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门静脉注射超声微泡促进肝脏EGFP质粒表达

吴桂林;李明意;孙丕绛;徐晓红;林满洲;杨永光;张谷裕;刘国华;徐浩

关键词:超声微泡, 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 转染
摘要:目的 探讨门静脉注射超声微泡对肝脏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质粒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A组经尾静脉注射EGFP裸质粒,B、C组分别经尾静脉和门静脉导管注射微泡与EGFP质粒混悬液,同时按设定参数和时间超声辐照肝区.转染后第1、3、7、11天每组随机处死4只大鼠,肝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结果 3组大鼠转染后第1天发现少量荧光,第3天达高峰;A组于第7天荧光基本消失,B、C组第7天仍持续表达.第3、7天,B、C两组转染率较A组明显增加(P<0.05),第3天C组的转染率较B组也有增加(P<0.05).结论 门静脉注射超声微泡可显著提高肝脏EGFP质粒转染率,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靶向基因体内转运载体.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循证护理对胸腔镜检查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对胸腔镜检查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66例胸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加用循证护理.采用自我效能自评量表(G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指标的评分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增高,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7.3% vs 6.1%,P<0.05).结论 胸腔镜检查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心理应激、焦虑和抑郁.

    作者:吴军勇;黎月秋;邓碧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柚皮素单硫酸酯钠盐对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 观察柚皮素单硫酸酯钠盐(SNMS)对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SNMS1组、SNMS2组、血栓通组、肝素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麻醉大鼠,静脉注射药物后,用血栓生成仪观察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情况;取兔血与药物孵育5min,凝血酶(500 U/L)作用1 min后,用全血血小板聚集仪观察全血血小板聚集情况.结果 SNMS1组的颈动脉堵塞率为(10.2±17.9)%,SNMS2组为(4.1±5.2)%,两者与对照组(79.2±7.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与血栓通组的(7.8±9.0)%和肝素组的(16.2±20.8)%相比,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60、320、640μmol/L的SNMS均能抑制凝血酶诱导的全血血小板聚集(P<0.01),其大聚集率分别为(8.50±3.87)、(11.50±2.38)、(9.50±3.11)Ω.结论 SNMS能够抑制血栓形成和血小板聚集.

    作者:段康;莫均杰;江少杰;谢建彪;段宁;刘文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电子鼻咽镜的临床诊疗观察

    目的 观察电子鼻咽镜在鼻咽喉疾病中的诊疗意义.方法 分别用电子鼻咽镜对3 350例鼻、咽、喉患者进行检查、活检、手术,对其诊疗结果进行观察.结果 作鼻咽喉部疾病检查的明确诊断率为99.8%,作鼻咽喉部手术的成功率为97.8%.结论 在电子鼻咽喉镜下行鼻、咽、喉病变的检查、活检,明确诊断率高,对声带良性病变施行摘除术,具有微创、无痛、治愈率高的优点.

    作者:冯国权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和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观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免疫功能和C-反应蛋白(CPR)水平变化.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ELIS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88例妊娠高血压患者(轻型62例、重型26例)和60例正常孕妇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田胞、IL-2、IL-4、IgA、IgG、IgM、CRP水平.结果 与正常孕妇比较,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CD2、CD4、CD4/CD8、NK细 胞及IL-2水平明显降低,但IL-4、CRP水平明显升高,特别是重型高血压者(P<0.01或0.05).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IgA、IgG和IgM明显低于正常孕妇P<0.05),但轻、重型高血压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可出现免疫功能改变,CRP作为判断妊娠高血压疾病预后的重要指标.

    作者:陈朝霞;王祥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及载脂蛋白A-1、B-100水平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载脂蛋白A-1 (apoA-1)、B-100 (apoB-10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6例AMI患者和72例健康体检者的载脂蛋白A-1(apoA-1)、B-100(apoB-100)及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AM组的hs-CRP和apoB-100水平高于对照组,AMI组的apoA-1与apoB-100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组发病8h的hs-CRP水平高于发病4h时的水平(P<0.01).结论 AMI早期动态检测患者载脂蛋白和hs-CRP水平有助于及时掌握AMI的严重程度和变化状况.

    作者:林旭常;张木坤;陈景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

    目的 观察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效果.方法 将90例下肢DVT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实验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根据健康信念模式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而对照组则行常规健康教育.结果 教育前两组患者生活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经过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后,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有明显改善,其中不吸烟及不饮酒率为92.9%和90.5%,能坚持健康饮食和运动锻炼者为64.3%和88.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运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可促进下肢DVT患者生活方式的改变,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作者:陈殷琴;郑婉婷;陈国珍;黄一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于词典和自建小型语料库的WITH使用对比分析

    词典和语料库有着不解之缘,二者紧密联系不可分割.本文在自建小型语料库(广东医学院学生英语作文语料库)的基础上,结合词典,对学生WITH使用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对比分析,指出了学生在使用WITH时存在的问题,讨论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作者:罗永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门静脉注射超声微泡促进肝脏EGFP质粒表达

    目的 探讨门静脉注射超声微泡对肝脏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质粒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健康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6只.A组经尾静脉注射EGFP裸质粒,B、C组分别经尾静脉和门静脉导管注射微泡与EGFP质粒混悬液,同时按设定参数和时间超声辐照肝区.转染后第1、3、7、11天每组随机处死4只大鼠,肝组织冰冻切片,荧光显微镜观察EGFP表达.结果 3组大鼠转染后第1天发现少量荧光,第3天达高峰;A组于第7天荧光基本消失,B、C组第7天仍持续表达.第3、7天,B、C两组转染率较A组明显增加(P<0.05),第3天C组的转染率较B组也有增加(P<0.05).结论 门静脉注射超声微泡可显著提高肝脏EGFP质粒转染率,可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靶向基因体内转运载体.

    作者:吴桂林;李明意;孙丕绛;徐晓红;林满洲;杨永光;张谷裕;刘国华;徐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8例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

    目的 总结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3年12月至2010年5月病理确诊的8例乳腺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例临床上均表现为乳腺肿块,无全身结核中毒症状.行乳腺钼靶检查3例,主要表现为密度欠均匀、边界不清的致密影,未见钙化灶;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6例,见炎症细胞和炎症渗出,均未能诊断为结核.本组7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1例作肿块切取活检术,病理均确诊为乳腺结核,术后均予抗结核药物治疗;随访1~3 a,7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者未见复发,1例作肿块切取活检术者肿块完全消失.结论 乳腺结核少见,临床上均表现为乳腺肿块,确诊有赖于病理.本病以手术和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预后较好.

    作者:史文婷;李丽娇;陈爱兰;杨梅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式分析

    对广东医学院2009级药学专业1班学生《分析化学》实验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考核的方式以及总成绩的考核进行分析.

    作者:郑明彬;李尚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531例机关员工体检项目ALT、GLU、TC和TG的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机关员工健康体检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葡萄糖(GLU)、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结果分析,了解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1 531例机关员工的健康体验标本,根据不同年龄分为A组(21~30岁)、B组(31 ~ 40岁)、C组(41~50岁)、D组(51~60岁)和E组(61~86岁),采用奥林巴斯全自动分析仪测定ALT、GLU、TC和TG,并对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和E组中男性的ALT高于女性(P<0.05或0.01);D和E组女性的TC明显高于男性(P<0.01); TG除了D、E组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除ALT外GLU、TC和TG升高的比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1).结论 GLU、TC和T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改变机关员工不良生活习惯将可有效预防酒精性肝炎、糖尿病和脂肪肝等疾病.

    作者:王小梅;欧超伟;郑健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中不同类型滤器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中不同类型滤器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行CRRT治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应用滤器三醋酸纤维素膜(FB190U)及聚砜膜(AV600S)治疗12h,治疗模式CVVH,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激活复合物PAC-1及CD62P的表达.结果 FB 190U组治疗前后的PAC-1及CD62P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V600S组治疗前后的PAC-1及D62P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CRRT过程中FB 190U对PAC-1、CD62P的激活比AV600S小,从血小板活化角度评价滤器膜的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FB190U是一种较好的滤器膜.

    作者:苏勇;刘双信;孔庆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及其安全必性.方法 将10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和倍他乐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16、14例,总有效率为72.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11、16、23例,总有效率为5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72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0%和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龙成东;黄英;李龙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治疗性沟通对全子宫切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目的 观察治疗性沟通对全子宫切除患者负性情绪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58例全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和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护理(即临床常规的口头教育及生活指导),干预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还给予治疗性沟通,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分别于患者入院第2天进行首次问卷调查(干预前)及在出院前1d(干预后)再测评1次.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72±1.91) vs (16.21±1.45),P<0.001)].结论 治疗性沟通方式对全宫切除患者的负性情绪有积极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态,建立健康行为.

    作者:许春霞;彭秋琴;李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适应性支持通气与间歇同步指令通气在撤机时的应用比较

    目的 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两种模式的撤机效果及调节参数的次数.方法 对66例存在自主呼吸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ASV模式(35例),另一组使用SIMV模式(31例),比较两种通气模式的撤机成功率、撤机时间及调节参数的次数.结果 ASV组撤机成功率为85.7%,撤机时间(97.0±55.9)h,SIM组撤机成功率为87.1%,撤机时间(103.0±54.6)h,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SV组调节参数的次数比SIMV组明显减少[(6.1±3.0) vs (19.2±10.3),P<0.01].结论 撤机时两种通气模式效果无明显差别,但ASV操作相对简单.

    作者:陈雄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简要介绍广东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并从实验教学内容、课间实习环节、实验室开放、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调整实习计划、增加实习时间、依靠实习单位力量和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方面对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作者:唐焕文;梁海荣;刘林华;邵军丽;高羽亭;戴娟秀;罗皓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脑电图检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诊断意义

    目的 了解脑电图检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诊断意义.方法 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日本光电4418K16导联笔式脑电图仪检测入院的脑电图情况,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分析脑电图分级预后的关系.结果 60例首次脑电图结果分级与预后存在正相关关系(rs=0.7197,P<0.01),可以认为随着脑电图监测分级越高,患者预后越差.结论 应用脑电图检查重型颅脑损伤可以评估患者预后,能为临床治疗提供进一步的治疗依据.

    作者:孙梅;陈玲;龚宇龙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介入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8例体会

    目的 分析介入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18例使用Sedinger技术,从股动脉入口,通过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采用介入血管栓塞术治疗.结果 15例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3例经过超选进分支血管后造影明确了出血的部位,介入治疗后止血效果明显,有效率达100%,未见严重并发症,随访半年均无再出血.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大出血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姜进;刘赤岩;朱肖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桃红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以西医对症治疗.结果 经3月经周期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8.1%vs 63.2%、71.4%vs 15.8%,P<0.01).结论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楼豪英;梁丽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的分析

    目的 分析我校近3a教学督导组听课评价在教学一线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为提高我校教师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以我校近3a稳定在教学一线的教师为研究对象,按听课得分降序排列,取前15%为教学优良组,后15%为教学不良组,比较两组教师的教龄、职称、年龄、学历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各项得分.结果 课堂教学质量在不同专业技术职称与不同教龄的教师之间存在差异(P<0.01);两组在评价表中的各项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教师宜加强专业学习及语言能力的提升,同时注意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的改变,有利于提升其教学质量.

    作者:杨永丽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