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娟;李庆云
目的:分析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服务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方式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分级护理服务,比较2组患者护理的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HAMD以及NF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入睡时间、睡眠时间以及觉醒次数中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应用分级护理服务能够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应用.
作者:侯丹丹;席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实施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检测的方法和结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兴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经多导睡眠监测诊断的OSAHS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为患者检测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并且选择同期健康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运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分光光度法、 微量酶标法对2组患者TNF-α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MDA丙二醛、GSH还原型谷胱甘肽、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 超敏CRP、 尿酸、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观察组患者TNF-α水平、ESS评分、MDA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患者高,2组患者相关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SOD和GSH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UA、HCY、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相关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OSAHS患者开展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检测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运用.
作者:孙巧兰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评价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过程中,予以舒适护理模式的效果,评定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泉州市第三医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将其作为临床分析样本,所有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检查,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予以舒适护理模式,另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行基础护理模式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对照组,评定护理价值.结果:观察组中,97例患者检查流程顺利,只有3例患者因不配合检查,造成检查失败,后经过护理人员指导再次进行检查.护理后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舒适护理模式应用于行CT检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临床价值显著,患者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其顾虑以及恐惧有所好转,检查成功率提升,同时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张秀燕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究影响乳腺癌患者术后睡眠障碍的因素和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手术患者50例纳入研究.调查所有患者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50例患者中有32例存在程度不同的睡眠障碍;采取针对性护理后,患者睡眠障碍情况得到明显好转,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术后出现睡眠障碍的原因较多,将针对性护理运用在此类患者中有利于改善睡眠质量,保障术后恢复效果.
作者:张驰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与分析舒适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机体不适感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4月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术后护理,观察组进行舒适护理.统计2组术前、 术后1d和3d的机体不适感(VAS评分);术前、 术后3d和7d的睡眠质量(AIS评分).结果:术前2组的VAS评分和A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3 d观察组的VA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和7 d的AI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机体不适感与睡眠质量的影响相对更好,更为适用于腹部手术患者.
作者:王钧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青少年肥胖人群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相关代谢高危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大庆油田总医院收治的因肥胖专病而就诊的肥胖患者142例,根据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监测结果随机将其分为OSAHS组与非OSAHS组,其中OSAHS组52例,非OSAHS组70例.结果:非OSAHS组与OSAHS比较,前者在血压、 肝酶、 血脂、 血糖、VAT、 颈围及微觉醒指数明显低于后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SAHS的高危因素分别为VAT、 舒张压及颈围.结论:引起青少年肥胖症患者出现OSAHS的高危因素包括颈围的增加、 血压的升高以及堆积的内脏脂肪等.而本次研究结果,也充分提示了临床应该多重视青少年肥胖患者的体重与血压,尽早采取行之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或延缓OASAHS的发展.
作者:杨傲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小儿癫痫发作与睡眠、 饮食相关性,为治疗癫痫发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小儿癫痫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小儿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2组儿童睡眠和饮食情况,分析睡眠和饮食对癫痫发作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睡眠质量(梦游,说梦话,磨牙,睡眠中断等)比对照组差,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睡眠时间小于8 h比率多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在睡前饱食发生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正常饮食比率高于观察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癫痫发作与患者的睡眠时间少,睡前饱食具有重要的关联.
作者:冯瑞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睡眠是个体生存发育所必需的一项重要的生理活动,而睡眠剥夺会影响睡眠,并导致个体出现一系列病理、 生理、心理甚至行为学上的改变,从而影响个体的生存与生命质量.本文回顾了近几年国内外关于睡眠剥夺对个体影响相关的文献,尝试从睡眠剥夺对学习记忆、 情绪、 外周组织器官和神经递质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影响4个方面归纳总结,力图深入了解睡眠剥夺对个体功能的影响.
作者:冯忠胜;汤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与研究慢阻肺失眠患者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四川省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慢阻肺失眠患者为A组,同阶段的80例慢阻肺患者为B组,80例健康者为C组.检测与比较3组的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表达情况,同时比较A组中不同ISI指数患者的检测结果.结果:A组的血清应激激素与MDA均高于B组,血清SOD及TAC均低于B组,B组与C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中不同ISI指数患者的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阻肺失眠患者血清应激激素与氧化应激表达显著异常,睡眠对患者的影响较大,应重视对慢阻肺失眠患者的治疗干预.
作者:刘元元;何清;王笑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采取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符合研究标准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与对照组(艾司西酞普兰),每组30例,治疗时间8周.结果:观察组、 对照组4周、8周PSQI评分、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下降(P<0.01),而观察组各时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2组有效率比较显示观察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能够更好的改善老年抑郁症患者失眠症状,改善患者抑郁状态,且无更多不良表现出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证实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更适合老年抑郁症失眠为主表现者.
作者:徐春梅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索解决不同型号多导睡眠监测数据间兼容、 统一管理的数据管理系统,提高睡眠数据管理的工作效率.方法:针对睡眠中心工作人员的要求设计开发数据管理系统,后台数据库解析并识别文字和表格数据,存储在数据库中,实现智能检索.数据管理分临床用睡眠监测数据与科研用数据两部分.本系统的硬件平台选择遵循通用的标准和协议.结果:睡眠监测数据库管理平台能成功解析和识别睡眠报告中的文字和表格的数据信息,并存储在数据库中,能够对数据进行智能检索.结论:本研究管理系统能解析并识别不同型号睡眠监测数据,读取数据并保存到数据库中,方便资料查阅、 工作量统计以及科研数据检索,省时省力,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睡眠中心工作效率.
作者:刘海琴;朱小贝;施叶雯;陈进伟;邢亮;罗花南;黑新宏;任晓勇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研究分析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改善焦虑以及睡眠质量后对心功能和生命质量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安溪县医院收治的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护理模式对焦虑以及睡眠质量进行针对性改善.分析2组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在接受护理之后,其焦虑(SAS)分数、 睡眠障碍分数(SRSS)分数均获得明显的改善,同时其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各维度分数获得提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过程中,针对性的改善患者的焦虑以及睡眠质量情况,有助于提升患者的心功能以及生命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黄建龙;陈冬冬;颜文美;王鸿庆;王梅华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讨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给予运动干预对患者癌因性疲乏、 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运动干预,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 治疗满意率、 生命质量、 癌因性疲乏、 睡眠质量等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采用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刘佳丽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老年呼吸科患者睡眠质量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攀枝花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呼吸科住院患者188例,按照患者临床护理模式的情况,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4例.分别给予患者分阶段护理和常规临床护理措施.对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睡眠质量、 睡眠情况以及生命质量情况进行评分后统计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及时性、 护理整体性、 护理连续性、 护理舒适性等各项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效率、 嗜睡评分和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阶段护理能够改善老年呼吸科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和护理满意情况,是临床实施护理实践的理想方式之一.
作者:卢静;宋彦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研讨正念减压疗法对失眠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收治的焦虑抑郁症患者80例,按照治疗方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40例接受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干预基础上接受正念减压法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2组患者SDS、SAS评分,治疗前,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PSQI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法可明显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建议临床将正念减压法应用于失眠患者.
作者:李丽霞;崔美丹 刊期: 2018年第07期
人的一生有1/3~1/4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疾病谱的变化, 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 睡眠障碍越来越多, 成立睡眠研究中心, 对于整合科研资源, 构建与省内外睡眠研究机构的联系平台, 开展医学攻关, 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 应用与推广, 开展睡眠障碍的特色专科的治疗与指导, 进行睡眠亚健康状态的预防与管理, 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黄俊山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探析黛力新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及对其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广西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24例,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黛力新治疗,比较分析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1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2组患者的焦虑、 抑郁情绪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黛力新辅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且安全性较高,故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黄乔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采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的效果进行观察和评估.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7年11月中国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2例,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对2组患者睡眠质量、 焦虑、 抑郁以及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在睡眠障碍、睡眠时间、 睡眠质量以及睡眠效率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以及疼痛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间,采用心理护理联合疼痛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抑郁以及焦虑症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在临床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作者:章萍;葛宜群 刊期: 2018年第07期
目的:分析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对患者治疗效能感的影响以及提升其睡眠质量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基本护理,观察组给予QCC护理.结果:护理前,2组普外科术前患者的治疗效能感评分与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护理后观察组的治疗效能感评分高于对照组、 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术前实施QCC护理模式,可以提高其治疗效能感与睡眠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闫怡君;魏文亮;张亚聪 刊期: 2018年第07期
慢性气道疾病合并失眠症的患病率较高,是临床诊疗实践中面临的挑战之一.本文主要针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及支气管哮喘等常见慢性气道疾病合并失眠症的诊治及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张秀娟;李庆云 刊期: 201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