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颅底颌顶位摄影技术的改进/用高仟伏X线摄影对尘肺诊断的意义/数字化摄影必要性探讨

关键词:
摘要: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医学影像识别技术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与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一大批全新的影像技术进入医学的应用领域,影像技术进入了革命性的发展时期,出现了CT、DSA、MRI、SPET、PHT等,这些技术极大丰富了形态学诊断的领域和层次,提高了形态学的诊断水平;同时实现了诊断信息的数字化,功能各异的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技术,极大地促进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分为结构图像技术和功能图像技术两大类,结构图像技术主要用于获取人体各器官的解剖结构图像,借助此类结构技术透视图像而不经解剖检查,医务工作者就可诊断出人体器官的器质性病变,CT、MRI便是此类结构图像技术的代表,而在器官外形结构表现无异常而器官的生理功能发生异常变化时,需用功能图像技术,将检测到的人体器官的生化活动,以功能图像的方式表现出来,如SPECT、RPET.

    作者:谢宝杰;殷风华;张红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一种下颌骨侧斜位的投照方法/安其格纳芬注射液在CT增强扫描中的临床应用/茎突正位像的另一种摄影方法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浅析四肢骨与关节外伤X线诊断中的误诊和漏诊

    四肢骨及关节常因外伤进行X线检查,X线诊断中,有些骨折、骨病因多种因素造成的误诊和漏诊,究其原因,有X线投照的因素,骨组织畸形变的因素,联合外伤病理骨折的因素,阅片分析时不细致是造成误诊和漏诊的重要原因.调整、改变投照位置,提高正常、异常骨组织结构的分辨能力,认真阅读分析X线照片,仔细观察骨质情况,提高诊断技术水平,是减少消除误诊和漏诊的关键.现对四肢骨与关节外伤X线诊断、易发生误诊、漏诊的几个方面因素进行分析.

    作者:郭万里;田卫兵;李彦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B超与CT对41例胆总管下段病变的诊断与分析

    明确胆总管下段病变的部位和性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相继开展了B超、CT等新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本文对41例经临床和手术病理证实对胆总管下段病变之B超、CT影像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两者综合诊断价值.

    作者:任社民;赵萍;刘晓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大型X线机因操作不慎引起的故障1例/医用直线加速器故障2例/F78-ⅢA型300mA X线机故障1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ERCP对胰胆疾病的诊断价值/先天性食管闭锁1例/介入治疗肝脏海绵状血管瘤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肩关节外伤的CT诊断

    在肩关节外伤的影像学检查中仍以普通X线平片为主,CT检查方法主要在严重创伤或病变关系复杂时应用,本文统计了176例即有X线平片,又有CT检查的病例进行比较发现,CT在发现骨折、骨折碎片移位、骨折周围软组织血肿、关节脱位及外伤性异物等方面明显优于X线乎片,能够为临床提供更多、更全面的影像学资料.

    作者:冯晓新;王红;于守泉;李艳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淡谈增感屏的使用和维护/浅谈胸透应注意的问题/X线机附加部件的应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如何提高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

    根据自己工作的体会,结合我院近几年来所收治338例胸部急诊外伤发生肋骨骨折的病例,谈谈如何才能提高对肋骨骨折的X线诊断正确率.第一在诊断中要密切结合临床,了解病史.必要时要亲自检查病人,这一点很重要.一般病人都有明显外伤史,胸部疼痛剧烈,呼吸困难,咳嗽时加剧,局部扣压疼痛明显,有时可触及骨擦音.病人常不能侧卧,翻身困难.

    作者:陶剑光;王克乾;康华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左侧巨大型先天性膈疝误诊1例/软线投照四肢骨关节及软组织/简易髌骨轴位摄影方法/用胃肠机作静脉肾盂造影的诊断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慢性鼻窦炎的CT检查37例

    随着鼻内镜手术的广泛应用,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有了很大的进展.通过CT检查,能在慢性鼻窦炎诊治前提供更深入细致的解剖和病理改变资料,定位诊断相当准确.深入诊断有利于决定治疗计划,引导手术顺利进行.笔者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复习,结合本院37例慢性鼻窦炎患者的CT影像进行多方面分析.旨在探讨CT检查对诊断慢性鼻窦以及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王耀彬;王顺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颅底颌顶位摄影技术的改进/用高仟伏X线摄影对尘肺诊断的意义/数字化摄影必要性探讨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子宫输卵管慢性炎症影像表现/吞钡检查胃引起肠梗阻1例/526例颈椎病的X线诊断/泛影葡胺静脉尿路造影反应1例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ERCP-DSA临床应用30例

    ERCP-DSA即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插管后在DSA下进行造影,使胆管系统显示率大大提高,目前被公认为检查胆管系统有效而微创的主要诊断及治疗手段之一.我院于2000年4月至今在DSA配合下开展ERCP-DSA工作,现已做病人30例.该方法具有采集图像多,实时成像,图像清晰等特点,后处理多选择性及动态ERCP等特征,深受临床医生的欢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作者:夏东洲;穆辉年;丁秀琴;李毅;张晓勇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支气管造影25例分析

    支气管造影技术是胸内科的一种常用方法,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出支气管的解剖形态、生理状态和病理改变,从而显示疾病的所在部位、性质和范围.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本文收集我院支气管造影资料完整的25例病例,总结了支气管造影的操作及效果,初步探讨了支气管疾患的X线表现.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火平;刘启真;焦新光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HIV阳性肺炎并发纵膈皮下气肿、气胸1例分析

    HIV阳性引起顽固性肺炎报告并不少见,但引起纵膈及皮下气肿、气胸实属少见.现将HIV阳性病人住院40余天X线表现呈多样化改变报告如下:病例资料于2000年2月26日入院,该病人因十天前受凉开始出现胸闷、气喘,同时伴发烧,体温高时高达40℃,且无规律.曾在当地医院按一般炎症处理,体温降至37.4℃,但胸闷、气喘仍未缓解,两天前病情加重活动受限,卧床休息后仍不能缓解,为求进一步治疗转院就诊.

    作者:杨长年;李国仁;喻朋辉;董红霞;冯国勇;谢崇岭;王涛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31例下野肺结核X线误诊分析

    肺下野不是结核的好发部位,与肺下野出现肺结核病灶,尤其发生在基底段时,容易造成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收集了1993年-2001年肺下野结核X线先后误诊47例,现将临床及X线资料较完整的31例分析如下.

    作者:沈行平;陈先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影响低溶点铅挡块制作质量的因素

    在肿瘤放射治疗中为了适应靶区和计划区形状的需要,为了保护射野内的重要器官和正常组织免受不必要的照射,常常需要制作低溶点铅挡块将正方形或长方形的规则射野变成不规则射野,使射野形状与靶区形状的投影相一致,也可根据被挡组织和器官的医嘱需要量,制作成全挡、半挡、1/4挡.

    作者:孙扬;吴霞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232例儿童颅脑病变的CT分析

    儿童颅内经常性病变主要有出血、畸形、感染、肿瘤、脑白质病等.本组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7年8月至2000年10月经CT检查发现的小儿颅内病变232例,在此探讨其CT特征.

    作者:顾元凯;陈铎堡 刊期: 2002年第11期

  • 先天性肩胛骨高位症1例报告

    患者男15岁.自幼左肩高耸畸形伴左上肢功能障碍.查体:左肩畸形,高于右肩,左上肢上举及外展受限,脊柱左侧弯畸形.身高低于同龄青少年.其他未见明显异常.X线表现:1肩胛骨改变:左侧肩胛骨呈扁三角形,较健侧小,内侧角呈杵状向上突出,其端点约与C6椎体同高,较右侧高出2个椎体,腋缘近似水平状,肩胛下角平第5后肋水平,较右侧高2个肋单元,横径较健侧宽约2cm.肩胛盂浅小,中央部分略凸,肩峰细小并向下弯曲.

    作者:寻静 刊期: 2002年第11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