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薇;郑耕云
目的:探讨门诊使用GAD-7、PHQ-9量表筛查失眠主诉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福建省立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以失眠为主诉的患者,按照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在问诊后作出是否焦虑、 抑郁的诊断.在首次就诊2周后及每个月进行定期门诊随诊,观察组患者同时进行GAD-7、PHQ-9量表评估,半年后2组患者均进行治疗效果评判和满意度调查.统计学分析通过t/χ2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各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失眠伴情感障碍诊断率89.8%,大于对照组的55.2%,2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在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随访、 满意度等方面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观察组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结论:门诊使用GAD-7、PHQ-9量表筛查失眠主诉患者,可有效提高焦虑、 抑郁症状的识别率,且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
作者:庄文锦;赵振华;魏世超;范玲燕;曹永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调查儿童抑郁症的发病危险因素,以提高对儿童抑郁症发病的预防能力.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2月苏州市广济医院儿童精神科收治的抑郁症儿童患者73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7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调查所有儿童的一般指标:性别、 年龄、 是否为独生子女、 是否为单亲、 父母婚姻状况、 直系亲属中是否有抑郁症患者.采用QOL量表调查研究对象的生命质量,采用CSES量表调查儿童的自尊情况,采用APGAR量表调查儿童的家庭功能高低.结果:2组儿童的各项资料比较,是否为独生子女、 是否为单亲、 父母婚姻状况、 直系亲属中是否有抑郁症患者、 生命质量、 自尊、 家庭功能、睡眠质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单亲、 父母婚姻状况、 直系亲属抑郁症患者、 生命质量、自尊评分以及家庭功能评分与患者发生儿童抑郁症有关.结论:家庭因素、 遗传因素以及儿童自身因素与儿童抑郁症的发生有关,可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作者:陆心传;刘艳秋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ICU患者睡眠障碍原因,评价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福建省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睡眠障碍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通过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干预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判定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评分、 入睡时间评分、 睡眠时间评分、 睡眠障碍评分、 睡眠效率评分、 催眠药物评分、 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对于ICU睡眠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胡斐斐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海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对照组予以半髋关节置换术予以治疗.对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PSQI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大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产生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的PSQI指标为(6.07±0.94),小于对照组的(10.82±1.3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均能取得较好的手术效果.但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更低、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更好,患者的接受度及推广价值更高.
作者:韩耀光;孙军萍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ICU患者失眠的相关影响因素,并研究和总结对应的干预性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纳入治疗的ICU患者80例,调查患者失眠相关影响因素,并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予以干预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措施,统计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失眠状况.结果:80例ICU患者中有97.50%失眠,失眠相关影响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100.00%)、 疾病因素(51.28%)、 环境因素(41.03%)、 药物因素(15.38%)等;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干预后失眠例数(14例),少于对照组患者的例数(30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CU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心理因素、 疾病因素、 环境因素、 药物因素等,予以干预性护理措施后可以明显改善失眠状况.
作者:关婷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针对超声评价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左心室构型对睡眠质量的影响及其与颈动脉结构和功能的相关性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菏泽市中医医院就诊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左心室构型分为正常构型(1组)、 向心性重构(2组)、 向心性肥厚(3组)、 离心性肥厚(4组)4组.比较4组患者心脏参数及睡眠质量.包括: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 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 左心射血分散(LVEF)、 相对室壁厚度(RWT)、 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及颈动脉脉结构和功能参数:内径(D)、 内径变化幅度(Dis)、 颈动脉局部内中膜厚度(IMT)、 顺应性(CC)、 扩张性(DC)、 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差异性,睡眠质量:PSQI及ESS评分,分析患者左室构型参数同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参数相关性.结果:同1比较,2组的IMT、PWV、PSQI、ESS评分有所提升,3组D、IMT、PWV、PSQI、ESS评分有所升高,4组D、Dis、IMT、CC、PWV、PSQI、ESS评分也有所升高;与2组比较,3组D、IMT、PWV、PSQI、ESS评分有所升高,4组D、Dis、IMT、CC、PWV、PSQI、ESS评分有所升高;与1组比较,2组RWT、LVDd、LVSd、PSQI、ESS评分上升,3组LVMI、LVDd、LVSd上升,LVEF下降,4组LVMI、RWT、LVSd、LVDd、PSQI、ESS评分上升,LVEF下降,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2组比较,3组LVMI、LVDd、PSQI、ESS评分上升,RWT、LVEF下降.4组LVMI、LVDd、LVSd、PSQI、ESS评分上升,以上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分析显示,OS-AS患者左心室构型参数LVMI与IMT、PWV之间程正相比关系.结论:OSAS能够引起左室异常重构反应以及造成颈动脉结构和功能损害,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且日间会出现嗜睡,其中左室肥厚OSAS患者颈动脉结构和功能伤害大,睡眠障碍及日间嗜睡程度重,左室构型与颈动脉结构和功能具有正相比相关性.
作者:王俊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的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脑血管疾病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匹兹堡睡眠量表进行分组,将所有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睡眠障碍分为睡眠障碍组160例和非睡眠障碍组140例.应用多导睡眠图监测患者睡眠情况,采用中文版MOCA量表评估患者的认知状态,采用FMA运动量表评估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患者的多导睡眠图经统计学分析,睡眠障碍组的各项指标与非睡眠障碍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睡眠障碍组的MOCA评分、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低于非睡眠障碍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睡眠质量低,对其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具有严重不良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下降,需进行有效干预.
作者:倪晶晶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交泰丸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及病房住院符合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交泰丸组、 降糖方组、 舒乐安定组,28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睡眠质量、 实验室指标、 中医证候积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交泰丸在治疗前后SPIEGEL量表减分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有明显改变,较其他2组有明显差异.交泰丸组对血糖和三酰甘油的影响在治疗前后也有差异性改变,与降糖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泰丸组和降糖方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均有差异.交泰丸组症状改善优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交泰丸组较低.结论:交泰丸水煎剂对于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患者能改善睡眠质量和血糖指数,调节全身症状.
作者:陆伟珍;张雯静;王余民;张栋蔚;王虹;马赞颂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高血压的疗效及对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7月青岛市市南区八大湖街道巢湖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实施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对睡眠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药物治疗后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接受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具有较高的有效性,且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房辉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先天性气管食管瘘的临床特点及睡眠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5年4月期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 儿外科、 新生儿科诊治的23例先天性气管食管瘘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 出生情况和睡眠情况等.结果:平均孕周为(38+5±1+6);出生体重(2.79±0.6)kg;5例早产(21.7%),羊水过多8例(33.3%),13例(56.5%,13/23)患儿合并至少1种以上其他系统畸形,其中心血管系统常见.其中5例(38.4%5/13)合并单纯畸形.常见为Ⅲ型,食管近端-远端平均距离为3 cm,15例(65.2%15/23)新生儿确诊后24~72 h内行手术干预治疗,2例分别于生后6个月、19个月确诊后行手术治疗.临床常见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 营养不良.术后并发症常见食管狭窄、 气管软化.所有患儿PSQI评分均<7分,平均PSQI评分为(5.67±1.24)分,均不伴有睡眠障碍.结论:先天性气管食管瘘患儿睡眠质量尚可,且早期诊断和及时的手术治疗对提高先天性气管食管瘘的手术治愈率有重要作用.
作者:林丽华;杨运刚;吴谨准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重症患者采用手绘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护理查房对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 患者满意度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心外科ICU的48名护士,按护理层级随机分配,于2017年8—11月设立对照组进行传统护理查房;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设立观察组,进行手绘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护理查房,2组均每个月底查房,各持续4个月.采用评判性思维测评量表(CTDI-CV),测量干预前后2组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采用本院ICU患者满意度调查表,比较干预前后ICU患者的满意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干预前后ICU患者的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除了认知成熟度之外,其他条目分数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比较实施前后ICU患者满意度,观察组总分及各条目分数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实施后ICU患者的睡眠质量,观察组PSQI总分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手绘思维导图结合人形图护理查房,可提高ICU护士的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还可提高ICU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及睡眠质量,是培养与提高ICU护士综合护理能力及自我价值体现的有效方法.
作者:叶美曲;周锦华;陈卫红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为了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型肺疾病(COPD)合并阻塞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OSAS)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月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COPD合并OSAS患者60例,将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氧疗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在血气分析,睡眠指标以及病死率与不良反应上的差异.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在血气分析和睡眠质量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OSAS能够取得确切的疗效,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血氧饱和度,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祝刚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医用免疫三氧自血疗法对康复科患者睡眠障碍的疗效,为临床医师采用医用免疫三氧自血疗法治疗睡眠障碍及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睡眠障碍分析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2014年10月~2017年3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接受医用免疫三氧自血疗法的702名康复科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702例康复科患者中,失访478例,纳入分析224例,其中合并睡眠障碍者为118例,占52.68%.医用免疫三氧自血疗法治疗睡眠障碍患者118例中,有效62例,有效率为52.54%.性别、 治疗次数对疗效无显著性影响(P>0.05).治疗有效的62例患者中,21例完成PSQI量表,治疗前总分为10.94±2.388,治疗后总分为3.72±2.052,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主观睡眠质量、 睡眠持续性、 习惯性睡眠效率、 白天功能紊乱、 睡眠潜伏期、 睡眠紊乱等因子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康复科患者睡眠障碍的类型以失眠为主,采用医用免疫三氧自血疗法治疗康复科睡眠障碍患者存在明显有效和完全无效并存的矛盾现象,今后的研究应进一步分析有效和无效人群的差异,为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作者:何昭瑶;周文舒;邓新云;许颖颖;高升;李星儿 刊期: 2018年第09期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对睡眠的影响,为急性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预后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7月福建省省立医院北院省老年医院经头颅磁共振(MRI)、 蒙特利尔认知功能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证实急性脑梗死后2周有认知功能损害患者与无认知功能损害患者;采用PSQI比较2组睡眠情况.结果:认知功能损害组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障碍与非认知功能障碍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睡眠障碍患病率高于非认知功能障碍者,睡眠障碍可加重是脑梗死后认知功能损害.
作者:郭秀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观察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山东省单县李新庄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08例,按照随机数字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2%优于对照组7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咳嗽、 喘息、 咳痰、 肺部啰音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60 min和无法入睡患者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氨溴索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效果显著,患者睡眠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值得推广.
作者:范蕾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分析阿托品对氯胺酮小鼠催眠、 镇痛、 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随机分小鼠80只为4组,每组各20只,各自使用相应方法,每组再划分NS组、At组、Ket组、At+Ket组,每组5只.各小组腹腔注射分别腹腔注射相关药物和生理盐水,并进行观察.结果:跳台与避暗的实验表明,阿托品不会影响小鼠的学习记忆.氯胺酮的镇痛作用比较明显(P<0.05),阿托品则无以上作用.结论:阿托品对氯胺酮影响小鼠催眠、 镇痛、 学习记忆.氯胺酮短时间诱导,彻底镇静与镇痛,被用作分离麻醉剂;增加呼吸道与唾液的分泌量,不能确保呼吸道的顺畅.阿托品是M胆碱受体阻滞剂,对腺体分泌起到阻碍作用.麻醉前采用阿托品、 氯胺酮,是否影响麻醉作用,这方面的报道不多.本次实验目的是为了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曲倩倩;梅可敏;钱坤 刊期: 2018年第09期
Norsk forening for s .vnforskning og s?vn medisinNorwegian Society for Sleep Research and Sleep Medi-cine( NSSRSM)Foundation year:1997Webpage:http://nssrsm.b.uib.no/Number of members:150Composition of members (degree, specialties,subspe-cialties, etc.):Majority of physicians(ENT,GP,neurology, neurophysiology , pediatrics , pulmonology , psychiatry ); psy-chologists,PhD′s and others.
作者: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治疗慢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和心得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7月昌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慢性失眠症患者72例作为本次实验的观察对象,依照随机偶数奇数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中医综合治疗,对2组睡眠改善效果、 临床疗效、 治疗满意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满意度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对照组均低于治疗前,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组间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慢性失眠症效果良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和满意程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使用和借鉴价值.
作者:付桂玲;刘颖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采用定量分析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评估干燥综合征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口腔干燥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干燥综合征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所有患者进行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检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质量.统计分析2组患者的唾液腺摄取和分泌功能以及睡眠障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唾液腺摄取指数、 唾液腺排泄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高峰出现时间和唾液腺放射性由高降至低的时间则显著长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有22%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对照组中有11%的患者存在睡眠障碍,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量分析核素唾液腺动态显像可客观评价干燥综合征患者口腔干燥情况,干燥综合征患者更有可能发生睡眠障碍.
作者:孟娟 刊期: 2018年第09期
目的:研究在辅助生殖助孕期间不孕症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E-ET)治疗不孕症患者55例作为对照组,调查患者在辅助生殖助孕期间的睡眠质量和心理状态,并与正常人群比较,分析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结果:在IVE-EI治疗的不同阶段,出现睡眠障碍和心理障碍的占比有所上升,与正常人群比较,对照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量表各维度评分高于正常组,SCL-90心理自评量表评分低于正常组.随着治疗过程的跟进,患者的睡眠障碍占比和心理障碍占比均增加.结论:接受IVE-ET治疗的不孕症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障碍和睡眠障碍,其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
作者:孙金莉;陈曦 刊期: 2018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