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俊丽;肖中献;白露
为了无偿献血事业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客观、理性的认清西部地区无偿献血事业发展的障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发展策略,从中央到地方,从国家干部到广大农民群众,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借鉴国外及我国南方地区成功经验,并结合本地区特点,探索出一条真正适合西部地区的无偿献血发展路径,积极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各领域的发展。
作者:杨晓红;包克义;曹永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析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动力髋传统螺钉(DHS)及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疗法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入选我院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患者12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1例,治疗组实施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微创术(PFNA),对照组实施动力髋螺钉(DHS)疗法,比较两组的手术参数、临床效果。结果:治疗组的围术期各手术参数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70.5%、50.8%,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不稳定型骨折实施PFNA微创疗法,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五脏相关”学说起源于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属于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的范畴。五行学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构成,自然界各种事物或现象的发展与变化都是由这五种物质不断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结果。五行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方面,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张进领;安晓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调查高职护生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归因方式量表(ASQ)和职业认同感问卷对661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归因方式在整体上对职业认同感均有预测作用,不同年级高职护生归因方式对职业认同感的预测作用不同。结论:高职护生归因方式与职业认同感的关系存在动态变化特征。
作者:滕巍;谢和秀;魏文君;罗素琼;陶丽云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丹参对冠脉供血不足治疗的调查,来了解丹参的化学成分及其氧化活性。方法:将我市中心医院104例患有冠脉综合症(AC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以丹参注射液16毫升加5%葡萄糖250毫升,每日一次静点,持续三周,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在临床表现、心律失常、心电图方面的显效及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小于0.05),有统计学意义,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参能扩张冠脉,但不增加心肌耗氧量,能提高心肌耐缺氧的能力,改善心脏功能,促进组织修复的能力。
作者:付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临床治疗效果,分析护理方法及体会。方法:我院由残联会处获取了34例于2012年10月到2014年3月间接受兼具科学性和针对性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的小儿脑性瘫痪患者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康复护理体会。结果:参与本次研究的34例小儿脑性瘫痪患者在接受针对性治疗与科学性护理之后,痊愈6例(17.6%),好转26例(76.5%),无效2例(5.8%),总有效率为94.1%。结论:临床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时,给予患者全面、系统的康复护理治疗,能有效提升小儿脑性瘫痪患者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清萍;童冬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提升护理人员综合素质实践效果。方法:我科于2013年7月起由护理部指导下行QCC活动试点,由护士长作为辅导员制定、执行、评估、反馈,开展QCC活动,对比参与护士改进前后相关指标,行满意度调查。结果:改进前参与护士运用QCC手法、团队凝聚力、沟通协调能力评分分别为(4.25±0.62)、(4.17±0.21)、(2.97±0.62)分优于改进前(1.02±0.12)、(1.55±0.22)、(1.76±0.34)分,自信心、责任心、目标执行力、管理意识评分分别为(4.25±0.62)、(4.17±0.21)、(3.11±0.76)、(2.97±0.62)分优于改进前(1.02±0.12)、(1.55±0.22)、(1.83±0.18)、(1.76±0.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非常满意72例占87.80%、满意10例占12.20%。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科室护士凝聚力提升了,大家思考问题的发法更科学,积极参与科室管理的愿望提高了!
作者:陈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通过相关报道以及资料的整理,简单阐述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宜打预防针。
作者:季子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河池市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状况,总结对阳性患儿的确诊及治疗、回访追踪工作。探讨河池市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后所产生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方法以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Congenital hypothyroidism,CH)与苯丙酮尿症(Phe mylketonuria,PKU)为主要筛查病种,CH筛查以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为检测指标,测定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方法(DELFLA);PKU筛查以血苯丙氨酸(Phe)为检测指标,测定采用荧光法技术。初筛阳性者均召回进行复查,确诊及治疗。结果:3年共筛查新生儿82384例,确诊CH60例,PKU3例,筛查率78.78%,阳性召回率90.22%,CH发病率1/1373,PKU发病率为1/27461,掌握了我市新和儿CH及PKU的发病率,肯定了我市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治疗的效果及产生的效益。结论:开展新生儿筛查能使确诊的患儿经及早治疗后其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基本正常。实现了控制遗传代谢缺陷病的三级预防目标,并取得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韦翠芬;田甜;杨志清;韦景勇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妊娠期急性阑尾炎发病特点,总结诊疗方案,降低因误诊或延误而引发并发症所导致的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6月~2013年12月诊治的20例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总结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案。结果:20例患者中,妊娠早期被确诊的15例立即实行阑尾切除手术,3例患者采取保守;2例患者由于子宫妨碍手术,先联合妇产科实施剖宫产手术,再行阑尾切除手术。均痊愈出院。结论:妊娠期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立即实施手术,这对于提高治愈率、降低母婴死亡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胡世林;李洪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和分析内科保守疗法在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收治34例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给予内科保守疗法,并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临床内科保守治疗后,21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1%。结论:给予原发性脑干出血患者内科保守疗法,能够提供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
作者:李龙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结合CT增强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手术病例证实的7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其中78个良性结节、29个恶性结节)。采用能谱CT(Discovery CT750 HD)进行平扫及GSI单能模式增强(仅动脉期)。测量并计算病变与正常甲状腺组织的碘浓度值、碘浓度比、有效原子序数,并计算能谱曲线斜率,并与病理结果对比。结果:测量并计算两组碘-水密度值、碘浓度比、有效原子序数能谱曲线斜率,并两两比较三组基物质及能谱曲线斜率,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能谱CT基物质成像技术有利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诊断。
作者:孙继全;朱庆强;唐世昌;吴晶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回顾性探讨7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一步掌握护理要点,提高患者舒适度。方法:对7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给予吸氧、饮食、药物、咳痰、健康教育等护理。结果: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住院时间缩短,降低复发率。结论:通过细致缜密的护理,提高患者对本病的认知,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降低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陈越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鼻窦炎患者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3月由于鼻窦炎而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的255例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235例患者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术后发生恶心、呕吐25例(9.8%),疼痛41例(16.8%),穿刺针眼出血25例(9.8%),晕厥23例(9.0%)。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手术前后进行心理干预,术后加强监护,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成功率。
作者:俞静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护理岗位管理(Position Management of Nursing)是对所需护理岗位的类别和结构进行设置并且按照岗位和聘用合同进行护理人员管理的过程[1],是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的必经过程也是规范和深化医院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行绩效考核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对于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护理学科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也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科学管理方法,通过对护理岗位梳理、测评,让护理人员增加职业荣誉感,从内心快乐工作,真正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3]。护理绩效考核(Performance appraisal of Nursing)是护理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提高护理人员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建设、规范岗位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益的有效杠杆[4],是实施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和依据[5]。卫生部在2012年明确提出要改革临床护理模式落实护理岗位管理[6],随着护理事业的不断发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持续推进。探索护理人员的岗位管理,实施绩效激励,激发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实现护理科学化管理的重要举措。现将我国护理岗位管理及绩效考核现状综述如下。
作者:管健;陈香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产后风湿病是一种临床多见病,相关的中医病名有“产后风”、“产后身痛”、“产后痹”等,患病人群分散于风湿科、妇科、针灸科等科室。本病多因产后体虚,复感风寒湿邪,侵淫筋肉、经络、骨节而出现肢体肌肉关节酸痛不适、麻木不仁、甚至则肿胀、活动受限,常伴随重着之感、恶风怕冷等临床表现。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以正虚为主,因此将产褥期和产后百日内所患的风湿病,都归于本病[1]。随着人口的增加以及社会环境的变化,本病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且误诊时有发生[2]。茅建春认为本病治疗的关键点在于平衡“正虚”与“标实”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中医讲求“阴阳调和,阴平阳秘”的本旨。本病在临床上病情表现变化多端,甚难把握,常思茅师在临床中治疗本病得心应手、效如桴鼓,在此浅述一二,望有益于后来者。
作者:胡令潮;茅建春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我院自2012年8月至今开展腰硬联合麻醉(573)例,其麻醉方法及麻醉效果情况如下: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以下简称腰硬联合)是两种阻滞方法的联合应用,其特点是脊麻麻醉作用起效快,肌肉松弛好,镇痛效果确切,而同时硬膜外置管可提供长时间手术麻醉及术后镇痛。
作者:陈递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西雅图量表应用于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可行性及对患者治疗前后应用其进行疗效评价的情况。方法:分析西雅图量表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收集冠心病患者130例,经中医辨证后,分为痰热证组,湿阻证组,脾虚证组并对其进行干预治疗,用西雅图量表对治疗前后疗效评价。结果:此量表跨指标的一致性较好,分半信度好;克朗巴赫系数表明量表内在一致性好;效度评价—结构效度,说明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反应度较好。痰热证组,湿阻证组,脾虚证组分别经西雅图量表评价治疗前较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结论:该量表用于我国冠心病心绞痛具有均较好的信度,效度和反应度。
作者:李坚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螺旋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对本院在2013年3月—2013年10月间的9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临床表现以及采取的螺旋CT治疗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的发病部位在中央、外侧以及远外侧。结论:采取螺旋CT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断的重要方式,能够对腰椎间盘突出部位进行确定,以及充分的了解脊神经压迫等情况。对联系CT 分型与临床表现有重要作用,为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可靠数据。
作者:于山;林眀;刘伟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普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等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为3.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9/60),并且干预组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6/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减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作者:符立金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