陈雪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

    目的 观察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 晚期胃癌患者31例,给予多西紫杉醇35 mg/m2,静脉滴注1 h,第1、8、15天;顺铂20 mg/m2,静脉滴注4 h,第2~6天;5-氟尿嘧啶750 mg/m2,持续静脉滴注24 h,第2~6天;28 d为一周期,至少治疗2个周期,按标准评价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 全组31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48.4%,其中17例初治患者有效率为64.7%,CR 2例;14例复治患者有效率为28.6%.中位肿瘤进展时间6个月,中位生存期11个月,1年生存率41.9%.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脱发,多数为1~2 度.结论 周剂量多西紫杉醇联合顺铂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疗效较好,毒性反应较轻,耐受性好.

    作者:张爱民;叶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环磷酰胺作用下成年大鼠卵巢干细胞因子和mRNA的表达

    目的 探讨化疗药物对卵巢的损伤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成年SD大鼠分为两组:生理盐水组和环磷酰胺组.大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8周后处死,固定一侧卵巢,连续切片,观察卵巢形态学改变并计数卵泡数目.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干细胞因子(SCF)蛋白在卵巢的表达,RT-PCR半定量法检测对侧卵巢SCFmRNA的表达.结果 环磷酰胺可引起卵巢间质的严重损害和局部纤维化的发生.SCF可表达于大鼠卵巢原始卵泡和初级卵泡的卵母细胞,次级卵泡和早期窦卵泡的颗粒细胞也可见SCF的表达.环磷酰胺组注射后8周卵泡颗粒细胞SCF蛋白显著升高,卵母细胞SCF蛋白显著减少(P<0.05);卵巢SCF mRNA显著升高(P<0.05).结论 SCF在化疗卵巢表达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阐释化疗药物损伤卵巢的机制.

    作者:罗璐;杨冬梓;王箴;张清学;莫亚勤;狄娜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进展期胃癌术后腹部内生场热疗联合FOLFOX方案的疗效分析:附68例报道

    目的 评价内生场热疗联用FOLFOX方案治疗Ⅱ期以上进展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47例入选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FOLFOX方案(L-OHP 85 mg/m2,静脉滴注3 h,CF 200 mg/m2,静脉滴注2 h,5-FU400mg/m2,静脉推注,5-FU 3000 mg/m2,48h静脉恒速灌注)化疗.研究组68例第1及第3天各接受上腹部内生场热疗1 h.对照组79例仅接受化疗.每14 d重复,完成8周期判断疗效.结果 治疗组近期有效率为68.4%,对照组为36.4%,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8.2%、67.6%和30.9%,对照组为81.0%、47.6%和15.4%.两组1年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3年和5年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异(P>0.05).结论 配合深部热疗可以提高FOLFOX方案对Ⅱ期以上进展期胃癌的近、远期疗效而不增加毒副作用.

    作者:林显敢;黄开红;谢德荣;刘天浩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以血尿为主要表现患者的临床与病理分析

    目的 回顾性分析以血尿为主要表现患者的临床和病理情况,了解肾小球源性血尿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肾脏病理类型的分布及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2006年间,因体检发现血尿同时尿蛋白定量<0.5 g/24 h,在排除了结石、炎症、肿瘤等外科情况而入院进行肾活检患者的临床及肾脏病理资料,根据尿红细胞位相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肾小球源性血尿组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组,比较两组之间的临床及病理异同点.结果 收集到31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资料,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209例,其中IgA肾病97例(46.41%)、肾小球微小病变47(22.49%)、非IgA肾病的系膜细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30例(14.3%),非肾小球源性血尿101例,其中IgA肾病66例(65.34%)、非IgA肾病的系膜细胞增殖性肾小球肾炎22例(21.78%)、肾小球微小病变9例(8.91%).两组之间在性别构成、年龄、肾活检前病程、是否伴有高血压方面无差异(P>0.05),但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伴有肾损害的情况更多见(P<0.05).结论 血尿患者的病理类型中以IgA肾病居多,即使在非肾小球源性血尿患者中,仍然存在较严重的肾脏病理改变.

    作者:宛霞;张益民;刘婉;黄湖辉;李劲高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重组免疫毒素EGF-TCS对荷瘤小鼠抗肿瘤效果的实验研究

    目的 使用EGF-TCS重组蛋白对裸鼠的肿瘤模型进行体内抑瘤实验,观察其抗肿瘤效果.方法 分别给裸鼠右腋皮下接种人肝癌BEL-7402细胞,接种后第6天,尾静脉注射100、50和25 μg/kg EGF-TCS进行治疗,设空白对照组,停药后第2天处死小鼠,称量瘤重,计算抑瘤率;肿瘤组织做免疫组织化学实验,从而研究其抑制肿瘤生长的途径.结果 高、中和低剂量组的抑制率分别为71.3%、60.87%和45.22%,对治疗结束后各组平均瘤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有显著性差异(F=8.712,P=0.006);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F-TCS可以明显的抑制肿瘤血管的形成,高剂量组肿瘤组织未有可见血管,中低剂量组肿瘤组织血管明显少于模型组,其抑制肿瘤生长的途径可能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长从而达到治疗目的.结论 EGF-TCS可以有效地抑制荷瘤小鼠实体瘤的生长,预示了该免疫毒素在肿瘤治疗中的潜在应用价值.

    作者:杨海文;李咏梅;罗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假体植入隆乳术计算机仿真系统的研制

    假体植入隆乳术的效果仿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提出了基于OpenGL构建假体植入隆乳术三维可视化系统的方法,重点介绍了乳房曲面的NURBS快速重建,OpenGL环境下人体真实感效果的模拟,常用假体的参数化设计,利用OpenGL的选择功能进行的假体植入效果模拟等内容.通过对假体植入隆乳术的全过程仿真,为医患双方提供了一个形象、直观的交流平台.

    作者:黎小间;隽峰;高建华;李世恒;曹蕾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卵巢癌细胞株中survivin和SMAC/DIABLO基因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中survivin、Smac/DIABLO表达的影响,探讨survivin、Smac/DIABLO在ASODN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改变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 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survivin ASODN转染人卵巢癌细胞株SKOV3,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生长活性,流式细胞学技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细胞周期分布及survivin、Smac蛋白表达改变,逆转录酶链反应检测survivin、Smac/DIABLO基因表达改变.结果 同对照组比较,不同浓度ASODN作用后细胞生长明显减慢,转染后48 h IC50在600 nmol/1左右.用600 nmol/LASODN转染48h后,细胞凋亡指数(AI)明显增加,(t=6.3671,P<0.05);更多的细胞停留在G0/G1期(t=10.3832,P<0.01).Survivin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调(t=3.5031,P<0.05,t=7.8146,P<0.01),Smac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t=2.8011,P<0.05,t=11.3917,P<0.01).结论 ASODN诱导细胞凋亡,使更多的细胞停留在G0/G1期,减少进入有丝分裂细胞数的作用,是通过下调survivin基因,上调Smac基因表达来共同完成的,survivin、Smac/DIABLO基因在调节SKOV3细胞周期、凋亡的功能上密切相关,二者的相互作用是卵巢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分子机制之一.

    作者:孙艳;李勇;范立侨;吴小华;程建新;赵群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链霉菌胞外多糖、灵芝多糖和米糠多糖对HIV gp41六股螺旋束核心结构形成的影响

    目的 对链霉菌胞外多糖、灵芝多糖和米糠多糖体外抑制HIV gp41六股螺旋束核心结构的形成进行比较研究.方法 采用作用于HIV gp41的HIV融合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方法(夹心ELISA法)检测3种多糖对HIV gp41六股螺旋束核心结构形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和结论链霉菌胞外能有效抑制HIV胞膜糖蛋白gp41六股α-螺旋束核心结构的形成,其半效抑制浓度(IC50)为(145.48±7.25)mg/L-1,而灵芝多糖和米糠多糖不具有这种抑制活性.

    作者:文晓芸;吴少瑜;徐伟;吕琳;刘叔文;饶进军;张嘉杰;王广发;万山河;吴曙光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炒制对白芥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炒制对白芥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RP-HPLC法测定白芥子生品和炒制品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结果 生白芥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是0.723%,炒白芥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是0.865%.结论 炒制后白芥子中芥子碱硫氰酸盐含量有所增加.

    作者:梁燕;赖庆水;刘强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外源性hCG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

    目的 观察外源性hCG对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探讨hCG在子宫内膜癌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建立子宫内膜癌裸鼠移植瘤模型,用hCG对裸鼠进行皮下注射,计算成瘤率,称量瘤体质量;并对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肿瘤瘤组织形态及测量坏死面积;Masson染色观察瘤组织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瘤组织Ki-67表达.结果 两组裸鼠成瘤率均为100%(10/10);与对照组相比,hCG处理组裸鼠移植瘤瘤质量有增高趋势;HE染色可见hCG处理组子宫内膜癌细胞呈腺腔样排列,瘤组织内坏死面积较少而范围较小;Masson染色见hCG处理组胶原纤维粗大而致密,而NS组胶原纤维较纤细而稀疏;Ki-67在两组表达无明显差别.结论 外源性hCG在裸鼠体内实验可促进子宫内膜癌细胞的分化.

    作者:郑军生;黄敏;林琛莅;谢有科;王明华;钟雪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 胎膜早破患者瘦素水平的检测

    我们观察60例胎膜早破患者,检测其血清瘦素水平,观察其与宫内感染的关系.

    作者:郭智勇;郭新宇;李文玲;于秋江;孙静;管琼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