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咪唑安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有创机械通气时的效果观察

陈梅芝;代敏

关键词:咪唑安定,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摘要:目的:观察咪唑安定用于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改善人机对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机械通气时发生人机对抗COPD患者应用咪唑安定治疗,观察用药前和用药后1、30min、6h、12h时患者的呼吸(RR)、心率(HR)、血压(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评估镇静效果.结果:咪唑安定应用于COPD患者机械通气改善人机对抗,87%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达2~4分,用药后患者RR、HR、SpO2均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血压(BP)有一定影响.结论:咪唑安定用于COPD机械通气患者镇静效果好,安全性高.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拉萨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西藏拉萨市居民高血压的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方法:于2010年4月至7月,采用系统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西藏拉萨三县一区中1370例18岁以上的常住居民进行调查,结果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结果: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1 2%,其中男性显著高于(56.0%)女性(48.0%)(P=0.004),随着年龄的增长患病率增高(60-74年龄段患病率为77.8%,75年龄段患病率≥82.5%),并且城市、郊区、农业区的患病率高于牧业区(p<0.001).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3.5%,24.3%和7.7%.平均收自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6.96±30.24和89.34±24.48毫米汞柱,男性高于女性(p<0.001),并且与年龄增加呈正相关.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城镇人口、体重指数<18.5均与高血压的发生独立相关,农村人口和吸烟因素分别与高血压的知晓率相关.结论:高血压在拉萨地区发病率较高,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相对较低.提示我们加强对高血压的健康宣教,提高人群健康知识水平和健康意识,对重点人群进行干预,提高自我防病意识,从而缩小与国内经济发晨水平较高的城市间的差距.

    作者:郑曦;时荣海;姚道阔;次仁卓玛;唐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老年糖尿病足发病相关因素及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分析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发病因素,并研究相关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2年7月间入院治疗的45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采用降糖药物或胰岛素治疗来控制血糖,抗菌药物抵抗感染,同时通过加强自身营养、及时清创处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前列地尔治疗.将10μg前列地尔(凯时)加入到浓度为0.9%的250ml氯化钠溶液中,行静脉滴注治疗,2次/d,两周为一个疗程,行2个疗程治疗,观察评价2个疗程后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患者病历资料进行研究发现,老年糖尿病足的致病因素包括血纤维蛋白原、微血管形态发生变化、局部血管发生病变或感染、内分泌、新陈代谢紊乱、外周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等;45例患者中,31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9例患者治疗有效,5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88.9%.结论:采用西医综合治疗方法,依据患者发病因素进行糖尿病足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够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冉秀荣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诊科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急诊科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心梗的患者进行积极抢救和对症处理.结果:通过上述方法,改善了患者的症状,为患者进一步入院治疗提供了充足的保证.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起病快、病情危重,通过医务人员争分夺秒的抢救,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单江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叶切除微创手术术后72小时胸腔引流量变化趋势的研究

    目的:探讨肺叶切除微创手术术后72h胸腔引流量的变化规律,为护理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对80例肺癌患者微创手术术后72h引流量进行研究.结果:72h引流量出现三峰期分别为术后6~16h,40~48和60~68 h三个时段,其余时段为引流平稳期;三峰期的出血量分别占72 h总量的30.2%,25.4%,19.2%,三峰期每小时的引流量分别是(30.4±17.4) ml,(26.7±20.6) ml,(17.1±10.1)ml,与平稳期引流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肺叶切除徽创手术术后胸腔引流量有一定规律,可为护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

    作者:张春霞;李娟;张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文章从中药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穴位埋线疗法、针刺治疗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系统地回顾了近十几年来针刺治疗萎缩性鼻炎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汉裕;陈凤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综合护理分析

    目的:对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总结综合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3年6月期间,行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的患者共计6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患者在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八术过程当中,综合护理的实施要点.结果:60例患者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均取得成功,成功率为100.00%(60/60).术中53例患者一次性置入支架成功,配合良好,配合率为88.33%.术后无一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症状,并发症发生率为0.00%.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4.8±0.6)d,恢复速度快.总体满意率为98.33%(59/60).结论:实施包括术前护理、术中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在内的综合护理措施,可提高内镜下食管支架置入术手术成功率,提高术中配合率,避免出现术后并发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预后,同时可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郭小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卵巢癌术后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临床治疗观察23例

    目的:探讨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卵巢癌化疗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笔者对2000年2月-2012年8月在所在医院化疗的卵巢癌患者23人,采用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作为观察组.另一组23人,单用昂丹斯琼治疗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作为对照组,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止恶心、止吐的疗效上有显著性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昂丹司琼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卵巢癌化疗术后引起恶心、呕吐的疗效明显优越于单用昂丹斯琼,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亚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参杞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120例临床观察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患高脂血症人数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血脂异常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更是是引发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我院依据中药的现代研究,研制了参杞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病人120例,男性57例,女性63例;年龄(51.2 3±5.42)岁.所选病例近2个月均未用过调脂药.

    作者:宋春莲;刘玮;董德建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温补脾肾方联合血液透析治疗CKD5期脾肾阳虚型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方联合血液透析治疗CKD5期脾肾阳虚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脾肾阳虚型CKD5期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予以温补脾肾方和血液透析治疗,对照组予以血液透析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Scr、BUN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00%,临床症状、Scr、BUN较治疗前改善;两组间比较,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温补脾肾方联合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血液透析.

    作者:孔玲琴;邱庆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妊娠糖尿病临床血糖检验结果研究

    目的:分析和研究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值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4月-2013年1月妊娠糖尿病患者94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47例与对照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胰岛素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血糖值及妊娠结局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早产、胎儿窘迫、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胰岛素与饮食控制、运动疗法相结合应用于妊娠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使患者的血糖水平值控制在较平稳的状态,对减少母婴并发症发生有重要作用.

    作者:董良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物理性损害对ICU护士的影响与干预措施

    随着医疗的改革与发展,护士的职业危害也逐渐被关注.文章对ICU护士物理性危害的影响因素包括噪音污染、机械性损伤利器损害、电离辐射进行阐述并对其预防对策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彩虹;李俊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心脏起搏器联合参松养心胶囊对慢快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评价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对慢快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45例慢快综合征患者,给予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采用SF-36量表对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后,所有患者原有心律失常相关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治疗前后比较,SF-36量表各项指标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联合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可以从生理、心理、社会功能等方面提高慢快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万平;吴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输入“叙事式个性化愉悦因子”干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观察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抑郁状态更为有效的方法和效果.方法:被试对象100例,采取通过护患交流,对患者过去的成功经历和业绩给予肯定的、赞许;引导患者自我表述以往的愉悦经历;观看文艺节目,促进患者情绪愉快;利用“重要他人”对患者进行褒义的评价等方式给予“叙事式个性化愉悦因子”输入.4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测评,评价效果.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叙事式个性化愉悦因子”实施前后,患者SDS测评结果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GQOLI-74测评结果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提示实施后,患者的抑郁情绪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叙事式个性化愉悦因子”输入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抑郁状态具有良好的干预作用.

    作者:高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神经内科护理常见问题及防范策略

    对神经内科护理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合理的防范措施,促进神经内科护理水平的提高,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

    作者:覃玉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过少与羊水过少的产妇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足月胎膜早破残余羊水量过少与羊水过少的妊娠结局.方法:选择100例初产妇、单胎、孕37周后、头位、宫颈成熟,临产行B超监测羊水指数(AFI)≤80 mm.根据病因将产妇分为两组:A组50例为胎膜早破后残余羊水量过少,B组50例为合并羊水过少.观察分析两组产妇的胎儿窘迫率、胎头位置异常率、剖宫产率、新生儿发病率.结果:A组在剖宫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早破残余羊水指数≤80 mm者,可在严密监测下阴道试产.

    作者:朱梅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肥胖儿童血脂、胰岛β细胞、糖耐量后2小时血糖之间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肥胖儿童糖负荷后2h血糖同胰岛β细胞的功能及血脂相关性.方法:选择肥胖儿童89例,空腹血糖均低于5.6mmol/L,依据餐后2h血糖分组,低于5.6mmol/L为A组,超过5.6mmol/L为B组,观察组肥胖儿童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情况.结果:B组儿童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高于A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高于A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均高于A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儿童餐后2h血糖超过5.6mmol/L已经出现了早期的胰岛β功能降低以及血脂情况异常.

    作者:潘新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分析大学生体检中乙型肝炎发病率情况及预防措施

    目的:根据我校新生体检结果分析乙型肝炎发病情况,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校2007级新生入学体检的5200名大学生,分析乙型肝炎体检结果,根据学生体检情况予以针对性乙肝预防.结果:接受体检的5200名学生中,359人乙肝病毒感染呈阳性(乙肝病毒感染率为6.90%),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P<0.05).学校可采取消毒隔离、医学追踪观察、乙肝防治宣教、预防接种疫苗、强化生活管理等乙肝防治措施.结论:集中体检是及时发现和治疗乙肝的主要手段,高校应帮助乙肝学生尽早隔离治疗,同时管理学生生活环境、饮食质量,开展健康宣教,预防乙肝.

    作者:谢碧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一例儿科危重症患者全肠外营养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儿科危重症患者的营养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急性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合并严重脓毒症患儿的营养护理过程.结果:患儿在全肠外营养治疗2周后病情好转.结论:全肠外营养在患儿不能经口摄取营养和肠道消化下,保证了营养的供应,为治疗和康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作者:艾留霞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维护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极低出生体重儿经外周静脉穿刺至中心静脉置管(P ICC)维护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采用PICC置管,置管后定期检查置管处有无感染、红肿等,及时对症处理,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26例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置管后时出现了3例局部渗血,1例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结论:对极低出生体重儿PICC导管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发症,延长PICC留置时间.

    作者:谭建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间盘突出的CT、MRI影像学诊断

    目的:探讨腰椎CT扫描、MR1检查在腰椎间盘突出中的影像学特点.资料与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9年1月有临床症状患者35例,42个腰椎间盘.经过CT扫描、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其中15例经手术证实.结果:CT占94.2%.MRI占97.1%.

    作者:王立君;李春海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