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毅
目的:探究Ⅲ型前列腺炎和睡眠障碍问题.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福建省邵武市立医院收治的Ⅲ型前列腺炎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接受口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规用药,观察组除口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常规用药外,再加一组抗焦虑和镇静催眠药物,比较2组患者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量表评分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变化.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NIH-CPSI和PSQI评分差别不大,但治疗后观察组患者NIH-CPSI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NIS-CPSI评分为(30.15±5.33)分,PSQI评分为(16.07±2.18)分,治疗后NIS-CPSI评分为(15.92±4.09)分,PSQI评分为(10.45±2.03)分,对照组患者治疗前NIS-CPSI评分为(31.07±5.21)分,PSQI评分为(16.59±2.33)分,治疗后NIS-CPSI评分为(22.68±4.27)分,PSQI评分为(13.40±2.82)分.结论:Ⅲ型前列腺炎患者往往合并有睡眠障碍,使用常规用药配合抗焦虑和镇静催眠药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障碍问题.
作者:夏小韬;尹建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共情护理对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共情护理.干预3周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2组患者抑郁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DS评分、PSQI评分分别为(49.63±4.98)分、(10.68±1.57)分,对照组患者SDS评分、PSQI评分分别为(53.54±5.23)分、(12.34±1.65)分,观察组SD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有助于缓解抑郁症患者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
作者:李金娟;薄丽娜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针刺五腧穴对脑梗死后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以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睡眠质量.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唐山市丰南区中医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后睡眠障碍患者62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给予针刺五腧穴,对照组患者艾司唑仑,治疗共进行2个月.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和睡眠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PSQI各方面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SQI各方面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睡眠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夜间觉醒次数、 早醒延迟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五腧穴可有效改善脑梗死后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李福强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延续性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院外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三明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8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0例.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常规进行出院教育,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命质量和睡眠质量.
作者:林丽君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析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儿实施护理后对术后疼痛及睡眠质量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儿8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临床护理方案分别常规护理、 人性化护理,将2组术后疼痛程度、 睡眠质量情况、 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比较2组患儿护理后的疼痛评分、 睡眠质量评分,观察组远低于对照组;术后肛门排气、 下床活动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手术治疗的阑尾炎患儿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有利于促进患儿恢复,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作者:陈小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术前访视及宣教对患者术前睡眠的改善作用.方法:选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120例首次行择期手术的患者行分组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n=65)和对照组(n=55),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前访视,观察组进行互动式术前访视及宣教,比较2组入院时和术前访视后的SAS、SDS以及PCQ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前访视后的SAS、SDS以及PSQI评分与对照组相较占据明显优势,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中术前访视及宣教对欲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可有效减轻其焦虑、 抑郁程度,改善睡眠质量,使之以佳的生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有利于手术效果的优化和患者身体的早日康复,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作者:吴毅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微信干预对剖宫产术后母婴同室产妇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剖宫产产妇84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比较终结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2组产妇焦虑情绪均得到一定减少,但观察组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 生活水平及睡眠质量明显更高(P<0.05).结论:通过微信干预可更加理解产妇意愿、 需求,减少产妇焦虑情绪,提高其生活品质及睡眠质量,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郑彩须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对帕金森患者的睡眠障碍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其临床特点,为临床上治疗帕金森病的睡眠障碍提出更加有效的措施,从而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1月重庆市九龙坡区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帕金森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 嗜睡量表、 抑郁情绪测定表以及用药调查表等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统计分析患者的睡眠障碍程度、 病例的临床表现、 药物的运用等问题.结果:30例帕金森患者中,存在睡眠障碍的患者21例,睡眠障碍率为70.0%,睡眠障碍患者中难以入睡患者5例、 睡眠情况发生破碎的6例、 白天睡眠过多的6例、 睡眠时呼吸出现暂停情况的4例,通过研究分析,患者在夜间难以入睡的主要因素在于夜尿、 梦魇、 疼痛、 麻木等情况,以上情况和患者的患病时间长短、 病情严重程度、 抑郁的严重程度以及左旋多巴胺每天用的剂量息息相关.结论:帕金森患者的睡眠情况十分不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睡眠障碍,在临床上通过表现为难以入睡、 睡眠出现破碎、 白天睡眠时间过长等,出现以上情况,大概率和患者的睡眠障碍病程长短、 病情、 抑郁时间长短以及左旋多巴胺的使用剂量密切相关.
作者:黄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一体化护理模式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睡眠质量、 心理状态的改善.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间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60例,根据就诊顺序号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模式.分析2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应用一体化护理模式后,观察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呼吸衰竭患者应用一体化护理模式后,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会得到明显改善,预后效果好,具有较好的临床使用价值.
作者:邢莹莹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实行护理干预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鼻咽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与观察组施行全面护理干预,并对睡眠质量以及饮水试验评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以及饮水试验评分相对于对照组较好(P<0.05).结论:对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期间实行护理干预可改善睡眠质量,消除吞咽障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谢晓苏;张艳芳;李淑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ICU患者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并给出有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南京市浦口区中医院收治存在一定的睡眠障碍问题的ICU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其临床情况进行分析,对其出现睡眠障碍问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造成ICU患者出现的睡眠障碍问题的相关因素分别为患者身体不适、 担心自身病情发展、 无陪护和经济负担等问题,其中患者身体不适和担心病情发展的因素所占比例大.结论:受到ICU病房环境的特殊性影响,其患者通常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眠问题,导致睡眠问题出现的原因是多层种因素结合作用的结果,需要护理人员能够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帮助患者安稳入睡,促进其身体康复.
作者:钱夕芸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曲唑酮对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患者睡眠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福建省老年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以阿普唑仑口服,观察组患者以曲唑酮口服.采用PSQI量表评估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3周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77.78%及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5.56%及73.33%(P<0.05),秩和检验显示,PSQI量表评估结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唑酮有助于老年痴呆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状态改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林小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血压控制、 生命质量以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入院确诊后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出院后仅定期电话随访,不做过多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延续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变化情况以及生命质量、 睡眠质量水平.结果:干预前,2组血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GQOL-74与PSQ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GQOL-74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的实施有助于控制血压水平,提高生命质量与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实施.
作者:吴小莉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观察心理强化护理干预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65例,按照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而后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情况、 心理状况评分.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 心理状况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中的睡眠质量的影响颇深,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李笑青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研究营养干预配合情志护理对耳鸣耳聋患者焦虑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接收耳鸣耳聋患者2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营养干预配合情志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状况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的HAMD、HAMA、PO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营养干预联合情志护理,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升睡眠质量,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作者:李红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比较普通固定压力(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 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 PAP),又叫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2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伴OSAHS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固定正压通气,双水平正压通气.结果:观察组术前通气时间、 术后通气时间与二氧化碳潴留、 不良事件合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OSAHS患者围手术期使用双水平正压通气获益更好.
作者:谭国良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讨六字诀联合放松功治疗失眠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失眠患者10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52)和观察组(n=51),对照组给予辨证中药汤剂,观察组在辨证中药汤剂的基础上采用六字诀联合放松功治疗.比较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睡眠质量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睡眠质量、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日间功能以及失眠治疗效果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六字诀联合放松功调理能有效改善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冯莉;刘露;刘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疼痛护理对围术期骨折患者焦虑抑郁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山东省费县人民医院收治的骨折患者8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1).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疼痛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强化疼痛护理.对护理前后2组患者焦虑抑郁情况及睡眠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HAMA、HAM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PSQ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PSQI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疼痛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围术期骨折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和睡眠质量.
作者:李传玲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究将康复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工作中的效果,评价其对患者睡眠质量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8年3月间厦门市仙岳医院收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录入计算机后,进行随机分组,每组3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而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状况.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及生命质量评分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将康复护理干预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改善患者的失眠状态,能够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吴炽芬 刊期: 2018年第10期
目的:探析抚触干预的应用对于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和提高睡眠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4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护理方法分组,对照组新生儿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新生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抚触干预,整理2组新生儿的体格指标和睡眠时间.结果:出生第28天,2组新生儿的身长、 体重、 头围和平均睡眠时间比较,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干预的应用给予新生儿良性刺激,增加睡眠时间,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发育,值得推广.
作者:张杰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