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浩宇;陈海军;谭新
目的 观察产前健康教育对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孕32周及以上并准备在我院分娩的孕妇及其家属100例(为干预组)免费参加“新生儿病理性黄疸预防的家庭护理措施”健康讲座,至少参加1次,直至掌握为止;选择同期在我院分娩、孕妇及其家属未参加产前健康教育的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的血清胆红素水平及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结果 干预组新生儿生后第6、14天的病理性黄疸发生率为1.0%和0,对照组则分别为11.0%和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新生儿生后第6、14天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产前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
作者:古灼和;周秀梅;林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机能学》实验是以培养学生动手、独立思考、科研创新等能力为目标的新型课程,如何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提高教学质量值得老师思考.笔者就精炼讲解内容、提高讲解效率及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罗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以西医对症治疗.结果 经3月经周期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8.1%vs 63.2%、71.4%vs 15.8%,P<0.01).结论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楼豪英;梁丽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严重度的CT平估.方法 53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AP患者的CT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CT严重指数(CTSI)分级.结果 本组53例中0~3分33例,4~6分16例,7~ 10分4例.结论 CT检查对胰腺炎的诊断,确定坏死的部位、范围及临床的分型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庞伟明;潘恒;许晓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外科病房实施的成效.方法 对620例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在患者出院前1d调查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及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护理操作技术水平、介绍病区环境及人员、协助生活护理、出院指导满意率分别为97.3%、100.0%、96.1%、95.3%、95.6%、96.8%.结论 施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工作价值的内涵、患者满意度、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忠华;李瑞萍;吴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68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仅行单纯放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步进行化疗.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Hc=10.635,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a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2、3 a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其毒副反应可以为患者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岑卓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根据朱永生提出的4种主位推进模式分析40篇医学英语结构式摘要,拟探讨主位推进模式的分布特点及其在摘要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结果显示:结构式摘要的背景部分倾向于使用交叉型,方法部分多采用主位同一型,而结果和结论部分以延续型和主位同一型为主.
作者:陈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音乐干预对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焦虑缓解的效果.方法 12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术前3d均接受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音乐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状态评分(SAS)、血清皮质醇、收缩压、心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血清皮质醇浓度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心率和收缩压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收缩压和心率在入手术室时均明显高于入院时和观察组(P<0.01).结论 音乐干预可降低脊柱内固定术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
作者:赖春晓;吴玉明;梁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肾病综合征(NS)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初发尚未接受激素治疗的NS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且为单用激素治疗组,强的松1.5~2.0 mg/(kg·d)口服,疗程9~ 12个月;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钙剂1.0~3.0g/d,维生素D 400~800 U/d,在激素治疗结束时停用.所有患儿在激素治疗前、激素治疗后4周及6个月分别测量骨密度.结果 各组患儿激素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骨密度降低(P<0.01).A、B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A组骨密度下降较B组明显(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NS患儿的骨密度有影响,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可起到干预性作用.
作者:郑智育;邓皓辉;袁慧珍;邸晓华;郭德康;丁丽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足部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老年性足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水平明显降低,MNCV值明显增高,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性足部溃疡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血液循环,提高愈合率.
作者:刘婧;冼志莲;许少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门静脉注射超声微泡对肝脏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质粒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A组经尾静脉注射EGFP裸质粒,B、C组分别经尾静脉和门静脉导管注射微泡与EGFP质粒混悬液,同时按设定参数和时间超声辐照肝区.转染后第1、3、7、11天每组随机处死4只大鼠,肝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结果 3组大鼠转染后第1天发现少量荧光,第3天达高峰;A组于第7天荧光基本消失,B、C组第7天仍持续表达.第3、7天,B、C两组转染率较A组明显增加(P<0.05),第3天C组的转染率较B组也有增加(P<0.05).结论 门静脉注射超声微泡可显著提高肝脏EGFP质粒转染率,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靶向基因体内转运载体.
作者:吴桂林;李明意;孙丕绛;徐晓红;林满洲;杨永光;张谷裕;刘国华;徐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进行检测,确定产ESBLs菌株,并进行常用11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比较.结果 变形杆菌产ESBLs率为3.9%,低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P<0.01);变形杆菌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之间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变形杆菌产ESBLs率和对11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显著低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作者:何艳;黄云平;卜丹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优思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 32例PCOS患者采用优思明治疗4个月经周期,用药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治疗4个月经周期后则进行促排卵治疗共32个周期,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结果 32例患者的LH、T、LH/FSH均显著降低(P<0.01); 32个促排卵周期中26个(81.2%)周期有排卵,6例(18.8%)妊娠.结论 用优思明进行促排卵前的先期治疗,可改善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
作者:张展芳;李庚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两种模式的撤机效果及调节参数的次数.方法 对66例存在自主呼吸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ASV模式(35例),另一组使用SIMV模式(31例),比较两种通气模式的撤机成功率、撤机时间及调节参数的次数.结果 ASV组撤机成功率为85.7%,撤机时间(97.0±55.9)h,SIM组撤机成功率为87.1%,撤机时间(103.0±54.6)h,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SV组调节参数的次数比SIMV组明显减少[(6.1±3.0) vs (19.2±10.3),P<0.01].结论 撤机时两种通气模式效果无明显差别,但ASV操作相对简单.
作者:陈雄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78例儿童急性ITP住院患儿随机分成3组,A组:肾上腺皮质激素组(26例),B组: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组(23例),C组: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组(29例),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B、C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B组与C组的近期疗效则无明显差别(P>0.05).(2)B、C组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达峰值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治疗第7天的血小板值明显高于A组(P<0.01).(3)不良反应:A组26例均出现柯兴氏综合征表现,B、C两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ITP患儿早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可明显促进血小板的早期恢复,而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与常规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其经济效益佳,易被患者家人接受.
作者:刘锦霞;李明华;杨少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洗胃时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洗胃时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将7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的基础上,再延长胃管插入长度10~15 cm,实际插入胃管长度为约55~70 cn进行洗胃;B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45~55 cn进行洗胃.结果 A组患者首次洗胃所需的时间及比B组短[(18.4±6.7) vs (28.6±9.2)h],出现阿托品化的时间比B组短且用阿托品总量少,A组反跳发生率低于B组(2.9% vs 2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时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才进;李云燕;陈楚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当前临床实习环境受诸多因素干扰,鉴于临床实习教学对医学毕业生质量的重大影响,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实习带教体会,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整合教学法在内科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角色体验床边教学、巧设问题讨论教学、规范医疗文书强化教学、以及临床技能“五多”教学这4种方式,整合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并指出实施整合教学法尚待进一步解决教师教学意识提高乐教、教学水平提高会教的问题.
作者:黄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对胸腔镜检查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66例胸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加用循证护理.采用自我效能自评量表(G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指标的评分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增高,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7.3% vs 6.1%,P<0.05).结论 胸腔镜检查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心理应激、焦虑和抑郁.
作者:吴军勇;黎月秋;邓碧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82例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观察两组患者语言障碍的恢复程度.结果 训练1个月后,观察组基本痊愈、明显好转、好转、无效的例数分别为19、15、4、4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0、9、10、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8.060,P<0.01).结论 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
作者:肖碧玲;林小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及其安全必性.方法 将10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和倍他乐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16、14例,总有效率为72.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11、16、23例,总有效率为5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72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0%和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龙成东;黄英;李龙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