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软骨发育不全1例的影像诊断

乔志敏;闫红华

关键词:
摘要:孕妇27岁.孕8个月,行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臀位,胎头双顶径8.7cm,颅骨光滑完整,脊柱排列整齐,胸部扁平,腹部膨隆,四肢短小;测股骨长约2.1cm,肱骨长约2.0cm,胫骨长约1.6cm,羊水深处约14cm.其双顶径相当于孕35周,股骨长仅相当于孕17周,二者明显不成比例.超声诊断:宫内单活胎,胎儿四肢发育短小畸形,羊水多.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相关文献
  • PACS系统建设中若干问题的探讨

    PACS(图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 system,简称PACS)是医院信息化、数字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实现了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了医疗诊断水平与效率,代表着新时代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形象.PACS的建设,要充分考虑与HIS(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HIS)的集成和系统的可扩展性,及将来全院或全社会医疗网络化的需求等.HIS主要对全医院的病人信息,经费信息、物流信息进行管理,而在医院的医疗诊断工作中,PACS更具重要性.PACS发展已进入大型化、分布式时代.

    作者:冯骥;梁存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钼靶X线摄影的技巧与要点

    目的:探讨钼靶X线的摄影技术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总结这几年乳腺摄影工作的步聚、技巧、要点.结果:摄影手法的熟巧,技照条件选择的恰当,是获得一张良好乳腺片的前题.结论:钼靶X线以其操作简便,价格低,信息量大,图像清晰而成为诊断乳腺疾病的首选手段.

    作者:龙丽珍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16层螺旋CT横断扫描,获得原始横断面图像,采用大密度投影法(MIP)、曲面重组法(CPR)和表面阴影显示法(SSD)技术重建局部组织和器官的三维图像.结果:实现了多个观察面,立体的,接近解剖,仿真的,更形象和直观的影像学信息,充分的满足了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需求.

    作者:盛成皿;田贵森;聂俊杰;王巍;陈然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双排螺旋CT颅脑扫描两种层厚重建显示微小病灶比较

    目的:探讨颅脑扫描两种层厚(5mm、10mm)重建图像显示微小病灶情况.方法:随机选择200例50岁以上颅脑扫描病例作为分析对象,使用SOMATOM欢悦双排螺旋CT采用2-5mm方式扫描,分别重建5mm、10mm层厚图像.结果:5mm层厚图像较10mm层厚图像显示出更多的微灶,新增微灶病例38例,增加显示率为63.3%,许多稳定性病灶得到确认,减少了误诊的发生.结论:5mm层厚图像较10mm层厚图像能提供更多的诊断信息,有显著临床价值.

    作者:徐旭斌;沈贤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数字化成像与传统的乳腺屏/胶钼靶摄片

    目的:利用数字化成像技术原理,实现乳腺钼靶片数字化成像的基本过程及临床应用,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方法:对700余例乳腺摄片使用IP板摄片,进行数字化处理.结果: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可以实现乳腺数字化摄片,为乳腺疾病诊断提供高质量图像.结论:拥有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的医院,可以利用现有设备实现乳腺数字化成像.

    作者:高庆言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晚期肺Ca介入治疗附100例病例分析

    目的: 讨论经皮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SAI)对于晚期肺Ca的治疗效果.方法:对于100例晚期肺Ca病人采用Seldinger的穿刺技术行选择性支气管插管.结果:中心型肺Ca优于周围性肺Ca,小细胞肺泡Ca,鳞Ca优于腺Ca,生存一年以上者64%,两年以上者51%,三年以上者40%.结论:对于晚期肺Ca,治疗首选经皮支气管灌注化疗,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王涛;孙建军;叶巽;黄祖泉;林丽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腹部动脉介入性血管造影剂量的选择及体会

    目的:腹部选择性动脉造影是腹腔脏器疾病的确诊及介入(灌注)治疗、出血点的寻找、血管的狭窄、畸形等病变可靠的检查方法.方法:本文收集我院2000-2002年以来腹腔介入161例共425条血管造影资料,现根据其造影效果满意程度,进行选择比较.结果:后确定腹部脏器血管佳有效剂量.结论:高质量的开展介入放射工作,需对造影工作过程中,准确掌握各支血管注射剂量,就操作中注意事项及操作常规提出必要的对策.

    作者:赵原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X线数字成像摄影体会(附1例报告)

    患者女,年龄62岁.因外伤2天,2006年4月20日夜间突发胸部疼痛,来我院诊治.

    作者:何锋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重视优维显在泌尿系造影中的不良反应及预防

    非离子型造影剂优维显注射液因其造影效果好,毒副作用小,安全可靠,被临床广泛运用于X线造影检查中.但在造影检查中非离子型造影剂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值得重视防范和减少造影剂的不良反应.

    作者:杨宁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R 图像评价

    CR的应用,使得X线图像质量有质的飞跃,尤其床边摄片、乳腺摄片、肾盂造影时普通摄片有很大的局限性,CR的应用使我们获得了高质量的图像.

    作者:赵友涛;赵秀臣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将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30例,男18例,女12例;B组30例,男16例,女14例.A组30例病人在抗生素等治疗的基础上,加以痰热清注射液20ml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内静脉点滴,每日一次,B组为常规抗生素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0天.结果:A组与B组的痊愈率分别为83.3%和63.3%有效率分别为96.6%和80%.A、B组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痰热清辅以抗生素联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肯定,值得推广.

    作者:柏文彦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肺部低剂量螺旋CT扫描的应用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CT价格的降低,其肺部检查率将显著增长,其常规扫描CT球管的负荷将加大,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有效的降低管电流可延长其使用寿命,为医院节省开支,有效的降低了病人的辐射剂量.本文着重探讨低剂量螺旋CT扫描在胸部的应用.

    作者:周雄;周益军;刘晓琳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贲门区的检查技术与贲门癌的特殊X线表现

    发生在胃底贲门区的癌,由于其所处的解剖部位特殊,有着和胃其它部位发生的癌不同的特点,常需采用一些特别的检查方法以发现其特有的X线表现.贲门区局部解剖复杂,粘膜排列不规律,又缺乏蠕动,并高居于肋弓下,单对比手法触诊或者加压技术常难以施行.双对比造影对贲门癌的检查比胃其它部位癌的检查更为必要[1].

    作者:刘金录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CR在颈椎骨折摄影中应用价值

    年来,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迅速发展,X线数字摄影(CR)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与临床,目前我们已成功完成550例颈椎摄片检查,现将摄影结果及临床应用价值介绍如下[1].

    作者:卢霞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MSCT、MRCP及超声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RCP及超声在胆道梗阻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证实的胆道梗阻性疾病32例,行MSCT、MPCP及超声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2例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超声总符合率78.1%,MSCT总符合率87.5%,MRCP总符合率78.1%.结论:MSCT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的诊断符合率较MRCP、超声为高,可作为胆道梗阻性疾病的主要检查方法.

    作者:孙松;汪军峰;李忠学;樊树峰;吴海鸰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450例腰硬联合麻醉临床麻醉效果分析

    目的:通过450例腰硬联合麻醉临床麻醉资料分析,探讨其影响麻醉效果因素为临床麻醉提供借鉴性依据.方法:将450例患者手术拟于腰硬联合麻醉下施术.结果:入室后行腰硬穿刺术,其中穿刺成功438例,占97.3%;穿刺失败12例,占2.7%,后改为硬膜外麻醉或局麻强化.结论:通过以上450例患者腰硬联合麻醉的麻醉和手术过程进行对比分析来了解临床麻醉效果.

    作者:金光辉;宫万力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肾癌的CT诊断(附16例分析)

    肾癌是泌尿系统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占肾恶性肿瘤的75%,CT对肾癌的诊断和分期准确性超过了90%[1],已成为诊断肾癌不可缺少的手段.笔者收集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16例,重点讨论其CT表现,以期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作者:董春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原发子宫内膜恶性肿瘤CT分期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CT在妇科肿瘤的诊断中已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CT具有无创伤、无痛苦、无危险及对病变的检出率和诊断的正确率高的特点.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1997-09-2006-02期间共24例资料完整的子宫恶性肿瘤病人CT、临床及病理资料,主要讨论了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分期和处理中CT的作用.

    作者:冯涛聚;张进强;李照兴;王炜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如何确保MRI检查顺利进行

    由于MRI检查时间比其它医学检查时间长,且机器噪声大,许多病人检查完后感觉在受罪,为了让病人能够愉快接受MRI检查,并且检查完后感觉不难受,现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谈如下几点看法.

    作者:蓝萍;林瑜;黄丽玲 刊期: 2006年第12期

  • X线平片肋骨骨折漏诊原因分析与对策

    在胸部创伤中肋骨骨折为常见,而X线平片是目前检查的前选方法,除了可以发现肋骨骨折外,尚可发现锁骨、肩胛骨等部位的骨折,以及是否合并气胸、液气胸、胸腔积液、肺挫伤、皮下纵膈积气等异常改变.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如外伤时骨折端无明显错位或骨折端有嵌入,造成有些肋骨骨折胸部X线平片很难发现,另外有些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是在抢救过程中床边摄片,X线照片质量较差,造成误诊或漏诊,延误诊断,给病人造成痛苦或危及生命,有些给法医鉴定带来困难,甚至引起医疗纠纷.本人收集我院自2001年1月以来资料完整,胸部创伤中有肋骨骨折的患者262例,并作回顾性分析,其中有38例X线平片首诊漏诊,现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童春荣;王建文 刊期: 2006年第12期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医用放射技术杂志

主管:中国医药报刊协会

主办:中国医用放射设备企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