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恒
目的:探讨连续性健康教育在普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以便提高完善健康教育的意识和临床质量,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回顾性总结普外科住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健康教育的应用,包括入院宣教、术前宣教、术后指导、出院指导等全程健康教育内容。结果:实施连续性的有效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满足了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从而能积极配合治疗,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降低了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率。结论:连续性健康教育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效的提升了护理的质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赵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措施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因大面积烧伤入住需治疗患者52例,按计划分为2组,每组26例,分别予以综合护理干预(观察组)和常规护理法(对照组),比较2组护理后SAS、SDS、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患者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30.3±4.1明显低于对照组47.5±5.7,SDS评分37.1±5.3明显低于对照组46.3±6.4,生活质量评分83.7±6.1明显高于对照组64.8±5.8,患者和家属非常满意率80.8%显著高于对照组38.5%。结论:我院综合护理干预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护理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不良情绪影响,提高生活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谌佳;冯瑶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90例,分成两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依达拉奉联用前列地尔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嵇朋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据统计,已婚夫妇中不育者约占15%,其中男方原因的约占50%。因此对于不孕的夫妇来说,不仅女性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男性同样也需要做一些检查,以尽早查明不孕原因,才能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精液常规检验是评估男性生育功能的首检项目,对于男性不育症的诊断、治疗以及疗效观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对我院本文对我院2010年10月一2012年3月300例男性不育症患者进行精液常规检验,并对结果原因作分析。
作者:王荣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本文通过6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两组均给予调脂、抗凝、扩冠等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舒降之降脂,实验组采用葆至能调脂,治疗5周后,实验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1年,实验组心血管意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证实葆至能能够有效治疗和改善冠脉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减少心血管意外事件的发生。
作者:吐尔逊阿依·艾里;李青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先天性巨结肠是小儿常见的消化道畸形。而清洁回流灌肠既是先天性巨结肠的首要治疗措施,也是肠道手术成功与否的关键,做好肠道的充分准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作者:燕林;宋艳红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宫外孕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48例经腹腔镜手术治疗的宫外孕患者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者,手术时间25~70 min,平均45 min,术中出血(70±11)ml;峡部妊娠9例,壶腹部妊娠未破裂型31例,壶腹部妊娠破裂8例,术后1—2 d肛门排气,患者无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宫外孕患者运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患者手术创伤小,手术后恢复快。患者安全系数高,有效缩短住院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杜晓丹 刊期: 2014年第05期
医院骨科通过实施以压疮三级监控为主的综合管理能有效降低骨科压疮的发生率。目的:探讨以管理方式降低骨科压疮发生率。方法:以传统意义上的责任护士——专业组长——护士长三级监控为骨干,辅以重点人员及关键时节管理和病案分析研究的管理体系。结果:采用以压疮三级监控为主的综合管理措施后,骨科压疮发生率下降了59.6%。结论:压疮三级监控为主的综合管理措施能有效降低骨科压疮发生。
作者:张远琴;尹琴;张慧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总结超声内镜下上消化道病变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42例上消化道病变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2例病灶病变均达到完全切除,所有患者术中均未出现大出血及穿孔等严重并发症,3例患者术中出现少量渗血,经予去甲肾上腺素,APC和钛夹治疗止血。结论:医护的良好配合,可以缩短检查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孙桂琴 刊期: 2014年第05期
exosome是在细胞外和循环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囊泡。近年来研究发现exosome可通过囊泡运输方式,在体内充当细胞间通讯使者的角色。肿瘤可以产生较多的exosome,而且存在质和量的异常,这些特殊性质的exosome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存在密切的联系,同时也为肿瘤诊断与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向梦琴;杨瑞瑞;曾希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究与讨论对于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在2012年12月份-2013年12月份来我院骨科就诊的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78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办法,B组患者给予整体、科学的护理手段。然后在两组患者结束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比较。结果:B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A组患者,而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对于护理的满意度,B组也明显优于A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四肢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患者实施整体、全方位、科学的护理后,有助于其临床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命和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作者:张双彩 刊期: 2014年第05期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发展,作为承担着学校公共卫生服务、预防保健、基本医疗服务和健康教育等职能,保证师生员工防病治病,以保障教学科研,稳定教学秩序的高校校医院,需要建立与高等教育及杜会医疗改革同步发展的高校医疗体系。2009年4月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启动,2009年11月驻长沙高校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正式启动,我省高校校医院改革也逐渐发展深入。但目前高校校医院规模、设施设备配置、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医疗费用的管理和使用与学校人员结构变化的矛盾没有明显改善。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效校医院改革近5年后的现状与需求的矛盾,并提出了校医院发展改革的对策,即从取得学校领导班子重视和支持、加强医疗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校医院整体发展思路等全方位思考,在实践中不断修改和完善。
作者:胡文铭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比观察安全指导用药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将入院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指导组各60例,常规组由医师给予统一的用药安全系统性的讲解,指导组在统一指导的基础上,由医护人员给以更加详细周到的用药安全指导。两组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从依从性、是否再次入院、自觉用药情况三个方面对两组患者的用药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指导组患者在用药依从性高达73.3%、未见再次入院者、全部患者都具有自己用药的好习惯,而常规组患者用药依从性高达38.3%、出现4例再次入院患者、仅有48.3%的患者具有自觉用药的习惯,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指导老年糖尿病患者安全用药意义重大,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能够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降低了患者再次入院的概率。
作者:董海英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对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所接收的54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性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预见性护理指引措施,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加以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6.3%,对照组总满意度为88.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1%,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9%,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指引措施,能够有效减少骨科并发症的出现,提升患者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胡淑萍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即 DPN 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多发性和对称型的特征,患病率高达7%-50%,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在中医药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许多研究者和医药专家对中医治疗DPN给予了关注,并通过了大量实验对中医药治疗效果进行了验证。
作者:储舟;华文进 刊期: 2014年第05期
护理是疗养院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护患沟通是护士与患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及相互作用的过程,疗养院护士应熟悉和掌握护理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主要内容、服务对象、常用措施,明确疗养院护理在客体方面和主体方面的特殊性,从而指导疗养院预防、保护、促进方面的工作,提高疗养院护理工作质量。
作者:张毅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对于小儿护理的干预性指导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小儿重病患者,利用APACHEII评分系统对预后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1]。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进行重病护理评分法,然后进行相应护理。进行多次评分,然后进行综合比较。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的危重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缓解较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危重病护理评分法在小儿临床护理中,可以预知患者病情发展,对治疗以及病情预后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霞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分析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0月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用常规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促进胃肠蠕动等基础治疗,之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处理,总结分析治疗与护理效果。结果:43例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有25例治愈、14例有效、4例无效,总有效率90.70%。结论:针对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针对性干预护理,可以有效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信心,促进他们更好地接受与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作者:朱丽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及护理,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减轻痛苦,争取早日康复。方法:采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护理。结果:通过全方位护理,提高了抢救治疗和护理质量,利于病情恢复。结论: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不容忽视,可降低患者病死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许喆;冯晓洁 刊期: 2014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食管癌手术病人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6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研究组为21.67%,对照组为38%。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结论:科学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可防止或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肖志芳 刊期: 2014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