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牵引后的护理

杨丽娟

关键词:老年, 股骨粗隆间骨折, 牵引, 锻炼, 护理
摘要: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牵引治疗的功能锻炼指导及护理体会.方法 2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经手法复位后,在无菌技术操作下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术,护理人员指导功能锻炼及精心护理.结果 280例中,平均住院45 d,无1例发生并发症,且功能恢复快,免除手术痛苦.结论 做好功能锻炼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褥疮、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关节僵直、泌尿系结石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58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的疗效.方法 对58例肛瘘患者采用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结果 总治愈率为94.8%,治愈者未出现肛门括约肌功能不全、大便失禁及局部瘢痕形成和肛门狭窄等现象.结论 瘘道潜剥切除一期缝合术治疗肛瘘可取得满意疗效,并能有效减少手术后遗症.

    作者:李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印度与中国医学教育的比较刍论

    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相似点极多,都存在基础设施差、医学教育与其它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但印度医学教育以其独有的特色、灵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发展着医学精英教育,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侯敢;郭惠兰;蔡波;肖文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与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对2型糖尿病强化治疗的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的效果.方法 将48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CSII组(n=26)和MSII组(n=22)两组,CSII组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 MSII组的患者采用胰岛素笔降糖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天血糖谱的变化,观察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CSII组与MSII组相比,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但胰岛素泵降糖效果优于胰岛素笔.

    作者:周善存;王少波;陈以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重组抗LMP1单链抗体/鱼精蛋白截短体融合蛋白的基因构建及表达

    目的 体外拼装人抗EB病毒编码的潜伏膜蛋白1单链抗体(LMP1 scFv)/截断的鱼精蛋白截短体(truncated protamine,tP)融合基因,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并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LMP1 scFv/tP融合蛋白.方法 设计融合基因LMP1 scFv/tP,在LMP1 scFv/tP的5'和3'端设计EcoR Ⅰ和Hind Ⅲ酶切位点;在DNAWORKS程序指导下设计成22个相互互补的寡核苷酸序列,经PCR扩增获得融合基因LMP1 scFv/tP,再将目的 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MD 18-Tsimple载体中,经过酶切鉴定和测序验证.进一步将目的 基因片段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在大肠杆菌中诱导表达融合蛋白并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结果 各寡核苷酸片段经PCR扩增后可见明确的产物带,将获得的LMP1 scFv/tP融合基因构建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经IPTG诱导后成功表达目的 蛋白.结论 成功获得LMP1 scFv/tp融合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诱导表达LMP1 scFv/tP融合蛋白,为该融合蛋白用于LMP1相关肿瘤的基因治疗奠定基础.

    作者:黄秀兰;唐旭东;熊亮;周克元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WebQuest模式在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中的应用

    本文对WebQuest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作了论述.作者认为,采用WebQuest模式能够在现有的网络平台基础上促进高校师生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彭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病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初步评价精神病患者抗精神药物治疗后血脂代谢异常的情况.方法 采用酶法及免疫比浊法检测80例健康人和89例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酸(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载脂蛋白A1(apoA1)和载脂蛋白B(apoB)水平,并比较各组间血清脂质的差异.结果 精神病患者血清TC (3.98±0.79) mmol/L、HDL-C (1.14±0.35) mmol/L、apoB (0.61±0.17)g/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1),而TG、LDL-C、apoA1水平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病患者治疗后血清TC (4.86±1.12) mmol/L、TG (1.69±1.23) mmol/L、HDL-C (0.99±0.43) mmol/L、LDL-C (3.72±1.33) mmol/L、apoA1 (1.16±0.20)g/L、apoB (0.92±0.31)g/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精神病患者经药物治疗后不同程度存在血脂代谢异常,主要表现为TC、TG、LDL-C、apoB水平的升高和HDL-C、apoA1的降低.

    作者:何寿国;钟洁海;温广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加强临床护理教学管理 提高带教质量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将以往在校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护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1].为了引导护生顺利适应角色转变,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自2001年以来,我院护理部对临床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尝试,逐步完善了临床教学管理,并在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浩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O-甲基芒籽碱对人肿瘤GLC-82、HL60细胞抑制的影响

    目的 观察O-甲基芒籽碱抗肿瘤的效果.方法 以MTT法观察不同浓度O-甲基芒籽碱对人肿瘤GLC-82、HL60细胞抑制的影响.结果 10、100和1 000μmol/L O-甲基芒籽碱能抑制GLC-82细胞的增殖,其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1、1、10、100和1 000μmol/L O-甲基芒籽碱能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其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O-甲基芒籽碱对GLC-82,HL60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83.31、65.59μmol/L.结论 O-甲基芒籽碱可抑制人肿瘤GLC-82、HL60细胞的增殖,具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作者:周艳芳;彭新生;罗世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钾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了解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3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于入院时抽血测定血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根据血钾水平分为低血钾组(血钾<3.5 mmol/L)和正常血钾组(血钾3.5~5.5 mmol/L),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低钾血症的总发生率为30.1%,下壁+后壁AMI的发生率较低(7.4%),明显低于前间壁和广泛前壁心肌梗死(P<0.01);发病至抽血时间≤3 h的低钾血症发生率为53.1%,明显高于发病时间>3 h者(P<0.01);低血钾组的CK和cTnI峰值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或0.01);低血钾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32.9%)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10.8%)(P<0.01).结论 低钾血症与AMI患者的梗死时间、部位和面积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唐方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病理学实验课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

    多媒体网络教学是国内多数医学院校病理学实验课的重要教学手段,病理学实验课采用多媒体网络教学对学生学习行为会产生何种影响,本文用问卷作了调查.

    作者:邹振宁;姚运红;胡新荣;包刚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我校东莞校区外科临床集中见习带教的实践与体会

    结合笔者2006年11月至2007年1月在我校东莞校区外科临床集中见习带教的实践,谈谈一些体会,包括:(1)5+5模式在我校东莞校区目前情况下是比较合适的;(2)带教老师、学生、患者的准备工作虽然难度大,但必须充分准备;(3)灵活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4)根据各家医院的病种分布情况,选择合适带教病例,尽大可能保证见习病种数量;(5)在临床技能培训中心见习,可以规范学生的病历书写和临床操作,补充医院见习内容的不足.

    作者:刘春安;许庆文;康旭;苏汝好;李有柱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我院3438例院前急救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 了解我院院前急救特点,为探索合理的院前急救模式、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3 438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外科急症共占99.16%,其中创伤占首位为76.00%;急救多发生在下午和上半夜;男性患者数量是女性的2.79倍.结论 猝死和创伤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发病及死亡病例均以青年人为主.

    作者:韦克金;甘毅;卢浩棠;韦碧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28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5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仅用综合基础治疗;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8mg,每6~8h一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58.3%;两组清醒后的血氨水平均较清醒前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且治疗组血氨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两组患者神志清醒时间,治疗组为(62.26±9.35)min,短于对照组(195.25±10.20)min;治疗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洛酮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兰惠;叶伟智;颜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诺和锐30与诺和灵30R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78例随机分为诺和锐组(n=40)和诺和灵组(n=38),分别给予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进行血糖控制,治疗2周后比较其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日胰岛素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2周后,2组FPG、2HPG、HbAlc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2周后,诺和锐组FPG、2HPG和日胰岛素用量较诺和灵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HbA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诺和锐组与诺和灵组低血糖发生率比较(2/40 vs 8/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诺和锐30和诺和灵30R均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但诺和锐30更具优势且每日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及血糖控制平稳.

    作者:谢芳;许先继;陈锋;刘远鹏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可以刺激多种细胞分裂和增殖,许多血管性疾病的发生发展都有其参与.找出PDGF-B与血管增生、肥厚的关系,既能保留它正常生理功能,又能防止和减轻血管性疾病.本文就PDGF-B所致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异常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以及调节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临床防治动脉硬化、血管损伤再狭窄、高血压等心血管系统疾病提供研究方向.

    作者:张远起;陈小东;李建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鼻咽癌标志物及其检测方法应用的研究进展

    本文对鼻咽癌标志物如鼻咽癌相关基因标志物、EB病毒标志物及肿瘤相关物质群等和检测方法的应用作了综述.

    作者:张宝新;吴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阿德福韦酯单用或联用拉米夫定对拉米夫定失效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失效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和改用阿德福韦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拉米夫定失效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继续口服拉米夫定100mg/次,每天1次外加服阿德福韦酯10mg/次,每天1次,疗程1a;对照组则改服阿德福韦酯10mg/次,每天1次,疗程1a.结果 在治疗6个月时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0.6%vs32.4%,79.4%vs35.3%,29.4%vs8.8%,23.5%vs5.9%(P<0.05或0.01). 在治疗1a时治疗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5.3%vs61.8%、85.3%vs52.9%、41.2%vs17.6%、38.2%vs14.7%(P<0.05或0.01)两组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拉米夫定失效的患者加用阿德韦福酯治疗优于改用阿德韦福酯治疗.

    作者:陈小萍;李耀才;伍思国;陈春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循证护理在老年中风患者压疮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中风患者的压疮预防和治疗中的实践及意义.方法 用循证护理对神经内科50例老年中风患者压疮防治疗进行护理实践.结果 50例压疮患者全部治愈,治疗时间短3 d,长22 d,平均 (9.2±3.6) d,无新的压疮发生.结论 在老年中风患者的压疮防治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提高压疮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新压疮的发生.

    作者:梁晓萍;林静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我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通过对我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提出对策.

    作者:邓树勇;解奎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高校异地办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

    本文对高校异地办学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未能很好满足规模扩大后的教学需要;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校区之间师资空间布局失衡;师资队伍稳定性不够,人员流动大,教师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刘茂胜;杨艳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