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带状疱疹并心脏骤停2例

黄翠瑶

关键词:带状疱疹, 心脏并发症
摘要: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70岁.因左上肢起水疱伴疼痛5 d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左上肢沿臂丛神经分布见水疱和血疱.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缺血型下移0.10~0.15mv;V1~V3导联T波平坦.诊断为带状疱疹、冠心病.给予无环鸟苷、干扰素、硫氮唑酮等治疗.入院后皮损扩大伴持续性剧痛,予杜冷丁止痛.入院第3天患者突感心悸、气促,继之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心电图示心室纤颤,颈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静脉滴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后心音恢复.随后又先后出现两次心室纤颤,均电除颤成功.加大肾上腺素及利多卡因剂量.6 h后患者苏醒,继续抗病毒及扩冠治疗.1周内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LDH、CPK、CPK-MB、GOT),心电图与入院时相仿,心肌酶谱无变化.1周后水疱干涸结痂,遗留疱疹后神经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花椒油素对血小板粘附和丙二醛生成的影响

    目的观察花椒油素(Xanthoxylin, XT)对血小板粘附和丙二醛产生的影响.方法用转动圆瓶法和2-硫代巴比妥酸(TBA)荧光微测定法研究花椒油素对大鼠血小板粘附和丙二醛(MDA)生成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XT 0.037,0.185,0.924,9.240 μmol/L显著抑制血小板粘附和MDA的产生,血小板粘附的抑制率为49.9%~87.1%,MDA产生的抑制率为23.2~46.4%;体内实验:5 mg/kg XT也显著抑制血小板粘附和MDA的产生,血小板粘附的抑制率为56.8%,MDA产生的抑制率为41.5%.结论体外实验血小板粘附的抑制率和MDA产生的抑制率间呈非常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作者:金云海;林继红;程远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鼻咽癌腔内照射计划个体化设计探讨

    作者:郑小康;张红霞;石玉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内皮素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肤与甲亢性心脏病相关性研究

    作者:莫李生;叶荣;胡汉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心内直视术l490例次血气检测结果临床分析

    作者:朱平;冯树生;龙国粹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复合人参制剂增强大鼠耐热能力的初步观察

    目的为寻找增强机体耐热能力的制剂,观察复合人参制剂对高温下鼠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一组灌服复合人参制剂,另一组灌服等量凉开水作对照,2组同时放入干球温度40~41℃,湿球温度35~36℃的人工热室中受热至死亡,受热过程中每隔20 min用同一测温探头测定各鼠的肛温,并记录各鼠的死亡时间.结果制剂组能减缓肛温的上升速率,显著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有效地降低死亡率.结论复合人参制剂能增强大鼠在热环境中的耐受能力.

    作者:杨军;朱受成;万为人;王军义;郭进强;罗炳德;邹飞;华旭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带状疱疹并心脏骤停2例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70岁.因左上肢起水疱伴疼痛5 d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左上肢沿臂丛神经分布见水疱和血疱.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缺血型下移0.10~0.15mv;V1~V3导联T波平坦.诊断为带状疱疹、冠心病.给予无环鸟苷、干扰素、硫氮唑酮等治疗.入院后皮损扩大伴持续性剧痛,予杜冷丁止痛.入院第3天患者突感心悸、气促,继之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心电图示心室纤颤,颈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静脉滴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后心音恢复.随后又先后出现两次心室纤颤,均电除颤成功.加大肾上腺素及利多卡因剂量.6 h后患者苏醒,继续抗病毒及扩冠治疗.1周内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LDH、CPK、CPK-MB、GOT),心电图与入院时相仿,心肌酶谱无变化.1周后水疱干涸结痂,遗留疱疹后神经痛.

    作者:黄翠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胎儿心率计算机检测与处理系统

    作者:刘燕;梁美容;苗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经纤维支气管镜成功抢救大咯血并右全肺不张1例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26岁,因咯血3 d急诊入院.入院时大量咯血(咯血量约1 000 ml,入院前咯血量不详),呼吸急促,口唇、颜面紫绀;查体:右侧胸部叩诊呈实音,呼吸音消失;胸片示右全肺不张.嘱患者右侧卧位并应用垂体后叶素等止血药物,效果欠佳,仍有活动性出血,血气分析示血氧饱和度为85%,病情危重.

    作者:谭筱江;刘莉;蔡绍曦;段娥英;刘久山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的培养

    取妊娠6~ 10周的人妊娠早期绒毛膜,用胰酶/DNA酶消化,换瓶纯化处理,经光镜和电镜检测证实,我们建立了稳定的人绒毛膜滋养层细胞培养体系.

    作者:孔令红;刘忠;陈士岭;彭彩娥;徐静萍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左主动脉干重度狭窄的冠状动脉旁路移置术2例

    作者:童健;冀亚琦;陈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胸腔包块经CT导引细针穿刺活检的病理诊断

    作者:余力;温志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环丙沙星与峡喃苯胶酸注射液的配伍禁忌

    作者:杨芳;杨华;谭艺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严重胸外伤致一过性精神异常5例

    作者:冀亚琦;马春生;童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内涵管置人术治疗鼻泪管阻塞3例报告

    作者:王江云;陈勇;李彦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袖套法豚鼠至大鼠异种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的建立

    目的为研究超急性排斥反应及对策,建立异种胰腺移植模型.方法以豚鼠和大鼠为供受者,用袖套法吻合静脉建立异种全胰十二指肠移植模型.结果共行42次手术,成功38例,均有内分泌功能,移植有效率为100%.结论本模型具有操作简单,冷缺血及腹主动脉阻断时间短,不易形成血栓及吻合口漏等优点,为一较实用的研究异种胰腺移植模型.

    作者:李晓平;李朝龙;沈新明;蒋邦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长期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价值

    作者:谭筱江;蔡绍曦;刘莉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HSP70在大肠癌细胞的表达规律

    目的探讨大肠癌细胞(LoVo株)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HSP70)热应激时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HSP70在TNF-a 诱导大肠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培养大肠癌细胞(LoVo),热应激(42℃,30 min)后分别培养2、5、8、11 h,然后运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方法分析应激后不同时间细胞内HSP70的表达和分布. 结果热应激2 h后HSP70合成量增加,与未应激组比有显著差异(P<0.05),5~ 8 h后合成量高(P<0.01),11 h后明显减少,与2 h染色情况基本相同.并观察到热应激细胞中胞核比胞质染色深,HSP70有核迁移现象.少量热应激死亡细胞的特异性染色更深.结论热应激前HSP70在大肠癌细胞中合成较少,热应激后合成量增加,在5~ 8 h达峰值后降低.

    作者:刘忠;孔令红;罗深秋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底节区无功能嗜酸细胞性垂体腺瘤1例报告

    1 病例报告患者男性,18岁,主诉头痛3年加重伴右侧肢体活动不便3个月.体检:体温37.2℃,血压13/7 kPa.计算、记忆力均减退,视力视野正常.眼底检查见双侧视网膜色红,颞侧边界欠清.右侧肢体肌力IV级,右侧腹壁反射及提睾反射减弱,无肢端肥大.电解质、肝肾功、血糖、血浆蛋白均正常.皮质醇(-),生长激素(-).X线示:鞍窝扩大,鞍背骨质稀疏、破坏.DSA示大脑后动脉前上方异常染色,似有大脑后动脉分支参与供血.左颈外动脉未见异常.CT扫描示:左侧底节区可见一大小约5.5 cm×6.0 cm×4.0 cm稍高密度影,呈卵圆形,密度均匀,向下延伸至鞍旁.增强后呈均匀强化,边界清楚.左侧侧脑室及三脑室受压变形向右侧移位(图1~2).鞍内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蝶鞍稍不对称,左侧前后床突骨质吸收.CT诊断:脑膜瘤.手术所见:肿瘤呈红色,边界清楚、包膜完整质硬.从中颅窝延伸至鞍旁及底节区,前界在蝶骨嵴,后界在小脑幕切迹,下界至中颅底,上界至底节区,内侧到鞍前. 病理诊断:垂体嗜酸细胞性腺瘤(图3).

    作者:柴青芬;王晓琪;黄其鎏;郑卫权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带孔克氏针在十字韧带胫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前或后十字韧带胫止点撕脱骨折错位,会使前或后十字韧带功能丧失[1]:复位不佳会引起膝关节撞击征或膝关节不稳.自1988~1996年,我们共收治十字韧带胫止点撕脱骨折43例,其中38例采用带孔克氏针引导钢丝整复内固定,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宁富;余斌;石坚;胡广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 大面积烧伤肉芽创面合并混合细菌感染的手术治疗

    作者:郑绪珠;荣新洲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南方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