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李维
目的 体外拼装人抗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单链抗体(LMP1 scFv)/截断的鱼精蛋白截短体(truncated protamine,tP)融合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LMP1 scFv/tP融合蛋白.方法 设计融合基因LMP1 scFv/tP,在LMP1 scFv/tP的5'和3'端设计EcoR Ⅰ和Hind Ⅲ酶切位点;在DNAWORKS程序指导下设计成22个相互互补的寡核苷酸序列,经PCR扩增获得融合基因LMP1 scFv/tP,再将目的 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MD 18-Tsimple载体中,经过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进一步将目的 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并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各寡核苷酸片段经PCR扩增后可见明确的产物带,将获得的LMP1 scFv/tP融合基因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目的 蛋白.结论 成功获得LMP1 scFv/tp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LMP1 scFv/tP融合蛋白,为该融合蛋白用于LMP1相关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黄秀兰;唐旭东;熊亮;周克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院院前急救特点,为探索合理的院前急救模式、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3 438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外科急症共占99.16%,其中创伤占首位为76.00%;急救多发生在下午和上半夜;男性患者数量是女性的2.79倍.结论 猝死和创伤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发病及死亡病例均以青年人为主.
作者:韦克金;甘毅;卢浩棠;韦碧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对深圳市某中学高中学生牙酸蚀症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对537名深圳某中学高中学生,用Van Rijkom改良标准进行临床评估,并采用问卷方式调查牙酸蚀症相关因素.结果 该组人群牙酸蚀症患病率为39.9%.牙酸蚀症的发生与含糖饮料、氟化牙膏、睡前刷牙相关.结论 应对我国青年人群牙酸蚀患病情况加以重视,加强口腔卫生教育和饮食指导.
作者:陈倩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对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中,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和加大教学软硬件的投入的改革与实践,对硕士研究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作了论述.
作者:刘慧明;丁航;张海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失效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和改用阿德福韦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拉米夫定失效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继续口服拉米夫定100mg/次,每天1次外加服阿德福韦酯10mg/次,每天1次,疗程1a;对照组则改服阿德福韦酯10mg/次,每天1次,疗程1a.结果 在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0.6%vs32.4%,79.4%vs35.3%,29.4%vs8.8%,23.5%vs5.9%(P<0.05或0.01). 在治疗1a时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3%vs61.8%、85.3%vs52.9%、41.2%vs17.6%、38.2%vs14.7%(P<0.05或0.01)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拉米夫定失效的患者加用阿德韦福酯治疗优于改用阿德韦福酯治疗.
作者:陈小萍;李耀才;伍思国;陈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用吲达帕胺缓释片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 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服用缬沙坦80mg,每日1次;观察组服用缬沙坦80mg及吲达帕胺缓释片1.5mg,每日1次.所有病例观察20周,主要观察药物降压疗效、对左心室肥厚及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影响.结果 缬沙坦和吲达帕胺缓释片联用比单用缬沙坦的降压效果更好.疗程结束后,观察组的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及舒张末期左心室后壁厚度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缬沙坦与吲达帕胺缓释片联用能有效的降低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及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血压、逆转左心室肥厚及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
作者:邓少雄;林荣;郭南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对鼻咽癌标志物如鼻咽癌相关基因标志物、EB病毒标志物及肿瘤相关物质群等和检测方法的应用作了综述.
作者:张宝新;吴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Livin是凋亡抑制因子(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IAP)家族的重要成员,其表达的Livin蛋白主要通过抑制胱天蛋白酶-3、7、9的活性来阻断细胞凋亡过程.Livin在多种肿瘤细胞中高表达,参与抑制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为肿瘤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近几年来研究发现,通过抑制Livin基因的表达及诱导产生特异性地识别Livin的抗体可抑制、杀死肿瘤细胞,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作者:阮晶;黄汉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大黄素对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8周龄昆明种小鼠制作成ACD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和大黄素组(每组10例),分别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和大黄素处理,比较各组小鼠实验部位的肿胀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 大黄素组小鼠右耳厚度及质量的增加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0.01),地塞米松抑制小鼠右耳肿胀的效果明显(P<0.01);大黄素组外周血IFN-γ及IL-4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 0.01),而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黄素对小鼠ACD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丹丹;李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初步评价精神病患者抗精神药物治疗后血脂代谢异常的情况.方法 采用酶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80例健康人和89例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酸(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比较各组间血清脂质的差异.结果 精神病患者血清TC (3.98±0.79) mmol/L、HDL-C (1.14±0.35) mmol/L、apoB (0.61±0.17)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而TG、LDL-C、apoA1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病患者治疗后血清TC (4.86±1.12) mmol/L、TG (1.69±1.23) mmol/L、HDL-C (0.99±0.43) mmol/L、LDL-C (3.72±1.33) mmol/L、apoA1 (1.16±0.20)g/L、apoB (0.92±0.31)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精神病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不同程度存在血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TC、TG、LDL-C、apoB水平的升高和HDL-C、apoA1的降低.
作者:何寿国;钟洁海;温广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 37例均行胆总管上段切开探查证实胆管狭管后,沿肝下缘分离肝门板或同时切除肝方叶或肝中叶下段至肝内Ⅱ~Ⅲ级胆管分支,切开狭窄段胆管,术中联合胆道镜取石,对切开胆管整形、缝合后与空肠上端Roux-en-y侧侧吻合.结果 本组37例患者术后均一期愈合,术后临床症状消失,黄疸消退,结石取净率91.9%.结论 合并肝部分切除的肝内Ⅰ~Ⅲ级胆管切开术中联合胆道镜,治疗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是完全可行的,并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是解决肝内胆管结石合并狭窄较为彻底和有效方法.
作者:王和鑫;梁志鹏;高焱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 对58例肛瘘患者采用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结果 总治愈率为94.8%,治愈者未出现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大便失禁及局部瘢痕形成和肛门狭窄等现象.结论 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可取得满意疗效,并能有效减少手术后遗症.
作者: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牵引治疗的功能锻炼指导及护理体会.方法 2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经手法复位后,在无菌技术操作下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术,护理人员指导功能锻炼及精心护理.结果 280例中,平均住院45 d,无1例发生并发症,且功能恢复快,免除手术痛苦.结论 做好功能锻炼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褥疮、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关节僵直、泌尿系结石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增城市新塘地区住院及门诊泌尿生殖系感染患者解脲支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对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4 057例泌尿生殖系统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4 057例被检测的标本中,2 123例阳性( 52.3%),其中女性1734例阳性,阳性率为55.2%;男性389例阳性,阳性率为42.6%,两者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本文观察的12种抗生素中,解脲支原体对交沙霉素、强力霉素和美满霉素等3种抗生素较为敏感,其敏感率分别为 98.7%、97.6%、95.4%;而解脲支原体对环丙沙星和红霉素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6.7%和57.2%.结论 我区住院及门诊泌尿生殖系感染者、解脲支原体的感染率略偏高,且女性的感染率高于男性;交沙霉素、强力霉素是治疗解脲支原体的首选药物.
作者:宁炎;吕世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对高校异地办学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未能很好满足规模扩大后的教学需要;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校区之间师资空间布局失衡;师资队伍稳定性不够,人员流动大,教师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刘茂胜;杨艳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5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仅用综合基础治疗;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8mg,每6~8h一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58.3%;两组清醒后的血氨水平均较清醒前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且治疗组血氨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两组患者神志清醒时间,治疗组为(62.26±9.35)min,短于对照组(195.25±10.20)min;治疗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洛酮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兰惠;叶伟智;颜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使学生更好地明确医用物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并希望通过实验使同组2人的合作过程形成互动的关系,在对各项教学要求按权重给以量化的基础上,开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本文介绍了在我校湛江校区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等专业的7个小班共225名学生物理学实验课后期的教学中以学生互评为切入点,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的情况.对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互评,来自学生的反馈意见积极.实践表明,开展实验互评能够调动学生人人参与互教互学,并且还能把生生互动关系扩展到课堂之外,即向前延伸到实验预习阶段,并向后持续至撰写实验报告的全过程;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达到医用物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要求,而且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潜能的发挥和完善人格的形成.
作者:吴祖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医学生的临床实习是整个大学学习的重要阶段,是对在校期间基础理论知识、临床理论知识、思维判断分析能力的综合检验,又是实习医生走向临床工作前的关键的塑型和训练.一个实习过程表现出色的学生往往就意味一个出色的医生的诞生.要做好临床带教工作带教老师要加强自身素质的训练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培养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强化式带教,多问多讲多做,培养学习兴趣;加强组织纪律和工作纪律教育,培养严谨、务实、负责而具有进取心的医生;强化病历书写的质量训练,提高医疗质量;重视临床技能操作,强调用心、用脑与动手有机结合.
作者:蔡敏;方长庚;李伟荣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诺和锐组(n=40)和诺和灵组(n=38),分别给予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进行血糖控制,治疗2周后比较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日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后,2组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诺和锐组FPG、2HPG和日胰岛素用量较诺和灵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组与诺和灵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2/40 vs 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但诺和锐30更具优势且每日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及血糖控制平稳.
作者:谢芳;许先继;陈锋;刘远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通过对我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出对策.
作者:邓树勇;解奎龙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