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Nd∶YAG激光在牙龈纤维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王秀荣

关键词:激光, 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 纤维瘤切除术, 遗传性疾病, 生理和心理, 增生, 牙龈组织, 生理功能, 面部美容, 发病率, 症状, 无根, 口腔, 家族, 患者, 病人
摘要:遗传性牙龈纤维瘤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家族中发病率为50%.患者全口牙龈严重增生,影响口腔生理功能和面部美容,给病人生理和心理造成极大的痛苦.目前尚无根治办法,仅靠切除增生牙龈组织来缓解症状.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CO2激光小儿包皮环切术130例体会

    资料:小儿包茎130例,年龄7~14岁,平均12岁;临床症状均为包皮口较紧,不能上翻,经常感染,尿流不畅,72例患儿伴有粘连.

    作者:梁英;王荣霞;肖梁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He-Ne激光治疗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疗效观察

    近年来,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发慢性皮肤溃疡者明显增加.我科应用He-Ne激光照射治疗糖尿病合并慢性皮肤溃疡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戚明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美容激光机祛除不良文眉文眼线58例报告

    资料:洗眉、洗眼线者共58例,全部女性,年龄在16~63岁,10例是套色文眉,3例红色文眉,12例灰蓝色,余为黑色.

    作者:汤丽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O2激光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并发出血问题的探讨

    妊娠合并尖锐湿疣的治疗要兼顾母婴的安全,因而激光治疗成为目前国内大部分医院的首选.我院从1988年4月至1998年10月应用CO2激光治疗妊娠合并尖锐湿疣患者372例,其中对早、中期妊娠的病人疗效较好,但对晚期妊娠患者治疗时,相当部分术中及术后并发出血,令我们在处理上感到非常辣手.现总结报告如下,与同道共同探讨.

    作者:许小庄;黄小芳;范玉娇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食管、胃早期癌的钬激光治疗

    目的探讨钬激光气化切除术在食管、胃早期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食管、胃早期癌患者(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52~81岁,平均66.5岁)均经胃镜病理检查证实.其中食管癌4例,贲门癌3例,胃底癌1例,胃窦癌3例,残胃癌1例.胃镜下分型为隆起型(Ⅰ型,1例)、表浅隆起型(Ⅱa型,6例)和表浅平坦型(Ⅱb型,5例).病理检查为高分化鳞癌、高分化腺癌和重度不典型增生局灶性癌变(各4例).内镜超声检查示病灶位于粘膜层.9例患者因合并其他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无法行外科手术,3例患者因拒绝外科手术,而行胃镜下钬激光气化切除治疗.术后1~3个月胃镜复查,在原病灶部位及周围粘膜多处取组织行病理检查了解治疗效果,随后进行5~33个月的中长期胃镜随访.结果所有癌灶均气化切除成功.未发生任何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后1~3个月全部患者做胃镜复查,病理检查均未发现残存癌灶.随访5~33个月,未发现肿瘤复发.结论胃镜下钬激光气化切除术治疗食管、胃早期癌安全有效.

    作者:毛永平;刘庆森;卢忠生;范开春;黄英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O2激光治疗寻常疣36例

    资料:本组36例均经皮肤科确诊.男性26例,女性10例,年龄15~30岁26例,30~40岁8例,41~50岁2例.病损在颈部2例,手背部21例,手指部7例,足部6例.病损均为米粒至蚕豆大灰白色角质突起,表面粗造.

    作者:张建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

    我院自1995年3月以来,应用Nd∶YAG激光治疗后房型后发性白内障292例300眼,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潘栋平;李学喜;郑进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半导体激光治疗皮肤溃疡30例的临床观察

    我科1999年8月开始用LHH-5001型砷化镓半导体激光治疗各种创伤及皮肤慢性溃疡患者30例,取得较好疗效.

    作者:付志宏;马瑞娟;胡秀琴;袁姣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O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120例

    资料:120例患者,年龄25~51岁,其中Ⅰ度宫颈糜烂30例,Ⅱ度65例,Ⅲ度25例,病程6~12年,有86例曾用过不同方法治疗未愈.

    作者:闫培英;郑淑秀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三种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比较

    资料:239例患者病理证实为尖锐湿疣后,随机分为三组:激光烧灼组126例、激光烧灼加干扰素肌内注射组60例及激光烧灼加局部注射5-氟脲嘧啶(5-Fu)组53例.

    作者:贾安;白晓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O2激光治疗睑黄瘤55例

    资料:55例患者均为门诊病人,男性5例,女性50例,年龄28~70岁;发病时间1个月至12年;皮损共100个,呈黄褐色椭圆形或圆形扁平斑块,直径2~15 mm.

    作者:韩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O2激光合用异体皮治疗鸡眼15例

    资料:手、足鸡眼患者15例.年龄26~50岁.鸡眼直径0.5~1.5 cm.方法:CO2激光,波长10.6 μm,功率20 W,光斑直径0.4 mm,频率20 Hz.常规皮肤消毒,2%利多卡因作鸡眼基底浸润麻醉.沿鸡眼与正常皮肤移行处作环周激光气化切除病变,烧灼至皮下脂肪层,以出现广泛点状渗血为止.干纱布压迫止血后,用异体皮(刃厚皮,4℃保存10~15天)剪成合适小块,覆盖创面后加压包扎.3天后打开敷料观察皮瓣存活情况.

    作者:冉亮;李栋梁;胡颖;杨美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自制Nd∶YAG激光喉部手术引导器治疗声带小结和息肉100例

    我科自1992年3月至今采用武汉产Nd∶YAG激光机配合自制的激光喉部手术引导器,在间接喉镜下共治疗声带小结和息肉100例,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谢永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O2激光治疗鼾症的临床经验

    我科于1998年开始在门诊局麻下用CO2激光行悬雍垂腭咽成形术治疗鼾症(SS),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治明;孙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O2激光治疗肛肠疾病462例

    资料:肛肠疾病462例,年龄14~68岁,男性280例,女性182例.其中混合痔110例,肛裂80例,血栓性外痔76例,外痔88例,内痔40例,肛瘘50例,肛门尖锐湿疣18例.

    作者:高志义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O2激光治疗腋臭197例

    资料:197例患者,男性54例,女性143例;年龄18~55岁,其中18~35岁174例,占88.32%;病程2~38年;有家族史186例,占94.42%.腋臭程度以距腋窝能嗅及臭味的距离评判,10 cm为轻度:35例;40 cm为中度:118例;>1 m为重度:44例.全部患者均为双侧腋臭.

    作者:王正芬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超脉冲CO2激光磨削术治疗面部痤疮瘢痕98例临床报告

    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面部,内分泌因素、毛囊内微生物侵袭是其主要病因.痤疮愈合后常留有大小不等的凹陷性瘢痕,影响青年人的容貌及身心健康.我科应用超脉冲CO2激光行痤疮瘢痕磨削术9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苑凯华;刘春利;李勤;赵艺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有晶状体混浊的氪黄激光治疗

    目的探讨应用氪黄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伴有晶状体混浊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对138例(250眼)增殖前期及增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有不同类型晶状体混浊的患者,对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采用氪黄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随访9~15个月,每3个月复查视力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分析视力、毛细血管渗漏和新生血管的变化情况.结果光凝后视力进步179眼(71.6%),无变化55眼(22.0%),减退16眼(6.4%);毛细血管渗漏消退173眼(69.2%),明显减轻58眼(23.2%),无变化13眼(5.2%),加重6眼(2.4%);新生血管全部萎缩49眼(68.1%),部分萎缩15眼(20.8%),无变化5眼(6.9%),加重3眼(4.2%).结论应用氪黄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伴有晶状体混浊的增殖前期和增殖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

    作者:马自勤;张亚丽;郭建慧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氪离子与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应用行虹膜切开术

    目的探讨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理想术式.方法对41例(48眼)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例,采用氪离子激光与Q-开关Nd∶YAG激光联合应用的方法,行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先用氪离子激光在虹膜面作分层击射,然后用Q-开关Nd∶YAG激光在此基础上作穿透性击射.结果虹膜透切成功率为100.0%,一次透切成功率为97.9%.术后随访1年,无一例发生击孔完全闭塞及青光眼发作.结论联合激光虹膜切开术是预防和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有效术式,疗效确切,是适宜于亚洲人虹膜特点的较为理想的术式.

    作者:陈蕾;李昂;刘哲丽;张劲松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CO2激光散焦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病程迁延较顽固,药物抗炎治疗效果不理想.我科应用CO2激光散焦照射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较好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王应鸽;杨仁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光学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