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曾志荣;柯斌;许丽霞;吴小琴
总结了刘伟胜教授治疗肺癌的经验.刘伟胜教授提出治疗肺癌采用中西医诊疗方法相结合、辨病与辨证相结合、分期治疗与对症治疗相结合、扶正与攻邪相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调护相结合、食疗与药疗相结合等综合措施,在临床上能延长肺癌患者的生存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往往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作者:邓屹琪;黄俊珍;江耀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不适因素及相关护理对策,提高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术后不适的可能原因,以及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患者的情况.[结果]根据乳腺癌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不适因素,给予充分的术前护理和术后采取个体化护理的有效措施控制并发症,80例乳腺癌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结论]针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不适因素给予相关护理手段,能有效解决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星怡;邱华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中药抗病毒1号、2号胶囊对单纯疱疹病毒(HSV)-2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Toll样受体9(TLR9)和干扰素(IFN)表达的影响.[方法]培养BMSCs进行HSV-2病毒接种,分别设立抗病毒1号、2号胶囊组,阿昔洛韦组,病毒组与空白对照组,采用Real-Time RT-PCR方法检测TLR9 mRNA表达,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其下游产物IFN-α、IFN-β的表达.[结果]抗病毒1号、2号胶囊组TLR9 mRNA表达升高,IFN-α、IFN-β表达较病毒组显著升高(P﹤0.01),且抗病毒2号组作用优于抗病毒1号组(P﹤0.01).[结论]抗病毒1号、2号胶囊治疗生殖器疱疹等病毒性疾病作用的可能机制与其能诱导TLR9及其下游产物IFN-α、IFN-β表达升高有关.
作者:廖列辉;李红毅;黄洁;林颖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总结王学美主任医师运用调畅气机法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经验.王学美主任医师认为:气机不利为慢性咳嗽的主要病机,因此治疗慢性咳嗽首当调畅气机,恢复肺之清肃洁净.在临床用药上,选择具有调畅全身气机作用的升降散作为基础方治疗慢性咳嗽,能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朱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人参皂苷Rg1对Caco-2细胞肽转运载体PepT1转运二肽化合物的能力及其蛋白、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Caco-2细胞长满瓶底后继续培养28d,然后给予人参皂苷Rg1(终浓度为50mmol/L)处理,并设立空白对照组及cAMP抑制剂(Rp-8-Br-cAMP)对照组,采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比较Caco-2细胞对二肽化合物Glycyl-Sarcosine的转运能力,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Caco-2细胞膜上PepT1蛋白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法测定PepT1mRNA(SLC15A1)的表达水平.[结果]人参皂苷Rg1处理组Caco-2细胞15、30、60、120min时点Glycyl-Sarcosine吸收转运累计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对应时点的量(P<0.05或P<0.01),人参皂苷Rg1与Rp-8-Br-cAMP合用组15、30、60、120min时点均显著低于相应时点单用人参皂苷Rg1组(P<0.05或P<0.01),人参皂苷Rg1处理后Caco-2细胞膜PepT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人参皂苷Rg1能显著下调SLC15A1表达(P<0.05).[结论]人参皂苷Rg1具有促进正常培养Caco-2细胞转运二肽化合物Glycyl-Sarcosine的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促进胞浆中PepT1蛋白嵌入胞膜中发挥转运二肽的功能有关,该过程调控与胞内第二信使cAMP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郭文峰;胡灿;温鹏;高小玲;李茹柳;陈蔚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索利用简单序列重复区间(ISSR)分子标记方法在核酸分子水平上鉴别不同来源的地龙类药用动物.[方法]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能扩增明显多态性条带的引物,对采集自广东、福建、湖北、上海等地的7个不同品种的地龙类药用动物样品进行扩增和凝胶电泳分析,寻找特征位点.采用NTSYS软件计算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并用UPGMA法构建系统树,按遗传距离构建分子聚类图.[结果]8条引物共扩增出137个DNA片段,其中127个片段呈现多态性,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为92.35%,可单独或联合应用鉴别地龙类药用动物.[结论]ISSR分子标记技术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重现性,可用于地龙类药用动物的鉴别和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作者:吴文如;李薇;赖小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人参总皂苷联合自杀基因HSV-tk/GCV治疗系统对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抑制效应,探讨人参总皂苷对黑色素瘤自杀基因治疗的增效作用.[方法]选用85只C57BL/6J雄性小鼠,除正常组5只外其他均接种含20%B16tk+细胞的tk+和tk-混合细胞,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人参总皂苷组、tk/GCV组、人参总皂苷联合tk/GCV组(联合治疗组),每日腹腔注射给药,连续治疗7d后检测瘤块质量,计算抑瘤率并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以不同浓度人参总皂苷与更昔洛韦(GCV)分别或共同作用于B16tk-细胞,以及含20% B16tk+细胞的tk+和tk-混合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各组存活率,用金正均q值法分析人参总皂苷与自杀基因系统联合的相互作用是否具有协同性.[结果]各治疗组瘤块质量均较模型对照组低,联合治疗组的抑瘤率高(32.29%),该组瘤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人参总皂苷、tk/GCV组的抑瘤率次之,其瘤体质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单独人参总皂苷对B16细胞的抑制程度不高,各浓度人参总皂苷联合tk/GCV作用72h所得的金正均q值均小于1.15;肿瘤组织的病理切片结果显示人参总皂苷组和联合治疗组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明显高于模型组.[结论]人参总皂苷能够提高自杀基因系统对黑色素移植瘤的旁杀伤效应,其增效机制可能是通过机体的免疫调节途径实现.
作者:李药菊;杜标炎;谭宇蕙;吴映雅;罗惠;张广献;邵红伟;何培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埋线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胃动素及体表胃电图的影响.[方法]将9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埋线组47例和针刺组45例.埋线组采用俞募配穴埋线法,针刺组采用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1个疗程(28d)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血浆胃泌素(Gas)和P物质(SP)含量、体表胃电图(EGG)的动态改变.[结果]临床治愈率埋线组为34.04%,针刺组为20.00%,临床总有效率埋线组为89.36%,针刺组为80.00%,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埋线组的临床疗效优于针刺组.埋线组可明显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临床常见的上腹部疼痛、嗳气、嘈杂、恶心及不适感等症状(与治疗前比较,P<0.01),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浆胃泌素(Gas)和P物质(SP)含量(与治疗前比较,P<0.05),并可明显改善其餐前、餐后胃电图的平均峰值幅度(Ap)值、主频率(fp)值、中心频率(fc)值和平均过零频率(fz)值(与治疗前比较,P<0.05或P<0.01),使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电幅值和频率趋于正常化,且其作用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俞募配穴埋线疗法能有效调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肠激素,增强胃蠕动,改善胃电节律,促进胃排空.
作者:贺君;庄礼兴;林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石斛酚(gigantol)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抑制活性及作用位点,阐明石斛酚抗白内障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试剂盒方法测定石斛酚对iNOS的体外抑制活性,动力学模拟石斛酚和iNOS的结合方式.[结果]浓度为120μmol/L的石斛酚对iNOS的抑制率为100%,其半数抑制量(IC50)为(32.227±5.73)μmol/L;石斛酚通过对iNOS活性位点的直接作用,进而抑制NO的产生;两者作用氨基酸位点是lle195、Gln257,相互作用力主要为氢键.[结论]石斛酚对iNOS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作者:魏小勇;高欣欣;顾琼;王岭;王峥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基于聚类分析的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中医证候的分型和诊断条件的确立.[方法]对2008年l月至2010年5月施行先天性心脏病矫治手术的230例患者的围手术期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运用描述性分析、频数分析法及分层聚类,结合专家意见得出7种证型.[结果]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期证候类型可以分为:单证--气虚、阳虚、血虚、血瘀、痰浊,兼证--气阴两虚、气虚痰瘀,并初步确定了各证候的诊断要点.[结论]中医证候的研究可采用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及聚类分析的方法,同时结合专家意见,初步建立中医证候的诊断标准.
作者:林冬群;林宇;胡佳心;王侃;阮新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从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方面探析了李丽芸教授治疗湿浊证不孕的临床经验.李丽芸教授认为,女子不孕之病因种类繁多,湿邪致病不容忽视.治疗湿浊证不孕必须辨清外湿内湿,分消湿浊;辨清虚实轻重,治本祛湿;辨清外湿内湿,分期用药.并附两个验案以进一步探寻李丽芸教授的临证思路.
作者:刘铭山;黎小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输卵管妊娠发病高危因素与本病中医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输卵管妊娠临床诊治观察表,对856例输卵管妊娠住院病例的发病因素进行调查,统计发病因素在各中医证型中的构成比,并通过卡方检验查验构成比间的差异.[结果]生产史、流产史、异位妊娠史、盆腔炎史及宫内节育器(IUD)这5个发病高危因素在本病主要中医证型中的构成比存在差异.[结论]生产史、流产史、异位妊娠史、盆腔炎史及宫内节育器可能预示本病不同的中医预后.
作者:邱扬;邓高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复方风湿宁注射液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肾上腺素+冰浴法复制大、小鼠的的急性血瘀证模型,检测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对大鼠血液流变学指标及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结果]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可改善模型大鼠的一般血瘀症状,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压积,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可加快血瘀证小鼠耳廓血管的血液流速,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复方风湿宁注射液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作者:关业枝;许常辉;张首亚;廖志钟;诸葛含含;郭学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养生方破壁粉粒保肝、增强免疫和活血的药效学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急性肝损伤、血清溶血素测定以及对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等指标观察养生方破壁粉粒的药效学作用,并与养生方饮片进行比较.[结果]养生方破壁粉粒中、高剂量组能抑制血清谷丙转氨酶(AST)和谷草转氨酶(ALT)的升高,改善肝脏的病理学损伤;升高血清溶血素值;降低血浆粘度和全血低、中、高切粘度,从而改善血液流变学的状态.[结论]养生方破壁粉粒具有一定的保肝、改善免疫及血液流变学状态的作用.同等给药剂量比较,养生方破壁粉粒作用优于饮片.
作者:成金乐;陈健文;邓雯;徐吉银;彭丽华;刘培庆;黄芝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评价合并糖尿病对腰椎管狭窄症融合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对合并糖尿病的腰椎管狭窄症并行腰椎融合术33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对疼痛及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应用Schulte方法观察植骨融合情况,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5~77个月,平均32.25个月,无1例失访.术前、术后2周、随访时VAS评分分别为(7.10±0.60)分、(3.64±0.37)分、(1.25±0.23)分,各时点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5);术前、术后2周、随访时JOA评分分别为(12.43±1.44)分、(19.15±0.78)分、(25.04±0.56)分,各时点间评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 (P<0.05);末次随访时,9例行X光片检查,6例行CT矢状面重建检查,均达到骨性融合标准;术后出现尿路感染3例,术口迟缓愈合2例,肺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结论]合并糖尿病不影响患者腰椎管狭窄症融合术后功能恢复和植骨融合,但围手术期并发症较多.
作者:赵帅;林定坤;杨伟铭;陈博来;宁飞鹏;赵兵德;黄浩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养阴透邪法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骨髓抗原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0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1例和对照组9例.2组均按常规化疗方案(VDP或VDLP方案)巩固维持治疗,治疗组加服加味青蒿鳖甲汤煎剂.观察2组治疗前后患者骨髓细胞CD34、CD22、CD19和幼稚细胞表达率.[结果]除对照组的幼稚细胞表达率外,治疗后2组的各项指标表达率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治疗组的骨髓细胞CD34、幼稚细胞表达率及CD22、CD19表达率下降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养阴透邪法方药加味青蒿鳖甲汤对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缓解期患者的骨髓细胞CD34、CD22、CD19和幼稚细胞的表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作者:胡莉文;蓝海;罗曼;何靖;黄礼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建立吉西他滨(GEM)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检测方法,探索微透析采样技术实现吉西他滨浓度动态测定的可行性.[方法]对所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的色谱条件进行方法学考察;采用浓差法(增量法、减量法)测定吉西他滨的体外回收率,考察灌流液流速、药物浓度等对回收率的影响以及体外回收率的稳定性.[结果]所建立的HPLC检测方法在实验研究所要求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峰形理想,精密度及稳定性均满足要求;增量法及减量法分别测得的回收率与释放率一致;回收率的大小与吉西他滨浓度无关.[结论]微透析采样技术可用于吉西他滨的浓度动态测定,体内研究中可利用反透析法测定吉西他滨的探针回收率.
作者:谢波;凌家俊;吴秀君;黄雪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王羲之名帖<治头眩方>记载了一首治疗头眩头痈的方剂,所用方药经考证在<外台秘要方>中有一首近似方,名为贴顶膏,该方是<外台秘要方>引用<广济方>中治头风眩方的一首,<广济方>现已亡佚.而较<广济方>早300年的<范汪方>可能是其出处之一,但<范汪方>亦失传.该方所用药物是晋唐时期的常用药,在<肘后方>、<肘后百一方>、<刘涓子鬼遗方>、<千金方>、<医心方>中均有记载.<治头眩方>虽未被近现代方书明确记载,但从方药配伍来分析,仍不失为一首良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珂;李华明;郑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方对骨关节炎软骨细胞中低氧诱导因子(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塞来昔布组(西药组),每组8只,按照Hulth法复制膝骨关节炎模型,取关节软骨,对关节软骨病理切片采用Safranin O染色,光镜下观察,进行Mankin评分,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各组HIF-1α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Safranin O染色的Mankin评分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5);中药组Safranin O染色减少或缺失程度较西药组、模型组轻,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模型组HIF-1αmRNA 表达较正常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中药组HIF-1αmRNA表达低于西药组、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均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可能通过抑制HIF-lαmRNA上调,从而延缓骨关节炎的发展.
作者:刘洪江;韩清民;刘海全;梁组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介绍血液指纹图谱技术的来源与建立方法,以及血液指纹图谱技术在中药药动学研究中的应用,并探讨了血液指纹图谱技术与微透析取样技术联用的思路.认为血液指纹图谱具有体现中药整体性特征的特点,较适合中药的研究,在中药药动学研究领域将有广阔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作者:付湘;凌家俊;吴秀君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