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益气除痰方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

杨建猛;林丽珠;方若鸣;杨文娟;孙玲玲

关键词:益气除痰方/药理学, 肺癌/中药疗法, 细胞凋亡, 肺癌细胞/超微结构, 流式细胞术,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除痰方对C57BL/6J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中药组(益气除痰方组,剂量为27.3 g·kg-1·d-1)、顺铂组(剂量为1 mg· kg-1·d-1)、联合组(中药联合顺铂)、模型组,采用右腋部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法造模;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凋亡率及通过透射电镜观察Lewis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中药组、顺铂组、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中药组、顺铂组、联合组在透射电镜下均可观察到Lewis肺癌细胞呈现早期凋亡形态.[结论]益气除痰方治疗肺癌的作用与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有关.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健脾利湿中药联合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目的]探讨健脾利湿中药在激光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对30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经光学相关断层扫描(OCT)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明确诊断,给予激光治疗,治疗后服用健脾利湿中药30 d.观察治疗前后视力情况、视网膜形态和神经上皮脱离高度变化,不同时间CSC患者治愈情况,FFA、吲哚青绿造影(ICGA)检查结果以及复发情况.[结果](1)患者治疗前、后平均视力分别为0.54±0.21、0.80±0.19,治疗后平均视力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 (2)治疗后OCT显示黄斑区视网膜神经上皮浆液性脱离吸收,神经上皮脱离高度治疗前为(543.39±132.33) μm,治疗后为(213.81±22.62) μm,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周内治愈的有21例,占70%;4周以上9例,占30%.(3)治疗后FFA显示治疗后视网膜色素上皮(RPE)渗漏点消失,吲哚青绿造影(ICGA)显示脉络膜高通透性改善.(4)复发情况:1例在治疗后7个月时CSC复发,占3.3%.[结论]激光治疗围手术期应用健脾利湿中药是治疗CSC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杨旸;祁勇军;刘婉君;邓建华;谢晓燕;许懋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葶苈大枣泻肺汤对肺癌小鼠水通道蛋白1及恶性胸水的影响

    [目的]探讨葶苈大枣泻肺汤对肺癌小鼠恶性胸腔积液及水通道蛋白1 (AQP1)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建立肺癌动物模型,分为肿瘤组和中药组,并设立正常对照组,记录各组胸水量,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及Real-time PCR法测定AQP1及AQP1 mRNA水平.[结果]肿瘤组小鼠胸腔内见血性积液及肿瘤结节生长,中药组小鼠胸水量较肿瘤组显著减少,壁层胸膜AQP1水平及mRNA表达均较肿瘤组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葶苈大枣泻肺汤可以抑制肺癌小鼠壁层胸膜AQP1及mRNA表达,减少恶性胸水.

    作者:张靖轩;张伟;周华荣;谢慧文;董洪珍;肖曼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活血灵片对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模型兔的影响

    [目的]观察活血灵片对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DVT)兔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将60只新西兰兔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低分子肝素钙组(剂量为300 U·kg-1·d-1)和活血灵片组(剂量为0.27 g·kg-1·d-1),观察各组对创伤性肢体深静脉血栓模型兔血液流变学、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6-Keto-PGF1a)及血管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结果]活血灵片组的全血粘度(高切)、全血粘度(中切)、全血粘度(低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刚性指数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血浆TXB2、ET、6-Keto-PGF1a水平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灵片治疗DVT的作用与其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降低TXB2、ET、6-Keto-PGF1a水平有关.

    作者:蔡立民;桑传兰;谭志超;袁胜超;曾勤;王萧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基于中医临床试验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小重要差值的研究

    [目的]评估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在失眠人群中的小重要差值(minimal important difference,MID).[方法]采用中医药随机对照试验的数据进行研究(注册号:ChiCTR-TRC-10001138),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和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个中心的152例失眠患者纳入研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排除不合格及脱落病例后共纳入137例,试验组70例给予中药、平衡针及睡眠卫生指导,对照组67例给予安慰剂、轻微针刺及睡眠卫生指导,分别在药物干预前、治疗第29天及第56天的随访阶段由患者填写PSQI,使用锚定法和分布法对PSQI的MID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第29天,PSQI得分差值的变化范围在1.93 ~ 2.90之间.在第56天的随访阶段,pSQI得分差值的变化范围在1.63~3.98之间.分布法中效应值估计的PSQI的MID变化范围在1.14~ 1.75之间,平均为1.54.标准测量误差得出的PSQI的MID变化范围在1.69~1.80之间,平均为1.75.[结论]使用锚定法和分布法评估PSQI的MID,对临床及量表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路桃影;李艳;潘集阳;吴大嵘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败丹黄液鼻腔灌洗对慢性鼻窦炎术后鼻黏膜功能及形态恢复的影响

    [目的]多时间点动态观察败丹黄液鼻腔灌洗治疗对慢性鼻窦炎术后鼻黏膜功能及形态恢复的影响.[方法]收集92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32例,B组31例,C组29例.A组患者术后用败丹黄液行鼻腔灌洗;B组用地塞米松、庆大霉素盐水灌洗液行鼻腔灌洗;C组为对照组,不进行鼻腔灌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6周、3个月、6个月、1年进行鼻黏膜纤毛传输速率(mucociliary transport rate,MTR)测定及鼻内镜体征评分,进行上述指标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3组患者治愈率、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腔清洁时间A组、B组较C组短(P<0.05或P<0.01),A组优于B组(P<0.01);3组上皮化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S).术后6周,3组鼻内镜评分总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黏膜水肿单项评分,A组优于B组及C组(P<0.01),MTR比较,A组、B组均优于C组(P<0.01),A组优于B组(P<0.01).术后3个月,3组鼻内镜评分总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黏膜水肿单项评分,A组优于B组及C组(P<0.01),MTR比较,A组、B组均优于C组(P<0.01),A组优于B组(P<0.01).术后6个月、1年,3组MT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评分总分及各单项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内镜术后鼻黏膜功能、形态的恢复过程二者相辅相成,进程并不完全一致;败丹黄液鼻腔灌洗可以加快鼻黏膜功能及形态的恢复,该作用在术后早期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林;林小燕;陈新野;谢民强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广藿香青枯菌的PCR鉴定与寄主专化性研究

    [目的]从感染了青枯病的广藿香植株中分离鉴定青枯菌,并进一步探讨青枯菌的寄主专化性.[方法]采用组织浸泡划线法分离青枯菌;选用青枯菌的特异性引物,对分离菌株进行PCR鉴定;以广藿香、番茄与花生为材料,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法和苗期接种法,进行寄主专化性研究.[结果]根据分离菌株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培养基上的菌落特征、致病性回接实验和PCR鉴定结果表明,从感染了青枯病的广藿香植株中分离得到的菌株HX6、HX13、HX15与HX17为青枯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对3种寄主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HX15及HX17对广藿香的致病性明显高于番茄和花生;菌株HX6对3种寄主均有较强的致病性.番茄青枯菌GIM1.70对广藿香仅有弱致病性. [结论]从感染了青枯病的广藿香中分离鉴定了4个青枯菌菌株,菌株HX15及HX17的寄主专化性较强,菌株HX6的寄主专化性不明显.

    作者:杨玉秀;贺红;徐燃;金华;邓志成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陈志雄教授对化疗毒副反应的治疗经验举要

    介绍陈志雄教授运用中医药辨证治疗化疗毒副反应的临床经验.认为恶性肿瘤病机常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化疗可造成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产生一系列毒副反应,通过中医药辨证治疗,实现减毒、增效作用,可达到促进机体生理机能恢复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在对化疗产生的消化道反应、骨髓抑制、神经毒性等毒副反应的治疗中,强调辨证论治,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个体化等治疗原则,谨守病机,进行有层次、有顺序、有侧重、分步骤的治疗.

    作者:解国品;于天启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益气除痰方对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探讨益气除痰方对C57BL/6J小鼠Lewis肺癌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方法]选用C57BL/6J小鼠,随机分成中药组(益气除痰方组,剂量为27.3 g·kg-1·d-1)、顺铂组(剂量为1 mg· kg-1·d-1)、联合组(中药联合顺铂)、模型组,采用右腋部皮下接种Lewis肺癌细胞株法造模;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各组小鼠Lewis肺癌细胞的凋亡率及通过透射电镜观察Lewis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中药组、顺铂组、联合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01);中药组、顺铂组、联合组在透射电镜下均可观察到Lewis肺癌细胞呈现早期凋亡形态.[结论]益气除痰方治疗肺癌的作用与诱导肺癌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杨建猛;林丽珠;方若鸣;杨文娟;孙玲玲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脑康颗粒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益肝肾、活血化瘀、化痰开窍制剂脑康颗粒治疗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髓海不足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脑康颗粒治疗,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2组疗程均为6周.选择简明精神状态量表(MMSE)、蒙特利尔量表(MoCA)为疗效评价标准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66.67%,对照组为53.33%,2组疗效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的MMSE评分、MoCA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1),且MoCA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康颗粒能有效提高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髓海不足型患者的认知功能水平.

    作者:林莹莹;黄年斌;高敏;杨晓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骨康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建立骨康口服液中芍药苷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以BDSHypersil C18(4.6 mm×250 mm,5μm)为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1%磷酸溶液(10∶9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30 nm.[结果]芍药苷在30.36~121.42 μg/m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回收率为98.2% (sR 2.0%,N=9).[结论]本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骨康口服液的控制.

    作者:涂兴明;李赐恩;吴康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以血流变化评估血栓模型小鼠血管内皮功能

    [目的]以温控、反应性充血所致血流变化为指标,探索血栓模型中小鼠血管内皮的功能.[方法]将KM小鼠随机分成温控和反应性充血2批,每批随机再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硝苯地平组(剂量为10 mg/kg),复方丹参片高、中、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480、240、120 mg/kg),末次给药后注射角叉菜胶复制体内血栓模型;监测造模后15h温控及反应性充血所致血流的变化,观察72 h时黑尾发生率和相对黑尾长度.[结果]小鼠耳廓温控前后血流灌注量的百分比变化值和后脚掌压力阻断前后血流静息值/峰值(RF/PF值)与各组的相对黑尾长度相一致,能客观反映血管内皮功能.[结论]温控、反应性充血所致血流变化指标可用于评价血栓模型中小鼠血管内皮功能,是一种无创伤、简便、低成本的初步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

    作者:符崖;陈元元;黄兆胜;熊天琴;李皖璇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解毒活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兔模型CD40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探讨解毒活血方对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兔模型CD4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球囊损伤主动脉内膜联合高脂饲料法复制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兔模型,造模兔随机分为中药低、高剂量(剂量分别为40、80 g·kg-1· d-1)组,辛伐他汀(剂量为2.6 mg· kg-1.d-1)组,模型对照组,另设正常对照组以生理盐水灌胃,疗程10周.观察主动脉病理改变,检测血清sCD40L (soluble CD40L)、IL-1β及斑块CD40 mRNA、IL-1β mRNA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呈易损斑块特点,中药高剂量组呈稳定斑块特征,各干预组均能不同程度降低血清sCD40L、IL-1β表达水平,高剂量解毒活血方能显著降低斑块内CD40 mRNA、IL-1β mRNA表达.[结论]解毒活血方能下调CD40L、IL-1β表达,具有一定稳定易损斑块的作用.

    作者:吴伟;吴辉;卿立金;李荣;李文晞;刘勇;刘煜德;黄衍寿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大黄素影响调节性T细胞迁徙与抑制小鼠结肠癌发展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大黄素抑制小鼠结肠癌发展与影响调节性T细胞(Tregs)迁徙的相关性.[方法]选用BALB/c小鼠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组和大黄素组(剂量为100 mg·kg-1·d-1),后2组采用右前肢腋窝皮下接种CT26细胞制备结肠癌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regs在结肠癌小鼠外周血、引流淋巴结和肿瘤局部的相对比例,以及趋化因子受体CCR4在Tregs的表达量差异,并研究其与肿瘤大小的相关性.[结果]大黄素组的肿瘤质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抑瘤率达74%;大黄素组Tregs在肿瘤局部的比例及其CCR4+Tregs的比例显著低于荷瘤模型组(均P<0.01).[结论]大黄素抑制小鼠结肠癌的发展与其影响Tregs的迁徙相关,其机制与大黄素降低了CCR4在Tregs上的表达有关.

    作者:阮志燕;王培训;邓向亮;王丽虹;周联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余绍源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撷英

    总结了余绍源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余绍源教授认为,慢性泄泻的基本病机是脾虚,而肾虚肝乘亦互为影响,病程中虚实夹杂,常兼夹湿滞风邪等病理因素;临证分为脾虚湿盛、脾肾虚泻、肝郁脾虚、肠风飧泄4个证型辨证论治.

    作者:李建华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PiCCO监测下参附注射液对低排高阻型休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目的]通过脉搏指示持续心排血量(pulse indicator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PiCCO)监测仪观察参附注射液对低排高阻型休克患者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作用,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采用PiCCO进行检测以15例低排高阻型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患者在泵入参附注射液前及以10 mL/h的速度持续泵入期间(0.5、2、4、8h)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指数(CI)、全心舒张末容积指数(GED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并在相同时点监测平均动脉压(MAP)进行前后比较.[结果]与用药前相比较,静脉泵入参附注射液后CI、GEDI、MAP逐渐增加,8h达到高(P<0.05).SVRI在用药后逐渐下降,8h达到低点(P<0.05),而EVLWI则无明显变化.[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低排高阻型休克能够明显增加患者心肌收缩力,降低外周循环阻力.

    作者:罗小星;杨渤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高血压肝阴虚、肝阳亢型血压昼夜节律与心率变异性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高血压肝阴虚和肝阳亢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模式对心率变异性(HRV)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主症辨证法将87例高血压患者分为肝阳亢组和肝阴虚组,同期分别作动态血压监测及动态心电图HRV分析.[结果]肝阳亢组呈血压昼夜节律正常(杓型改变),肝阴虚组呈血压昼夜节律消失(非杓形改变).2组患者24 h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白昼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值肝阴虚组高于肝阳亢组(P<0.05);动态心电图HRV分析中,肝阴虚组全天24 h、日间、夜间等3个时段多项心率变异性指标较肝阳亢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此组患者24 h平均动脉压与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SDNN)呈线性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408(P<0.01).[结论]高血压病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异常与HRV减低及其昼夜节律消失密切相关,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与自主神经功能严重受损有关.肝阴虚型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且有一定自主神经功能受损.动态血压和HRV监测值可作为原发性高血压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之一.

    作者:谢慧文;罗允内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刘友章教授运用岭南草药特色采菁

    刘友章教授师承国医大师邓铁涛善用岭南特色草药的经验,通过自身临床不断的提炼存菁,发掘出颇多岭南草药的特殊功效.刘教授常配伍使用独脚金治疗睑废,风粟壳治疗瘿病,黑老虎治疗痛风热痹,大飞扬草治疗瘙痒症,水翁花及鸡蛋花治疗外感发热,鸡骨香治疗胃痞证,并注重辨证及专药的结合,通过灵活的方药配伍,充分体现了岭南草药的独特疗效.

    作者:曾进浩;胡霞;潘华锋;刘友章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盐酸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鸟氨酸脱羧酶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盐酸小檗碱对结肠癌HT29细胞鸟氨酸脱羧酶(ODC)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盐酸小檗碱作用于HT29细胞7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及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ODC m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盐酸小檗碱可抑制HT29细胞增殖,剂量依赖性地显著下调ODC蛋白表达(P<0.05或P<0.01),但对ODCmRNA表达无显著影响.[结论]盐酸小檗碱具有抑制HT29细胞的增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ODC蛋白表达相关.

    作者:王桂香;黎同明;王素军;潘雪刁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诊治思路探讨

    通过参阅与多发性骨髓瘤(MM)相关的中医文献,结合多年临床心得,对多发性骨髓瘤中医诊治思路进行探讨.认为MM病机总属“本虚标实”,虚、瘀、痰、热乃其关键所在,分型施治须先以此为据;诊断上除采用中医“四诊合参”大法外,现代骨肿瘤诊断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学三结合原则也不能偏废,早期、准确地辨病辨证,因证施治;治疗宜中西医结合,分清标本缓急,实施个性化、阶段化治疗,中医辨证论治贯穿始终,“扶正祛邪”中注重“扶正”.

    作者:方坚 刊期: 2013年第04期

  • 补肾健脾降浊方合穴位按压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对照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降浊方合穴位按压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1例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包括给予优质低蛋白,低磷、低盐饮食,降低血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纠正酸中毒,改善贫血,保护肾功能等;治疗组32例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肾健脾降浊方水煎口服,并配合穴位按压疗法.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变化以判定疗效,以及肾功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3%,对照组为77.42%,治疗组疗效有好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治疗前后2组均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补肾健脾降浊方合穴位按压治疗可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值得进一步研究.

    作者:宋群利 刊期: 2013年第04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广东省教育厅

主办:广州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