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病案讨论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罗劲根;温学文;梁伟雄

关键词:病案, 外科, 临床教学, 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基础理论, 实习生, 培养, 临床思维方法, 独立工作能力, 纵横结合, 临床实习, 教育过程, 教学方法, 基本理论, 知识, 应用, 医生, 合格, 复习
摘要: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实习生将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纵横结合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格医生的关键.近两年来,我们在外科临床教学中采用病案讨论的教学方法,帮助实习生复习基本理论,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独立工作能力,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46例偶测血压正常青壮年糖尿病患者的动态血压分析

    目的:探讨青壮年糖尿病患者在偶测血压增高之前其动态血压是否已有改变.方法:对46例45岁以下偶测血压正常的青壮年2型糖尿病患者(A组)及41例健康人(B组)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对各种血压参数进行比较.结果:A组24h平均收缩压、白天收缩压、夜间收缩压、各项血压负荷值均高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率A组高于B组(P<0.01).结论:青壮年糖尿病患者动态血压改变表现为收缩压升高、昼夜节律改变及血压负荷增高,提示有早期高血压倾向及可能造成靶器官功能损坏,应早期预防及治疗.

    作者:罗劲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半边旗5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目的:研究天然药物半边旗5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作用,以期寻找新的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方法和吸光度检测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测定半边旗5F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培养基中的胶原含量以及Ⅰ、Ⅲ型前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半边旗5F对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能显著降低培养基中可溶性胶原的含量(P<0.01).上述抑制作用呈现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依赖性.采用RT-PCR法对Ⅰ、Ⅲ型前胶原的mRNA检测显示随着药物质量浓度增高前两者的表达量降低.结论:半边旗5F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为寻找有效治疗病理性瘢痕的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左强;张培华;罗少军;汤少明;梁杰;张刚;李瑾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甘利欣胶囊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甘利欣胶囊口服治疗儿童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4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1)甘利欣治疗组22例口服甘利欣胶囊3 mg.kg-1.d-1,每天2次,疗程3个月;(2)对照组20例口服一般护肝药包括肝泰乐、肌苷、复合维生素片等.所有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血清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层粘蛋白(LN)、丙氨酸转氨酸(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结果:治疗前各项指标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ALT、AS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甘利欣组治疗后血清Ⅳ-C、HA、LN水平分别为(92.9±22.6)、(91.8±24.8)、(71.6±7.1)μg/L;对照组分别为(128.1±20.5)、(125.5±26.5)、(98.6±7.9)ug/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甘利欣具有保肝抗纤维化作用,能改善慢性乙型肝炎患儿的肝纤维化程度.

    作者:郑伟强;庞超;龙尧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神经病学教学方法改进的实践

    神经系统疾病严重影响人类的健康.掌握神经病学的基本知识对医学生来讲非常重要.然而学生普遍反应神经病学的知识难学.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基本沿用纯语言和文字的灌输式教学,缺乏形象化;教学目的倾向理论学习和笔试,忽视自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操作能力的训练.教学过程基本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实习与理论学习相隔时间较长[1].学习结束后,学生对这门课程的教学都有一种失落感,如坠云雾之中.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这些不足严重阻碍了医学人才质量的提高和医学的进步.因此,神经病学教学方法亟待改进.我院神经科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在遵循现代临床发展需求是教学改革源泉的原则基础上,结合本校的实际,针对神经病学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探索.本文就我科改革的实际情况作以下几方面论述.

    作者:李龙宣;赵斌;许志恩;刑永前;韩陈保;王义刚;李君良;陈煜森;朱育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SARS的临床和影像学表现

    目的: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征及其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SAR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对患病后一系列胸片进行分析.结果:2例SARS患者均以发热为首发表现,其体征较轻,与影像学改变不符.X线表现 :(1)病变分布:单肺叶1例;双下叶1例,后累及双肺各个肺叶.(2)病灶形态:病变形态多样,肺纹理改变、斑片状及片状2例,右肺门影模糊、大片状、弥漫性磨玻璃样病变1例.结论:胸部X检查是诊断SARS的首先方法,其预后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关,影像的动态改变对指导治疗至关重要.

    作者:冯友权;葛湛;夏俊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及鞘膜积液

    目的:研究经腹股沟区小切口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及鞘膜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小儿腹股沟斜疝48例,鞘膜积液38例,经腹股沟区小切口行手术治疗.结果:本手术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省时,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结论:本手术方法较其它传统方法有较多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何琳;吴锦昌;陈春雷;谢景泉;方寒柳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IL-18对小鼠Th1和Th2细胞免疫应答作用的研究进展

    IL-18在IL-12的协同下能诱导T、B、NK细胞产生大量的IFN-γ,促进Th1细胞产生IFN-γ、IL-12、GM-CSF及上调IL-2Rα的表达;IL-18在没有IL-12的协同下,能诱导T细胞、NK细胞、嗜碱性细胞和肥大细胞产生IL-13和(或者)IL-4等Th2相关细胞因子,促进Th2细胞的分化.所以IL-12和IL-4等主要细胞因子对IL-18Rα的这种正负调节决定了IL-18在免疫反应中的不同作用.因此,IL-18能增强Th1和Th2引起的免疫应答.本文就IL-18对小鼠Th1和Th2细胞免疫应答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程涵蓉;陈铭珍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重症急性胰腺炎行早期手术治疗的临床意义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行早期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需中转手术的SAP患者的临床资料,基本手术方式为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并腹腔多管引流术.结果:23例治愈,9例死亡,病死率为28%.结论:对于一些经积极的非手术治疗而病情仍不断加重的病例,必须果断采取手术治疗.胰腺坏死组织清除加腹腔引流术是SAP的有效疗法.

    作者:胡季明;董峰;陈国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脑电图检查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早期诊断和病情判断中的意义

    目的:分析脑电图检查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简称病毒脑)的早期诊断和判断病情的意义.方法:对296例病毒脑的脑电图、脑脊液检查、头颅CT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脑电图检查296例均异常,异常率为100%;脑脊液检查96例,异常者50例,异常率为52.1%; 头颅CT检查54例,异常32例,异常率为59.3%.在病毒脑早期的异常率以脑电图高,明显高于脑脊液和头颅CT检查,差异均有显著性(P<0.001).脑电图的异常程度与病情基本平衡.结论:小儿病毒脑的脑电图早期敏感性高,具有早期诊断价值,并可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的依据.

    作者:关锦玲;李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加强临床教学管理的措施及其效果观察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临床教学任务繁重,且无专门教学编制,如何提高医院临床教学质量、保证医疗正常运作是教学管理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对医院实施加强临床教学管理,理顺兼职教师队伍,医务人员教学考核与职称聘任、奖金挂钩等措施前后两届实习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其对教学质量的影响.

    作者:徐敏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病案讨论在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阶段,是培养实习生将医学基础理论与临床知识纵横结合应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格医生的关键.近两年来,我们在外科临床教学中采用病案讨论的教学方法,帮助实习生复习基本理论,掌握临床思维方法,培养他们独立工作能力,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罗劲根;温学文;梁伟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浅议现代教育技术在医学院校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引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素质教育、创造思维、创新意识引起人们高度重视,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被引入教育教学过程,成为现代教育的技术基础.大多数医学院校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而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的学科,如何让医学院校的学生对其产生学习兴趣,进而学好这一课程,这是每一个医学院校数学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严峻问题.近几年来,笔者就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一些尝试,积累了一点经验,就此谈一下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作者:赵虹;王龙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及白细胞介素-8对良性胸腔积液的诊断意义

    目的:评价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对良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测定64例肺炎性胸腔积液及53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sIL-2R和IL-8水平,并与50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sIL-2R含量显著高于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P<0.01);肺炎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IL-8含量显著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P<0.01).结论:血清sIL-2R和IL-8检测对肺炎性、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有临床价值.

    作者:罗黎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腹症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

    外科急腹症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其发病急、变化快、需作紧急处理,由于病情发展迅速,疼痛剧烈,令患者难以忍受;同时要在短时间内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而患者对此常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护理人员了解此类患者的心理并运用心理学知识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具有重要意义.我院自2000年7月至2002年7月共收住外科急腹症患者200多例,经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均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李雪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筛漏斗CT冠状位影像在慢性鼻窦炎治疗中的意义

    目的:探讨鼻窦炎CT冠状位影像对慢性鼻窦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对50例慢性鼻窦炎筛漏斗的CT冠状位影像表现与鼻内窥镜所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位CT显示筛漏斗受阻的病变和解剖变异有:钩突异常36例,筛泡过度气化14例,鼻中隔高位偏曲6例,中鼻甲病变7例.该结果基本符合鼻内窥镜所见.结论:鼻窦炎冠状位CT扫描能清楚显示窦口鼻道复合体,并可确定病变类型和范围,从而准确指导手术目标.

    作者:陈俊雄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从一份调查看学生对医科专业(五年制)基础物理理论课教材的需求

    为使医科专业(五年制)基础物理理论课的教材适应中学教学大纲和高考科目的变化,以及了解考进本校的学生经过大学医用物理学占总课时2/3课时量的学习后的状况,我们于2003年12月对学生做了一次调查,现将部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吴祖明;黄育宽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256例急性胰腺炎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AP)患者心电图(ECG)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56例AP患者的ECG资料.结果:256例AP患者中有138例(53.9%)出现ECG异常.ECG异常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ST段降低和T波的改变等.结论:AP患者常伴有ECG的异常改变,ECG监测对判断病情发展及给予相应处理有帮助.

    作者:吴梅丽;李根武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全反式维甲酸与三氧化二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IL-6及IL-10的影响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与三氧化二砷(As2O3)联用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血清IL-6及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对6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儿给予ATRA与As2O3联用治疗,观察不同时段药物对患儿血清IL-6及IL-10水平的影响.结果: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与治疗前比较,IL-6及IL-10水平下降(P<0.01);达到临床缓解时的IL-6及IL-10水平较诱导缓解治疗第15天降低,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首次巩固治疗结束时,IL-6及IL-10水平进一步下降(P<0.01).结论:ARTA+ As2O3能降低患儿血清IL-6及IL-10水平;IL-6及IL-10在一定程度上可作为疗效观察的指标;同时也提示对APL患儿的治疗在达到临床缓解后仍须继续进行.

    作者:陈志辉;张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关联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21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它使得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合作更加频繁.随着我国加入WTO,学好外语、提高听说读写能力,对于我国的中、大学生来说显得更加重要.与语言研究者不同的是,一般的语言学习者(比如我们学生)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应用,即是在与人会话交际中通过对对方话语的正确理解和自己的正确表达来确保会话的顺利达成,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正确理解文章.如何正确理解一句话并得体地应用,从而成功达到交际意图,达到阅读目的,是我们在日语教与学的过程中应解决的问题.本文将对斯波伯和威尔逊的关联理论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讨,以期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

    作者:王珏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尿道加压注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和按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寻求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有效方法.方法:应用经尿道加压注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和前列腺按摩的方法,对 56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进行综合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愈46例,显效7例,有效3例,治愈率为82.1%,总有效率为100%.结论:经尿道加压注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和按摩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具有简单易行、疗效高、创伤小、复发率低的优点,适宜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作者:关建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东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