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3种Web三维交互技术的分析与比较

高永惠

关键词:Web3D, VRML
摘要:本文针对实现Web3D 的三种关键技术及发展历程作了论述,对VRML、JAVA3D与X3D技术的技术特点及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比较.本文认为需要在统一的基本框架下结合高速网络环境使用Web3D技术开发具有互操作性的产品,可以较好的实现基于Web的三维交互环境.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浅议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引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成为现代教育的技术基础.大多数医学院校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如何让医学院校的学生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学好这一课程,这是每一个医学院校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近几年来,笔者就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点经验,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作者:赵虹;王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雌激素与冠心病的关系

    冠心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男性也比女性高3.5倍,且女性首次出现冠心病的时间也比男性晚10岁,其因可能是女性内源性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因此,雌激素与冠心病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医学及基础研究表明,雌激素有保护血管内皮功能、调节血脂与改善血液凝固和纤溶系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作用;流行病学和病例对照研究也提示雌激素替代治疗对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可能是有益的,但近年来,几起大规模的临床试验却未能证实雌激素替代治疗(HRT)对冠心病有防治的效力,相反,引起早期心血管事件增加.本文就这一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作者:阳军;李向平;赵水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C-反应蛋白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65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根据入院时中毒程度分轻度、中度及重度中毒组,在入院的第1、3、7天分别抽静脉血检测CRP值并进行分析.结果:中毒后第1、3、7天,轻度、中度及重度中毒组的CRP均随着中毒程度的加重而增高(P<0.01);重度中毒组患者于中毒后第7天CRP水平进一步升高(P<0.01),中度中毒组第7天CRP水平则明显下降.CRP>50.0 mg/L患者死亡9例占45.0%,9.0~50.0 mg/L者死亡3例,占14.3%,而CRP<9.0 mg/L则无1例死亡,其病死率随着CRP水平的增高而逐渐增高(P<0.01).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液中CRP水平的升高与中毒程度相一致,检测血液中CRP有助于判断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的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并可作为疗效指标之一.

    作者:严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运用Orem自我护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Orem自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效果.方法:11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72).对照组按分级护理制度,由医生决定护理级别,护士按医嘱执行护理;观察组则按Orem自我护理模式,依护理程序,实施护理计划.两组患者在入院时和入院后30 d行MES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入院后30 d观察组MESSS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Orem自理模式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护理,能提高患者自理能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谢春雷;李春霞;陈兵;诸蕊玉;方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腹腔镜穿刺电凝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1例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腹腔镜穿刺电凝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疗效及探讨其机理.方法:对31例PCOS患者经腹腔镜应用单极电凝打孔,每侧卵巢打扎15~25个,直径0.3~0.4 cm,孔深0.4 cm~0.5 cm.结果:PCOS患者经腹腔镜穿刺电凝打孔术后血中促黄体生成素(LH)、睾酮(T)、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较术前明显下降;术后患者排卵率为81.7%,妊娠率为67.7%.结论:腹腔镜穿刺电凝治疗PCOS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作者:侯智勇;刘军;黄素然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6例急性胰腺炎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心电图(ECG)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AP患者的ECG资料.结果:256例AP患者中有138例(53.9%)出现ECG异常.ECG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段降低和T波的改变等.结论:AP患者常伴有ECG的异常改变,ECG监测对判断病情发展及给予相应处理有帮助.

    作者:吴梅丽;李根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甲亢性心脏病36例临床分析

    目的: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36例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怕热、多汗29例,食欲亢进22例,消瘦30例,甲状腺弥漫性肿大22例,结节性肿大5例.心悸36例,气短23例,心绞痛5例,心电图异常32例,心脏增大者19例,心力衰竭者9例.误诊9例,占25.0%(9/36).结论:充分认识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对甲亢性心脏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作者:陈剑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影响突发性耳聋疗效的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影响突发性耳聋临床疗效的有关因素.方法:对83例(94耳)不同年龄、性质、治疗时间及耳聋程度的突发性聋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11~39岁者与40~72岁者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的起病就诊时间、听力损害程度的疗效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年龄大小、治疗时间、听力损害程度对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有影响.

    作者:李影雪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性小肠肿瘤63例临床分析

    目的:总结原发小肠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均经手术和(或)病理检查证实诊断,其中良性肿瘤16例,恶性肿瘤47例.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肠梗阻及消化道出血等.术前确诊22例,其余均误诊,误诊率为65.1%.本组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良性肿瘤行肿瘤及局部肠管切除,恶性肿瘤则行根治性切除、姑息性切除及捷径手术4例.本组无手术死亡.恶性肿瘤1、3、5 a生存率分别为65.8%、42.1%、20.3%.结论: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体征,术前误诊率高.对有出血、腹痛、梗阻、包块等临床表现者应怀疑本病可能;对诊断不明者应综合采用各种检查,必要时剖腹探查,一经诊断,应及时手术治疗.

    作者:曹锡朝;欧武剑;刘华安;姜杰;刘国天;揭育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筛漏斗CT冠状位影像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鼻窦炎CT冠状位影像对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0例慢性鼻窦炎筛漏斗的CT冠状位影像表现与鼻内窥镜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位CT显示筛漏斗受阻的病变和解剖变异有:钩突异常36例,筛泡过度气化14例,鼻中隔高位偏曲6例,中鼻甲病变7例.该结果基本符合鼻内窥镜所见.结论:鼻窦炎冠状位CT扫描能清楚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并可确定病变类型和范围,从而准确指导手术目标.

    作者:陈俊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SARS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及其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AR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患病后一系列胸片进行分析.结果:2例SARS患者均以发热为首发表现,其体征较轻,与影像学改变不符.X线表现 :(1)病变分布:单肺叶1例;双下叶1例,后累及双肺各个肺叶.(2)病灶形态:病变形态多样,肺纹理改变、斑片状及片状2例,右肺门影模糊、大片状、弥漫性磨玻璃样病变1例.结论:胸部X检查是诊断SARS的首先方法,其预后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影像的动态改变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冯友权;葛湛;夏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腰椎间盘突出症介入治疗的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PLD)是一种常见病,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治疗该症的手段,一是保守治疗,如针灸、按摩、牵引、封闭、药物等,其缺点是治疗效果慢、复发率高;二是手术治疗,但创伤大、费用高且易发生并发症.介入治疗是当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新方法,其特点是不开刀、创伤小、痛苦少、并发症少、疗效可靠,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1,2].现将我院49例行腰椎间盘旋切抽吸术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报道如下.

    作者:赵益炼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46例偶测血压正常青壮年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分析

    目的:探讨青壮年糖尿病患者在偶测血压增高之前其动态血压是否已有改变.方法:对46例45岁以下偶测血压正常的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A组)及41例健康人(B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各种血压参数进行比较.结果:A组24h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各项血压负荷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率A组高于B组(P<0.01).结论:青壮年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改变表现为收缩压升高、昼夜节律改变及血压负荷增高,提示有早期高血压倾向及可能造成靶器官功能损坏,应早期预防及治疗.

    作者:罗劲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37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目的:总结重症心肌瓣膜置换术的体外循环管理,以提高体外循环管理质量,增加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方法:采用常规的体外循环对37例重症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施行体外循环管理.结果:心肺转流时间40~42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22~154 min,心脏停跳时间26~160 min,转流中平均动脉压为50~80 mmHg,中心静脉压为0~7.0 mmHg.心脏自动复跳29例(占78.4%),电击复跳8例(占21.6%).术后死亡2例,死亡率5.4%.结论:选用性能良好的膜式肺、保证组织的充沛灌注、维持良好的动脉压及尿量以及采取良好有效的心肌保护方法、做好辅助循环的支持、适当延长辅助循环时间能提高手术成功率.

    作者:刘国天;章五一;廖历兴;彭丽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侧脑室持续引流治疗中重度脑室出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侧脑室持续引流在中重度自发性脑室内出血(IVH)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IVH 67例于发病后24 h内进行侧脑室引流手术,辅以尿激酶(UK)脑室内溶纤治疗,并与68例内科保守治疗IVH患者作对照研究.所有患者均按Graeb及GCS评分分为中重度两类型,疗效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athew)及生活状态评分(ADL)进行评定.结果:在中、重度患者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中、重度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Mathew评分比较,治疗组于治疗后第1、7、14天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比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或P<0.01).结论:对IVH行侧脑室引流治疗的效果显著,安全性好.

    作者:黎宏庄;卢莘生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剖宫产同时子宫肌瘤剔除术106例分析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的影响.方法: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产妇106例,在剖宫产的同时行肌瘤剔除,并与同期90例单纯剖宫产的产妇作对照.结果:肌瘤剔除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长于单纯剖宫产组(均P<0.001),肌瘤剔除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24h内出血量多于单纯剖宫产组(分别为P<0.001,P<0.05),多发性肌瘤剔除术的出血量多于单个肌瘤剔除术(P<0.01),两组的术后病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在剖宫产时应根据产妇的体质、肌瘤的多寡来决定是否同时剔除肌瘤,一般状态良好的产妇在剖宫产的同时应尽可能行肌瘤剔除术,以免受日后再次手术的痛苦.

    作者:李冬雯;孙玉琴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困难原因及处理

    目的:探讨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困难原因及术中的处理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105例困难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困难原因分别为Calot三角区粘连89例(占84.6%,与以下各原因比较P<0.05),胆囊与邻近脏器粘连27例(占25.7%),胆囊颈部嵌顿结石20例(占19.1%),胆囊肿大23例(占21.9%),胆囊炎症充血、水肿、壁增厚≥0.6cm 18例(占17.1%),胆囊萎缩34例(占32.4%),肝外胆管变异21例(占20%),血管变异26例(占24.8%);其中有86.7%的病例合并两种以上的困难原因.成功101例,成功率96.2%,无胆管损伤、死亡病例.结论:Calot三角区粘连为常见困难原因;Calot三角区粘连处理直接影响手术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

    作者:缪辉来;林木生;陈明;陈念平;包仕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病案讨论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实习生将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纵横结合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格医生的关键.近两年来,我们在外科临床教学中采用病案讨论的教学方法,帮助实习生复习基本理论,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独立工作能力,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劲根;温学文;梁伟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IL-6及IL-10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IL-6及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给予ATRA与As2O3联用治疗,观察不同时段药物对患儿血清IL-6及IL-10水平的影响.结果: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与治疗前比较,IL-6及IL-10水平下降(P<0.01);达到临床缓解时的IL-6及IL-10水平较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降低,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首次巩固治疗结束时,IL-6及IL-10水平进一步下降(P<0.01).结论:ARTA+ As2O3能降低患儿血清IL-6及IL-10水平;IL-6及IL-10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同时也提示对APL患儿的治疗在达到临床缓解后仍须继续进行.

    作者:陈志辉;张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腹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外科急腹症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其发病急、变化快、需作紧急处理,由于病情发展迅速,疼痛剧烈,令患者难以忍受;同时要在短时间内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而患者对此常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护理人员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并运用心理学知识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2年7月共收住外科急腹症患者200多例,经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