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国;李朝龙;林建华;刘正军;杨进城
目的探讨糖链抗原50(CA50)和242(CA242)在结直肠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放免法测定71例结直肠癌患者和48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血清中CA50、CA242的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CA50在结直肠良性疾病和结直肠癌中的阳性率分别6.3%和69.0%,CA242的分别为8.3%和73.2%,二者在良恶性病变中的水平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CA50在结直肠癌未发生转移组和已发生转移组的阳性率分别为52.8%和82.8%,CA242的分别为44.4%和88.6%,二者在未发生和已发生转移组中的水平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A50和CA242的血清水平在结直肠癌中比结直肠良性疾病中为高,在结直肠癌的晚期比早期为高,对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可和其他血清肿瘤标记物联合检测,互相弥补以提高检出率;也可通过动态观察其血清水平,推测患者病情的进展.
作者:黄聪武;白岚 刊期: 2002年第12期
肾上腺皮质和髓质由于起源不同,其病变往往独立发生,皮髓质混合性病变较为罕见.本文报告4例肾上腺皮髓质混合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病人CT检查肾上腺均发现异常,术前误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3例,嗜铬细胞瘤1例.4例均行单侧肾上腺全切除,3例痊愈,1例术后15年复发,考虑对侧有病变.术后病理报告均为肾上腺皮髓质混合病变.在临床上若发现肾上腺疾病有原醛症的表现,同时又有儿茶酚胺症的特点时,要考虑肾上腺皮髓质混合病变的可能.围手术期应按儿茶酚胺症准备,确诊靠病理检查.
作者:胡卫列;曹启友;何恢绪;吕军;李清荣;王元利;聂海波;杨槐;黄孝庭;朱云松;邓志雄;王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发性肌炎/皮肌炎(PM/DM)的临床及病理特点,以及这些特点与疗效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83例 PM/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PM/DM以肌无力、肌肉压痛、血清肌酶谱增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肌电图及病理学检查异常;经肾上腺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治疗后,总有效率86.7%.结论PM/DM各型之间临床与病理表现的差异提示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神经损害是全身系统损害的一部分.PM/DM的预后与分型、治疗时机有关,早期强有力的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作者:李强;陆兵勋;周亮;安胜利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治疗的新方法,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16只,随机自身对照,制作双侧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模型(AO/ASIF C2型).实验侧股骨远端采用钢板与高分子聚乙烯板互锁组合固定(双板固定),对照侧仅用钢板固定(单板固定),术后3、6、9、12周分别进行活体负重、x线摄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双板固定实验侧负重时间、骨痂生成的数量与质量、骨痂塑形情况及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单板固定对照侧,聚乙烯板下炎性细胞稍多于钢板下.结论双板固定是治疗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较理想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任高宏;林昂如;沈开金;裴国献;顾立强;胡罢生 刊期: 2002年第12期
非特异性腰痛是长期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目前存在着诊断混乱、疗效差的状况.为了明确病因以及做到对因治疗,我院进行了长期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并做了大量的文献调研,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几类非特异性腰痛的病因诊断及对因治疗措施.(1)脊神经后支综合征:因脊神经后支主干受机械刺激所致,治疗方法有液氮冷冻脊神经后支等.(2)腰椎间盘源性腰痛:由于腰椎间盘变性所致,可行腰椎间盘切除.(3)小关节综合征:小关节本身病变引发腰痛的情况很少,多数是由于小关节脱位刺激了旁边的脊神经后支所致.治疗方法同脊神经后支综合征.(4)腰椎不稳:由椎间连接松弛所致,可行腰椎融合.(5)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因棘间韧带损伤所致,疗法有封闭加小针刀松解术等.(6)内脏源性腰痛:是盆腔疾患的牵涉性痛,治疗原发病是关键.此几类非特异性腰痛的病因诊断及对因治疗措施供同行参考、商榷.
作者:靳安民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翻译中词的省略和添补是常用技巧,词性的转换和句型的转换也十分常见.本文通过各种例句阐述了在英语医学论文中上述技巧的具体使用原则和方法.
作者:王征爱;王雪萍;许瑾;宋建武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高脂血症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及其与血脂之间的关系,并观察氟伐他汀对CRP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62例高脂血症患者,给予氟伐他汀20mg/晚,连续服用4周,治疗前后采用酶法测定血脂指标,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90.3%的高脂血症患者的CRP水平超过正常范围,并且与所伴随的疾病无关.氟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胆固醇(-7.49%)、甘油三酯(-14.32%)、低密度脂蛋白(-13.88%)、极低密度脂蛋白(-18.48%)和TC/HDL(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比值,-13.50%)水平(P<0.01),也使脂蛋白(a)浓度下降(-13.81%),并显著降低CRP浓度(-15.92%).基础的CRP与各血脂指标和脂蛋白(a)之间无相关关系.氟伐他汀治疗后CRP与TC/HDL(r=0.62,P=0.041)和脂蛋白(a)(r=0.320,P=0.011)呈显著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呈显著负相关(r=-0.288,P=0.023).结论高脂血症患者的CRP水平增高,并且与所伴随的疾病无关;氟伐他汀除了能有效地调整血脂外,还能明显降低CRP浓度.CRP可作为预测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危险的独立预报因子和评估治疗效果的指标.
作者:迟东升;靳风霞;杨曙光;苏玉文;葛斌;张杰;张燕;刘伊丽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总结分析1%联苯苄唑凝胶治疗婴儿花斑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22例婴儿花斑癣患者采用外用1%联苯苄唑凝胶治疗2周,总结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外用1%联苯苄唑凝胶2周后,总有效率达到90.91%,真菌清除率达到86.36%.结论联苯苄唑凝胶治疗婴儿花斑癣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作者:李莉;周再高;曾抗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髂腹股沟-脐胸复合皮瓣一期阴茎再造的远期效果.方法对8例应用髂腹股沟-脐胸复合皮瓣行一期阴茎再造的患者术后半年、1年、3年、7年、13年定期随访,观察再造阴茎的颜色、直径、长度、感觉恢复状况、尿流动力学特征以及患者与配偶对再造阴茎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再造阴茎不随时间推移出现去色素现象;3年内再造阴茎有缩小、变短趋势,3年后趋于稳定;再造阴茎近端于术后半年开始恢复感觉,至第3年时近端感觉接近正常;远端感觉也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速度较慢.髂腹股沟-脐胸复合皮瓣一期阴茎再造远期并发症少,阴茎形态、功能基本上能满足患者及配偶的要求.结论髂腹股沟-脐胸复合皮瓣一期阴茎再造远期效果满意,适于推广应用.
作者:于立新;刘小友;付绍杰;陈林峰;邓文锋;叶桂荣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产褥期脑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选择62例产褥期突发精神症状并有全脑受累体征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现产褥期脑病的临床表现酷似病毒性脑炎,但病前无明显感染灶,病程较长,疗效和预后较差.结论对产褥期精神异常病人应进行神经病学方面检查,尽早诊治.病初要控制和缩短脑水肿期,防止和减轻脑细胞的变性和脱鞘;恢复期要耐心而持久地进行各种康复治疗,以便病人恢复到佳健康水平.
作者:金梅;林军华;王士列;金辉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进一步了解肝癌患者的异常免疫状态,揭示免疫生物治疗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技术和S-P一步法检测了30例健康成人和31例肝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TNFR)Ⅰ、Ⅱ的表达率以及生物治疗、化疗对表达率的影响.结果健康成人PBMC的TNFRⅠ、TNFRⅡ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8.54±8.51)%、(44.89±9.08)%;而肝癌患者分别为(28.35±9.09)%、(37.45±9.05)%,均显著低于健康成人(P<0.001).12例肝癌患者用LAK细胞1×109加IL-220万U/d治疗,连续用6 d,其PBMC的TNFRⅠ阳性率明显升高[(42.86±9.02)%,P<0.001];TNFRⅡ表达略有升高,但尚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癌患者存在明显的免疫异常,生物治疗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
作者:白岚;黄聪武;高蕾;姜泊;南清振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中医药配合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需要接受放疗的NSCLC患者 随机分为综合治疗组50例和单纯放疗组42例,综合治疗组放疗期间予以益气养阴中药口服,单纯放疗组只予以放疗,观察放疗副反应及生存质量评分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综合治疗组与单纯放疗组比较,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食管炎、半年内复发转移以及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白细胞降低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均降低,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提高.结论益气养阴中药配合肺癌放疗能降低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治疗信心,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蔡红兵;代方国;闵清芬;石敏;缪景霞;罗荣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同种异系抗原门静脉接种和环孢霉素A(CsA)对同种异系间小鼠心脏移植存活期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下取出NIH/q新生小鼠(出生24 h内)的心脏,行BALB/C小鼠耳后皮下移植.移植前1周,预先用NIH/q小鼠脾细胞或用与供、受体无关的C57BL/6小鼠脾细胞行受体小鼠门静脉或腔静脉接种,同时给予小剂量CsA(4 mg/kg.b.w.)喂服(术前7 d~术后5 d).观察各组移植物的存活时间.结果供体脾细胞门静脉接种加CsA组移植物存活时间为(31.00±3.23)d,较其他各组显著延长(n=6,P<0.05);单纯门静脉接种组和单纯CsA组移植物存活时间分别为(16.11±1.97)和(18.50±2.59)d,较对照组[(11.71±1.50)d]显著延长(P<0.05);供体脾细胞经腔静脉接种以及与供、受体无关的C57BL/6小鼠脾细胞门静脉接种对移植物存活时间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供体脾细胞门静脉接种和CsA对延长同种异系小鼠心脏移植存活时间有协同作用,其作用具有抗原特异性.
作者:周海宽;于立新;郑少斌;闵志廉;朱有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博泰软膏治疗常见皮肤病的疗效.方法单用博泰软膏治疗,将药物涂于患处,每日2次,疗程4周.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湿疹96%,湿疹样皮炎100%,接触性皮炎97%,毛囊炎92%,手、足癣96%,体、股癣97%.结论博泰软膏在治疗常见皮肤病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忠义;应智伟;张守尧;林敬明 刊期: 2002年第12期
1病历资料患者24岁,因停经32周、下肢水肿1月、加重6 d于2002年5月28日入本院.患者以往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1年10月14日,停经45 d时尿妊娠试验阳性,停经4月时自觉胎动,妊娠18+2周开始在外院定期产检,基础血压15/10kPa,共产检6次.
作者:王雪峰;窦文 刊期: 2002年第12期
工频干扰是各类基于PC应用系统中常见的一种干扰信号,对有用信号的检测起着极大的妨碍作用.本文以自适应相干模板法为基础,讨论该方法在基于PC应用系统(如数字心电图系统)中去除工频干扰的快速实现问题.
作者:李本富;尹炳生;喻德旷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研究干扰素(IFN)对肿瘤细胞表面Fas表达的调控,探讨其致凋亡机制.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测定肿瘤细胞的Fas表达,应用ELiSA及Annexin V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对干扰素及抗Fas单克隆抗体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进行评价.结果胃癌细胞系Kato-Ⅲ、AGS、肺癌细胞A549及喉癌细胞Hep-2均有不同程度的Fas表达,上述细胞与IFN-γ作用后Fas表达升高(P<0.05);IFN-γ单独即可引起肿瘤细胞凋亡,同时可增加肿瘤细胞对抗Fas抗体的敏感性;IFN-γ致凋亡及调节Fas表达的作用有时间依赖性,但不同细胞系对这两种因素致凋亡的敏感性不同.结论IFN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之一是增加肿瘤细胞Fas表达而致其凋亡,表明该药在肿瘤生物治疗中应用的合理性.
作者:郑航;罗荣城;张罗生;麦国丰 刊期: 2002年第12期
报道1例临床罕见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性脑膜脑炎,并对其发病过程、临床特点、辅助检查结果及治疗情况进行了简要分析.
作者:张运周;陆兵勋;周宏珍;杨玉先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观察Agilent 2100 Bioanalyzer芯片分析系统(以下简称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应用限制性显示技术分别从正常和热休克处理后的酿酒酵母细胞中分离出cDNA片段,然后再用Bioanalyzer和传统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对RD-PCR产物进行检测分析.结果Bioanalyzer能更快速、敏感地分离和显示差异表达的基因片段,并且通过对差异片段进行定量比较,发现了数个表达有明显差异的基因片段.结论Bioanalyzer在基因差异表达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翠华;马文丽;石嵘;欧阳谦;郑文岭 刊期: 2002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治疗儿童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的效果.方法对32例儿童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进行显微外科手术,具体步骤为:切开并指相连的皮肤,镜下松解后,选用相应尺寸的掌骨背侧皮瓣,转移修复指侧方皮肤缺损和参与指蹼重建.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指侧方皮肤无瘢痕形成,指蹼再造效果较满意.结论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可较好修复儿童先天性皮肤并指畸形.
作者:林立;裴国献;顾立强;林昂如;金明新;候喜君 刊期: 2002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