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桃红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42例临床观察

楼豪英;梁丽群

关键词:原发性痛经, 桃红四物汤, 气滞血瘀型, 寒湿凝滞型
摘要: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以西医对症治疗.结果 经3月经周期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8.1%vs 63.2%、71.4%vs 15.8%,P<0.01).结论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洗胃时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洗胃时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将7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的基础上,再延长胃管插入长度10~15 cm,实际插入胃管长度为约55~70 cn进行洗胃;B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45~55 cn进行洗胃.结果 A组患者首次洗胃所需的时间及比B组短[(18.4±6.7) vs (28.6±9.2)h],出现阿托品化的时间比B组短且用阿托品总量少,A组反跳发生率低于B组(2.9% vs 2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时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才进;李云燕;陈楚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足部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足部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老年性足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水平明显降低,MNCV值明显增高,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性足部溃疡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血液循环,提高愈合率.

    作者:刘婧;冼志莲;许少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连续性肾替代治疗中不同类型滤器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

    目的 了解连续性肾替代治疗(CRRT)中不同类型滤器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3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行CRRT治疗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分别应用滤器三醋酸纤维素膜(FB190U)及聚砜膜(AV600S)治疗12h,治疗模式CVVH,应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分别于治疗前、后采血,用流式细胞术测定血小板激活复合物PAC-1及CD62P的表达.结果 FB 190U组治疗前后的PAC-1及CD62P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V600S组治疗前后的PAC-1及D62P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CRRT过程中FB 190U对PAC-1、CD62P的激活比AV600S小,从血小板活化角度评价滤器膜的对血小板功能的影响,FB190U是一种较好的滤器膜.

    作者:苏勇;刘双信;孔庆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临床教学中应加强影像学专业学生对肿瘤疾病的认识

    目前很多肿瘤疾病都是在影像检查中被首先发现,且通常需要影像学复查来判断疗效和预后,影像学学生只有加强对肿瘤的早期发现及肿瘤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诊断的关系、肿瘤治疗的疗效与影像检查跟踪、肿瘤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影像特点等方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作者:马雄辉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68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仅行单纯放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步进行化疗.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Hc=10.635,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a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2、3 a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其毒副反应可以为患者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岑卓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细胞重编程与肿瘤发生

    以体细胞重编程技术为代表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已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在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维持干细胞多能性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综述细胞重编程中的特定转录因子引起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与肿瘤发生关系的新进展.

    作者:张薇华;周光纪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严重度的CT评估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严重度的CT平估.方法 53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AP患者的CT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CT严重指数(CTSI)分级.结果 本组53例中0~3分33例,4~6分16例,7~ 10分4例.结论 CT检查对胰腺炎的诊断,确定坏死的部位、范围及临床的分型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庞伟明;潘恒;许晓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3种方法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比较

    目的 比较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方法 78例儿童急性ITP住院患儿随机分成3组,A组:肾上腺皮质激素组(26例),B组:常规剂量丙种球蛋白组(23例),C组: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组(29例),观察不同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B、C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A组(P<0.05),B组与C组的近期疗效则无明显差别(P>0.05).(2)B、C组的血小板开始上升时间、达峰值时间和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A组,治疗第7天的血小板值明显高于A组(P<0.01).(3)不良反应:A组26例均出现柯兴氏综合征表现,B、C两组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ITP患儿早期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可明显促进血小板的早期恢复,而小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与常规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无明显差别,其经济效益佳,易被患者家人接受.

    作者:刘锦霞;李明华;杨少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音乐干预对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焦虑状况的影响

    目的 观察音乐干预对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焦虑缓解的效果.方法 120例行脊柱内固定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术前3d均接受术前常规护理,观察组配合音乐干预.观察两组干预前后焦虑状态评分(SAS)、血清皮质醇、收缩压、心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血清皮质醇浓度均明显低于干预前及对照组(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观察组心率和收缩压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收缩压和心率在入手术室时均明显高于入院时和观察组(P<0.01).结论 音乐干预可降低脊柱内固定术患者术前的焦虑程度.

    作者:赖春晓;吴玉明;梁玉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整合教学法在内科学临床实习带教中的实践与体会

    当前临床实习环境受诸多因素干扰,鉴于临床实习教学对医学毕业生质量的重大影响,为提高临床实习教学质量,本文作者根据自己的临床实习带教体会,结合教学实践浅谈整合教学法在内科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角色体验床边教学、巧设问题讨论教学、规范医疗文书强化教学、以及临床技能“五多”教学这4种方式,整合临床实习带教方法,并指出实施整合教学法尚待进一步解决教师教学意识提高乐教、教学水平提高会教的问题.

    作者:黄怡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优思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优思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 32例PCOS患者采用优思明治疗4个月经周期,用药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治疗4个月经周期后则进行促排卵治疗共32个周期,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结果 32例患者的LH、T、LH/FSH均显著降低(P<0.01); 32个促排卵周期中26个(81.2%)周期有排卵,6例(18.8%)妊娠.结论 用优思明进行促排卵前的先期治疗,可改善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

    作者:张展芳;李庚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

    目的 观察骨水泥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术治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74例,其中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35例(置换组)和DHS内固定术治疗39例(DHS组),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负重时间、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术后病死率、感染率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置换组的术后下床负重时间早于DHS组,但DHS组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少于置换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义(均P<0.01).两组术后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1.4% vs 94.9%,P>0.05).置换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DHS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1% vs 38.5%,P<0.05).结论 与DHS内固定术相比,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有较好的近期疗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作者:何启新;邓寿华;林周胜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术在不同期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中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喉癌(声门型T2~T4级)的31例患者行垂直部分喉切除,同期使用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喉腔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7~11d拔除胃管,恢复吞咽功能;12~20d拔除气管套管,平均16.2d;成功拔管29例(占93.5%),均恢复发声功能,发音嘶哑,交流无障碍.随访2a,2a生存率为100.0%,无1例复发;随访满5a21例,5 a生存率为66.7%(14/21).结论 利用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垂直部分喉切除后缺损的喉腔,基本上能保留喉的发声、呼吸、吞咽功能,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彭峰;陈振清;符士楠;杨礼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肾病综合征患儿骨密度的影响及干预

    目的 了解肾病综合征(NS)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前后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初发尚未接受激素治疗的NS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20例.A且为单用激素治疗组,强的松1.5~2.0 mg/(kg·d)口服,疗程9~ 12个月;B组在A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钙剂1.0~3.0g/d,维生素D 400~800 U/d,在激素治疗结束时停用.所有患儿在激素治疗前、激素治疗后4周及6个月分别测量骨密度.结果 各组患儿激素治疗后4周与治疗前比较,骨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与治疗前比较,骨密度降低(P<0.01).A、B两组治疗前、治疗后4周的骨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A组骨密度下降较B组明显(P<0.01).结论 糖皮质激素治疗对NS患儿的骨密度有影响,维生素D和钙剂治疗可起到干预性作用.

    作者:郑智育;邓皓辉;袁慧珍;邸晓华;郭德康;丁丽嫦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5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早搏的效果及其安全必性.方法 将100例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参松养心胶囊和倍他乐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倍他乐克,比较两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为20、16、14例,总有效率为72.0%;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的例数分别11、16、23例,总有效率为54.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4.727,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分别为6.0%和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松养心胶囊联合倍他乐克能有效治疗室性早搏,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龙成东;黄英;李龙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分析化学》实验考核方式分析

    对广东医学院2009级药学专业1班学生《分析化学》实验平时成绩、期末成绩考核的方式以及总成绩的考核进行分析.

    作者:郑明彬;李尚德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8例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

    目的 总结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3年12月至2010年5月病理确诊的8例乳腺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例临床上均表现为乳腺肿块,无全身结核中毒症状.行乳腺钼靶检查3例,主要表现为密度欠均匀、边界不清的致密影,未见钙化灶;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6例,见炎症细胞和炎症渗出,均未能诊断为结核.本组7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1例作肿块切取活检术,病理均确诊为乳腺结核,术后均予抗结核药物治疗;随访1~3 a,7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者未见复发,1例作肿块切取活检术者肿块完全消失.结论 乳腺结核少见,临床上均表现为乳腺肿块,确诊有赖于病理.本病以手术和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预后较好.

    作者:史文婷;李丽娇;陈爱兰;杨梅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提高生理学青年教师教学水平之孔见

    生理学是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青年教师普遍认为上好生理课较难,本文就提高生理学青年教师教学水平谈了作者的看法.

    作者:张秀娟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础医学《机能学》实验带教体会

    《机能学》实验是以培养学生动手、独立思考、科研创新等能力为目标的新型课程,如何在新的教学环境下提高教学质量值得老师思考.笔者就精炼讲解内容、提高讲解效率及利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经验和体会.

    作者:罗红梅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1531例机关员工体检项目ALT、GLU、TC和TG的结果分析

    目的 通过对机关员工健康体检人群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葡萄糖(GLU)、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的结果分析,了解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方法 对1 531例机关员工的健康体验标本,根据不同年龄分为A组(21~30岁)、B组(31 ~ 40岁)、C组(41~50岁)、D组(51~60岁)和E组(61~86岁),采用奥林巴斯全自动分析仪测定ALT、GLU、TC和TG,并对相关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B、C和E组中男性的ALT高于女性(P<0.05或0.01);D和E组女性的TC明显高于男性(P<0.01); TG除了D、E组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除ALT外GLU、TC和TG升高的比率有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1).结论 GLU、TC和TG水平随年龄增加而升高,改变机关员工不良生活习惯将可有效预防酒精性肝炎、糖尿病和脂肪肝等疾病.

    作者:王小梅;欧超伟;郑健彬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