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三苯氧胺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的影响

唐伟琼;刘毅;刘洪君

关键词:他莫昔芬,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增生, B超检查
摘要:目的:观察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服用三苯氧胺(TAM)后对子宫内膜的影响.方法:21例绝经后乳腺癌患者服用TAM(TAM组)后出现阴道出血而行B超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另外以同时期无TAM服药史的非乳腺癌患者因绝经后阴道出血而行B超检查及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的59例作为对照组.结果:TAM组发生子宫内膜息肉和宫颈息肉共8例 (38.1%),而对照组为10例(16.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TAM组发生子宫内膜增生7例(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例(13.2%,P<0. 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服用TAM后子宫内膜病变增多,故应监测这些患者的子宫内膜的变化.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呼气流速高位小平台的临床意义及特征参数

    目的:探讨呼气流速高位小平台的呼吸生理特征及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肺通气功能检查示呼气流速高位小平台的患者152例,测量其流速平台特征,并对其中124例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以测定其气道反应性.结果:全部152例患者中,临床诊断为咳嗽查因有99例,占总人数的65.1%,支气管哮喘有27例,占总人数的17.8%,其它疾病有26例,占总人数的17.1%;呼气流速高位小平台的起点出现在大呼气流速(PEF)值的84.99±7.61%处,用力肺活量(FVC)值的76.85±7.18%处;终点出现在PEF值的75.30±10.42%处,FVC值的57.99±11.26%处;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的124例患者中有118例为阴性,占进行激发试验全部患者的95.2%.结论:呼气流速高位小平台特征参数的提出将有助于临床对该平台的判断和实际应用,它对鉴别气道反应性升高有较大的参考意义及临床价值.

    作者:谢燕清;刘璁;黄润璇;孙秀雯;郑劲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严重创伤后炎症反应的发生与干预

    机体受到严重创伤后,会在应激条件下产生炎症反应.局部的、自限性的炎症反应对机体的组织修复是有利的.但在重度创伤刺激下,机体的平衡能力失调,可能使初始的有益的炎症反应转变为失控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甚至多器官功能衰竭,或者出现免疫功能低下.因此,在机体受到创伤后,如何正确理解创伤与炎症反应的关系并进行正确的干预,在临床上十分重要.

    作者:黄晓桦;荣新洲;钟惟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聚乙二醇修饰超氧化物歧化酶及其稳定性研究

    目的:制备聚乙二醇-超氧化物歧化酶结合物(PEG-SOD)并比较天然SOD与PEG-SOD的稳定性.方法:采用氰脲酰氯法先对聚乙二醇-6000(PEG-6000)进行活化,再以活化后的聚乙二醇对牛血Cu,Zn-SOD进行化学修饰,制得PEG-SOD.将天然SOD与PEG-SOD分别进行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及蛋白酶稳定性的实验.结果:PEG-SOD的活性保留率在70 ℃和80 ℃的水浴中均比天然SOD高出10%~20%,在不同的pH下,PEG-SOD的活性保留率均比天然SOD高10%~40%,在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中PEG-SOD的活性保留率均比天然SOD高9%~11%.结论:PEG-SOD比天然SOD在热稳定性、酸碱条件及抗酶解三方面的稳定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作者:季波;徐滢波;赵树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新会市病人细菌感染和药敏情况的定期统计和报道

    目的:使新会地区近80个医疗单位的临床医生能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地区人群微生物感染新情况,从而对门诊急性感染病人能相对有目的和有方向地使用合适的抗生素,直接提高医疗效果,终达到减少病人在病情上和经济上的压力.方法:采用法国ATB 微生物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对应进口检测试剂,对各大门诊和住院部患各类感染的病人作严格准确的检测,每个季度对细菌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情况作统计分析,并将统计结果以报告形式发送全市各医疗单位,以供临床医生参考.结果与结论:经一年试探性工作,证实开展该项工作不仅对临床医生医治急性细菌感染病人(治愈率在72.5% ~85.0%之间)的工作起很好协助作用,而且对推动本地区医疗水平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均起着积极的作用.

    作者:梁剑宁;李耀明;黄坚珍;黄女俭;蔡小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静注毒品者肺栓塞5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静注毒品者肺栓塞5例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我所1994-2000年收治5例静注毒品者肺栓塞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合并细菌性心内膜炎3例;合并败血症4例,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球菌为主;合并丙型病毒性肝炎3例.结论:静注毒品者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表现复杂,放射性核素肺吸入,灌注显像是诊断肺栓塞安全、可靠、无创的检查方法.

    作者:李德容;陈荣昌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611例小儿恶性肿瘤病理学分析

    目的:了解小儿恶性肿瘤的发病情况与病理分类.方法:对611例小儿恶性肿瘤常规镜检、部分加做特染、免疫组化.结果:611例小儿常见恶性肿瘤分类依次为:恶性淋巴瘤205例,其中何杰金氏淋巴瘤53例,非何杰金氏淋巴瘤152例;肾母细胞瘤135例;内胚窦瘤94例;神经母细胞瘤85例,其中神经母细胞瘤72例,神经节神经母细胞瘤13例;横纹肌肉瘤53例;恶性畸胎瘤39例.男性399例,女性212例,男∶女为1.9∶1.年龄组:0~3岁306例,3~6岁193例,6~14岁112例.结论:随着社会的发展,小儿肿瘤有逐步增加的趋势,也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广大儿童的健康.

    作者:张美德;邓华;曾荣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梗阻性黄疸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改进

    目的:探讨梗阻性黄疽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演变和存在的新问题,提出改进意见.方法:回顾了1980~2001年共21年中三所医院在不同时期经外科手术治疗的169例梗阻性黄疸病例的临床资料,按不同的年代将资料分为三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三组病人的诊断方法不同,治疗效果有明显差异.第一组从1980年至1982年14例,死亡2例(占7%).第二组从1983年至1996年间手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病例共124例,术后1个月内死亡8例(占6.5%).第三组病例从1997年至2001年共31例,术后一月内死亡1例(占3.1%).结论:影像学的发展为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帮助,使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和定位诊断更精确;胆道手术技术的提高和微创外科技术在胆道外科的应用使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更合理、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死亡率明显下降;根据不同黄疽病人合理选择使用影像学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法是提高梗阻性黄疽疗效的关键.

    作者:鲁培荣;胡以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广州市海珠区女性尿失禁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广州市海珠区女性尿失禁的患病率及有关发病因素.方法:采用问卷形式对广州市海珠区15周岁以上的女性人群进行有关尿失禁的调查,抽样调查415人.结果:获有效资料414份,回收率99.8%.尿失禁患病率为57.5%,其中压力性尿失禁患病率为36.2%,非典型尿失禁患病率为21.26%.若按6个年龄段分组,即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65岁以上,则尿失禁的患病率分别为38.7%、37.3%、54.4%、69.5%、82.6%和73.0%,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的趋势.婚姻、产育和文化程度低亦是尿失禁的易患因素.结论:广州市海珠区女性尿失禁患病率相当高,应引起广大医务人员及社会各界的重视,帮助患者及早治疗,恢复其身心健康.

    作者:李江婷;谢克基;容超贤;姜少军;姚建玲;吴瑞芳;梁胜军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低位直肠癌应用吻合器作保肛手术62例分析

    目的:总结应用肠道吻合器作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8年期间所作的吻合器保肛手术62例的资料,包括病理分型,肿瘤距肛门位置,病程分期及年龄性别及手术方式等.结果:全组病人均达到手术根治目的,应用吻合器吻合一次成功,术后无任何并发症.随访率达80%,随访术后两年以上者生存率76.4%,五年生存率为56%.随访期为2个月至8年不等.结论:应用吻合器治疗下段直肠癌,有效地解决了术中手法吻合常遇到的直视困难致视野不清,暴露困难之弊端.为保肛手术提供了便利快捷,吻合可靠的有利条件,且显示并发症少的优点.

    作者:雷建;黄炯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精神病人生存质量问卷的编制

    目的:编制适合于精神病人的生存质量问卷,为评价精神病人的生存质量提供工具. 方法:课题小组提出条目形成条目池,然后征求病人及家属意见,经编排形成初步量表,用初步量表进行预测试,筛选条目形成确定量表,然后进行取样测试,对量表进行信度、效度检验.对象为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本(CCMD-2-R)中关于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精神病诊断标准的病人,共250例.结果:量表分生理、心理、社会和症状四个维度.重测信度,四个维度分及问卷总分的相关系数为0.51~0.994.量表内部一致性的克朗巴赫(Cronbach)α系数,生理维度为0.80,心理维度为0.74,社会维度为0.73,症状维度为0.67,总量表为0.88.结构效度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并作方差大旋转,其中有14个因素的特征值大于1,共解释总方差的63.97%.内容效度,各维度条目与维度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生理0.31~0.69、心理0.41~0.67、社会0.38~0.62、症状0.30-0.73.结论;本问卷基本达到心理测量学的要求,但仍有待于在试用过程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作者:潘润德;潘天伟;黄小明;杨理荣;覃圣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超声引导细针穿刺肾脏技术的临床应用

    目的: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取肾脏活组织,观察取材成功率及对临床和病理的使用价值.方法:69例肾疾病患者,采用日立EUB-340型超声诊断仪,在带穿刺导向的线阵探头指引下,用自动活检针循超声屏幕上固定的肾图相进行一秒钟快速肾活体组织取材.结果:69例中65例取材成功,占94.2%.取材分送病理光镜、电镜及免疫荧光检验.65例均取得正确临床病理诊断.结论:用超声引导细针自动活检取肾组织既可保证取材质量,又可减少合并症的发生.

    作者:徐绍芬;柳建华;高钟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脐血CD34+细胞巨核系定向诱导分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TPO与SCF、IL-11协同在体外促进入脐血CD34+细胞向巨核系增殖分化的效应.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分离纯化脐血CD34+细胞,在含血清液体培养体系中、细胞因子诱导下培养14 d.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不同时间点培养体系中CD41+细胞的比例;同时采用甲基纤维素半固体集落培养测定CFU-MK的数量.结果:经14 d培养,TPO+SCF+IL-11组可使CD41+细胞和CFU-MK数量分别扩增40.83±12.41倍、7.86±2.63倍,明显高于TPO组的28.69±8.27倍、4.48±1.25倍.结论:在体外SCF和IL-11可以协同增强TPO诱导脐血CD34+细胞向巨核系增殖分化的作用.

    作者:应逸;毛平;许艳丽;王汉平;王顺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猪肝细胞的Gerlach分离法

    目的:探讨猪肝细胞分离收获率、存活率.方法:取本地杂种小猪作为肝细胞供体,采用Gerlach五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猪肝细胞,血细胞计数板计数细胞产量,Trypan Blue 拒染法计算细胞活率.结果:每只猪肝平均可获得(12.22±1.57)×109个肝细胞,平均活力为95.4%±2.41%.结论:采用Gerlach五步胶原酶灌流法分离猪肝细胞,获得较高产量和活力的游离肝细胞.

    作者:刘应生;胡以则;林景泰;章乐虹;杨学伟;向荣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医学论文标题英译

    众所周知,看文章,我们首先要看的是标题,题目取得好,简练又吸引人,就会引起读者的兴趣.题目常常能概括地反应文章的内容.翻译文章题目,不仅要求译得简练、切题、醒目,还要力求突出主题,开门见山,但也切忌对号入座的硬译、死译.要译好题目,并非易事,有时看似几个简单的中文字,译起来却颇费周折,往往花许多时间推敲、经反复斟酌方可译出.目前,医学界国际交流活动日趋频繁,国内许多刊物须附英文标题和摘要,因此学术论文的标题英译也越来越重要.本文谈谈在医学类论文题目的英译中应了解和注意的一些问题,希望能有助于医学界人士.

    作者:林生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石菖蒲水煎剂抗癫痫动物模型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石菖蒲水溶性部分的抗癫痫作用.方法:采用传统水煎法得到石菖蒲水煎剂,分别试验戊四唑(PTZ)、大电休克(MES)急性惊厥模型及PTZ慢性点燃模型.结果:石菖蒲水煎剂10 g/kg可显著降低PTZ和MES急性模型的惊厥发作率(P<0.01),与VPA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并降低PTZ慢性点燃大鼠的发作级别(P<0.01).结论:石菖蒲水溶性部分(即水煎剂)具有显著的抗癫痫作用.

    作者:陈俐;廖卫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部感染的临床及细菌学分析

    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肺部感染的易发因素、致病菌的构成情况以及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部感染者的临床及细菌学特点.结果:(1)高龄、手术治疗、慢性基础性疾病是常见易并发感染的因素.(2) 大肠埃希氏菌是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肺炎主要的致病菌.(3) 未合并肺部感染的SAP死亡率低(P<0.05),抗生素的合理使用与结局有关.结论对SAP加强医疗护理措施,加强医院感染的管理,提高SAP并发肺部感染的预见性;根据病情合理使用抗生素都有利于本病的救治.

    作者:夏金堂;徐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眼睑及角膜带状疱疹20例

    目的:阐明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眼睑及角膜带状疱疹感染疗效.方法: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静脉滴注.结果与结论:西米替丁联合病毒唑治疗眼睑及角膜带状疱疹疗效明显(总有效率85%).

    作者:王熙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妊娠期糖耐量异常患者用短效人胰岛素治疗的益处

    目的:探讨短效人胰岛素治疗对妊娠期糖耐量异常(GIGT)患者及其婴儿是否有益.方法:用OGTT筛选出GIGT患者108例后分为GIGT胰岛素治疗(GIGT-IT)组和GIGT对照(GIGT-C)组,每组54例.前者予短效人胰岛素皮下注射,后者仅予饮食治疗.随访妊娠结局.结果:①GIGT-IT组母婴患病率分别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70%、羊水过多5.56%、胎膜早破3.70%、手术产5.56%、巨胎5.56%、无死胎,而 GIGT-C组则相应为 14.81%、 24.07%、12.96 %、 31.48%、 37.04%、5.56%,两组间各病患病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②当妊娠期空腹血糖(FPG)在3.33~4.44 mmol/L、餐后 2 h血糖 (PG 2 h)在 4.45~5.56 mmol/L、糖化血红蛋白( HbA C) 4~6%时,母婴患病率低,而低血糖反应很少发生;③妊娠期PG2 h、HbA C水平与新生儿体重呈显著正相关(分别r=0.5125,0.5679,均 P<0.001 ).结论:GIGT患者母婴患病率增高,使用短效人胰岛素治疗并尽可能使血糖正常化,能显著降低GIGT患者母婴患病率.

    作者:萧正华;周玉琴;陈定宇;周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糖尿病患者老年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目的:比较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emusification,PHACO)与现代囊外摘除(extracapsular cataract extraction,ECCE)两种不同术式治疗糖尿病患者白内障优缺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分析我院1998年至2001年糖尿病患者白内障66例76只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6例42只眼,现代囊外摘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30例34只眼,对两者术前血糖、术后视力、角膜散光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66例76只眼糖尿病患者包括术前空腹血糖高于正常者均安全完成手术,经统计分析,PHACO组的空腹血糖水平高于ECCE组;术后裸眼视力≥0.5者PHACO组占76.2%,ECCE组占26.5%,PHACO组优于ECCE组;角膜散光PHACO组低于ECCE组.PHACO组术后并发症低于ECCE组.结论:PHACO组有较高的血糖耐受水平,把握好手术时机,采用小切口超声乳化术,多数糖尿病患者可获得满意效果.

    作者:曾敏智;郭露萍;陈振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 窦性心动过缓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优越性

    目的:评估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对球后阻滞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所致眼心反射的承受能力.方法:59岁以上的窦性心动过缓患者61例,入院时常规心电图检查以记录术前心率,心电监护球后阻滞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中的心率变化,记录球后麻醉注射时、按压眼球时和人工晶体植入时的低平均心率(分别取心电监护仪所显示的10次低心率数值的平均值),心率减慢或加快的数值等于或大于术前心率的10%就记为心率加快或减慢.结果:与术前相比,球后麻醉注射时心率加快(P<0.01);按压眼球时心率渐回复,1例的心率急剧下降,停止按压眼球后即回复;手术操作过程中心率平稳于术前状态.结论: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所致眼心反射有较好的承受能力,但在按压眼球时要密切观察心电变化.

    作者:杨延灵;方秋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州医科大学

主办:广州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