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山琴
目的:探究急性脑卒中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1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进组研究的对象,其中并睡眠障碍者58例,无睡眠障碍者54例,以此为依据分为2组.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既往病史、 卒中类型、 卒中部位以及并发症等对患者睡眠障碍的影响.结果:2组患者卒中类型、 卒中部位对睡眠障碍影响分析结果,在卒中类型的比较中,睡眠障碍组发生出血性卒中的概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在卒中部位的比较中,左半球、 右半球卒中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既往慢性病史、 并发症、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对睡眠障碍影响分析结果,睡眠障碍组肺部感染、 尿路感染、 高血压、 冠心病、 糖尿病以及神经功能缺损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急性脑卒中患者并发睡眠障碍的因素众多,更多的影响因素判断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作者:王超;韩国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硬膜外麻醉后神经根损伤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收治90例行硬膜外麻醉穿刺时出现神经根损伤症状的患者,病例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7月,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5)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术中及术毕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生理盐水)10 mL,观察组术中及术毕给予5 mg地塞米松加10 mL生理盐水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浓度;统计并比较2组手术前后睡眠质量.结果:2组患者术后的血清TNF-α、IL-6及IL-1β浓度呈逐渐升高的趋势,观察组的上升幅度较小,对照组的上升幅度较大,其中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血清TNF-α、IL-6及IL-1β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与术前相比,术后72 h 2组PSQI评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地塞米松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后神经根损伤患者中,能够减少炎性因子释放,改善神经根损伤症状及睡眠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陈彦梅;恽骄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PICC技术在临床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和分析护理干预措施对住院肿瘤患者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肿瘤患者88例,根据患者是否应用PICC术,将其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4),对照组未实施PICC术,观察组实施PICC术,比较2组治疗情况以及感染发生率.对比2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PSQI)与临床疗效.结果:经过PICC置管护理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感染发生率和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技术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机率,患者住院期间加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江水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足疗干预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睡眠质量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符合标准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予以中药熏洗与穴位敷贴相联合的方法.对比换组患者在乳腺癌化疗期间的物、 睡眠障碍、 睡眠时间、 入睡时间、 睡眠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得到了显著的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明显比对照组(66.67%)高(P<0.05).结论:通睡眠时间与质量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足疗干预,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日间功能、 催眠药过足疗干预乳腺癌化疗期患者的睡眠质量能够得到显著的改善,有效降低化疗期间患者的睡眠障碍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侯芃芬;王磊;张辅满;缪卡丽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在全身麻醉中的作用.方法: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毁损组与对照组,在双侧中脑腹侧被盖区(VTA)给予毁损组特异性多巴胺神经元毁损药6-羟多巴胺(6-OHDA)以减少多巴胺神经元.给予对照组双侧VTA等体积的生理盐水.术后2周,比较2组大鼠在丙泊酚及异氟醚全麻状态下翻正反射消失时间(LORR)、 翻正反射恢复时间(RORR)及睡眠持续时间.结果:丙泊酚麻醉下,毁损组与对照组比较,LORR时间显著缩短,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异氟醚麻醉下,毁损组与对照组比较,RORR时间及睡眠持续时间显著延长(P<0.05),LORR时间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不同药物全身麻醉状态下,中脑腹侧被盖区多巴胺神经元发挥的作用亦不尽相同.
作者:钱坤;马玉兰;曲倩倩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压力管理对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及出院后睡眠质量影响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行压力管理,干预均持续至患者出院,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测试患者睡眠情况以及负性情绪.结果:压力管理后,观察组患者仍感到焦虑的患者共12例,占比21.05%,对照组患者共25例,占比43.86%;观察组患者仍感到抑郁的患者共9例,占比15.79%,对照组患者共21例,占比36.84%;观察组患者仍感到紧张的患者共11例,占比19.30%,对照组患者共26例,占比45.61%,差异具有统计学义(P<0.05);压力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情况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睡眠质量总体优良率为85.97%,对照组患者睡眠质量总体优良率为64.91%,差异具有统计学义(P<0.05).结论:压力管理能够有效地改善外科患者围手术期及出院后负性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商立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开展八段锦锻炼,探讨八段锦对肠癌术后化疗过程中患者食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随机抽样选取30名我院胃肠外科肠癌癌术后化疗患者.其中15例按照常规护理(对照组),15例除常规护理并予指导其进行八段锦健身(实验组).比较2组患者对术后化疗过程中食欲的影响.结果:实验组肠癌术后化疗过程中患者食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化疗期间其他胃肠道反应发生率(13.3%)低于对照组(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657,P<0.05);2组护理后PSQI评分均较护理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护理后平均入睡时间均较护理前显著缩短,且实验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八段锦对肠癌术后化疗过程中患者有调理脾胃、增进食欲改善体质、 提高生命质量的积极影响.
作者:吴仲华;林静;江火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动机性访谈应用于恶性肿瘤患者伴侣中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在我科治疗恶性肿瘤的64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伴侣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30例,常规心理安抚,研究组34例;常规心理安抚+动机性访谈,比较心理状态结果和睡眠质量.结果:不同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2组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研究组恶性肿瘤患者伴侣的心理状态各指标改善评分结果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伴侣应用动机性访谈可以改善其不良心理和睡眠质量,对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周玉霞;谢绍菊;陈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比较非脱垂困难子宫在经阴道、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2种微创手术方法中的临床疗效.探讨切除非脱垂困难子宫的术式选择的有关问题,比较2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良性非脱垂困难子宫采用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Transvaginal Hysterectomy,TVH)56例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Laparoscopically Assis-ted Vaginal Hysterectomy,LAVH)77例的完整临床资料,并对此进行比较分析.结果:TVH、LAVH在术后排气、 术后病率、术中器官损伤,术中输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但在手术时间、 术后出血、 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前数据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LAVH组PSQI的分值为(6.53±1.87),TVH组PSQI的分值为(12.82±3.55),LAVH组低于TVH组(P<0.05).两例术中器官损伤患者均为膀胱受损.结论:在充分评估后非脱垂困难子宫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术比阴道全切术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丁伟芳;李立安;李红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睡眠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前来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2型糖尿病病患,随机分为治疗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研究组选格列美脲+胰岛素联合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临床指标及低血糖发生率;比较2组睡眠改善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FBG)、 餐后2 h血糖(2 hPBG)、 糖化血红蛋白(HbAlc)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睡眠改善总有效率为73.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66%(P<0.05).结论:格列美脲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佳安全性高,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睡眠状况,因此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作者:董华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及其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慢性乙肝患者和健康人群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焦虑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分;采用多导睡眠监测(PSG)评估客观睡眠质量,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睡眠自评量表(SRSS)评估主观睡眠质量.结果:慢性乙肝患者的SAS、SDS评分分别为(54.86±7.49)分和(57.32±8.51)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35.97±5.17)分和(36.48±4.30)分,P<0.01;与健康人群比较,慢性乙肝患者的总睡眠时间(TST)、 Ⅰ期睡眠(S1)、 Ⅱ期睡眠(S2)、 慢波睡眠(SWS)、 快动眼睡眠相(REM)、 睡眠效率均显著缩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且睡眠潜伏期(SL)、 长觉醒次数和短觉醒次数有明显的增长或增多,P<0.05;慢性乙肝患者的PSQI、SRSS评分分别为(14.32±1.51)分和(31.53±5.83)分,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10.27±1.17)分和(24.41±4.04)分,P<0.05.结论:慢性乙肝患者较健康人群,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且极大的降低了患者的睡眠质量.
作者:赵明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68例,利用匹兹堡睡眠指数(PSQL)展开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影响因素.结果:患者PSQI评分(6.92±1.53)明显高于全国常模的(3.23±3.12)分(P<0.05);经多因素回归分析,焦虑、 抑郁、 疼痛程度、 发病部位均为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睡眠质量下降,发病部位、 疼痛情况、 患者抑郁及焦虑情绪均可影响患者睡眠质量,临床应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展开针对性疏导,改善患者睡眠情况.
作者:程宗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及其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方法:将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在我院就治的15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 睡眠质量、 血压控制情况、 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护理后HAMA评分、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安眠药次数、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白天身体功能等PQS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收缩压、 舒张压均明显对照组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疾病知晓率、 服药依从率、 生活方式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及其不良情绪的改善有积极的影响,能有效调整患者心态,提升治疗依从性,促进睡眠质量的提高及血压平稳控制,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山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盐酸曲唑酮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北京燕化医院收治的失眠患者88例作为样本,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佐匹克隆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曲唑酮治疗.给药1疗程后,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入睡时间(11.70±0.44)min、 睡眠时间(8.19±1.28)h、 深睡眠时间(2.12±0.50)h、 睡眠效率(85.06±1.94)%、PSQI(6.00±0.02)分、SAS(20.46±1.03)分、SDS(21.05±1.00)分、SF-36(97.59±0.08)分、 有效率97.7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盐酸曲唑酮治疗失眠,疗效更佳.
作者:吴喆;夏宪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优质干预对患者术后胃肠功能及睡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解放军第102医院收治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术后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评分;比较2组患者术后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及PSQI评分.结果:观察组的肛门首次排气时间、 肛门首次排便时间、 肠鸣音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 h、48 h、72 h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术后观察组患者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和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优质干预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减轻疼痛,并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睡眠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
作者:恽骄;陈彦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究延续护理对外科住院患者并发症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174例在我院接受外科治疗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实行延续护理,随访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及睡眠质量.结果:观察组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所占比例为6.90%,对照组19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21.84%,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入睡时间、 睡眠时间、 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 催眠药物、 日间功能和主观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1.31±0.29)分、(1.47±0.34)分、(1.30±0.26)分、(1.50±0.35)分、(1.42±0.28)分、(1.26±0.30)分、(1.53±0.25)分,对照组分别为(1.64±0.36)分、(1.72±0.43)分、(1.70±0.28)分、(1.85±0.46)分、(1.83±0.31)分、(1.49±0.33)分、(1.81±0.44)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秀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集中探讨听觉多频稳态诱发反应(ASSR)在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纳入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因感音神经性耳聋于我院耳鼻喉科进行治疗的患儿60例,对所有患儿均进行ARB、ASSR和40Hz AERP测试,对一组清醒状态下健听儿的ASSR阈值进行比较.结果:在50 Hz、1000 Hz、2000 Hz和4000 Hz下,清醒状态较睡眠状态AS-SR阈值差分别为(15.6±11.3)dB、(19.2±12.8)dB、(24.1±9.6)dB和(32.1±14.8)dB清醒状态较睡眠状态下的AS-SR阈值平均升高范围在20 dB.结论:多频稳态诱发反应着对于临床中患儿感音神经性耳聋的听力水平的评估具有积极的意义,可有效的测定患儿的听力,并针对评估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促进患儿的预后,同时对于患儿的身体及心理的正常发育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可在临床工作中推广使用.
作者:方琼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针灸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患者86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推拿+口服右佐匹克隆片2 mg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针灸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及睡眠状况,比较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评分(1.17±0.6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3±0.79)分(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2.52±1.31)明显小于于对照组的(4.19±2.07)分(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明显高于对照组(81.40%)(P<0.05).结论:针灸辅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伴重度睡眠障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痛感,改善睡眠情况,疗效显著.
作者:沈凡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膝关节脱位多韧带损伤Ⅰ期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0例膝关节脱位多韧带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Ⅰ期修复重建,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后Lysholm评分、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脱位多韧带损伤Ⅰ期修复重建可取得理想的临床疗效,且可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作者:陈挺霖;林久灶;黄长智;李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新生儿黄疸和改善睡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0月北京市上地医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新生儿黄疸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情况;比较2组患儿每天睡眠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干预3 d后的血清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平均每天睡眠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黄疸中,有利于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加速黄疸消退,改善患儿症状,促进患儿康复,延长患儿睡眠时间,值得在临床借鉴和推广.
作者:周秀莲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