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症监护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钱夕芸

关键词:ICU患者, 睡眠障碍, 相关因素, 护理对策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收治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问题的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其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出现睡眠障碍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造成ICU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问题的相关因素分别为患者身体不适、 担心自身病情发展、 无陪护和经济负担等问题,其中患者身体不适和担心病情发展的因素所占比例大.结论:受到ICU病房环境的特殊性影响,其患者通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眠问题,导致睡眠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层种因素结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护理人员能够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安稳入睡,促进其身体康复.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 腰椎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疼痛、 腰椎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思明分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77例,所有患者均应用经皮锥间孔镜技术治疗,随机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42),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综合护理,比较干预前后疼痛、腰椎功能及PSQI评分.结果:2组患者干预前疼痛评分、 腰椎功能及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疼痛及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腰椎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技术联合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患者腰椎功能恢复好,减轻了疼痛,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作者:陈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症监护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收治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问题的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其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出现睡眠障碍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造成ICU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问题的相关因素分别为患者身体不适、 担心自身病情发展、 无陪护和经济负担等问题,其中患者身体不适和担心病情发展的因素所占比例大.结论:受到ICU病房环境的特殊性影响,其患者通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眠问题,导致睡眠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层种因素结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护理人员能够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安稳入睡,促进其身体康复.

    作者:钱夕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13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可行性、 安全性 及其对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13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附属新桥医院收治的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甲巯咪唑片治疗,观察组予以131 I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 干预前后甲状腺功能相关指标水平、 血清降钙素(CT)、 骨钙素(BGP)、甲状旁腺素(PTH)、 低钾发生情况以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70.00%)(P<0.05).2组患者干预前FT3、FT4、TSH、TPOA、TGAb、CT、PTH、BG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2组FT3、FT4、TPOA、TGAb、CT、BGP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TSH、PTH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FT3、FT4、TPOA、TGAb、CT、BGP水平低于对照组,TSH、PT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低钾发生率(26.00%)显著高于对照组(4.00%),复发率(16.00%)显著低于对照组(54.00%),睡眠障碍发生率(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42.00)(P<0.05).结论:131 I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可显著降低血清CT、BGP水平,升高血清PTH水平,改善患者甲状腺功能及睡眠质量,降低复发率,疗效确切.

    作者:肖瑾秋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肿瘤放疗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分析2种护理方法对患者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评分、 生命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肿瘤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放疗后睡眠障碍及生命质量.

    作者:马冰雪;李淑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以及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青岛优抚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进行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康复效果与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情况优于对照组,NOSIE评分高于对照组,BP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以及康复效果能够通过康复护理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作者:刘洪燕;张琨;孙谟健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Ⅲ型前列腺炎和睡眠障碍问题研究

    目的:探究Ⅲ型前列腺炎和睡眠障碍问题.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口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规用药,观察组除口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规用药外,再加一组抗焦虑和镇静催眠药物,比较2组患者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CPSI和PSQI评分差别不大,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CPSI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IS-CPSI评分为(30.15±5.33)分,PSQI评分为(16.07±2.18)分,治疗后NIS-CPSI评分为(15.92±4.09)分,PSQI评分为(10.45±2.0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IS-CPSI评分为(31.07±5.21)分,PSQI评分为(16.59±2.33)分,治疗后NIS-CPSI评分为(22.68±4.27)分,PSQI评分为(13.40±2.82)分.结论: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往往合并有睡眠障碍,使用常规用药配合抗焦虑和镇静催眠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

    作者:夏小韬;尹建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状态的影响

    目的:观察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肾病风湿免疫科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7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对照组(n=36),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人性化护理,观察2组患者心理状况及睡眠质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SAS、SDS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给予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人性化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郭雪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曲唑酮对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状态改善的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曲唑酮对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以阿普唑仑口服,观察组患者以曲唑酮口服.采用PSQI量表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3周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77.78%及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及73.33%(P<0.05),秩和检验显示,PSQI量表评估结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唑酮有助于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状态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林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睡眠状态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研究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睡眠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择期手术患者26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ISI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性别、 年龄、 文化程度、 手术方式、 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情况、 职业、 社会支持程度、 情绪状态及希望水平者的ISI量表评估结果,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处理上述因素与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睡眠状态的关系.结果:260例患者中失眠者181例,占69.62%,不同性别、 手术方式及职业者的失眠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 文化程度、 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情况、 社会支持程度、 情绪状态及希望水平者的失眠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 文化程度、 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情况、社会支持程度、 情绪状态及希望水平均是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失眠的影响因素.结论: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睡眠状态较差,且影响因素较多,可作为患者术前干预措施的指导依据.

    作者:肖筠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院外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院外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常规进行出院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

    作者:林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帕金森病患者睡眠障碍临床分析

    目的:对帕金森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为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的睡眠障碍提出更加有效的措施,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 嗜睡量表、 抑郁情绪测定表以及用药调查表等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统计分析患者的睡眠障碍程度、 病例的临床表现、 药物的运用等问题.结果:30例帕金森患者中,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21例,睡眠障碍率为70.0%,睡眠障碍患者中难以入睡患者5例、 睡眠情况发生破碎的6例、 白天睡眠过多的6例、 睡眠时呼吸出现暂停情况的4例,通过研究分析,患者在夜间难以入睡的主要因素在于夜尿、 梦魇、 疼痛、 麻木等情况,以上情况和患者的患病时间长短、 病情严重程度、 抑郁的严重程度以及左旋多巴胺每天用的剂量息息相关.结论:帕金森患者的睡眠情况十分不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在临床上通过表现为难以入睡、 睡眠出现破碎、 白天睡眠时间过长等,出现以上情况,大概率和患者的睡眠障碍病程长短、 病情、 抑郁时间长短以及左旋多巴胺的使用剂量密切相关.

    作者:黄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综合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心理状况睡眠质量和感染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基础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满意率;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知识知晓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依从性;护理前后患者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 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感染等不良事件率.结果:观察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知识知晓率、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 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相似,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0.05;护理后观察组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以及抑郁自评量表)、 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等不良事件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和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睡眠质量改善,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降低感染风险.

    作者:栾飞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青少年抑郁症睡眠障碍特点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睡眠障碍的特点,探讨青少年抑郁症与睡眠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三明市三元区卫生计生监督所抽样调查的青少年200例,采用HAMD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抑郁组)与对照组(非抑郁组),每组100例,观察组进一步分组为:轻中度观察组61例,重度观察组39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调查青少年抑郁情况以及抑郁严重程度,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青少年的睡眠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青少年的PSQI总分明显低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观察组青少年的PSQI总分明显低于重度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存在睡眠障碍,且睡眠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在青少年抑郁症治疗中应加以关注.

    作者:阮晓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康复护理对睡眠质量的提高效果分析

    目的:探究将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其对患者睡眠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间厦门市仙岳医院收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录入计算机后,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改善患者的失眠状态,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炽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以及宣教对改善患者术前睡眠的研究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及宣教对患者术前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选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20例首次行择期手术的患者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进行互动式术前访视及宣教,比较2组入院时和术前访视后的SAS、SDS以及PCQ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访视后的SAS、SDS以及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较占据明显优势,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术前访视及宣教对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减轻其焦虑、 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使之以佳的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有利于手术效果的优化和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作者:吴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共情护理.干预3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2组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PSQI评分分别为(49.63±4.98)分、(10.68±1.57)分,对照组患者SDS评分、PSQI评分分别为(53.54±5.23)分、(12.34±1.65)分,观察组SD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有助于缓解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李金娟;薄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症状之患者抑郁症状、 焦虑症状以及失眠的严重程度并进行治疗评估,以及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服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平潭分院收治的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失眠症状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予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对照组应用氯丙咪嗪进行治疗.在患者服药半年后,运用汉密顿抑郁评估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评估量表(HAMA)、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针对患者的抑郁、 焦虑症状以及失眠的严重程度,并统计2组患者服药过程中发生不良反应的记录与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汉密顿抑郁评分(HAMD)、 汉密顿焦虑评分(HAMA)、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2组部分患者用药后均出现的口干舌燥、 多汗、 困倦乏力、 失眠等不良反应作为观察指标,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较对照组低,但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确诊脑卒中后焦虑抑郁伴有失眠症状之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具有良好的改善或控制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应用氯丙咪嗪进行治疗的患者低.

    作者:林巧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营养干预配合情志护理对耳鸣耳聋患者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配合情志护理对耳鸣耳聋患者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耳鸣耳聋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营养干预配合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HAMA、PO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干预联合情志护理,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睡眠质量,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强化疼痛护理对围术期骨折患者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对围术期骨折患者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疼痛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疼痛护理.对护理前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疼痛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围术期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

    作者:李传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睡眠的影响

    目的:研究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和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苏州市民康医院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接受作业疗法治疗,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的PANSS总分、睡眠状况评分与SSPI得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作业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控制、睡眠和社会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效果.

    作者:朱锦俊 刊期: 2018年第10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