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参杞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120例临床观察

宋春莲;刘玮;董德建

关键词:调脂饮, 治疗, 高脂血症, 心脑血管疾病,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血脂异常, 独立危险因素, 血清总胆固醇,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年轻化趋势, 现代研究, 生活水平, 临床资料, 冠心病, 调脂药, 中药, 选择, 女性, 年龄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居民患高脂血症人数不断上升且呈年轻化趋势,血脂异常是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中血清总胆固醇(TC)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更是是引发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血脂异常的防治必须及早给予重视.我院依据中药的现代研究,研制了参杞调脂饮治疗高脂血症,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2年12月病人120例,男性57例,女性63例;年龄(51.2 3±5.42)岁.所选病例近2个月均未用过调脂药.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相关文献
  • 妊娠晚期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①以120例妊娠晚期孕妇为观察组、60例健康来孕女性为对照组,检测其24小时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妊娠晚期孕妇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②根据妊娠结局将观察组分为正常妊娠结局组和异常妊娠结局组,比较两组心率变异性时城分析指标,分析其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①观察组心率变异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②异常妊娠结局组心率变异性减低的幅度明显大于正常妊娠结局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妊娠晚期孕妇的心率变异性均出现一定程度的减低,提示均发生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的变化;而心率变异性重度减低者则提示其心血管自主神经功能严重紊乱,且与异常妊娠结局相关.

    作者:赵敏;谢珍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急性肾损伤68例临床治疗研究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急性肾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肾损伤患者68例,按信封法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36例,对照组32例,给予实验组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给予对照组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统计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肾功能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0.3% VS 68.8%,P<0.05),血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存在统计意义[(290.4±134.2)mmol/L VS (369.41±94.1)mmol/L,(23.5±5.4)mmol/L VS(41.6±6.5)mmol/L,P<0.05].结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急性肾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更佳,连续性血液净化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关注.

    作者:李伟;周淑娟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对比分析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通过研究非超声乳化小切口与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治疗白内障的手术,分析其特点和疗效.方法:从我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接收并治疗的白内障患者中随机抽取68例患者共8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组(小超组)和超声乳化吸除组(超乳组)各40眼,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小超组手术后7d裸眼的视力明显要比B组好,但经过三个月后矫正视力基本相当,P>0.05,角膜散光问题在7d跟三个月后的比较状况基本一致,P>0.05.通过手术小超组在进行手术和手术后出现的虹膜损伤、悬韧带断离、角膜水肿、后囊破裂并玻璃体脱出的等症状要比超乳组少,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疗效跟超声乳化手术基本一致,但术后7d裸眼的视力状况要明显好于超乳组,且并发症较少,更值得在医院进行广泛的推广.

    作者:毛晴云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观察

    采用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35例.术后随访6~10个月,所有病例均达到骨性愈合,功能恢复优良.近年来,锁骨中段骨折采用弹性髓内针技术固定,取得良好疗效.我科自2009年5月到2011年10月用钛制弹性髓内针治疗锁骨中段骨折2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6例,女性9例;年龄6~65岁,平均32岁.左侧锁骨中段骨折20例,右侧15例.均为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车祸伤24例,运动伤6例,跌伤5例.骨折类型:简单骨折18例,粉碎骨折17例.接受手术时间12小时~10天,平均2.8天.

    作者:裴进宽;王树青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异物吸入致肺部感染26例临床分析

    2005年至2011年,本院儿科及五官科共治疗异物吸入致肺部感染26例,其中误诊支气管哮喘6例,毛细支气管炎3例,支气管炎5例,肺脓肿1例,肺炎11例,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6例,年龄5个月至10岁,其中3岁以下19例,男16例,女10例,农村患儿19例,城市患儿7例,于本院就诊前均与当地医院按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治疗3-5天不等,其中仅3例咳嗽喘息症状略缓解.入院后经支气管镜检查,取出异物后而确诊为异物吸入.1.2 临床表现:26例均有咳嗽、喘息,其中呛咳病史8例,发热18例,呼吸音减低20例,肺部哮鸣音6例.

    作者:鲁学成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浅析优质护理服务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应用在泌尿外科护理中的疗效,探讨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近来3年收治的泌尿外科患者80例,随机分为AB两组,B组实施常规护理,A组在B组的基础上增加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AB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小于B组,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组的护理缺陷以及护理纠纷现象出现的几率显著小于B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泌尿外科护理中增加实施优质护理,不仅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还能够增加护士业务水平,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值得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作者:谢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的应用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产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组织学习、细化服务流程、加强护患沟通等方法加强护理服务工作,采用患者满意度指标以及产科质量比较评价优质护理服务应用效果.结果:优质护理服务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产科质量明显高于历史对照组.结论: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能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有利于促进护理质量和产科质量的提升.

    作者:王衍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肺结核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机械通气治疗临床护理

    目的:对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肺结核并呼吸衰竭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59例患者在经过一系列有效护理后,患者均撤机成功,机械通气治疗的平均时间为12.5±2.3d,治疗期间共有3例患者发生并发症,经相关治疗处理后,病情好转.结论:对于肺结核并呼吸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是一项有效的治疗措施,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处理做好基础常规护理外,还应加强消毒和心理护理,以预防各类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创伤性脑梗死的诊治分析

    目的:探讨创伤后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寻找疾病的诊断方法,分析创伤性脑梗死治疗和预后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到2013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创伤性脑梗死患者共52例,回顾性观察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52例创伤性脑梗死患者中,在治疗后7个月回访,其中COS评分良好20例,占总人数的38.46%;轻度损伤18例,占总人数的34.62%;中度损伤6例,占总人数的11.54%;重度5例,占总人数的9.62%;植物生存3例,占总人数的5.77%;死亡1例,死亡率1.92%.结论:创伤性脑梗死临床特点复杂,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特征,很难进行准确的诊断,患者预后质量低,值得临床高度重视和关注.

    作者:高树涛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腰间盘突出的常见病因及护理对策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以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和肌力减退、大小便失常为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壮年、体力劳动者,男多于女.20-50岁占90%以上,分析该病病因可以看出,约70%的腰椎间盘出症病人有腰部受伤史.腰椎间盘出症发病与性别、年龄、职业特点,外伤史及受寒史多有关联.但是临床对腰间盘突出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该疾病的早日康复,减少后遗症发生,对远期预后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曲富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与经腹肌瘤切除术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与经腹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具有手术指征的子宫肌瘤患者62例,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及传统手术组各31例,分别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及经腹肌瘤切除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离床活动时间、总住院天数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较传统手术组长(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较传统手术组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短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方面,腹腔镜组显著优于传统手术组(P<0.01);腹腔镜组术后有3例出现双肩酸痛,5例出现腹胀,传统手术组4例患者出现切口硬结红肿,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术后镇痛药使用率低、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时间短的特点,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林爱芳;杨艳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研究概况

    精神分裂症为临床常见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通过系统检索精神分裂症康复方面的文献,对其目前康复治疗方法进行了归纳和综述,以期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丁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内分泌失调性不孕症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研究分析内分泌失调不孕症使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2010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的100例内分泌失调患者的临床治疗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的是西药治疗,观察组使用的是中西结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100例内分泌失调不孕症患者经过治疗后,其临床效果都有改善,但是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6%,比对照组的78%要高出不少,说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加理想.结论:中西结合来对内分泌失调不孕症患者进行治疗,其效果比较理想,患者获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整个治疗过程均无并发症和副作用产生,安全有保障.

    作者:魏冰;刘屹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脑梗死并糖尿病28例报告分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发病率及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脑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更是极其常见.笔者总结了近年工作中的28例脑梗死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28例,男12人,女16人,年龄50-91岁,平均68.5岁,均以糖尿病为基础疾病,院前均有口服或皮下注射胰岛素降糖的治疗经过.1.2 临床表现 均为急性起病,活动中起病者6例,发病时间<24小时者11例,>24小时者17例.临床表现有偏侧肢体活动不灵、偏侧肢体麻木、言语不利、头晕、反应迟钝、视物不清、饮水呛咳;其中3例有意识障碍,2例伴有肢体抽搐,1例有精神症状.

    作者:鞠伶;于利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运用PDCA管理法,加强临床教学

    临床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生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也是医学生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关键环节.我院应用PDCA管理法开展临床教学工作,通过强化领导管理,重视师资培训,激发学生主动性,不断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和效果.

    作者:徐扬;王亦雄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护理干预预防初产妇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目的:在妇产科护理中,对初产孕妇实护理干预,探讨和分析其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此次所收治的228例初产孕妇,按照住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为114例.对照组:对孕妇进行常规的孕期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为94.7%(108/114)明显高于对照组50.9%(58/114);此外,干预组在产后出血、剖宫产、产程、新生儿窒息、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护理中,对初产孕妇实施健康教育等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初产孕妇的不良情绪,让其掌握相关的孕产知识,对自然分娩率的提高有一定帮助,同时减少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婴的生命健康.

    作者:白玛求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2岁以下婴幼儿佝偻病患病率调查

    目的:探讨目前婴幼儿佝偻病的发病率及其原因,总结预防措施,指导基层医疗保健机构开展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01-2012-12保健管理的32792例2岁以下儿童,统计出佝偻病的患病例数、百分率,并根据居住地分为城区和农村两组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婴幼儿佝偻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城区与农村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婴幼儿佝偻病患病率仍然较高,与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宣传、健康指导及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制度落实密切相关.

    作者:陈忠国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中药醪液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0例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致残率很高的风湿免疫性疾病,为临床难治之症.因此治疗RA目的在于减轻疼痛,防止关节变残,维持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法疗程长、副作用大、治愈率低.笔者自1996年以来采用中药醪液治疗(RA) 5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50例均为门诊治疗病例.全部符合美国风湿学会(ARA) 1987年诊断标准.其中男24例,女26例;年龄21~69岁;病程3个月~27 a.临床分期:早期13例,中期35例,晚期2例;均有病变关节疼痛、肿胀及活动障碍;血沉(ESR)升高42例,类风湿因子(RF)阳性49例.全部病例治疗前均经各种抗风湿治疗8~26年,病情控制不理想者.

    作者:王淑慧;严长宏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DC-CIK细胞治疗148例老年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DC-CIK联合培养治疗不能手术、不能化疗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观察148例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的老年患者的肿瘤标记物、免疫指标和KPS评分的变化. 结果:DC-CIK治疗后,肿瘤标记物CEA和CA125降低,CD3+、CD4+、CD8+的指标都有显著提高(P<0.05),KPS评分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DC-CIK细胞治疗不能手术、化疗的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疗效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期.

    作者:耿奇;李秀萍;张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 咪达唑仑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重度子痫前期产妇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重度子痫前期孕妇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22-42岁,平均年龄(28.55±6.25)岁,孕周为33~38周,体重范围45~76kg,平均体重(72.50±7.36) kg,身高156~172cm,平均身高(160.12±6.27) cm.100例孕妇均为单胎,.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实验组采用咪达唑仑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仅腰硬联合麻醉.两组孕妇在年龄、孕期、体重和身高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作者:许乃福;赵彤 刊期: 2014年第02期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