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海英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早期防控及临床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C0P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予以西医常规对应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肺汤(主要药物:,全瓜蒌、葶苈子、紫苑、款冬花、地龙1、僵蚕等).两组同时进行积极的预防措施及防治其并发症.结果:治疗组取得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功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经过早期防控,明显少发病率,通过临床干预,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同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与提高.
作者:张红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危妊娠的危险因素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0例高危妊娠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选择正常孕产妇作为对比,对比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情况.结果:高危妊娠孕产妇在阴道助产分娩、剖宫产率、围生儿死亡等方面的情况均明显高于正常组的产妇.结论:高危妊娠对胎儿与孕产妇的生命安全、生命健康有着较为严重的威胁,及时发现高危妊娠出现的危险因素,且采用相应措施进行预防,有着极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谢杰;陈文馨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丙泊酚(2,6-二异丙基苯酚,PF)作为临床上常用的短效静脉麻醉药,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为在体内的快速起效和快速消除[1],丙泊酚在体内能够与血浆蛋白广泛结合(>95%)从而发挥麻醉效用,起效后在肝脏经细胞色素P450系统葡萄糖醛酸化后失去活性,但近年来除麻醉作用以外,还发现丙泊酚具有抗炎抗氧化及抗肿瘤的作用.1 抗炎作用: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损伤因子的防御性反应称为炎症.其中中性粒细胞在人体抗菌防御性反应中担任重要作用,并且是人体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药物包括静脉麻醉剂可以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功能导致免疫功能下调,这些麻醉剂不仅可能导致围手术期的免疫抑制,而且可能会对需要镇静镇痛的危重病人造成致命打击,所以能够抑制中性粒细胞功能的药物对于通过损伤自体组织机制介导的器官功能障碍可能是有帮助的.有研究表明丙泊酚现已证明能够呈剂量依赖性的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趋化,氧化作用,吞噬作用,其可能是通过降低细胞内Ca2+的浓度来实现的[2],因为中性粒细胞是防御病菌侵入的重要人体免疫防御系统组成部分,抑制这些功能的同时也会减弱机体抗感染的能力,尤其是对于一些免疫力低下的病人来说,所以这是丙泊酚的不利功能.丙泊酚在内毒素血症的动物模型中证明具有抗炎作用,其降低了血浆中TNF-α、IL-6、IL-10水平及减少了肺部中性粒细胞浸润[3],在内毒素休克大鼠模型中丙泊酚的早期治疗能够减少TNF-α的水平减弱细胞炎性反应,大幅度降低死亡率[4].丙泊酚治疗能减轻内毒索引起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肺组织中的亚硝酸盐和TNF-α的水平,并且抑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0S) mRNA的表达,同时降低肺微血管通透性[5].在健康个体中促炎/抗炎因子处于动态平衡,但是这种平衡可能被手术、创伤、感染、围手术期的给药等扰乱.TNF-α,IL-1 β和IFN-Y,在调节效应细胞和其他细胞因子级联启动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通过其无所不在的配体可以产生各种影响,激活多个信号转导通路,诱发或者抑制大量基因的表达,它们是炎症和脓毒症发生的重要介质.研究发现甚至在低浓度下,丙泊酚依然可以增加TNF-α基因表达和脂多糖刺激的TNF-α反应,这提示丙泊酚参与了炎性免疫反应.丙泊酚可以增强经LPS刺激的全血中TNF-α和IL-1 β的水平同时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自然杀伤细胞(NK)的百分比降低同时T淋巴细胞中CD4+亚群和B淋巴细胞百分比增加[6].有研究证明在健康志愿者中丙泊酚同时降低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促炎细胞因子IL-6和抗炎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7],但是具体的抑制机理还不清楚,如果能够维持麻醉状态下丙泊酚抑制IL-6的产生超过IL-10的产生,则丙泊酚可能成为临床上减轻SIRS的治疗药物.
作者:王一贺;杨红明;胡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化疗作为恶性肿瘤临床治疗的重要手段而被广泛应用,其所致副反应以白细胞减少为常见.化疗致白细胞减少易引发感染,导致化疗疗程的推迟与剂量的减小[1],这不仅影响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2],还威胁着患者生存周期与预后[3].因而,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也就成为临床的常见问题.现代医学对于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的治疗主要以刺激骨髓造血为主,临床使用的药物以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主.近年来,中药对于化疗后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疗效也逐渐被患者接受,而关于其机制的研究亦逐渐深入.本文就其机制进行探讨.
作者:谢文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给予局部及关节腔内注射消炎镇痛液与臭氧、康复训练;对照组仅给予康复训练.于治疗前及治疗后评定两组患者肩关节疼痛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发现其疼痛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以治疗组的改善幅度较显著;与对照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臭氧联合消炎镇痛液治疗肩周炎能显著缓解疼痛、提高其治疗疗效.
作者:张华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桐君街道社区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桐君街道社区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均为6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干预.对两组患者的知识知晓情况及血糖变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治疗及运动方面的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较对照组患者明显提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说明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综合干预,可以取得良好的护理效果,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有效的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综合干预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雷云;盛旭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1 病例资料患者,男,15岁,藏族,患者因乏力、午后持续高热、盗汗、气喘咳痰、少量咯血,精神差5天入院.2 对症处理高热;物理降温,遵医嘱药物降温,温水擦浴,39摄氏度以上每4小时测体温1次,39摄氏度以下每天测4次;药物降温后半小时测体温.冷水擦浴:可使皮肤迅速降温,但频繁使用反而会妨碍散热.也可用冰袋或凉水浸湿毛巾冷敷,一般于前额或颈旁、腹股沟、腋下等处,每隔5min左右更换1次.温水擦浴:水的温度以32摄氏度~34摄氏度为宜,可使周身血管扩张,有利于散热.酒精擦浴:用25%-35%乙醇100-200ml,温度27-37摄氏度,将浸有乙醇的两块小毛巾交替以离心的方向拍拭上臂外侧至手背,再自侧胸经腋窝沿上臂内侧至手掌、腹股沟、腘窝等血管丰富处.拍拭毕,用大毛巾拭干皮肤.同法拍拭对侧,每拭侧各拍3min.
作者:马博文;齐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急性杀虫双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及肌钙蛋白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19例杀虫双中毒后心肌酶值增高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常规组10例,参麦组9例.参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1次/分,疗程6天.分别于治疗前后第1、3、6天晨采静脉血,测定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结果:参麦注射液能减轻杀虫双中毒所致的心肌损伤,抑制CK-MB的释放,酶值及肌钙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麦注射液对杀虫双所致的心肌损害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能量代谢和提高氧自由基清除能力有关.
作者:沈新秀;祖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对我院眼科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124例(148眼)青光眼患者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观察术后前房、眼压、视力的变化,术后滤过泡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48眼青光眼术后眼压基本正常,视力明显改善,Ⅰ度浅前房4眼经保守治疗3d恢复正常,并发症减少.结论: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丽娟;张志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感应电疗法对无先兆偏头痛(MWA)缓解期血清镁离子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研究方法,将符合标准的MWA患者60例,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从我院门诊体检正常人中,随机抽取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感应电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给予尼莫地平(商品名:尼达尔)40mg/次,3次/d.观察两组病人在治疗前后MWA缓解期血清镁的浓度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缓解期血清镁浓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但治疗前后MWA缓解期的血清镁离子浓度均低于正常人.结论:两组疗法均可以提高MWA缓解期血清镁离子的浓度.
作者:胡彦华;罗善钡;罗上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总结了126例老年患者术后禁食期间的心理护理体会,以期探索满足老年患者术后禁食期间的心理需求,以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对126例术后需禁食的老年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结果: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及自我应对指导,老年患者能明确禁食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治疗.结论:通过耐心宣教,及时解除老年患者的心理上压力及不良情绪,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
作者:李祉静;王玉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临床特点.方法:观察2011年11月-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98例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是否合并神经系统症状等.结果:98例EV-71感染患儿合并神经系统症状(精神差、肌阵挛、嗜睡)者30例占30%,危重病例5例,占5%,死亡2例,占2%.结论:EV-71感染手足口病患儿易合并脑炎,起病凶险,早期发现危重征象应及早予相应治疗,以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武书娴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某地区城市与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及影响因索.方法: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采取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对842名城市与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进行调查和比较.结果:城市与农村居民空腹血糖检测水平大体较好,均在参考值范围内.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高于城市居民,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农村居民服糖后2h血糖检测水平明显比城市居民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无论城市与农村,男性空腹血糖和服糖后2h血糖均高于女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城市与农村居民血糖检测水平有差别,根据城市与农村居民的知识水平、经济条件、生活条件、教育方式、依从性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开展城市与农村居民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的健康教育,对预防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糖尿病及居民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富伟;陈秀敏;郭风涛;孙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增强社区慢性病老年人群对自身疾病认识,掌握自我管理技能,提高遵医用药的自觉性,建立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方法;对辖区内老年人及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人群,采用入户调查、健康讲座、发放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健康行、用药知识掌握等干预.结果:管理实施干预措施后,提高防治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性,树立良好的知、信、行.结论:老年慢性病的管理普及了慢性病防治知识,加强患者配合治疗的依从性,达到了改善健康状况预防为主的目,提高慢性病老年人群的生活质量.
作者:杨立红;闫瑞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护理措施,从而给临床子宫肌瘤的资料以及手术后的护理提供参考的依据.方法:本文主要回顾了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中来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30例患者术后的护理要点.结果:30例患者都完成手术,都没有出现出血、肝脏器官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产生,术后的恢复情况良好,在我院经过严密的观察和护理后,住院5至8后都出院.结论: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式安全有效,患者术后恢复快、痛苦小、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在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确保患者能够早日康复出院.
作者:谢卫洁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肝大部切除后兔胰岛素抵抗的变化,初步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对创伤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将32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n=8):假手术(SO)组、肝大部切除(PH)组和Ost不同剂量组(5和10 mg.kg-1).分别于麻醉后即刻(T0)、术后6 h和24h(T1~T2)采集静脉血,测定血糖、血清胰岛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6,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及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与T0时比较,PH和Ost组T1时刻TNF-α、IL-6、血糖、胰岛素水平及IRI均升高,ISI下降(P<0.05);与SO组比较,T1时pH组和Ost组TNF-α、IL-6、血糖、胰岛素水平及IRI均升高,ISI下降(P<0.05);与PH组比较,T1~T2时Ost各组TNF-α、IL-6、血糖、胰岛素水平及IRI均降低,ISI升高(P <0.05或0.01).结论:肝大部切除后炎性因子增加,产生明显的胰岛素抵抗.蛇床子素对其具有改善作用,可能与抑制促炎因子释放有关.
作者:李旭兰;周军;陈烨;石恒林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并分析控制性降压麻醉在内窥镜鼻窦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1年7月到2013年12月收治的90例复发性鼻息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降压麻醉方式将90例患者分为Ⅰ组、Ⅱ组与Ⅲ组,针对三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结果:Ⅰ组患者术中心率显著加快、MAP显著升高,Ⅱ组患者心率,血压平稳,术中术后心率、MAP显著低于Ⅰ组,Ⅲ组患者术中与手术结束时,心率较快,MAP较低.Ⅱ组与Ⅲ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与输液量显著少于Ⅰ组患者,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内窥镜鼻窦术中采用硝普钠联合艾司洛尔的控制性降压麻醉方式能够有效控制患者的心率与血压,该种控制性降压麻醉方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白雪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胃镜检查作为一项侵入性特殊操作,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作为胃镜室护士,在胃镜检查操作过程中容易受到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污染,因此做好职业防护尤为重要.根据卫生部2004年颁布的《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要求,我科针对胃镜操作中存在的职业危害进行原因分析,制定防护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1 胃镜室护士职业危害的相关因素.1.1 化学因素 主要来源于多酶清洗剂、含氯消毒剂等的挥发,如胃镜常规消毒液为2%碱性戊二醛,为高效消毒剂,其使用方便、快捷、效果好,但自身有一定的挥发性、刺激性及过敏性等,通过吸入或皮肤接触而引起职业性哮喘、接触性或过敏性皮炎,长期接触会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表现出头痛、记忆力衰退等.
作者:陈蕾华;房红英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对食饵性兔动脉粥样硬化氧化损伤的影响,探求氨氯地平抗动脉粥样硬化(AS)机制.方法:在高胆固醇饮食基础上建立兔AS模型,随机分组,检测各组兔主动脉AS面积、全血超氧化物歧化醇(SOD)活力、血清丙二醛含量及血清脂质浓度.结果:氨氯地平组兔主动脉AS面积显著降低(P<0.01),SOD活力明显升高(P<0.01),丙二醛含量减少(P<0.01).结论:氨氯地平通过改善抗氧化系统而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作者:郭翠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根据医嘱准确给药,是护士重要的护理操作之一.通过准确给药使药物疗效得到大的发挥,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给药错误会影响患者的治疗、延缓症状缓解,致使患者出现并发症,增加患者住院日数及医疗费用,甚至或影响对医护人员的信任.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13年3月至2013年12月,本科室内所有病人口服药服用情况为研究对象.共有需要病人口服药物的有2800人次,发生给药错误共109人次,给药错误率为3.8%.
作者:刘凌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