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致残患者心理康复护理的实施

郑旭初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脑卒中致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理调整的5个阶段,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疗法,并辅以社会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结果:给予患者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疗法及社会支持后,患者能较快消除非理性信念,本组78例中基本痊愈10例,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好转68例,无死亡病例.出院前后HRSD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心理调整的5个阶段,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法,同时辅以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深圳市罗湖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调查深圳市罗湖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对近3年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将2000-2002年(未实行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措施,为无干预组)与2003-2005年(期间采取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措施,为干预组)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比较,对2003-2005年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罗湖区近6年共有围产儿44503例,发生出生缺陷657人,无干预组的缺陷发生率为1.53%,干预组为1.43%;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危险因素暴露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01),常住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且出生缺陷的顺位发生了变化,以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结论:罗湖区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达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目的.

    作者:刘保华;陈晓红;曾红燕;周丽萍;刘晓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丹参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的凋亡、O-2和NO产生的调节作用

    目的:观察丹参(SM)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超氧阴离子(O-2)和一氧化氮(NO)产生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15例(UC组)和健康体检者18例(对照组),采用人外周血PMN体外培养细胞模型进行实验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PMN凋亡,以细胞色素C还原法、化学比色法分别检测PMN产生O-2和NO的量.结果:UC组外周血PMN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生O-2和NO的量高于对照组(P<0.01).在体外丹参明显促进UC患者PMN凋亡(P<0.01),在500 mg/L内呈剂量依赖性;同时丹参可抑制UC患者PMN释放O-2、合成NO.结论:SM对体外PMN的凋亡及其产生O-2和NO有调节作用.

    作者:李祥勇;徐军发;林观平;周克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超声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GMP-140、vWF含量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超声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含量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和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74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超声治疗组38例,对照组36例,两组均行常规药物治疗,超声治疗组则加用超声波治疗仪治疗.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2次抽血测定患者血浆GMP-140、vWF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GMP-140、vWF及低切粘度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或<0.01),且以超声治疗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减轻,超声治疗组减轻更显著,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浆中GMP-140、vWF及血液流变学可能共同参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以及康复过程,超声治疗能降低其含量指标,具有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作用.

    作者:陈小江;朱育昌;阳小云;梁学标;黄迪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方法及时机分析

    目的:总结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治疗方法及佳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4年3月至2005年3月门诊及住院病例115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治愈.92例手法复位者复位成功84例,手法复位成功率为91.3%,无1例出现肠坏死及肠穿孔.52例行半择期手术者均无阴囊水肿及血肿,随访0.5~5a,无睾丸上移及萎缩,术后复发1例为疝囊较大、未作修补的病例.23例行急诊手术者中,15例出现阴囊水肿,2例阴囊积液,1例睾丸坏死;随访0.5~5a,5例复发,2例睾丸上移,2例睾丸萎缩.结论:对婴幼儿嵌顿性腹股沟疝,应准确判定病情,符合手法复位者首选手法复位,对于新生儿好采用镇静后自然复位;手法复位成功后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法复位后3d至3个月宜行半选择性手术,尽可能减少急诊手术.

    作者:吴敏;谢景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针对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的shRNA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目的:构建针对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的shRNA表达质粒.方法:以mU6pro为载体,化学合成shRNA表达模板,并定向克隆到载体的U6启动子下游,琼脂糖凝胶电泳法筛选阳性克隆,基因测序法检测插入模板序列的正确性.结果:获得了正确的重组质粒,插入的转录模板序列完全正确.结论:成功构建了针对人蛋白激酶CK2α亚基的RNAi体系.

    作者:朱汝森;刘新光;梁念慈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联合PSA、FPSA检测对前列腺癌骨转移诊断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核素骨显像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F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7例前列腺癌患者静脉注射99Tcm-MDP 925~1110 MBq行SPECT全身骨显像和PSA、FPSA的检测,观察全身骨骼放射性分布情况并与实验室检查对比分析.结果:骨显像发现54例骨转移瘤,阳性率62.1%.在接受2~6次骨显像随访的前列腺癌患者中,第1、2、3次被确诊为骨转移癌分别为28例(32.2%)、14例(16.1%)、9例(10.4%);第4~6次被确诊骨转移癌各有1例(1.1%).前列腺癌骨转移组的PSA和FPSA均明显高于非骨转移组、治疗随访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前列腺癌在行骨显像随访时,联合检测PSA、FPSA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预后评估有互补作用.

    作者:黄红;周仲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血液灌流抢救50例药物或毒物重度中毒的施护

    目的:总结血液灌流(HP)技术抢救重度药物和毒物中毒患者的护理策略.方法:灌流器选用一次性使用炭肾(YTS-200型)对50例药、毒物重度中毒患者除进行常规内科治疗外分别给予血液灌流,灌流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尿量的变化,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防止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50例中,除2例死亡外,其余48例抢救成功治愈出院,治愈率达96%.无1例出现并发症.结论:加强血液灌流的各项护理是血液灌流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

    作者:肖生翠;梁燕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低分子肝素钙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目的:了解低分子肝素钙(速碧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治疗效果和对心电图、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传统治疗基础上给予腹壁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3 mL(含2850IU抗XA因子),每12h一次,共10d,并配合得当的护理.结果:26例中显效14例(占53.8%),有效9例(占34.6%),总有效率达88.5%(23/26).心电图ST段各型治疗后均显著改善,ST段总均数由治疗前(0.113±0.071)降为治疗后的(0.068± 0.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检测血浆比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脆性、血小板黏附率明显降低(P<0.01).3例患者注射部位出现小出血斑,其余患者均未见皮下出血或内脏出血倾向,也未见皮疹等过敏反应,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未见显著改变,肝肾功能检查也正常.结论:配合得当的护理,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的效果确切,并可使患者心电图、血流变有明显改善.

    作者:梁琬(王屏)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的动脉血供及静脉回流研究现状

    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早已应用于临床.1998年,Nakajima等[1]研究发现,四肢浅静脉也有一套类似于皮神经的营养血管系统.这样,在有浅静脉、皮神经或浅静脉与皮神经伴行的部位,都可提供相应的营养血管皮瓣.因此,广义的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便有了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和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之分.其中,浅静脉-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主要位于四肢,临床以远端为蒂设计皮瓣,其优点是不损伤肢体主干血管,血供可靠,能将近侧供区的组织带蒂转移至远侧受区,手术简便,无需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且一期完成,这对肢体远端皮肤缺损的修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本文对此类远端蒂皮瓣的动脉血供及静脉回流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陈杰明;梁杰;罗少军;汤少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杨梅素、槲皮素和山萘黄素对重组人PI3K p110β催化亚基活性的影响

    目的:研究杨梅素、槲皮素和山萘黄素对重组人肌醇磷脂3-激酶(PI3K) p110β催化亚基的直接作用.方法: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的方法获得PI3K p110β催化亚基.用PtdIns(4,5)P2,[γ-32P]ATP与重组 PI3K p110β催化亚基一起保温的方法测定PI3K的活性;32P标记的磷脂用氯仿和甲醇抽提,加闪烁液于液闪计数仪计数.结果:杨梅素和槲皮素对重组人PI3K p110β催化亚基有抑制作用,IC50分别为2.93μmol/L和9.91μmol/L,而山萘黄素对PI3K p110β催化亚基则无抑制作用.结论:杨梅素和槲皮素是PI3K的抑制剂,杨梅素和槲皮素对PI3K p110β催化亚基的抑制作用与浓度成正比关系.

    作者:刘文;梁念慈;黄仁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降纤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纤酶,疗程为12d.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症状和心电图缺血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且其观察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12导联中ST段压低的导联数(NST)和ST段压低数值的总和(∑ST)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0.01).结论:降纤酶对UAP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凤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肠内外置管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9例分析

    目的:总结肠内外置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5年采用肠内外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均于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或排便,术后第7~10天拔除M-A管,术后第10~14天拔除肠外支架导尿管,全部患者均得到康复.随访1~7 a未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生活和工作均达到正常人标准.结论:肠内外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叶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脑卒中致残患者心理康复护理的实施

    目的:了解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脑卒中致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理调整的5个阶段,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疗法,并辅以社会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结果:给予患者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疗法及社会支持后,患者能较快消除非理性信念,本组78例中基本痊愈10例,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好转68例,无死亡病例.出院前后HRSD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心理调整的5个阶段,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法,同时辅以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作者:郑旭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三九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三九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43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20)和对照组(n=218).治疗组予生理盐水250mL+三九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12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5d;对照组予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500mL+复方丹参注射液12mL静脉滴注,1次/d,连用15d.根据入院当日和治疗15d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减少、血液流变学及脑梗死灶的变化,并结合患者的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22.49,P<0.01);两组治疗前后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甘油三酯、胆固醇、纤维蛋白原、脑梗死灶体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的指标优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组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出现过敏性皮疹3例.结论:三九舒血宁(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

    作者:凌亚兴;王志海;陈文荣;陈湛愔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60例肝硬化患者的胃电图分析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胃电运动情况.方法:对近7年间我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60例的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8例经胃镜和病理确诊为慢性胃炎静止期或轻度炎症患者(对照组)的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胃电节律异常55例(91.7%),均为过缓,对照组胃电节律异常9例(1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胃电节律过缓,其消化道症状与胃节律过缓有一定关系.

    作者:陈平湖;李剑;叶伟智;陈娇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临床触诊诊断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性.方法:应用双盲法对53例(55侧)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术前触诊、超声检查及术后病理检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5侧中,病理证实41侧有淋巴结转移,临床触诊和超声检出侧分别为35侧和39侧,触诊的灵敏度、特异度、诊断符合率分别为68.3%、50.0%、63.6 %,超声则分别为87.8 %、78.6%、85.5%,两组间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特异度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腋窝淋巴结的灵敏度及诊断符合率均高于触诊,可作为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常规检查项目.

    作者:王伟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万用表探极的改进及其量程扩展的应用

    鉴于当今国内外各种型号指针式万用表一般是测量直流电阻、直流电流(大500 mA)和较窄限的交直流电压等电量参数,而在彩电、电脑等高频高压电器中则难以直接测量,为了使万用表更好地满足于电器维修方面的需要,作者对万用表的探极作了改进,并对其量程扩展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作者:叶淑群;梁士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强生婴儿护臀霜与周林频谱仪联合治疗成人尿疹36例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强生婴儿护臀霜与周林频谱仪联用和皮炎平霜对成人尿疹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9例成人尿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采用强生婴儿护臀霜与周林频谱仪联用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皮炎平霜外涂治疗.结果:观察组治愈、显效、好转、无效者分别为30、4、2、0例,对照组则分别为18、8、4、3例,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平均治愈时间为(3.8±0.7)d,短于对照组的(6.9±0.8)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强生婴儿护臀与周林频谱仪联用治疗成人尿疹,能促进尿疹愈合,缩短治疗时间,其疗效优于皮炎平霜.

    作者:简爱华;沈碧强;黄彩芳;陈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91例青年脑梗死的临床与MRI分析

    目的:总结青年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特点及MRI改变.方法:回顾分析91例15~45岁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头颅MRI梗死灶部位和数目.结果:31~45 岁者占73.6%,15~30 岁者占26.4%;腔隙性脑梗死为青年脑梗死的主要病因,占38.4%,大动脉粥样硬化次之占22.0%;梗死灶分布多见于单侧基底节区占47.3%,分布于脑叶的梗死灶次之占24.2%.结论:高血压动脉硬化、高血脂、糖尿病、饮酒和吸烟是青年脑梗死的主要发病因素及危险因素;积极防治各种危险因素,戒除烟酒等不良嗜好,及早发现病因并予充分治疗对降低青年脑梗死的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雷建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和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活化指标和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方法:检测68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50例健康者(对照组)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功能及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等4项参数, 采用玻璃球法检测血小板粘附功能, 采用比浊法检测聚集功能,应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4项参数.结果:冠心病组血小板粘附率和聚集率分别为(47.32±3.21)% 、(66.24±4.16)%,均高于对照组的(40.68±3.07)% 、(57.37±3.88)%, P<0.01;且血小板参数中PLT和PCT显著性降低,而MPV和PDW则显著性升高(P<0.0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减少而活性增加,血小板活化在冠心病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杜雪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