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运良;闫亦农
输尿管结石以往诊断主要依赖X线检查,但由于受肠腔气体干扰,骨骼重叠影响,阴性结石等因素影响,诊断极为困难.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输尿管造影,虽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检查较复杂,存在造影剂过敏等问题.而超声检查则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均可显示结石的声像图,具有方法简便、无痛苦、无创伤、无副作用、重复性好等优点.2001-10~2003-10我科行B超诊断为输尿管下段结石100例,现报道如下. 输尿管结石以往诊断主要依赖X线检查,但由于受肠腔气体干扰,骨骼重叠影响,阴性结石等因素影响,诊断极为困难.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输尿管造影,虽具有一定的诊断意义,但检查较复杂,存在造影剂过敏等问题.而超声检查则不受上述因素的影响,均可显示结石的声像图,具有方法简便、无痛苦、无创伤、无副作用、重复性好等优点.2001-10~2003-10我科行B超诊断为输尿管下段结石100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苏美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了解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心脏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PIH心脏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妊娠结局.结果:本组临床表现同急性心衰,其中6例血压升高程度与尿蛋白及病情严重程度不相一致.6例均行剖宫产,母儿预后良好.结论:PIH心脏病心脏功能受影响,而使血压升高不明显,故对此病的评估要全面,恰当诊治.
作者:卓静;刘伟;黄恬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评价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E)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8例原发性肝癌TAE术前、后行CDFI检查,观察肿瘤大小、血供及肝动脉、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TAE术后大多数肿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肿瘤内部及周边血供明显减少(P<0.05),以肿瘤内血流减少更明显,其血供减少程度与肿瘤缩小程度呈正相关(r=0.75,P<0.001),肝动脉峰值流速明显下降,门静脉血流速度增快(P<0.001).结论:CDFI能客观判断肿瘤大小及血流灌注状态,是目前检验肝癌TAE效果较理想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作者:翟玉霞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全身化疗所致肝损害的防治效果.方法:100例患者采用自身对照,每例用同一化疗方案连续化疗2周期,其中一周期单纯化疗,另一周期化疗同时加用甘草酸二铵注射液;观察化疗后肝功能变化.结果:两周期化疗后谷氨酸转氨酶升高分别为15.0%,5.0%(χ2=5.556,P=0.018);谷氨酰胺转移酶升高13.0%,5.0%(χ2=3.907,P=0.048).加用甘草酸二铵周期的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甘草酸二铵注射液对全身化疗引起的肝功能异常有预防作用.
作者:林雯;林英城;林懿;王鸿彪;李德锐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行手法按摩推拿、牵引,内服中药白芍甘草汤和西药营养神经,疗程后1天局部注射康宁克通40mg.结果:本组基本治愈20例,显效2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无创、安全、简便.
作者:郑立海 刊期: 2004年第02期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临床常见病,病因未明,尚缺乏特效疗法.本文从病因、诊断和治疗等方面,阐述目前诊断的新进展和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证、疗效、不良反应和复发率.
作者:陈业希;沈文律;庄春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核基质(NM)与染色质关系密切,参与染色体构建和基因表达,染色质的重要结构端粒携带有大批NM结合位点,通过NM结合位点,NM与端粒相互作用影响细胞周期中端粒的行为.
作者:柏素云;李冠武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SC)对人食管癌细胞系EC109细胞增殖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用荧光染色、免疫组化及免疫蛋白印迹等技术,在MSC的不同浓度(0、1、2、4、8、16μg/mL)与时间(6、12、24、48h)的作用下,观察其对EC109细胞形态的影响以及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的表达.结果:细胞主要表现出固缩,生长密度降低,凋亡小体形成并被吞噬等形态改变,未见明显细胞毒性作用.各实验组的Ki-67标记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Bcl-2/Bax表达比值降低,并呈明显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结论:MSC有抑制EC109细胞系增殖及下调Bcl-2/Bax表达的作用.
作者:裴小娟;苏敏;田东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癫癎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建立实验性癫模型,探讨其发病机理,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和筛选抗癫药物,是研究癫的重要途径.本文就癫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丁山;庄明华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T(cTnT)检测在婴幼儿肺炎并发心衰中的意义.同时为婴幼儿肺炎是否并发心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对42例肺炎并发心衰及15例同期肺炎而无并发心衰患儿进行cTnT、CK-MB检测.结果:无先天性心脏病肺炎并发心衰患儿,cTnT阳性率不高,射血分数、心轴缩短率及心脏指数测定值也不低;而有先天性心脏病并发肺炎心衰患儿则相反.结论:cTnT检测可作为评价心衰的一项生化指标;婴幼儿肺炎若无先天性心脏病,极少引起心衰,而有心衰者常是发生在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基础上.
作者:郭继忠;林郁生;仇烨;林洁英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病例]男性,3岁.因进行性面色苍白件右下肢疼痛、跛行25天于2004-04-21收住汕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作者:张美;林顺发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影响CT引导经皮胸部活检准确性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58例胸部肿块活检病人的临床资料,评价单点、多点切割活检,肿块直径≤2.5cm、>2.5cm的诊断准确性.结果:单点组诊断准确率75.0%,多点组88.3%(χ2=7.78,P<0.01);肿块直径≤2.5cm组89.3%, >2.5cm组89.1%(χ2=0.01,P>0.05).结论:诊断准确性方面,多点切割优于单点切割,肿块直径≤2.5cm和>2.5cm无差异.
作者:庄学龙;吴秀浅;吴文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对肌力失衡与后柱失稳大鼠颈椎病模型进行研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20只)、肌力失衡组(20只)和后柱失稳组(20只),每组又分2个月和4个月组,各组10只.建立两组不同的颈椎病模型后,通过X线影像评分和斜板实验评价运动功能情况.结果:X线影像分析:对照组生理弯曲存在,椎间隙无异常,未见骨赘形成,肌力失衡组和后柱失稳组有不同程度的生理弯曲消失,椎间隙变窄,骨赘形成,钩椎关节和关节突关节增生硬化.斜板实验运动功能评价,肌力失衡组和后柱失稳组的肌力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组2、4个月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力失衡组和后柱失稳组2、4个月间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肌力失衡组与后柱失稳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力失衡与后柱失稳均可致大鼠颈椎病发生,颈后方的肌力平衡与后柱稳定在维持脊柱稳定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作者:宋沛松;孔抗美;齐伟力;王新家;韩伟;黄铿;陈泽锋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糖尿病患者血浆过氧化脂质与其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通过血清抗-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抗体的检测对糖尿病心血管病变的LDL 氧化修饰情况进行研究,有利于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预后作出评价.本文对LDL的氧化修饰在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林楚佳;林少达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肿瘤淋巴结微转移是当前肿瘤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本领域有了长足的进展,然而也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食管癌淋巴结微转移研究及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许慕明;杨捷生;陈于平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的效果.方法:采用经腹腔的腹腔镜技术对2例单纯性肾囊肿进行手术治疗,并分析疗效.结果:2例手术成功.手术时间150min和60min,出血量50mL和10mL,住院时间6天和4天.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单纯性肾囊肿创伤小、效果好.
作者:章振保;郑俊鸿;杨镜秋;邱雍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结肠癌致机械性小肠梗阻的X线诊断价值.方法:对46例结肠癌性肠梗阻中的13例机械性小肠梗阻病患者,行腹部立、卧位拍片或透视,气钡双对比结肠灌肠造影.结果:腹部立、卧位片或透视均表现为机械性小肠梗阻.气钡双对比结肠灌肠造影表现①结肠癌的分型:浸润型11例,混合型2例.②癌肿部位:升结肠、盲肠7例,结肠肝曲2例,结肠脾曲3例,降结肠1例.结论:结肠癌性肠梗阻病患者中,表现为机械性小肠梗阻并不少见,因其无特征性X线征,与其它原因引起的小肠梗阻较难鉴别,行气钡双对比结肠灌肠造影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王志龙;张高尚 刊期: 2004年第02期
近年研究发现基质金属蛋白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在翼状胬肉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转化的角膜缘上皮基底细胞及血管系统均有异常表达.本文就其在翼状胬肉的表达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邵运良;闫亦农 刊期: 2004年第02期
应用酶联免疫检测(ELISA)法检测人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小细胞肺癌(SCLC)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它不仅可用于SCLC的早期诊断,而且有助于疗效的判断和肿瘤复发的早期发现,故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ProGRP是比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更为特异、敏感的SCLC肿瘤标志物.
作者:余文聘;郑小河;吴洁文 刊期: 2004年第02期
目的:EB病毒的感染与人类多种肿瘤相关.实验检测肝细胞癌中存在EB病毒感染,并提出其与肝细胞癌相关,通过体外细胞培养证实EB病毒可促进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复制,推测其可能为HCV的辅助病毒,并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作者:陈广灿;曾永明;李威 刊期: 2004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