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符立金

关键词:普外科, 护理干预, 术后, 下肢深静脉血栓
摘要:目的:对普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120例普外科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术前等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为3.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9/60),并且干预组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33%(2/60)明显低于对照组10.0%(6/6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普外科术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避免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同时减少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护理上进行推广和应用。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调查、分析的方式了解其影响因素。结果:护理信息化管理工作进展较为缓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有:软件使用率较低、护理人员操作能力较差、系统操作较为复杂医院对运用护理信息系统不给予重视等因素,严重影响护理信息信息化建设,阻碍医院护理人员工作的发展,由于把护理工作站点当成医生信息的处理站点,不但降低使用效率,还降低护理人员工作质量,增加护理工作量。结论:护理信息化建设的实施,只有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把护理信息科学化,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加大力度培养工作人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有助于护理信息化建设管理,消除阻碍护理信息化建设障碍,有利于保证信息化工作顺利实施。

    作者:景雪霏;杨爽;郭红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布地奈德混悬液联合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小儿肺炎98例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观察并评价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支气管哮喘患儿98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以沙丁胺醇雾化吸入。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分别观察并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情况及消失时间。两组患儿疗程为7天,7天后比较两组在咳嗽、气喘、肺部湿啰音、哮鸣音消失、胸片炎性反应吸收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85.72%,治疗组在咳嗽、气喘、肺部湿啰音、哮鸣音消失,胸片炎性反应吸收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地奈德联合沙丁胺醇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控制临床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员聪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目的:观察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将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纳入研究。所有病例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红花粉针注射液配合口服止痛药治疗。结果:60例腰腿痛患者中,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的有效率为80%。且两组有效率进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情志护理配合传统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无损伤、痛苦小、疗程短、收效快、有效防止复发等优点,因此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李梅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流动肺结核病人结核病防治机构利用情况探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了流动肺结核病人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利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280例流动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问卷调查,分析和探讨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利用情况。结果:本组肺结核患者初次就诊时,15.7%的患者会选择结防机构,但是有76.8%的患者均在结防机构确诊。经调查比较,初次就诊时选择结防机构与选择非结防机构的家庭人口数、家庭总收入、家庭经济状况在当地水平、在现居住地有无亲人、从现居住地到近的卫生院所需时间、从现居住地到县结防所所需时间等因素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加大对结核病防治机构的投入与宣传,提高流动肺结核患者的发现率。

    作者:王春雷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对脑瘫患儿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50例脑瘫患儿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运动疗法、针刺推拿治疗、言语和智力训练、理疗法、水浴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核心稳定性训练。治疗前后采用粗大运动功能量表(GMFM)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六个月后,组间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能有效提高脑瘫患儿的步行能力。

    作者:李娟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脑电图改变与临床观察分析

    目的:探讨隐球菌性脑膜炎(CM)的脑电图(EEG)与临床的关系。方法:对13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在入院5d内行脑电图检测,所有病例均行脑脊液(CSF)检查、头颅MRI扫描,观察其异常变化及相关性。结果:隐球菌性脑膜炎患儿入院5 d内脑电图异常率达84.6%,EEG异常与意识状态之间有较好的平行关系,与腰穿压力增高及脑脊液异常无显著相关性,与头颅MRI扫描从不同角度反映大脑的功能和结构状态,二者有相互补充的作用。结论:EEG对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早期诊断及病情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朱平;余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同时接种TDaP和hib疫苗致过敏反应1例报告

    同时接种吸附无细胞百白破(TDaP)和 b 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引发罕见过敏反应,分析反应原因,预防反应发生,为以后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郝培宏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探讨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检查在脂肪肝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此次来进行超声检查的42例脂肪肝患者采用B超检查,同时将检查的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并加以分析。结果:经过检查和与病理结果比较,超声检查的准确率为90.48%(38/42)。结论:临床上采用超对脂肪肝患者进行诊断,其具有简单、快捷和准确等优点,同时具有较高的诊断敏感性。

    作者:葛艳;李海华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器械碎片遗留体腔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目的:探讨器械碎片遗留体腔的原因及解决对策,提高手术物品清点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杜绝器械碎片遗留体腔事件的发生。方法:改进手术物品清点制度,制定详尽的手术物品清点的安全管理措施,加大培训及质控力度。结果:采取对策后,未再出现器械碎片遗留体腔。结论:手术人员提高防范意识,落实物品清点制度,杜绝物品清点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于飞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37例胸腔积液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胸腔积液的病因以及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年2月到2012年6月收治的37例胸腔积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结核患者治疗后,其中18例患者在实施后,患者病症明显改善,胸液减少;13例确诊恶性患者实施治疗后,6例患者胸液明显减少。对4例肝硬化、心功能不全以及肾病综合征患者实施治疗后,患者胸液基本完全吸收。结论:导致胸腔出现积液的主要原因为肿瘤和结核,在临床治疗中,首先应准确鉴别这两者,而后针对不同病症,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及预后。

    作者:温建章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16例的临床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16例门诊检查诊断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采用凯妮汀联合红核妇洁洗液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凯妮汀治疗,观察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治疗的疗效,评价妊娠期应用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孕妇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凯妮汀联合红核妇洁洗液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显著、安全、复发率低,同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且对孕妇及胎儿无不良影响,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黄晓林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研究分析

    老年人伴随着年纪的增高,激素水平生理性下降、皮肤老化萎缩、皮脂腺和汗腺分泌功能的减退,使皮肤含水量减少、缺乏皮脂滋润、易受周围环境因素刺激诱发以皮肤瘙痒为主,搔抓后出现抓痕、血痂、色素沉着等各种继发性皮肤变化。医学上将其称为“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常见的皮肤疾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老年性皮肤瘙痒多是由于具有病程长,治疗反应差,迁延难愈,易复发等特点,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更好的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解决老年性皮肤瘙痒的问题,现对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防治等方面研究进行如下分析。

    作者:哈强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健康体检中心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体会

    目的:通过探析健康体检中心人性化服务的实践与体会,说明人性化服务对健康体检工作的重要作用。方法:在健康体检中心开展个性化服务教育、提供全方位的高效服务、创建高效合理的服务流程、提供完善的硬件设施、营造和谐的体检环境等个性化服务,调查体检者的满意度以及医院的竞争力,分析个性化服务在健康体检工作的作用。结果:个性化服务的开展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尽可能多的满足了体检者的要求,2013年我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人数高达15682人,与2012年的11489人相比增长36.50%,体检者的满意度为98.57%,比2012年的90.11%,增长8.46,进一步提高了医院的竞争力。结论:个性化服务的开展有利于健康体检中心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了体检者的满意度,改善了体检服务的质量,是增强体检行业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作者:何思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首次化疗肿瘤患者心理需求分析及护理

    目的:分析首次化疗肿瘤患者心理需求及护理措施。方法:分析126例首次化疗肿瘤患者的心理需求,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分析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程度。结果:患者对化疗的心理需求包括:化疗效果、化疗不良反应、化疗费用及化疗并发症;对健康知识的心理需求:不良反应所带来的后果、化疗效果、不良反应所持续时间、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化疗期间所注意事项及出院后注意事项;对医护人员的需求:与医护人员沟通交流、治疗费用、治疗的安全性及化疗的健康知识。结论:首次化疗肿瘤患者由于各方面因素而出现恐慌、焦虑、抑郁等心理,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此改善患者负面情绪,确保患者可顺利化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张艳暖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婴幼儿家长口腔保健知识调查分析

    为了解婴幼儿家长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及其对孩子口腔保健行为干预的现状,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婴幼儿口腔保健知识宣教工作,我院于2013年9至10月对770名0.6-3岁的婴幼儿家长进行了“婴幼儿口腔保健状况”的调查,现将调查内容及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艳凤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低盐饮食对北方农村高血压患者的影响

    由于我国北方农村地区高盐饮食习惯普遍存在,成人高血压患病率高,高血压导致的心脑血管病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因此对高盐人群实施健康教育[1],科学地控制钠盐的摄入,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能有效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作者:刘国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临床实习护生带教方法探讨

    护理临床教学在护理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护生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完成护士角色转变的重要途径[1],临床实习带教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护生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如何帮助护生实现角色转变,使之尽快成为技术过硬、医德过硬、理论过硬的新时代合格护理人才,是医院护理管理者及临床带教老师值得深思的一个问题。我科从2009年起,对临床实习带教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取得明显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丽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浅析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发病机制与病因的防范

    临床上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急诊就诊病人,一般见于老年人,但近几年有年轻化发病趋势。该疾病对病人家庭及社会危害很大,临床上死亡率很高,但研究分析一下常见的发病机制与病因,如果对这些因素加以防范,可以遏制无痛性的心肌梗死的发生,对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吴晓燕;王永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小儿外科学临床见习教学方法探讨

    为了使学生在有限的见习时间内初步掌握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提高临床工作能力,我们积极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改变单一的以课堂讲授为主要途径的传统教学方法,用能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从书本和课堂中解放出来。

    作者:刘星;何大维;魏光辉 刊期: 2014年第05期

  • HBV cccDNA检测方法及应用价值的研究进展

    我国是肝炎大国,约有一亿三千万慢性乙肝携带者,由于慢性乙型肝炎是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高危因素[1],并且在我国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2]。因此对于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但是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着用药疗程、耐药、停药后复发等一系列问题导致肝炎久治不愈,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HBV共价闭合环状 DNA(cccDNA)的存在及消除困难。本文主要对 HBV cccDNA 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上应用价值进行阐述。

    作者:王楠;冯鑫妍;石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