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脑卒中致残患者心理康复护理的实施

郑旭初

关键词:脑血管意外, 康复护理, 心理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疗法对脑卒中患者心理康复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脑卒中致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心理调整的5个阶段,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疗法,并辅以社会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康复.结果:给予患者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疗法及社会支持后,患者能较快消除非理性信念,本组78例中基本痊愈10例,肢体肌力均有不同程度好转68例,无死亡病例.出院前后HRSD量表评分均有明显下降.结论:针对脑卒中患者心理调整的5个阶段,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和代币法,同时辅以社会支持,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产时处理不当致直肠阴道瘘3例的护理

    直肠阴道瘘是指直肠与阴道之间的病理性通道,又称粪瘘,多与产科分娩损伤、手术创伤、炎症性损伤有关,由于有粪便不断从阴道流出及阴道不能控制的排气,常常使患者苦不堪言,在精神和肉体上都造成了极大的痛苦[1].我科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收治因产时处理不当致直肠阴道瘘的患者3例,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李瑶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肌肤按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肌肤按摩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的效果.方法:120例新生儿硬肿症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4例,对照组56例.两组均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给予复温、补充热量及液体量处理,治疗组予肌肤按摩治疗局部硬肿,对照组予输血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循环等传统方法治疗硬肿症.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肌肤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林玉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深圳市罗湖区围产儿出生缺陷监测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调查深圳市罗湖区出生缺陷发生情况,了解其相关危险因素,对近3年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为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将2000-2002年(未实行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措施,为无干预组)与2003-2005年(期间采取出生缺陷综合干预措施,为干预组)围产儿出生缺陷情况进行比较,对2003-2005年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罗湖区近6年共有围产儿44503例,发生出生缺陷657人,无干预组的缺陷发生率为1.53%,干预组为1.43%;通过综合干预措施,危险因素暴露率较干预前明显减少(P<0.001),常住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显著下降(P<0.05),且出生缺陷的顺位发生了变化,以先天性心脏病居首位.结论:罗湖区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是引起围产儿死亡的首位原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可达到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的目的.

    作者:刘保华;陈晓红;曾红燕;周丽萍;刘晓芬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皮肤鳞状细胞癌和基底细胞癌中FADD、Caspase-3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目的:探讨皮肤鳞状细胞癌(简称鳞癌)、基底细胞癌(简称基癌)组织中FADD、caspase-3(简称casp-3)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TUNEL)和SABC免疫组化技术检测48例鳞癌、41例基癌中FADD、casp-3表达及细胞凋亡.结果:鳞癌中FADD、casp-3表达及凋亡指数(AI)均明显高于基癌(P<0.01),两种表皮肿瘤的FADD、casp-3表达与AI均呈正相关(r=0.521,P<0.05), FADD与casp-3之间的表达亦呈正相关(r=0.437,P<0.05).低分化鳞癌中的casp-3表达和AI低于高分化者(P<0.05),鳞癌原发灶中的AI高于转移灶(P<0.01).结论:Fas凋亡途径可能是鳞癌、基癌的主要凋亡途径,FADD、casp-3是鳞癌、基癌细胞凋亡中重要的促凋亡因子,并有相互协同促凋亡作用.

    作者:陈嵘祎;樊翌明;吴志华;李顺凡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万用表探极的改进及其量程扩展的应用

    鉴于当今国内外各种型号指针式万用表一般是测量直流电阻、直流电流(大500 mA)和较窄限的交直流电压等电量参数,而在彩电、电脑等高频高压电器中则难以直接测量,为了使万用表更好地满足于电器维修方面的需要,作者对万用表的探极作了改进,并对其量程扩展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作者:叶淑群;梁士坤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15例

    目的:了解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肿瘤的疗效.方法:经后腰入路腹腔镜治疗肾上腺肿瘤15例.结果:14例手术成功,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60~170 min,平均80 min;术中出血50~250 mL,平均70 mL.患者术后1d即可下床活动及恢复进食,住院5~12 d,平均7 d.1例中转开放手术,7d拆线出院.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疾病微创、安全有效,是肾上腺疾病手术的首选方法.

    作者:吴保忠;单炽昌;杨帝宽;冯钢;张勇强;刘明建;张启飞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内窥镜鼻窦术后行复方鹅不食草冲洗剂冲洗鼻腔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窥镜术(下称鼻内镜术)后使用复方鹅不食草冲洗剂对鼻腔冲洗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50),治疗组用鲜鹅不食草加味制成的复方鹅不食草鼻腔冲洗剂对术后鼻腔冲洗,对照组术后使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和地塞米松5mg冲洗,观察鼻内镜术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鼻内镜术后6个月,治疗组治愈3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愈21例,有效24例,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治疗组患者粘膜愈合的时间和鼻内镜平均复查次数分别为(52.3±14.9)d和(4±2)次,对照组分别为(85.5±18.7)d和(8±2)次,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术后采用复方鹅不食草鼻腔冲洗剂对鼻腔冲洗的总有效率优于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冲洗液冲洗鼻腔.

    作者:熊文华;廖任宏;郑海彦;梁海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加味乌梅丸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加味乌梅丸与柳氮磺吡啶(SASP)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为该难治病症提供简便、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方法:将108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55例)和对照组(53例),分别接受中药加味乌梅丸、SASP连续系统治疗2个月,以临床表现、大便常规、结肠镜或钡灌肠等指标观察其临床疗效(痊愈、显效、有效、无效)及半年后复发率.结果:中药组痊愈39例(70.9%),显效8例(14.5%),有效6例(10.9%),无效2例(3.6%),总有效53例(96.4%),复发2/39例(5.1%);对照组分别为17(32.1%)、11(20.8%)、8(15.1%)、17(32.1%)、36(67.9%)、7/17(41.2%).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乌梅丸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复发率低,无副作用,优于SASP;且组方固定,无须辨证分型,便于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邱保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言语障碍116例的康复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言语障碍的治疗体会.方法:根据116例的诊断分类(其中口吃31例,开放性鼻音16例 ,功能性失音15例,青春期后假声11例,声带息肉25 例,声带结节18例)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31例口吃患者治愈22例,治愈率为71.0%,随访1a,8例患者由于不能坚持训练而导致口吃复发.功能性失音的治愈率为100%,青春期后假声治愈率则为72.7% (8/11).腭裂、隐性腭裂及声带息肉、声带结节患者经过手修补或摘除及术后训练,治愈率达100%.结论:对言语障碍患者予分类诊断后,再作相应的训练治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可取得较满意疗效.

    作者:李大红;赵云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丁丙诺啡舌下片单用与联合针刺治疗海洛因戒断症状的疗效比较

    目的:探索疗效好、副作用小、经济的海洛因依赖脱瘾治疗方案.方法:将80例海洛因依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丁丙诺啡舌下片,治疗组给予丁丙诺啡舌下片(剂量减半)加针刺,观察两组的脱瘾疗效.结果:在控制戒断症状方面,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次少(χ2=11.429,P<0.01),症状相对轻微.结论:针刺联合丁丙诺啡舌下片治疗海洛因依赖疗效可靠,不良反应轻,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李赐聪;林伟鹏;张建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82例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的经验.方法:对82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患者进行手术治疗,52例在感染期进行手术治疗,而另30例在感染控制期接受手术治疗,术后均得到1a以上的随访.结果:82例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通过手术治疗均获得满意效果, 在感染期和感染控制期接受手术的患者,痊愈例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感染期和感染控制期以手术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伴感染均可取得同样的治疗效果,但在感染期治疗可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医疗支出,对患者更为有利.

    作者:彭峰;莫宋平;陈振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脊髓损伤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

    脊髓损伤(SCI)是人类致残率高的疾患之一.脊髓损伤平面愈高,患者丧失的功能愈多,脊髓圆锥损伤可致骶区感觉功能丧失,排尿排便功能障碍.更高位的脊髓损伤可直接导致损伤平面以下的感觉、运动功能丧失及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由于脊髓损伤后断裂的轴突不能再生,目前对SCI的治疗仍是当今一大医学难题.本文就SCI治疗及相关基础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曾伟锋;汤少明;罗少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我校2004年教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

    目的:了解我校教职工的健康状况.方法:将本校792名参加体检的教职工,分40岁以下、40~60岁和60岁以上3个年龄组,检查不同的项目,40岁以上者检查腹部B超、血脂、空腹血糖、肝功能、乙肝两对半、A-FP、胸透、心电图等.40岁以下者不做B超(肝、胆、肾等疾患可疑者除外),其他项目同40岁以上.结果:792人中检出异常者404人,检出率为51.0%;检出疾患55种,前3位为前列腺肥大、血脂异常和子宫附件疾病.异常者男性218人,患病率44.8%(218/487),其中有109例患有2种以上疾病;女性186人,患病率为61.0%(186/305),其中有53人同时患2种以上疾病.40岁以下组的患病率为37.7%(61/162),40~60岁组的患病率为59.0%(242/410),60岁以上组的患病率为 45.9%(101/220),40~60岁组与40岁以下组和60岁以上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04例体检异常者中,不同性别间的血脂、心电图、肝功能异常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高校要重视教职工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提高教职工的健康水平.

    作者:黄吉堂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氧化、抗氧化与皮肤衰老

    皮肤是能早反映机体衰老的组织,已引起众多学者对皮肤皱纹、弹性及老年干燥病等防治研究的兴趣.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现象,在皮肤老化过程中有一系列生物学的改变,如皮肤和皮下组织细胞成分的减少和免疫系统的改变[1].皮肤衰老不仅影响美容,还在病因学上与许多皮肤病有联系.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已成为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现就氧化损伤、抗氧化损伤与皮肤的衰老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张陈威;罗少军;梁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166例婴儿黄疸的病因分析

    目的:分析婴儿黄疸的病因.方法:对166例婴儿黄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婴儿黄疸的病因以巨细胞病毒(CMV)肝炎59例(35.5%)居首位,其次为婴儿肝炎综合征37例(22.3%),第3位为先天性胆管闭锁共19例(11.4%),其他病因亦可见.结论:无论何种原因应尽早诊断、及早治疗;明确病因对指导治疗、防病情恶化有重大意义.

    作者:谢思华;马华梅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老年喉癌37例手术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老年喉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37例老年喉癌患者的手术方法及预后.结果:本组无术中死亡病例.全喉切除术17例,3、5a生存率分别为82.4% 及70.6%;喉部分切除20例,3 、5 a生存率分别为80.0%、6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5.1% .结论:在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严格掌握适应证前提下,手术仍是治疗老年喉癌患者的主要手段.

    作者:张乃尊;付国武;梁文玉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遂溪县未婚流动人口女性生殖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遂溪县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的生殖健康状况.方法:将1999-2004年于我院临床接诊治疗264例流动人口未婚女性的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分析.结果:264例未婚女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生殖器官感染,性病5例(1.8%).不知道避孕套67人(25.4%),使用避孕套67人(25.4%),对药物流产认识不全者有227人(86.0%),发生早孕92人(34.9%),宫外孕7人(2.7%);终止妊娠75人(28.4%),自购药物流产63人(23.9%).结论:流动人口未婚女性作为城市中的一个特殊人群,正处于性活跃的年龄,但文化程度较低,生殖健康知识严重缺乏.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对该人群的宣传教育,提高她们的生殖健康意识和生殖健康知识水平.

    作者:张月容;李凤清;许梅;杨树玲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神经生长因子诱导PC12细胞对细胞周期的影响

    目的:观察神经生长因子(NGF)诱导PC12细胞周期的变化,以建立体外神经元样细胞周期的研究模型.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质量浓度NGF诱导及50μg/L NGF诱导不同天数PC12细胞的细胞周期.结果:(1)不同质量浓度NGF诱导PC12细胞7d,细胞百分比G0/G1期升高,S和G2/M期降低,25,50,100μg/L NGF诱导组与阴性对照组,50与25,100μg/L NGF诱导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或P<0.05);(2)50μg/L NGF诱导PC12细胞不同天数的细胞百分比,G0/G1期从诱导第1天始升高,至7d达到高,9d又有下降,S期从诱导第1天开始降低,至7d低,9d又有上升,诱导1,3,5,7,9d与基础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G2/M期从诱导3d降低,至7d降至低,9d又有升高,诱导3,5,7,9d与基础组比较,P<0.01.G0/G1期、S期、G2/M期细胞百分比,诱导9d与诱导7d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结论:未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具有有丝分裂能力,经NGF诱导的PC12细胞逐渐减少增殖,大部分细胞停滞在G0/G1期,趋向于神经元样分化,50μg/L NGF诱导7d的PC12细胞可用于神经元样细胞周期模型的实验研究.

    作者:梅寒芳;谢朝阳;祝其锋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肠内外置管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9例分析

    目的:总结肠内外置管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5年采用肠内外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1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均于术后第3天肛门排气或排便,术后第7~10天拔除M-A管,术后第10~14天拔除肠外支架导尿管,全部患者均得到康复.随访1~7 a未再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生活和工作均达到正常人标准.结论:肠内外置管小肠排列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取得了满意效果.

    作者:叶坚 刊期: 2006年第05期

  • 白内障患者术后影响视觉质量因素的研究现状

    白内障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手术是目前治疗白内障唯一有效的方法.随着白内障摘除手术技术的提高和仪器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新型的人工晶状体不断开发应用,手术理念已由原来的白内障复明手术转变为白内障屈光手术.为使白内障患者术后看得更清晰、舒适、持久,提高视觉质量已是当前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影响白内障术后视觉质量的相关因素作一综述.

    作者:谢军谊;张婉琪;孙康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