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车祸外伤致股青肿1例

朱玮冰;赵国湘

关键词:股青肿, 创伤和损伤
摘要:1 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车祸致左大腿根部开放伤,当地医院急诊手术发现左股静脉前壁有一处2 cm裂口,缝合修补后伤口深部仍有大量出血,遂予缝合伤口、加压包扎.术后当日即出现左下肢肿痛,之后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少尿、无尿,经患肢多处切开减压、予大剂量速尿无效,术后第三日晚急诊转入我院.入院时一般情况欠佳,左下肢高度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多处散在水泡,动脉搏动触不到,切开的伤口组织外翻、大量暗红色渗液并伴有异味;血钾、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多普勒检查见左下肢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伴行静脉内无血流信号.诊断:左大腿开放性外伤,继发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股青肿、急性肾功能衰竭.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恶性脑膜瘤的治疗及预后(附3例报告)

    作者:吴南宁;梁树立;彭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胸腔包块经CT导引细针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

    作者:余力;温志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胎儿心率计算机检测与处理系统

    作者:刘燕;梁美容;苗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实验性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犬血中肽类物质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中的意义

    目的研究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状态下血中肽类物质对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表面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实验性犬急性出血性胰腺炎时血中分离出的肽类物质加入到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应用膜天平测定了灌洗液中表面物质的表面活性变化.结果急性出血性胰腺炎状态下犬血中的肽类物质可使肺泡灌洗液的表面活性发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表现为小表面张力显著增加,恢复系数和稳定系数显著减小.结论胰腺炎状态下犬血中的肽类物质能显著抑制肺泡表面物质的表面活性,并由此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发生和恶化.

    作者:杜传福;张兵;贾顺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小口径内皮化人工血管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潘明新;罗云锋;高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猪异位部分肝移植术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目的观察猪异位部分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同窝猪建立右肝下异位部分肝移植模型,从右颈浅静脉切开插管,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楔压(PAWP)、心排出量(CO)、平均肺动脉压(MPAP)等血液动力学指标,观察异位部分肝移植术中血液动力学变化规律.结果门静脉开放后HR明显升高、MAP下降(P<0.01),CO轻度增加,幅度不大(P>0.05);开放腹主动脉后MAP下降(P<0.01);CVP、PAWP及MPAP等于术中各期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猪异位部分肝移植术中的血液动力学变化,主要是在门静脉开放再灌注后HR明显升高、MAP下降.

    作者:林建华;李朝龙;周占春;林智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一氧化氮诱导VSMC凋亡观察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脉气囊成形术后再狭窄中血管平滑肌细胞数量异常增多的机制,并初步探讨NO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以SNAP作为NO供体,采用HE,TUNEL,荧光双染后光镜观察以及电镜、流式细胞术、细胞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SNAP作用下的细胞凋亡进行鉴定和检测.结果观察发现,0.4 mmol/L SNAP作用8~10 h即能明显地诱导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结论 SNAP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细胞爬片的HE染色结合TUNEL标记是检测凋亡的较为准确且简单的方法.

    作者:田雪梅;马晓东;李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心内直视术l490例次血气检测结果临床分析

    作者:朱平;冯树生;龙国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HSP70在大肠癌细胞的表达规律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LoVo株)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热应激时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HSP70在TNF-a 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培养大肠癌细胞(LoVo),热应激(42℃,30 min)后分别培养2、5、8、11 h,然后运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应激后不同时间细胞内HSP70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热应激2 h后HSP70合成量增加,与未应激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5~ 8 h后合成量高(P<0.01),11 h后明显减少,与2 h染色情况基本相同.并观察到热应激细胞中胞核比胞质染色深,HSP70有核迁移现象.少量热应激死亡细胞的特异性染色更深.结论热应激前HSP70在大肠癌细胞中合成较少,热应激后合成量增加,在5~ 8 h达峰值后降低.

    作者:刘忠;孔令红;罗深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大鼠严重烧伤后核黄素早期使用对肠源性感染的影响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核黄素对烧伤后肠源性感染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 Ⅲ度烧伤模型并通过胃肠道管饲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示踪,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和肠道示踪菌的播散情况,比较核黄素腹腔治疗与单纯烧伤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伤后12 h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低于烧伤对照组(P<0.01),伤后24 h治疗组肠道示踪菌较对照组在血液、痂下、肾、肺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P<0.05);肺、肾、痂下等组织的示踪菌定量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核黄素的早期使用可降低严重烧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的吸收入血量,减轻肠道细菌的全身播散发生率及其程度.

    作者:荣新洲;肖光夏;张雅萍;周一平;李志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维生素K缺乏致PT延长达150s无出血倾向1例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维生素K缺乏常使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并有出血倾向,但本例病人PT长达150 s、无出血倾向,较少见.

    作者:覃祖云;卢桥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严重胸外伤致一过性精神异常5例

    作者:冀亚琦;马春生;童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胸膜外结扎法治疗婴幼儿动脉导管未闭

    作者:吴春齐;王式军;姚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仆俊国;袁亚维;石玉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培养

    取妊娠6~ 10周的人妊娠早期绒毛膜,用胰酶/DNA酶消化,换瓶纯化处理,经光镜和电镜检测证实,我们建立了稳定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培养体系.

    作者:孔令红;刘忠;陈士岭;彭彩娥;徐静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带状疱疹并心脏骤停2例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70岁.因左上肢起水疱伴疼痛5 d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左上肢沿臂丛神经分布见水疱和血疱.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缺血型下移0.10~0.15mv;V1~V3导联T波平坦.诊断为带状疱疹、冠心病.给予无环鸟苷、干扰素、硫氮唑酮等治疗.入院后皮损扩大伴持续性剧痛,予杜冷丁止痛.入院第3天患者突感心悸、气促,继之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心电图示心室纤颤,颈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静脉滴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后心音恢复.随后又先后出现两次心室纤颤,均电除颤成功.加大肾上腺素及利多卡因剂量.6 h后患者苏醒,继续抗病毒及扩冠治疗.1周内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LDH、CPK、CPK-MB、GOT),心电图与入院时相仿,心肌酶谱无变化.1周后水疱干涸结痂,遗留疱疹后神经痛.

    作者:黄翠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复合人参制剂增强大鼠耐热能力的初步观察

    目的为寻找增强机体耐热能力的制剂,观察复合人参制剂对高温下鼠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一组灌服复合人参制剂,另一组灌服等量凉开水作对照,2组同时放入干球温度40~41℃,湿球温度35~36℃的人工热室中受热至死亡,受热过程中每隔20 min用同一测温探头测定各鼠的肛温,并记录各鼠的死亡时间.结果制剂组能减缓肛温的上升速率,显著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有效地降低死亡率.结论复合人参制剂能增强大鼠在热环境中的耐受能力.

    作者:杨军;朱受成;万为人;王军义;郭进强;罗炳德;邹飞;华旭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左髋关节痛风性关节炎1例报告

    痛风性关节炎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具有遗传性,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好发于第1跖趾关节,文献报道为95%~97%[1],发生于左髋关节罕见.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江云;于成福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改良空管疗法临床疗效分析

    空管疗法是治疗急、慢性根尖周炎的一种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的治疗技术.其原理是控制根尖急性炎症后,在根管口和髓室底放置特制药物,然后永久充填.作者在1990~1998年间应用自我改良的空管治疗法治疗323颗患牙,并与138颗干髓术进行临床对照观察.

    作者:黄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海洛因成瘾者的瞬目反射

    作者:林丽珍;黄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