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效麒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在孕14-20周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80例孕14-20周妊娠妇女在引产中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利凡诺引产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引产显著优于利凡诺引产.结论: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是一种简便、经济、安全、有效的孕14-20周引产方法,在临床上有值得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殷小杰 刊期: 2014年第02期
随着多胎妊娠发生率的增加,近年来多胎妊娠多胎之一胎儿死亡(sIUFD)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存活胎儿的围产期患病率和死亡率均增加如何减少其发病率以及预防和诊治是目前研究的重点.sIUFD的存活胎儿的预后.sI-FD的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处理应该综合孕周、绒毛膜性质、胎儿死亡时间、存活胎儿宫内状况、母体合并症/并发症及患者及家属态度等因素综合考虑,提倡采取个性化原则进行处理.
作者:施艳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反思性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反思性教学在外科护理教学中课前反思、课堂反思以及课后反思三个方面进行总结.结果:带教老师的教学能力、所带教护生的技术操作成绩、理论知识成绩明显提高.结论:反思性教学能提高临床护理带教老师教学水平,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
作者:凌小娟;黄月云;陈小华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宫腹腔镜下输卵管插管通液术在输卵管不孕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6年5月至2012年4月在我院住院的35例不孕症患者共70条输卵管行碘油造影汲宫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检查及治疗.结果:在35例70条输卵管,碘油造影示双侧输卵管不通的患者中,部分造影不通或通而不畅的患者经通液术后通畅程度有改善,部分得到妊娠.结论:宫腹腔镜下输卵管通液术更能精准地判断输卵管的通畅情况,并能直接观察宫腔情况以及治疗.
作者:黄玲惠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超声在乳腺疾病检查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女工健康体检中乳腺超声检查结果,对超声图像进行分析归纳,统计出疾病种类.结果:检出乳腺疾病470例,其中乳腺增生373例,乳腺纤维腺瘤66例,乳腺囊肿25例,乳腺炎3例,乳腺癌4例.结论:超声在乳腺疾病筛查的常规妇科体检中能起到早发现、早诊断的重要作用,且操作简单,成本低,无创,检出率高,值得推广.
作者:吴霞玲;余从琴;官大芝;王山龙 刊期: 2014年第02期
心内科由于疾病变化快、病种复杂,护理更有其特殊性,心内科的护士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提高护理人员法制观念,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职业精神,提高业务素质;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等改进措施势在必行.
作者:齐红梅;李洪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面神经炎经综合治疗同时予实施充分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面神经炎患者38例,以综合治疗的同时注意心理护理并积极指导患者进行瘫痪面肌锻炼.结果:38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及后遗症减少,面部功能康复时间缩短,从而缩短住院时间.结论:面神经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配合充分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及后遗症的发生,促进患者面部功能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林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究选择性和进行子宫切除术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20年收治的42例行产科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行子宫切除术的类型分为选择性组和急症组,其中选择性组有28例患者,急症组有14例患者,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选择性组患者早产儿的发生率、新生儿的重度窒息率、新生儿死亡率明显高于急症组患者,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性组新生儿的畸形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急症组患者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和急症子宫切除术在临床应用的效果各有利弊,在实际的应用中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有选择的行子宫切除术,以降低不必要的负面影响.
作者:杨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围术期应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S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38例围手术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9例,对照组139例.观察组采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SAP组),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治疗(CSⅡ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结果:SAP组达到血糖目标水平所用的时间、低血糖发生率、手术切口感染率、术前住院日、术后拆线时间、住院时间及平均血糖波动幅度均明显低于(CSⅡ组)(均P<0.05),但两组胰岛素用量、住院总费用无差异(P>0.05).结论:SAP在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应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面优于CSⅡ.
作者:黄道华;王宏运;姜宏卫;付留俊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导致普外科伤口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住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研究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口感染与基础性疾病(如恶性肿瘤)、抗生素滥用及侵入性操作(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尿路插管等)有密切关系.结论:普外科伤口感染原因众多,抗生素的滥用、侵入性操作和基础性疾病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伤口感染率,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崔建萍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牙周膜干细胞因高度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能形成类似于天然牙骨质牙周膜复合体的结构,使其在临床上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目前在牙周组织工程方面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被认为是牙周组织工程的首选种子细胞,但是牙周膜组织中干细胞含量非常少,如何用成体干细胞替代牙源性干细胞,从而获得大量种子细胞.本文就目前体外培养牙周膜干细胞促进其增殖的研究做一综述.
作者:吴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近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物的多样性,高血脂症的发病率也逐年递增.大量流行病学及临床观察表明高血脂是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的重要因素.一般临床血脂检测的项目有: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现就血脂检测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进行讨论,以提高血脂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丘栋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护士长是医疗机构中基层的管理者,虽然地位并不显赫,但她们直接面对患者,是护理质量的决定者,她们的能力高低将直接影响着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患者的健康[1].自2008年以来,我院实行护士长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已有15名护理骨干走上了护士长岗位.许多年轻的护士走上了护士长的工作岗位,从以前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到现在要管理好整个科室,她们会面临不少的困惑与忧虑,甚至对自己的管理能力失去信心.如何引导新上任的护士长正确管理,尽快进入角色担当起科室护理管理的重任,为保证护理安全,提高护理质量,护理部的管理培训、指导已不容忽视.
作者:姚正娟;王晓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科疾病,以腰部疼痛、下肢疼痛麻木、感觉异常、间歇性跛行和肌力减退、大小便失常为临床表现,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壮年、体力劳动者,男多于女.20-50岁占90%以上,分析该病病因可以看出,约70%的腰椎间盘出症病人有腰部受伤史.腰椎间盘出症发病与性别、年龄、职业特点,外伤史及受寒史多有关联.但是临床对腰间盘突出患者实施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以促进该疾病的早日康复,减少后遗症发生,对远期预后有很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曲富莲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调查分析飞行人员群体平卧位、立位异常血压、脉搏所占飞行人员群体百分率,提出应对措施.方法:采用欧姆龙HEM-6111腕式智能电子血压计对来中心疗养的飞行人员平卧位及立位血压、脉搏进行测量,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收缩压≥140mmHg平卧位人数占总人数6.96%,立位占10.86%;舒张压≥90mmHg平卧位人数占总人数7.52%,立位占22.56%;收缩压<90mmHg平卧位人数占总人数0.6%,立位占0.1%;舒张压<60mmHg平卧位人数占总人数8.5%,立位占0.7%;脉搏≥100次/分平卧位人数占总人数1.1%,立位占8.5%;脉搏<60次/分平卧位人数占总人数10.7%,立位占3.2%.除收缩压<90mmHg人数偏少,无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外,其它各种情况平卧位人数占总人数百分数与各种立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讨论:飞行人员血压偏高、偏低,脉搏高于、低于正常状况不容忽视,必须采取积极措施应对.
作者:王开辉;李惠荣;王晓旭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比较几种市售阿莫西林胶囊剂的质量.方法:按照2005版中国药典对13个厂家有效期内33批次的阿莫西林胶囊的含量、溶出度等进行检测.结果:所检测13个厂家的产品各项指标基本符合中国药典的要求.结论:HE、SZ和JH的产品质量较好
作者:毛新奇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改善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焦虑及抑郁的心理影响因素分析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常规骨折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2组干预后SAS评分,SDS评分变化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对患者和家属进行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方法可缓解患者术后的焦虑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推广.
作者:王爱莉 刊期: 2014年第02期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及介入治疗技术在我国历经30余年的发展,目前已成为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一项重要方法和手段.冠状动脉介入术在挽救众多冠心病患者生命的同时,在其操作过程中和术后亦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其中,迷走神经反射即是一个较为多见并危险的并发症,一旦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严重后果.现对我科自开展冠状动脉介入术以来发生的40例冠状动脉介入术相关的迷走神经反射病例进行回顾,现分析如下.
作者:叶承刚;陈开;詹美恩 刊期: 201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对于改善婴幼儿输液依从性的积极意义.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门诊2012年8月至2013年7月间接诊76例婴幼儿纳入研究.将其分别采用常规输液(对照组)及人性化输液措施(研究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疼痛主客观评分、依从性及一次穿刺成功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 0.05).结论:应用人性化思想开展婴幼儿输液工作,能够有效提高患儿依从性及穿刺成功率,并减轻其疼痛.
作者:范先永 刊期: 2014年第02期
探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采用优质护理及特殊药物治疗,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使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病人实施优质专科护理,能改善病人临床症状体征、提高疗效、促进康复.
作者:胡四娥 刊期: 201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