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兰;唐旭东;熊亮;周克元
目的 总结急腹症患儿围手术期护理体会,以提高小儿急腹症的围手术期处理和监护水平.方法 对124例急腹症患儿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全部治愈出院,术后并发切口感染4例、肺部感染2例,经用抗生素治疗后痊愈.结论 小儿对手术的耐受性差,术式应以简单、时间短、快速为原则;肺部感染是常见并发症,做好小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李春燕;曹桂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印度和中国同样是发展中国家,相似点极多,都存在基础设施差、医学教育与其它教育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但印度医学教育以其独有的特色、灵活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发展着医学精英教育,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借鉴.
作者:侯敢;郭惠兰;蔡波;肖文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护理实习生(以下简称护生)将以往在校学到的医学、护理基础知识与有关疾病治疗、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患者的操作技能相结合,获得从事护理工作所必需的专业及个人技能、态度和行为的过程,是护生实现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1].为了引导护生顺利适应角色转变,为今后从事护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自2001年以来,我院护理部对临床教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和尝试,逐步完善了临床教学管理,并在临床带教中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浩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多聚赖氨酸-硅纳米颗粒作为基因转染载体体外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细胞的可行性.方法 自制硅纳米颗粒并用多聚赖氨酸修饰,与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质粒(pEGFP-C1)结合后体外转染HepG2细胞,观察转染后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计算转染效率.结果 制备出大小均匀、粒径30 nm、稳定性及分散性好的球形硅纳米,硅纳米表面经多聚赖氨酸修饰后作为基因转染载体,能有效地转染pEGFP-C1进入HepG2细胞,转染效率为30%~40%.结论 本文成功制备了多聚赖氨酸-硅纳米,该纳米颗粒在体外可作为基因载体,有效转染质粒pEGFP -C1.
作者:陈亚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大黄素对小鼠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的抑制作用.方法 30只8周龄昆明种小鼠制作成ACD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地塞米松组和大黄素组(每组10例),分别用生理盐水、地塞米松和大黄素处理,比较各组小鼠实验部位的肿胀程度,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γ(IFN-γ)和白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 大黄素组小鼠右耳厚度及质量的增加均低于生理盐水组(P<0.05或0.01),地塞米松抑制小鼠右耳肿胀的效果明显(P<0.01);大黄素组外周血IFN-γ及IL-4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P< 0.01),而与地塞米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黄素对小鼠ACD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王丹丹;李维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低钾血症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123例ST段抬高型AMI患者于入院时抽血测定血钾、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根据血钾水平分为低血钾组(血钾<3.5 mmol/L)和正常血钾组(血钾3.5~5.5 mmol/L),同时观察住院期间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和猝死等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低钾血症的总发生率为30.1%,下壁+后壁AMI的发生率较低(7.4%),明显低于前间壁和广泛前壁心肌梗死(P<0.01);发病至抽血时间≤3 h的低钾血症发生率为53.1%,明显高于发病时间>3 h者(P<0.01);低血钾组的CK和cTnI峰值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P<0.05或0.01);低血钾组总的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率(32.9%)明显高于正常血钾组(10.8%)(P<0.01).结论 低钾血症与AMI患者的梗死时间、部位和面积有关,并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
作者:唐方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对WebQuest模式应用于大学英语网络教学作了论述.作者认为,采用WebQuest模式能够在现有的网络平台基础上促进高校师生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作者:彭爱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纳洛酮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方法 将52例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对照组仅用综合基础治疗;治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8mg,每6~8h一次.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9.3%,对照组总有效率58.3%;两组清醒后的血氨水平均较清醒前明显下降,且以治疗组更为明显(P<0.01),且治疗组血氨水平下降程度较对照组大;两组患者神志清醒时间,治疗组为(62.26±9.35)min,短于对照组(195.25±10.20)min;治疗组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纳洛酮是治疗肝性脑病的有效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朱兰惠;叶伟智;颜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为使学生更好地明确医用物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要求,并希望通过实验使同组2人的合作过程形成互动的关系,在对各项教学要求按权重给以量化的基础上,开展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评活动.本文介绍了在我校湛江校区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等专业的7个小班共225名学生物理学实验课后期的教学中以学生互评为切入点,开展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式教学的情况.对于学生之间一对一的互评,来自学生的反馈意见积极.实践表明,开展实验互评能够调动学生人人参与互教互学,并且还能把生生互动关系扩展到课堂之外,即向前延伸到实验预习阶段,并向后持续至撰写实验报告的全过程;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并达到医用物理学实验课的教学要求,而且使教学过程更加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发展、潜能的发挥和完善人格的形成.
作者:吴祖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对高校异地办学存在的教师数量不足、素质不高,未能很好满足规模扩大后的教学需要;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校区之间师资空间布局失衡;师资队伍稳定性不够,人员流动大,教师认同感、归属感不强;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有待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作者:刘茂胜;杨艳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我院院前急救特点,为探索合理的院前急救模式、提高院前急救水平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3 438例院前急救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内、外科急症共占99.16%,其中创伤占首位为76.00%;急救多发生在下午和上半夜;男性患者数量是女性的2.79倍.结论 猝死和创伤是主要的死亡原因;发病及死亡病例均以青年人为主.
作者:韦克金;甘毅;卢浩棠;韦碧珍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比较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SII)在2型糖尿病强化降糖中的效果.方法 将48例2 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CSII组(n=26)和MSII组(n=22)两组,CSII组的患者采用胰岛素泵降糖治疗, MSII组的患者采用胰岛素笔降糖治疗.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全天血糖谱的变化,观察并比较血糖达标所需要的时间、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等情况.结果 CSII组与MSII组相比,血糖达标所需的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等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和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对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降糖治疗均有效,但胰岛素泵降糖效果优于胰岛素笔.
作者:周善存;王少波;陈以初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经验.方法 对38例老年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所进行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1例行植皮手术,4例存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外,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老年人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对其带状疱疹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陈丽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陈旧性槌状指畸形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30例陈旧性槌状指畸形采用切断瘢痕重新缝合及/或带线铆钉修复,克氏针远侧指间关节过伸位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6~8个月,按Dargen功能评定方法,本组优20例,良8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 采用牢固的内固定、适当的手术方法和外固定治疗陈旧性槌状指畸形,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林晓蓬;朱肖奇;邓少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了解B超引导经皮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61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在膀胱镜下向患侧输尿管逆行插5F输尿管导管,生理盐水沿输尿管导管持续滴注.患者取俯卧位,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扩张经皮肾通道至24F.采用Swiss LithoClast Master 第三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机进行碎石和清石.结果 60例成功建立单一的经皮肾通道行Ⅰ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1例因建立皮肾通道时出血明显而改行Ⅱ期PCNL.手术时间为30~160 min,平均为(101±38)min;Ⅰ期结石清除率为65.6%(40/61).无气胸、腹部脏器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标准肾镜下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安全有效.
作者:黄木春;柳建军;扬惠娟;冯湛华;唐伟雄;黄兴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相关知识掌握率.方法 顺产产妇14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0例,采用传统的教育方法进行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78例,采用科室制订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观察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相关知识测试成绩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母乳喂养率100%,相关知识测试优秀率为91.0%,对护理服务满意度98.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88.6%、71.4%和85%)均P<0.01.结论 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产妇进行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可提高其母乳喂养率、相关知识掌握度和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作者:莫琴;张小林;林丽妮;陈月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本文对实验动物选择、胶原酶诱导法脑出血模型、自体血注入法脑出血模型、微球囊充胀法脑出血模型和自发性脑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病理生理学和各自的优缺点作一综述.
作者:张洁茵;关健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中风患者的压疮预防和治疗中的实践及意义.方法 用循证护理对神经内科50例老年中风患者压疮防治疗进行护理实践.结果 50例压疮患者全部治愈,治疗时间短3 d,长22 d,平均 (9.2±3.6) d,无新的压疮发生.结论 在老年中风患者的压疮防治中应用循证护理能提高压疮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减少新压疮的发生.
作者:梁晓萍;林静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总结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牵引治疗的功能锻炼指导及护理体会.方法 28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骨折经手法复位后,在无菌技术操作下行股骨髁上骨牵引术,护理人员指导功能锻炼及精心护理.结果 280例中,平均住院45 d,无1例发生并发症,且功能恢复快,免除手术痛苦.结论 做好功能锻炼及护理可以有效预防褥疮、深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关节僵直、泌尿系结石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从而达到护理目的 .
作者:杨丽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川芎嗪联合γ-干扰素(IFN-γ)对哮喘大鼠转录因子GATA-3、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5(IL-5)影响.方法 50只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健康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川芎嗪组、IFN-γ组和川芎嗪+IFN-γ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10只外,余均制作哮喘大鼠模型,哮喘激发前分别给予生理盐水、川芎嗪、IFN-γ和川芎嗪+IFN-γ.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总数和分类、IL-4、IL-5含量、肺组织中GATA-3的表达情况的变化.结果 (1) 空白对照组中BALF上清液中细胞总数明显增多,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上升;川芎嗪+IFN组细胞数量下降,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下降明显,与川芎嗪或IF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空白对照组中IL-4和IL-5明显增多,与健康对照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川芎嗪+IFN-γ组IL-4和IL-5下降明显,与川芎嗪或IFN-γ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 空白对照组支气管管壁较健康对照组增厚,川芎嗪+IFN-γ组与川芎嗪组、IFN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 GATA-3免疫组化结果:空白对照组气道和肺组织有GATA-3表达,川芎嗪和IFN-γ组可见部分GATA-3表达,川芎嗪+IFN-γ组基本无表达或仅见很弱的GATA-3表达.结论 川芎嗪联合IFN-γ能抑制哮喘大鼠GATA-3表达,降低IL-4和IL-5含量,减轻支气管管壁炎症反应.
作者:叶钧强;钟小劲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