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QCC护理模式对术前患者治疗效能感及提升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

闫怡君;魏文亮;张亚聪

关键词:普外科, 手术患者, QCC护理模式, 效能感, 睡眠质量
摘要:目的:分析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效能感的影响以及提升其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基本护理,观察组给予QCC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普外科术前患者的治疗效能感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 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其治疗效能感与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相关文献
  • 本土化压力管理与心身增弹训练(SMART-C)对提升教师心理弹性与睡眠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探索本土化压力管理心身增弹训练(SMART-C)对于教师群体的应对压力能力以及睡眠质量的改善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压力情绪管理应用于教育方案(RS-C)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本土化压力管理心身增弹训练(SMART-C)对北京市东城区38位教师进行干预,采用心理弹性量表、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判定效果.结果:参与团体的教师在心理弹性的忍受消极情感和精神影响方面有所改善,睡眠方面在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日间功能等方面所有改善.结论:本土化压力管理心身增弹训练(SMART-C)对于教师群体的应对压力能力以及睡眠质量有改善作用.

    作者:王芳;冯帆;John W.Denniger;Herbert Benson;Gregory L.Fricchione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青少年肥胖人群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相关代谢高危因素

    目的:分析青少年肥胖人群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代谢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因肥胖专病而就诊的肥胖患者142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监测结果随机将其分为OSAHS组与非OSAHS组,其中OSAHS组52例,非OSAHS组70例.结果:非OSAHS组与OSAHS比较,前者在血压、 肝酶、 血脂、 血糖、VAT、 颈围及微觉醒指数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SAHS的高危因素分别为VAT、 舒张压及颈围.结论:引起青少年肥胖症患者出现OSAHS的高危因素包括颈围的增加、 血压的升高以及堆积的内脏脂肪等.而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提示了临床应该多重视青少年肥胖患者的体重与血压,尽早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OASAHS的发展.

    作者:杨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性气道疾病合并失眠症诊治研究进展

    慢性气道疾病合并失眠症的患病率较高,是临床诊疗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支气管哮喘等常见慢性气道疾病合并失眠症的诊治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秀娟;李庆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QCC护理模式对术前患者治疗效能感及提升睡眠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效能感的影响以及提升其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基本护理,观察组给予QCC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普外科术前患者的治疗效能感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 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其治疗效能感与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闫怡君;魏文亮;张亚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应用物理干预方法预防老年卧床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护理效果观察及对患者睡眠的改善

    目的:对老年卧床患者实施物理护理干预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效果进行探析.方法:以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的104例卧床老年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应用物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DVT发生情况,并测定护理前后患者大、 小腿间周径差.结果:观察组DVT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13.9%,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护理前,2组患者的大、 小腿周径差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2组患者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日间功能、 睡眠障碍评分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者各项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卧床老年患者进行物理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和减少DVT发生,改善患者睡眠质量,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作者:颜环菊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正念减压疗法对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研讨正念减压疗法对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收治的焦虑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接受正念减压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2组患者SDS、SAS评分,治疗前,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法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建议临床将正念减压法应用于失眠患者.

    作者:李丽霞;崔美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吉林中药有关睡眠药物的文献辑述

    吉林省的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但目前尚未有人针对省内具有调节睡眠障碍,尤其是失眠的中药进行整理.笔者现对具有镇静催眠、改善神经衰弱、调节焦虑抑郁、同时改善记忆等作用的省内中药,进行分类整理,以期在失眠的临床及基础研究中发现新的治疗靶点.

    作者:许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小儿癫痫发作与睡眠和饮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小儿癫痫发作与睡眠、 饮食相关性,为治疗癫痫发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小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2组儿童睡眠和饮食情况,分析睡眠和饮食对癫痫发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睡眠质量(梦游,说梦话,磨牙,睡眠中断等)比对照组差,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睡眠时间小于8 h比率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睡前饱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正常饮食比率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癫痫发作与患者的睡眠时间少,睡前饱食具有重要的关联.

    作者:冯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舒适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多层螺旋CT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予以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评定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将其作为临床分析样本,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模式,另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行基础护理模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评定护理价值.结果:观察组中,97例患者检查流程顺利,只有3例患者因不配合检查,造成检查失败,后经过护理人员指导再次进行检查.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行CT检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临床价值显著,患者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其顾虑以及恐惧有所好转,检查成功率提升,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张秀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前后睡眠质量比较及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应用效果与对睡眠质量的比较及临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肾结石患者50例,据术式随机分组.对照组开展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治疗.比较2组肾结石临床疗效,观察出血量、 手术、 住院平均时间、 手术前后患者睡眠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肾结石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量、 手术、 住院平均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2组睡眠质量相近(P>0.05);手术后观察组睡眠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结石患者行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疗效肯定,可有效改善病情,去除结石和改善睡眠质量,减少出血和并发症,加速康复出院.

    作者:何汀;周正东;柏金明;张挺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重症监护室患者的睡眠障碍与有效护理方式探究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患者的睡眠障碍与有效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杨浦区市东医院ICU睡眠障碍患者80例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ICU睡眠障碍患者满意人数,护士服务技能以及态度评分,护理前后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总分,康复出院时间.结果:观察组ICU睡眠障碍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士服务技能以及态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总分相似(P>0.05);护理后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康复出院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ICU睡眠障碍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有效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缩短康复出院时间,患者满意人数高.

    作者:文倩佳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焦虑与睡眠质量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改善焦虑以及睡眠质量后对心功能和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模式对焦虑以及睡眠质量进行针对性改善.分析2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在接受护理之后,其焦虑(SAS)分数、 睡眠障碍分数(SRSS)分数均获得明显的改善,同时其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各维度分数获得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过程中,针对性的改善患者的焦虑以及睡眠质量情况,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建龙;陈冬冬;颜文美;王鸿庆;王梅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米氮平与米安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和失眠症状的影响

    目的:米氮平与米安色林治疗老年抑郁症效果及对患者失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到2018年2月丰县同仁专科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总计120例,抽取其中60例使用米氮平治疗,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剩余的60例患者使用米安色林治疗,将其划分为对照组.结果:1)1个月治疗结束后2组患者的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整个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数量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2组患者患者失眠症状消退所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以及米安色林应用到老年抑郁症的治疗中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情况,且不会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应用价值显著,应当得到广泛使用.

    作者:李钢;孙涛;张洪梅;程爱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睡眠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睡眠颠倒及促进康复的效果

    目的:探析睡眠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卒中患者中对改善其睡眠颠倒的影响以及促进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接收的脑卒中患者82例,按随机化分组原则均分成A组与B组,各41例,A组采取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实施睡眠护理干预.比较2组睡眠质量与神经功能.结果:B组总疗效大于A组,P<0.05,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2组神经功能各指标比较差异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实施睡眠护理干预临床价值高,不仅能积极改善睡眠质量,还可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值得深入推广.

    作者:张玉姣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障碍、睡眠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功能障碍、 睡眠状态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9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综合护理,比较2组护理前后功能障碍、 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后FMA评分、各项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 各项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有利于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功能障碍、 睡眠质量,提高生命质量,可广泛推广.

    作者:魏颖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睡眠剥夺致相关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睡眠是个体生存发育所必需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而睡眠剥夺会影响睡眠,并导致个体出现一系列病理、 生理、心理甚至行为学上的改变,从而影响个体的生存与生命质量.本文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睡眠剥夺对个体影响相关的文献,尝试从睡眠剥夺对学习记忆、 情绪、 外周组织器官和神经递质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4个方面归纳总结,力图深入了解睡眠剥夺对个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冯忠胜;汤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分阶段护理在改善老年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老年呼吸科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呼吸科住院患者188例,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模式的情况,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分别给予患者分阶段护理和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睡眠质量、 睡眠情况以及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评分后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及时性、 护理整体性、 护理连续性、 护理舒适性等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效率、 嗜睡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能够改善老年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情况,是临床实施护理实践的理想方式之一.

    作者:卢静;宋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睡眠的临床疗效研究

    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肢体功能障碍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减轻其肢体功能障碍,还能改善其睡眠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促进医患关系和患者预后.

    作者:王常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慢阻肺失眠患者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表达的变化观察

    目的:观察与研究慢阻肺失眠患者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失眠患者为A组,同阶段的80例慢阻肺患者为B组,80例健康者为C组.检测与比较3组的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表达情况,同时比较A组中不同ISI指数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血清应激激素与MDA均高于B组,血清SOD及TAC均低于B组,B组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中不同ISI指数患者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失眠患者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表达显著异常,睡眠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应重视对慢阻肺失眠患者的治疗干预.

    作者:刘元元;何清;王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 睡眠监测数据管理平台的搭建及临床应用

    目的:探索解决不同型号多导睡眠监测数据间兼容、 统一管理的数据管理系统,提高睡眠数据管理的工作效率.方法:针对睡眠中心工作人员的要求设计开发数据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解析并识别文字和表格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实现智能检索.数据管理分临床用睡眠监测数据与科研用数据两部分.本系统的硬件平台选择遵循通用的标准和协议.结果:睡眠监测数据库管理平台能成功解析和识别睡眠报告中的文字和表格的数据信息,并存储在数据库中,能够对数据进行智能检索.结论:本研究管理系统能解析并识别不同型号睡眠监测数据,读取数据并保存到数据库中,方便资料查阅、 工作量统计以及科研数据检索,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睡眠中心工作效率.

    作者:刘海琴;朱小贝;施叶雯;陈进伟;邢亮;罗花南;黑新宏;任晓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世界中医学会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