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细胞重编程与肿瘤发生

张薇华;周光纪

关键词:细胞重编程, iPS, 肿瘤发生, DNA甲基化
摘要:以体细胞重编程技术为代表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已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表观遗传学研究发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在基因转录调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维持干细胞多能性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综述细胞重编程中的特定转录因子引起的表观遗传学变化与肿瘤发生关系的新进展.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胰腺癌细胞株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的检测

    目的 探讨胰腺癌细胞株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Panc -1、BxPC-3、AsPC-1三种胰腺癌细胞株及正常胰腺组织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甲基化水平.结果 在Panc-1、BxPC-3、AsPC-1细胞株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引物均发生扩增,非甲基化引物未发生扩增;在正常胰腺组织中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引物未发生扩增,非甲基化引物发生扩增.结论 Panc-1、BxPC-3、AsPC-1中存在Runx3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完全甲基化.

    作者:范琳峰;雷长江;刘忠考;缪辉来;邱志东;陈明;陈念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我校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初探

    简要介绍广东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并从实验教学内容、课间实习环节、实验室开放、社区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调整实习计划、增加实习时间、依靠实习单位力量和加强“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等方面对实践教学的改革进行了一些探索.

    作者:唐焕文;梁海荣;刘林华;邵军丽;高羽亭;戴娟秀;罗皓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护理干预对阴茎癌患者的影响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阴茎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45例实施手术治疗的阴茎癌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一对一与患者交谈给予认知干预、情绪干预、家庭干预,比较两组癌患者术后情况.结果 干预组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皮瓣坏死、切口感染、尿道口狭窄、淋巴囊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提高阴茎癌术后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对于疾病的治疗与恢复具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黄小敏;曾莹;苏丽娟;陈妙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8例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及诊疗分析

    目的 总结乳腺结核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3年12月至2010年5月病理确诊的8例乳腺结核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8例临床上均表现为乳腺肿块,无全身结核中毒症状.行乳腺钼靶检查3例,主要表现为密度欠均匀、边界不清的致密影,未见钙化灶;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6例,见炎症细胞和炎症渗出,均未能诊断为结核.本组7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1例作肿块切取活检术,病理均确诊为乳腺结核,术后均予抗结核药物治疗;随访1~3 a,7例行乳腺区段切除术者未见复发,1例作肿块切取活检术者肿块完全消失.结论 乳腺结核少见,临床上均表现为乳腺肿块,确诊有赖于病理.本病以手术和抗结核药物治疗为主,预后较好.

    作者:史文婷;李丽娇;陈爱兰;杨梅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 68例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随机被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仅行单纯放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步进行化疗.结果 研究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Hc=10.635,P<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1a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研究组的2、3 a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恶性胶质瘤术后放疗联合化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其毒副反应可以为患者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岑卓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在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术在不同期声门型喉癌喉部分切除喉功能重建中的疗效.方法 确诊为喉癌(声门型T2~T4级)的31例患者行垂直部分喉切除,同期使用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喉腔缺损,重建喉功能.结果 全部病例术后7~11d拔除胃管,恢复吞咽功能;12~20d拔除气管套管,平均16.2d;成功拔管29例(占93.5%),均恢复发声功能,发音嘶哑,交流无障碍.随访2a,2a生存率为100.0%,无1例复发;随访满5a21例,5 a生存率为66.7%(14/21).结论 利用甲状软骨膜联合双蒂带状肌肌筋膜瓣修复垂直部分喉切除后缺损的喉腔,基本上能保留喉的发声、呼吸、吞咽功能,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彭峰;陈振清;符士楠;杨礼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效果的影响

    目的 观察洗胃时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洗胃效果的影响.方法 按洗胃时胃管插入不同长度将7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5例.A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的基础上,再延长胃管插入长度10~15 cm,实际插入胃管长度为约55~70 cn进行洗胃;B组采用传统胃管插入长度45~55 cn进行洗胃.结果 A组患者首次洗胃所需的时间及比B组短[(18.4±6.7) vs (28.6±9.2)h],出现阿托品化的时间比B组短且用阿托品总量少,A组反跳发生率低于B组(2.9% vs 28.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洗胃时延长胃管插入长度能够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陈才进;李云燕;陈楚岚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思密达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思密达联合四磨汤口服液治疗新生儿咽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120例新生儿咽下综合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洗胃后采用思密达治疗,1g/次,用温开水l0mL冲成混悬液服用,3次/d,同时经胃管或口服使用四磨汤口服液3mL/次,3次/d.对照组只采用1%碳酸氢钠溶液洗胃,必要时重复洗胃.结果 观察组24h内的治愈率为86.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x2=4.910,P<0.05).结论 洗胃、思密达及四磨汤口服液联合治疗咽下综合征疗效满意,无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韩芳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超敏C反应蛋白及载脂蛋白A-1、B-100水平变化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载脂蛋白A-1 (apoA-1)、B-100 (apoB-100)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66例AMI患者和72例健康体检者的载脂蛋白A-1(apoA-1)、B-100(apoB-100)及hs-CRP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M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AM组的hs-CRP和apoB-100水平高于对照组,AMI组的apoA-1与apoB-100的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组发病8h的hs-CRP水平高于发病4h时的水平(P<0.01).结论 AMI早期动态检测患者载脂蛋白和hs-CRP水平有助于及时掌握AMI的严重程度和变化状况.

    作者:林旭常;张木坤;陈景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炎的疗效、影响因素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炎的有效率为78.0%,细菌清除率为73.2%,不良反应率为2.4%.血培养阳性、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者的临床疗效及细菌清除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利奈唑胺治疗MRSA肺炎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小,血培养阳性、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影响其疗效.

    作者:谭世繁;张雄;罗宁;陈春杰;王铮;陈智华;黄壮志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因子P15与Cyclin D1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目的 探讨胆囊癌中细胞增殖周期调控因子P15、Cyclin D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15例胆囊癌和56例胆囊炎组织中P15、Cyclin D1 mRNA、蛋白的表达.结果 胆囊癌中P15 mRNA、蛋白表达明显低于胆囊炎(20.0% vs 94.7%,P<0.01;46.7% vs 98.2%,P<0.01),但Cyclin D1 mRNA、蛋白表达明显高于胆囊炎(80.0% vs 26.3%,P<0.01;60.0%vs 32.1%,P<0.05).结论 在胆囊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CyclinD1、P15可能分别发挥正负调节作用.

    作者:包仕廷;郭日昌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介入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18例体会

    目的 分析介入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18例使用Sedinger技术,从股动脉入口,通过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采用介入血管栓塞术治疗.结果 15例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3例经过超选进分支血管后造影明确了出血的部位,介入治疗后止血效果明显,有效率达100%,未见严重并发症,随访半年均无再出血.结论 介入栓塞治疗消化道大出血为一种有效且安全的方法.

    作者:姜进;刘赤岩;朱肖凯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在《口腔内科学》实验课教学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在《口腔内科学》实验课教学中的效果.方法 口腔医学本科学生7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n=37)和对照组(n=33).实验组应用设计性实验教学法,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教学效果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学生对疾病的观察描述情况、诊断及治疗方案设计、理论考试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结论 设计性实验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贾淑娟;陈坤;王君;姜颖;姜倩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优思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2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优思明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的疗效.方法 32例PCOS患者采用优思明治疗4个月经周期,用药前后分别测定患者血清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睾酮(T)水平;治疗4个月经周期后则进行促排卵治疗共32个周期,监测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结果 32例患者的LH、T、LH/FSH均显著降低(P<0.01); 32个促排卵周期中26个(81.2%)周期有排卵,6例(18.8%)妊娠.结论 用优思明进行促排卵前的先期治疗,可改善PCOS患者的高雄激素血症.

    作者:张展芳;李庚锋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优质护理服务在外科病房中的实践与效果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服务在外科病房实施的成效.方法 对620例手术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并在患者出院前1d调查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患者对护士服务态度及沟通技巧、健康教育、护理操作技术水平、介绍病区环境及人员、协助生活护理、出院指导满意率分别为97.3%、100.0%、96.1%、95.3%、95.6%、96.8%.结论 施行优质护理服务对提高护理工作价值的内涵、患者满意度、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

    作者:陈忠华;李瑞萍;吴华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桃红四物汤治疗原发性痛经4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辨证分型为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的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用桃红四物汤加味治疗,对照组以西医对症治疗.结果 经3月经周期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和治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8.1%vs 63.2%、71.4%vs 15.8%,P<0.01).结论 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肯定,副作用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楼豪英;梁丽群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足部溃疡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性足部溃疡的疗效.方法 将64例老年性足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给予为期8周的综合护理干预.检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肢体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空腹血糖(FBG)和餐后2h血糖(2hPG),评价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水平明显降低,MNCV值明显增高,且以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4%(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降低老年性足部溃疡患者血糖水平,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提高神经传导速度,增加血液循环,提高愈合率.

    作者:刘婧;冼志莲;许少英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状况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检测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状况及其耐药性.方法 对临床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变形杆菌进行检测,确定产ESBLs菌株,并进行常用11种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比较.结果 变形杆菌产ESBLs率为3.9%,低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P<0.01);变形杆菌与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之间耐药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变形杆菌产ESBLs率和对11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均显著低于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

    作者:何艳;黄云平;卜丹霞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基于GPRS的移动监护系统设计

    目的 为解决院外监护和院前监护的数据传输问题,设计一种基于GPRS网络的移动监护系统.方法 通过定位传输模块把插件式监护仪实时采集的病人生理信息,连同病人的位置信息一起发送到GSM移动通讯网,在具有实IP的PC机上编写服务器程序接收病人信息实现移动监护功能.结果 通过该装置实现了病人实时监护信息的远程无线传输,把每个节点的病人生理信息成功发送到服务器上.结论 该系统运行稳定,费用低廉,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金浩宇;陈海军;谭新 刊期: 2011年第03期

  • 急性胰腺炎严重度的CT评估

    目的 探讨急性胰腺炎(AP)严重度的CT平估.方法 53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AP患者的CT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CT严重指数(CTSI)分级.结果 本组53例中0~3分33例,4~6分16例,7~ 10分4例.结论 CT检查对胰腺炎的诊断,确定坏死的部位、范围及临床的分型都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庞伟明;潘恒;许晓矛 刊期: 2011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