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及脑卒中的关系分析

何嗣英;党静;洪佳伟;梁海荣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 脑卒中, 高血压, 胰岛素敏感指数
摘要:目的:了解胰岛素抵抗(IR)与高血压、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68例根据病变性质分为脑梗死组(A组)和脑出血组(B组),同期单纯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高血压组(C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D组).检测4组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CH)和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A、B两组的FINS显著高于D组(P<0.01),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低于D组(P<0.01).C、D两组的FINS、I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高血压并急性脑卒中以及单纯高血压均存在IR,以前者尤为明显;IR为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自体微粒皮移植在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创面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自体微粒皮移植在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创面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自体微粒皮加异体皮或异种皮修复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创面48例.结果:48例大面积Ⅲ度烧伤患者中46例存活,除1例因坏死组织未彻底切除致微粒皮成活率差外,余45例微粒皮成活及覆盖创面比均在95%以上.随访1.5~2 a,愈合的创面平整、光滑、瘢痕增生较轻、有弹性.结论:自体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Ⅲ度烧伤切痂创面,效果良好.

    作者:王伟琴;黄宇伦;程怀正;刘潮波;陈娟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腰腿痛患者的心理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了解腰腿痛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提出心理护理对策.方法:采用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对82例腰腿痛患者进行调查.结果:82例中,61例(74.4%)有自卑、挫折心理;54例(65.9%)有孤独感;49例(59.8%)存在焦虑反应;44例(53.7%)存在抑郁反应;45例(54.9%)敏感,猜疑心加重;39例(47.6%)依赖性增强.结论:腰腿痛患者存在不良的心理问题,应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策,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促进健康.

    作者:曾瑞萍;尹庆财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5例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和防治

    目的:总结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妇产科术后腹壁伤口愈合不良35例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腹壁伤口愈合不良中,轻度18例(51.4%),中度12例(34.3%),重度5例(14.3%),采用频谱仪照射或切口缝线、清创、引流、缝合等不同处理方法均治愈.结论: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及提高术中操作技术,可降低腹壁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切口愈合不良,可缩短愈合时间.

    作者:邱文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腹腔镜治疗输卵管妊娠97例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0年1月~2004年1月在我院行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97例.其中行输卵管切开取胚胎缝合术68例,行输卵管切开取胚胎开窗术5例,行输卵管吸引术24例.结果:95例包括流产型、破裂型、未破裂型保留输卵管手术成功.手术平均时间(70±16)min,平均出血量(80±21)mL.2例发生持续输卵管妊娠,1例予氨甲喋呤静注等综合治疗后痊愈,1例经综合治疗失败,再次在腹腔镜下切除输卵管.术后1~6个月32例行输卵管通液术,通畅率为81.3%(26/32),宫内妊娠率为40.6%(13/32),重复异位妊娠1例.结论:腹腔镜保守治疗输卵管妊娠创伤小,安全,对腹腔干扰小,术后恢复快,复孕率高,是保留输卵管功能的首选方法.

    作者:黄思毅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江门市新会区358例围产儿死亡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目的 :分析江门市新会区围产儿死亡的原因,为提出干预措施、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广东江门新会区2000年1 月至2003年12月358例围产儿死亡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婴儿因素244例,占68.2%;孕产妇因素33例,占9.2%;两者皆有48例,占13.4%;原因不明33例,占9.2%.胎、婴儿因素以胎儿畸形、早产、脐带因素、新生儿窒息为主;孕产妇因素以妊娠高血压病、胎盘因素为主;两者皆有是羊水量异常并胎儿因素为主.结论: 加强产前筛查及围产期监护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

    作者:邵冰心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方案中应用力素对化疗药物急性心脏毒性的影响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应用力素(二丁酰环磷腺苷钙)对化疗药物急性心脏毒性的影响.方法:将初治急性白血病患者58例分成治疗组(n=28)和对照组(n=30)两组,治疗组在普通化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力素治疗,对照组仅用普通化疗方案治疗,观察两组第二疗程化疗后心肌酶的变化、心力衰竭的发生情况、平均心率及心电图ST段的变化.结果: 两组的心肌酶(磷酸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及α羟丁酸脱氢酶)、平均心率、心电图ST段的下移的程度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或0.05);但两组的心力衰竭发生情况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力素能够减轻化疗药物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的急性心脏毒性.

    作者:蔡玉桂;观美华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急性颅内血肿清除后继发对侧迟发性血肿35例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如何及时发现对侧迟发性血肿并进行治疗,以提高疗效.方法:对35例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并发对侧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对侧迟发性血肿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恢复良好18例(51.4%),中残4例(11.4%),重残3例(8.6%),死亡10例,致残率为20.0%,死亡率28.6%.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时,应考虑对侧迟发性血肿形成,及时钻颅探查或复查头颅CT,及早治疗可改善预后.

    作者:曾昭明;邵强;吴波;吴分浪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乌司他丁对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肝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对应激反应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 方法:40例腹腔镜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组(乌司他丁组)和B组(对照组)各20例.A组在术前1天、术中和术后第1~3天给予20万U乌司他丁静脉滴注;B组给予生理盐水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第1、3、7天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同时于术前、术毕及术后第1、3天测定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 浓度.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肝功能和应激水平的变化情况. 结果:两组患者的ALT和AST术后第1、3天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5),A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B组(P<0.01);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ALT和AST均恢复至术前水平 (P>0.05).两组患者术后TBIL、 ALB无明显变化(P>0.05). 术毕及术后第1天B组患者Cor和CRP较术前明显升高(P <0.01),术后第3天恢复至术前水平;A组患者术后Cor和CRP无明显变化.结论:腹腔镜下盆腔手术患者应用乌司他丁对其术后肝功能具有保护作用,同时可以缓解应激反应,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陈根殷;王旭光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合并解脲脲原体感染的状况分析

    目的:对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合并解脲脲原体(UU)感染状况进行分析,以了解UU与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关系.方法:对128例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病例组)与100例健康体检妇女(对照组)的宫颈分泌物作UU培养并进行比较.结果:病例组UU阳性者70例,阳性率为54.7%;对照组UU阳性者5例,阳性率为5.0%,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病例组治愈100例(78.1%),显效19例(14.8%),无效9例(7.1%),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检出念珠菌及UU感染者全部治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结论: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发生与UU感染关系密切, UU在念珠菌性阴道炎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作者:叶丽萍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生活方式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疗效的影响

    目的:观察和评价生活方式干预对反流性食管炎(RE)疗效的影响.方法:将90例经内镜检查确诊的RE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干预组50例.干预组在对照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再介入生活方式干预,疗程均为8周,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8周后,干预组反酸、烧心、打嗝、吞咽后胸痛和反食等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 P<0.01).两组内镜检查结果,干预组治愈28例,有效21例,无效1例; 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18例,无效1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Hc=12.103, P<0.01).结论:生活方式干预的介入对RE的疗效能起到协同的作用,可有效改善RE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者:陈妙萍;吴康英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2001~2003年我院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目的:了解2001~2003年我院口服降糖药的使用状况及发展趋势,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 DDD分析法和金额排序法,对我院口服降糖药的用药频度、用药金额、每日药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1~2003年口服降糖药的品种、数量及销售金额等逐年增长;用药频度前3名为二甲双胍、格列齐特、格列吡嗪;用药金额前3名为格列吡嗪、阿卡波糖、二甲双胍;用药金额序号与用药人次序号比值为0.2~4. 结论:我院口服降糖药的应用与就诊人数基本合理.临床口服降糖药应用中,磺脲类药物的格列齐特和双胍类药物的二甲双胍因其疗效好,不良反应较少,价格相对低廉而居主导地位.

    作者:杨晓军;李小静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漂浮肩10例治疗体会

    目的:总结漂浮肩的理想治疗方法.方法:对2002年2月~2005年2月手术治疗的漂浮肩5例与2002年2月前行保守治疗5例作比较,均随访0.5~1a.结果:5例手术治疗者均无明显肩关节活动受限或障碍,而2002年前用保守治疗者至今仍有不同程度的关节活动受限或障碍.结论:漂浮肩行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和早期积极功能锻练,可避免遗留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冻结肩与肩浮动.

    作者:高沃光;冯裕修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15 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酷似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的诊断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 15 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简称酷似心梗)的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症状关系.结果:15 例临床诊断为酷似心梗的心电图异常Q波、ST抬高、T波改变随原发病治愈而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5例;随原发病治愈或好转,异常 Q 波仍存,ST段恢复基线,T 波倒置好转的3例;因原发病治疗无效,病情加重死亡的7例. 结论:心电图检查发现异常 Q 波、ST段异常抬高及T波改变,要结合临床、病史和相关检查全面分析,除外急性心肌梗死,对临床上有某种病因可致心肌严重损伤的,可提示酷似心梗.

    作者:蒋建华;肖慧敏;杨法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8例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CGN)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诊及住院的172例CGN患者随机分两组:(1)西医组(n=84),以口服潘生丁、苯那普利、雷公藤多苔治疗为主.(2)中西组(n=88)在西医组治疗的方法上加服中药.治疗时间为6个月.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与24 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完全缓解21例,显效43例,有效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8.6%;西医组:完全缓解12例,显效28例,有效2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79.8%.两组治疗后,Scr、BUN、24 h VPQ均比治疗前降低(P<0.05).本组CGN中西医结合治疗优于西医治疗(P<0.01).结论:对CGN的治疗,在传统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药治疗是可以提高疗效的.

    作者:肖建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所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PCOS诊断标准126例患者,共计303个治疗周期,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146个治疗周期,采用针刺治疗促排卵;对照组60例157个治疗周期,采用克罗米芬(C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诱发排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周期排卵率分别为83.2%、70.5% (P<0.05);妊娠率分别为60.6%、31.7% (P<0.01);对照组与治疗组黄素化未破裂卵泡(LUF)周期发生率分别为22.9%、4.8% (P<0.01).两组均未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结论:针刺促排卵治疗PCOS是一种自然疗法,经济、简便, LUF发生率低,有较高的妊娠率.

    作者:杨越红;洪建云;魏达友;陈雪梅;林建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390例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的心电图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意外(ACVA)心电图(ECG)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均已除外原有心脏病史的390例ACVA患者,对其病情、ECG及预后进行动态监测分析.结果:390例ACVA患者中,发现有ECG异常者106例(33.1%),ECG异常率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62.5%)>急性脑出血(CH)组(50.8%)>脑梗死(CI)组(12.9%),SAH组及CH组ECG异常率与CI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VA伴ECG异常较不合并ECG异常的病死率明显增高(41.5% vs 5.6%,P<0.01);常见的心电图异常是ST-T改变.病情越重越易出现心电图异常(P<0.05~0.01).结论:临床应重视ACVA患者的ECG改变,加强心脏功能监测,加强治疗,这对防止病情恶化,降低病死率有重要意义.

    作者:杨法;李小珠;苏明兰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甲硝唑、庆大霉素与维生素C用于伤口换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甲硝唑、庆大霉素与维生素C外用对感染性伤口的疗效.方法:将170例感染性伤口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观察组99例,采用甲硝唑和庆大霉素注射液冲洗及湿敷,每日1次,连续2~3 d,脓液几乎干净后再与维生素C注射液交替冲洗湿敷,直至痊愈;对照组71例,用3%双氧水、生理盐水冲洗后,以0.03%雷佛奴尔或5%的碘伏湿敷,直至痊愈.结果: 观察组治愈时间(19±7)d,对照组治愈时间(23±7)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c=30.9516,P<0.01).结论:应用甲硝唑加庆大霉素与维生素C交替冲洗湿敷感染性伤口痊愈时间快、疗效显著.

    作者:林关聪;龙炳新;陈华;李宇鸿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综合性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76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综合性康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疗效.方法:对76例脑瘫患儿采用按摩推拿手法结合引导式教育和静脉滴注射施普善治疗.结果:本组总有效率为90.8%,其中4例(5.3%)进入正常化,显效28例(36.8%),有效37例(48.7%),无效7例(9.21%).以1岁内开始康复治疗的效果好,1~3岁内接受治疗者次之,7岁以上效果低.痉挛型、手足徐动型及驰缓型的效果较好,有效率分别为95.7%、89.5%、87.5%,共济失调型的效果差(有效率为33.3%).结论:脑瘫患儿如早期诊断,早期给予综合性康复治疗,功能大多数能改善,后遗症减轻.

    作者:吴秀清;李兰;陈楚源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胰岛素抵抗与高血压及脑卒中的关系分析

    目的:了解胰岛素抵抗(IR)与高血压、脑卒中之间的关系.方法:急性脑卒中患者68例根据病变性质分为脑梗死组(A组)和脑出血组(B组),同期单纯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高血压组(C组)、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D组).检测4组的空腹血糖(FPG)、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CH)和甘油三酯(TG)水平.结果:A、B两组的FINS显著高于D组(P<0.01),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显著低于D组(P<0.01).C、D两组的FINS、IS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结论:高血压并急性脑卒中以及单纯高血压均存在IR,以前者尤为明显;IR为脑卒中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作者:何嗣英;党静;洪佳伟;梁海荣 刊期: 2005年第04期

  • 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30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分为A组200例,B组100例,A组采用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B组采用吲哚美辛口服治疗.结果:A组治愈150例(75%),好转38例(19%),未愈12例(6%),总有效率为94%,治愈率为75%;B组治愈49例(49%),好转37例(37%),未愈14例(14%),总有效率为86%,治愈率为49%.A组疗效明显优于B组(Hc=20.141, P<0.01). 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当归止痛汤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显著,且经济、方便,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柯宏清;李春芳 刊期: 2005年第04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