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云海;林继红;程远远
作者:吴南宁;梁树立;彭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周华;杨燕;崔忠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刘燕;梁美容;苗苗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邓火金;刘玉华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为寻找增强机体耐热能力的制剂,观察复合人参制剂对高温下鼠的影响.方法将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一组灌服复合人参制剂,另一组灌服等量凉开水作对照,2组同时放入干球温度40~41℃,湿球温度35~36℃的人工热室中受热至死亡,受热过程中每隔20 min用同一测温探头测定各鼠的肛温,并记录各鼠的死亡时间.结果制剂组能减缓肛温的上升速率,显著延长大鼠的存活时间,有效地降低死亡率.结论复合人参制剂能增强大鼠在热环境中的耐受能力.
作者:杨军;朱受成;万为人;王军义;郭进强;罗炳德;邹飞;华旭初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吴春齐;王式军;姚丽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和方法复合模式事件相关电位(CERP)是人在处理两种或两种以上感觉刺激时,由头皮记录到的电位变化.与单一模式事件相关电位(SERP)相比,CERP更准确地反映了真实情况下人的认知加工,便于利用更复杂的知觉模型进行ERP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发、实现了SERP和CERP的记录.第二部分: 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视听觉多模式刺激事件相关电位的初步实验研究.结果解决了刺激呈现时间的精确控制和外接诱发电位仪的同步触发等关键性问题;记录出了经典的视、听觉SERP和CERP,且SERP的结果与既往文献报告相符,达到了设计要求.
作者:邹海强;杨文俊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童健;冀亚琦;陈春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动脉粥样硬化和冠脉气囊成形术后再狭窄中血管平滑肌细胞数量异常增多的机制,并初步探讨NO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以SNAP作为NO供体,采用HE,TUNEL,荧光双染后光镜观察以及电镜、流式细胞术、细胞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对SNAP作用下的细胞凋亡进行鉴定和检测.结果观察发现,0.4 mmol/L SNAP作用8~10 h即能明显地诱导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结论 SNAP以浓度依赖方式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细胞爬片的HE染色结合TUNEL标记是检测凋亡的较为准确且简单的方法.
作者:田雪梅;马晓东;李进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杨向东;杨家瑞;范佩兰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早期使用核黄素对烧伤后肠源性感染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0% Ⅲ度烧伤模型并通过胃肠道管饲产灵菌红素的粘质沙雷氏菌示踪,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和肠道示踪菌的播散情况,比较核黄素腹腔治疗与单纯烧伤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伤后12 h血浆内毒素含量显著低于烧伤对照组(P<0.01),伤后24 h治疗组肠道示踪菌较对照组在血液、痂下、肾、肺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降低(P<0.05);肺、肾、痂下等组织的示踪菌定量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核黄素的早期使用可降低严重烧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的吸收入血量,减轻肠道细菌的全身播散发生率及其程度.
作者:荣新洲;肖光夏;张雅萍;周一平;李志清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32岁.车祸致左大腿根部开放伤,当地医院急诊手术发现左股静脉前壁有一处2 cm裂口,缝合修补后伤口深部仍有大量出血,遂予缝合伤口、加压包扎.术后当日即出现左下肢肿痛,之后进行性加重,并出现少尿、无尿,经患肢多处切开减压、予大剂量速尿无效,术后第三日晚急诊转入我院.入院时一般情况欠佳,左下肢高度肿胀、皮肤呈暗红色有多处散在水泡,动脉搏动触不到,切开的伤口组织外翻、大量暗红色渗液并伴有异味;血钾、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多普勒检查见左下肢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减慢,伴行静脉内无血流信号.诊断:左大腿开放性外伤,继发左髂股静脉血栓形成、股青肿、急性肾功能衰竭.
作者:朱玮冰;赵国湘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王江云;陈勇;李彦豪 刊期: 2000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花椒油素(Xanthoxylin, XT)对血小板粘附和丙二醛产生的影响.方法用转动圆瓶法和2-硫代巴比妥酸(TBA)荧光微测定法研究花椒油素对大鼠血小板粘附和丙二醛(MDA)生成的影响.结果体外实验:XT 0.037,0.185,0.924,9.240 μmol/L显著抑制血小板粘附和MDA的产生,血小板粘附的抑制率为49.9%~87.1%,MDA产生的抑制率为23.2~46.4%;体内实验:5 mg/kg XT也显著抑制血小板粘附和MDA的产生,血小板粘附的抑制率为56.8%,MDA产生的抑制率为41.5%.结论体外实验血小板粘附的抑制率和MDA产生的抑制率间呈非常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作者:金云海;林继红;程远远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鲁峰;高建华;黎小间 刊期: 2000年第01期
慢性乙型肝炎合并维生素K缺乏常使凝血酶原时间(PT)明显延长并有出血倾向,但本例病人PT长达150 s、无出血倾向,较少见.
作者:覃祖云;卢桥生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陈淑兰;周风琴;孔令红 刊期: 2000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例1,患者,男,70岁.因左上肢起水疱伴疼痛5 d入院.查体:心肺无异常,左上肢沿臂丛神经分布见水疱和血疱.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缺血型下移0.10~0.15mv;V1~V3导联T波平坦.诊断为带状疱疹、冠心病.给予无环鸟苷、干扰素、硫氮唑酮等治疗.入院后皮损扩大伴持续性剧痛,予杜冷丁止痛.入院第3天患者突感心悸、气促,继之四肢抽搐,神志不清.心电图示心室纤颤,颈动脉搏动消失,血压测不到,呼吸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静脉滴注肾上腺素、利多卡因,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电除颤后心音恢复.随后又先后出现两次心室纤颤,均电除颤成功.加大肾上腺素及利多卡因剂量.6 h后患者苏醒,继续抗病毒及扩冠治疗.1周内监测心电图、心肌酶谱(LDH、CPK、CPK-MB、GOT),心电图与入院时相仿,心肌酶谱无变化.1周后水疱干涸结痂,遗留疱疹后神经痛.
作者:黄翠瑶 刊期: 2000年第01期
前或后十字韧带胫止点撕脱骨折错位,会使前或后十字韧带功能丧失[1]:复位不佳会引起膝关节撞击征或膝关节不稳.自1988~1996年,我们共收治十字韧带胫止点撕脱骨折43例,其中38例采用带孔克氏针引导钢丝整复内固定,获得满意疗效.
作者:刘宁富;余斌;石坚;胡广州 刊期: 2000年第01期
作者:苏加利;魏向荣;傅向阳 刊期: 200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