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振永;余墩;郑浩彬;叶健东;游佩林
目的 观察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 对58例肛瘘患者采用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结果 总治愈率为94.8%,治愈者未出现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大便失禁及局部瘢痕形成和肛门狭窄等现象.结论 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可取得满意疗效,并能有效减少手术后遗症.
作者: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3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于入院时抽血测定血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根据血钾水平分为低血钾组(血钾<3.5 mmol/L)和正常血钾组(血钾3.5~5.5 mmol/L),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低钾血症的总发生率为30.1%,下壁+后壁AMI的发生率较低(7.4%),明显低于前间壁和广泛前壁心肌梗死(P<0.01);发病至抽血时间≤3 h的低钾血症发生率为53.1%,明显高于发病时间>3 h者(P<0.01);低血钾组的CK和cTnI峰值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或0.01);低血钾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32.9%)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10.8%)(P<0.01).结论 低钾血症与AMI患者的梗死时间、部位和面积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唐方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诺和锐组(n=40)和诺和灵组(n=38),分别给予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进行血糖控制,治疗2周后比较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日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后,2组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诺和锐组FPG、2HPG和日胰岛素用量较诺和灵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组与诺和灵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2/40 vs 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但诺和锐30更具优势且每日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及血糖控制平稳.
作者:谢芳;许先继;陈锋;刘远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的效果.方法 将48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CSII组(n=26)和MSII组(n=22)两组,CSII组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 MSII组的患者采用胰岛素笔降糖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天血糖谱的变化,观察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CSII组与MSII组相比,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但胰岛素泵降糖效果优于胰岛素笔.
作者:周善存;王少波;陈以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国内多数医学院校病理学实验课的重要教学手段,病理学实验课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学生学习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本文用问卷作了调查.
作者:邹振宁;姚运红;胡新荣;包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对鼻咽癌标志物如鼻咽癌相关基因标志物、EB病毒标志物及肿瘤相关物质群等和检测方法的应用作了综述.
作者:张宝新;吴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通过对我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出对策.
作者:邓树勇;解奎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影响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DM) 中常见的问题.方法 对42例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的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2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常见的问题是输注障碍共26例次,占61.9%,其次为异常高血糖4次,占9.5%,后是低血糖3次,占7.1%.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措施治疗5~7 d后,血糖控制理想12例,血糖控制较好30例.结论 熟练掌握胰岛素泵的操作程序,了解胰岛素泵常见问题发生的原因,给予相应的护理对策是保证胰岛素泵治疗顺利进行的基础.
作者:李蔓宁;黄健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对高校异地办学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未能很好满足规模扩大后的教学需要;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校区之间师资空间布局失衡;师资队伍稳定性不够,人员流动大,教师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刘茂胜;杨艳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大黄素对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8周龄昆明种小鼠制作成ACD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和大黄素组(每组10例),分别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和大黄素处理,比较各组小鼠实验部位的肿胀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 大黄素组小鼠右耳厚度及质量的增加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0.01),地塞米松抑制小鼠右耳肿胀的效果明显(P<0.01);大黄素组外周血IFN-γ及IL-4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 0.01),而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黄素对小鼠ACD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丹丹;李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影响医学研究生就业的因素主要包括专业品牌、学校力量、政策影响、专业能力、性别年龄、良好心态、就业技巧、外语水平、工作经验.学校应提高研究生专业水平,加强毕业指导,以期从整体上提高我校研究生就业水平.
作者:彭浩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体外拼装人抗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单链抗体(LMP1 scFv)/截断的鱼精蛋白截短体(truncated protamine,tP)融合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LMP1 scFv/tP融合蛋白.方法 设计融合基因LMP1 scFv/tP,在LMP1 scFv/tP的5'和3'端设计EcoR Ⅰ和Hind Ⅲ酶切位点;在DNAWORKS程序指导下设计成22个相互互补的寡核苷酸序列,经PCR扩增获得融合基因LMP1 scFv/tP,再将目的 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MD 18-Tsimple载体中,经过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进一步将目的 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并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各寡核苷酸片段经PCR扩增后可见明确的产物带,将获得的LMP1 scFv/tP融合基因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目的 蛋白.结论 成功获得LMP1 scFv/tp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LMP1 scFv/tP融合蛋白,为该融合蛋白用于LMP1相关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黄秀兰;唐旭东;熊亮;周克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将以往在校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护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1].为了引导护生顺利适应角色转变,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自2001年以来,我院护理部对临床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尝试,逐步完善了临床教学管理,并在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浩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对WebQuest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作了论述.作者认为,采用WebQuest模式能够在现有的网络平台基础上促进高校师生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彭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加大教学软硬件的投入的改革与实践,对硕士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作了论述.
作者:刘慧明;丁航;张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急腹症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以提高小儿急腹症的围手术期处理和监护水平.方法 对124例急腹症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经用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 小儿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术式应以简单、时间短、快速为原则;肺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做好小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春燕;曹桂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率.方法 顺产产妇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78例,采用科室制订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相关知识测试成绩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100%,相关知识测试优秀率为91.0%,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8.6%、71.4%和85%)均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母乳喂养率、相关知识掌握度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莫琴;张小林;林丽妮;陈月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深圳市某中学高中学生牙酸蚀症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537名深圳某中学高中学生,用Van Rijkom改良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并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牙酸蚀症相关因素.结果 该组人群牙酸蚀症患病率为39.9%.牙酸蚀症的发生与含糖饮料、氟化牙膏、睡前刷牙相关.结论 应对我国青年人群牙酸蚀患病情况加以重视,加强口腔卫生教育和饮食指导.
作者:陈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37例均行胆总管上段切开探查证实胆管狭管后,沿肝下缘分离肝门板或同时切除肝方叶或肝中叶下段至肝内Ⅱ~Ⅲ级胆管分支,切开狭窄段胆管,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对切开胆管整形、缝合后与空肠上端Roux-en-y侧侧吻合.结果 本组37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结石取净率91.9%.结论 合并肝部分切除的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完全可行的,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是解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较为彻底和有效方法.
作者:王和鑫;梁志鹏;高焱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可以刺激多种细胞分裂和增殖,许多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参与.找出PDGF-B与血管增生、肥厚的关系,既能保留它正常生理功能,又能防止和减轻血管性疾病.本文就PDGF-B所致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以及调节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动脉硬化、血管损伤再狭窄、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提供研究方向.
作者:张远起;陈小东;李建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