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林;李明意;孙丕绛;徐晓红;林满洲;杨永光;张谷裕;刘国华;徐浩
目的 观察微创血管清除术后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外伤性脑出血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外伤性脑出血后吞咽障碍患者112例,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按不同辅助治疗方式随机分为治疗组57例和对照组55例.治疗组57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对照组5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只加用联合咽部冰刺激治疗.21 d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以床边吞咽功能评价量表评估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以治疗组改善得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治愈6例,显效38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治愈4例,显效28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1.8%.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italstim吞咽障碍治疗仪配合咽部冰刺激联合使用更有利于外伤性脑出血微创血管清除术后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的恢复.
作者:覃木秀;欧海荣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对机关员工健康体检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葡萄糖(GLU)、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结果分析,了解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1 531例机关员工的健康体验标本,根据不同年龄分为A组(21~30岁)、B组(31 ~ 40岁)、C组(41~50岁)、D组(51~60岁)和E组(61~86岁),采用奥林巴斯全自动分析仪测定ALT、GLU、TC和TG,并对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和E组中男性的ALT高于女性(P<0.05或0.01);D和E组女性的TC明显高于男性(P<0.01); TG除了D、E组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除ALT外GLU、TC和TG升高的比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1).结论 GLU、TC和T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改变机关员工不良生活习惯将可有效预防酒精性肝炎、糖尿病和脂肪肝等疾病.
作者:王小梅;欧超伟;郑健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针对动物实验台存在动物排泄物污染手术环境、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等问题,笔者对动物实验台进行了改进.
作者:杨春燕;许逢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为提高医院职能部门的工作绩效,从而保障医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和医院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公立医院职能部门管理干部队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探讨医院管理干部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构建.
作者:麦航;李明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早期应用两种不同剂量阿托代他汀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疗效与安全性,以及患者半年中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方法 17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24 h内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 (20 mg组)与40mg/d (40 mg组),随访半年,比较两组患者调脂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主要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周及6个月两组患者的TC、LDL-C、T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6个月,两组的HDL-C水平均明显增加(P<0.05),且40mg组的降脂作用明显优于20 mg组(P<0.05).随访期间,40 mg组的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发生率较20 mg组明显降低(3.5% vs 12.9%、4.7% vs 14.1%,P<0.05).结论 ACS患者长期应用中剂量阿托伐他汀(40mg/d)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珍;梁孙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两种模式的撤机效果及调节参数的次数.方法 对66例存在自主呼吸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使用ASV模式(35例),另一组使用SIMV模式(31例),比较两种通气模式的撤机成功率、撤机时间及调节参数的次数.结果 ASV组撤机成功率为85.7%,撤机时间(97.0±55.9)h,SIM组撤机成功率为87.1%,撤机时间(103.0±54.6)h,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SV组调节参数的次数比SIMV组明显减少[(6.1±3.0) vs (19.2±10.3),P<0.01].结论 撤机时两种通气模式效果无明显差别,但ASV操作相对简单.
作者:陈雄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稳定期吸入剂治疗的依从性情况.方法 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94例接受吸入剂治疗的COPD患者进行调查,对患者基本情况、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情况及影响患者依从性的自身因素、工作人员因素、家属的因素、患者的需求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94例中,54.3%出院后能坚持吸入剂治疗,76.6%知晓吸入剂治疗的重要性;34.0%知晓吸入剂的使用时间及停止时间,66.0%不知晓.结论 COPD稳定期患者吸入剂治疗的依从性差,知识缺乏是主要原因,建立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稳定期吸入剂治疗重要性的认知,及时制定有针对性的护理教育干预及家庭成员支持合作,是提高COPD患者稳定期治疗依从性的关键.
作者:袁薇;杨明莹;冯海葵;王苑;罗涵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68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仅行单纯放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步进行化疗.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Hc=10.635,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a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2、3 a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其毒副反应可以为患者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岑卓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以体细胞重编程技术为代表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已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在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维持干细胞多能性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综述细胞重编程中的特定转录因子引起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与肿瘤发生关系的新进展.
作者:张薇华;周光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阴茎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5例实施手术治疗的阴茎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对一与患者交谈给予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家庭干预,比较两组癌患者术后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皮瓣坏死、切口感染、尿道口狭窄、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阴茎癌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具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黄小敏;曾莹;苏丽娟;陈妙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对胸腔镜检查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66例胸腔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实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加用循证护理.采用自我效能自评量表(GSE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指标的评分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自我效能评分明显增高,SAS和SDS评分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变.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27.3% vs 6.1%,P<0.05).结论 胸腔镜检查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可提高其自我效能,改善心理应激、焦虑和抑郁.
作者:吴军勇;黎月秋;邓碧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正常小鼠器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IGFBP7)的表达.方法 利用Real-time PCR、免疫荧光法检测正常C57BL/6J小鼠心、肝、脾、肺、肾、肠、胸腺、阴道中IGFBP7表达.结果 心、肝、脾、肺、肾、肠、胸腺、阴道中均有IGFBP7表达,其中肾、脾、肺、肝表达较高,肠道表达低(P<0.01).结论 IGFBP7在正常C57BL/6J小鼠许多器官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以肾、脾、肺、肝中表达较高.
作者:陈嵘祎;陈蕾;林映萍;刘 珍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足部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老年性足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水平明显降低,MNCV值明显增高,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性足部溃疡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血液循环,提高愈合率.
作者:刘婧;冼志莲;许少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介入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18例使用Sedinger技术,从股动脉入口,通过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采用介入血管栓塞术治疗.结果 15例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3例经过超选进分支血管后造影明确了出血的部位,介入治疗后止血效果明显,有效率达100%,未见严重并发症,随访半年均无再出血.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大出血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姜进;刘赤岩;朱肖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胆囊癌中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因子P15、Cyclin 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胆囊癌和56例胆囊炎组织中P15、Cyclin D1 mRNA、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中P15 mRN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胆囊炎(20.0% vs 94.7%,P<0.01;46.7% vs 98.2%,P<0.01),但Cyclin D1 mRN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胆囊炎(80.0% vs 26.3%,P<0.01;60.0%vs 32.1%,P<0.05).结论 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yclinD1、P15可能分别发挥正负调节作用.
作者:包仕廷;郭日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洗胃时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洗胃时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将7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的基础上,再延长胃管插入长度10~15 cm,实际插入胃管长度为约55~70 cn进行洗胃;B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45~55 cn进行洗胃.结果 A组患者首次洗胃所需的时间及比B组短[(18.4±6.7) vs (28.6±9.2)h],出现阿托品化的时间比B组短且用阿托品总量少,A组反跳发生率低于B组(2.9% vs 2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时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才进;李云燕;陈楚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进行检测,确定产ESBLs菌株,并进行常用11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比较.结果 变形杆菌产ESBLs率为3.9%,低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P<0.01);变形杆菌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之间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变形杆菌产ESBLs率和对11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显著低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作者:何艳;黄云平;卜丹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严重度的CT平估.方法 53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AP患者的CT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CT严重指数(CTSI)分级.结果 本组53例中0~3分33例,4~6分16例,7~ 10分4例.结论 CT检查对胰腺炎的诊断,确定坏死的部位、范围及临床的分型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庞伟明;潘恒;许晓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为实现课堂交际化,作者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做到:运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正确处理语言知识与言语交际活动能力的关系、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语境,以及以学生为主体,把智能放在首位.
作者:黄玲 刊期: 2011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以西医对症治疗.结果 经3月经周期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8.1%vs 63.2%、71.4%vs 15.8%,P<0.01).结论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楼豪英;梁丽群 刊期: 2011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