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颖
目的:对超声诊断宫腔粘连的价值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84例,采用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宫腔粘连情况进行诊断,观察超声图像表现。结果超声诊断下,宫腔粘连具有两种类型:一是宫腔积液型(18例):宫腔分离的轻、重程度不同,周边是强回声光带,内部是液性暗区;二是宫腔非积液型(66例):宫腔线显示不清,或是内膜表现为厚度不均匀、连续性中断或片状低回声。结论在以往宫腔粘连的诊断中,宫腔镜应用的比较多,但属于有创性检查,而超声检查属于非创伤性检查,只要在月经周期的特定时期内,对子宫内膜的形态结构、血流分布、蠕动波波动情况进行反复、多次检查,便可以明确诊断疾病类型,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检查手段。
作者:庞慧贤;卫红艳;江宁珠;张海燕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实时四维彩超在产前分析胎儿畸形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来我院行四维超声成像检查的113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选择GE公司VOLVSOW730型四维彩超,首先使用二维超声进行详细的胎儿和常规测量,然后用实时四维图像进行分析。结果1136例胎儿均四维超声成像成功,检查出异常胎儿19例(1.67%),其中唇裂7例(0.62%),胎儿小肿1例(0.09%),腹裂2例(0.18%),脑积水1例(0.09%),双足内翻6例(0.53%),骶尾部血管瘤3例(0.26%)。结论通过实时四维彩超的应用能够将胎儿表面结构清晰显示出来,准确性与敏感性很高,是孕妇产前进行胎儿畸形检查的重要检查手段,能有效提升胎儿先天畸形的诊断准确率与产前检查质量,值得全面推广。
作者:王国辉;方学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P16、Bcl-2、Ki-67、P53、ER、PR在子宫平滑肌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2007~2013年我院收治的子宫平滑肌瘤100例,子宫平滑肌肉瘤15例,正常子宫平滑肌壁15例,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16、Bcl-2、Ki-67、P53、ER、PR的表达。结果 P16、Ki-67、P53在肉瘤组的表达高于肌瘤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l-2在肌瘤组的表达高于肉瘤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PR在三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16、Bcl-2、Ki-67、P53可以作为鉴别良恶性平滑肌肿瘤的指标。
作者:王丽;张洪生;高爱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妇产科手术患者腹部切口的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妇产科手术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伤口甲级愈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54例患者伤口甲级愈合46例,出现各类并发症8例,观察组54例患者伤口甲级愈合52例,出现各类并发症2例,观察组的伤口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加强腹部切口的针对性护理,可有效促进其伤口愈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乔美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成分输血在产后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12月成分输血患者8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吸氧、建立1~3条静脉通道,给予补液、止血,观察组给予浓缩红细胞2 U+新鲜冰冻血浆200 mL,出血量大的患者可增加浓缩红细胞的数量和新鲜血浆的量。结果观察组治疗前Hb为(55.2±5.6)g/L,PLT为(85.4±9.5)×109/ L,PT为(19.3±1.5) s, APTT为(51.7±6.1)s,治疗后Hb为(78.5±8.7)g/L,PLT为(92.9±11.2)×109/L,PT为(14.7±1.2)s, APTT为(40.5±5.3)s,对照组治疗前Hb为(55.3±5.6)g/L,PLT为(75.5±9.4)×109/L,PT为(19.4±1.6)s,APTT为(16.7±1.2)s,治疗后Hb为(63.5±6.3)g/L,PLT为(82.9±19.2)×109/L, PT为(16.7±1.2)s,APTT为(46.5±5.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成功救治,救治成功率为100.0%,发生输血反应1例,表现为发热,输血反应发生率为2.5%;对照组成功救治36例,救治成功率为90.0%,发生输血反应1例,表现为发热,输血反应发生率为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大出血的患者要及时给与成分输血,可提高救治率。
作者:张彩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妇科门诊阴道分泌物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1月~12月我院检验科收治妇科门诊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阴道分泌物给予白带常规检查。结果阴道清洁Ⅰ、Ⅱ度患者共计29.33%,阴道清洁Ⅲ、Ⅳ度共计70.67%,其中患者表现为细菌性阴道病48例;阴道念珠菌病21例;滴虫性阴道炎11例,且患者的阴道清洁度越高,念珠菌、滴虫等细菌的检出率就越高。结论在阴道感染疾病中,细菌性阴道炎具有较高的感染率。
作者:任翠萍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研究剖腹产横切口两种缝线缝合的对比研究,并总结临床护理经验。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来我院妇产科就诊的剖腹产孕妇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剖腹产术后横切口采用常规的普通缝线方法进行缝合,观察组患者剖腹产术后横切口采用生物性可吸收缝线进行缝合,比较两组患者剖腹产横切口不同缝线缝合后的横切口愈合时间、患者疼痛情况、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术后切口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横切口愈合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得分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发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施行剖腹产孕妇的横切口采用可吸收性的缝线进行缝合,能够有效的缩短切口愈合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并且能够降低横切口术后切口瘢痕增生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疗效显著,具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在对妇科盆腔肿瘤进行诊断时分别使用CT与B超,并对其诊断的效果进行观察与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盆腔肿瘤的患者332例,在征得了患者及其家属的同意之后对其进行临床观察与对比分析。分别使用CT与B超对其进行诊断。结果332例患者经过检查,符合CT检测的标准300例(90.36%),患者符合B超检测的标准292例(87.95%),两组患者符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诊断方面,采用B超进行检测患者的符合例数分别为238例与94例,符合率分别为87.95%与76.60%,采用CT进行检测患者的符合例数分别为224例与76例,符合率分别为94.12%与80.85%。CT检测的效果高于B超。结论同CT检查相比较而言,B超对于妇科盆腔肿瘤的诊断具有着准确性较高,费用较少,较为简便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焦德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在妇产科护理中采用护理路径的效果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患者60例,并根据给予患者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后再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方法。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的发生率较护理前的低,并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的程度较对照组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产科患者实施护理路径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疾病的康复。
作者:朱向荣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对改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肌瘤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43例。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加用系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应指标。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后呼之睁眼时间、气管拔管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对于缩短手术、术后苏醒时间、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管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分析探讨分娩镇痛仪用于产科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不采取任何的镇痛措施,实验组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给予分娩镇痛仪进行镇痛,分娩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实验组产妇的镇痛效果、产后2 h出血量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娩镇痛仪用于产科镇痛中具有显著的疗效,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新生儿的Apgar评分,具有切实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实践的过程中,大力借鉴和推广。
作者:林丽;冯方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优质护理方式在妊高症产妇护理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我院将2012年3月~2013年6月收治的妊高症患者中随机抽取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进行干预,常规组以常规护理方式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先兆子痫发生率和子痫发生率,以及产妇产后新生儿的体重及Apgar指数。结果经过两组对比观察后,观察组产妇的先兆子痫和子痫发生率明显要低于常规组;且经过优质护理后,观察组的Apgar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的评分。综上两点,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方式对妊高症产妇而言是一种较优良的干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可以加以推广和应用。
作者:宿红;郭巧玉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通过试验探究绝经后妇女经阴道子宫切除时输卵管卵巢的处理方式及其选择原则。方法选取绝经后行阴道子宫切除术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术中手术方式及术后疗效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手术中对输卵管卵巢的处理方式的选择原则及其影响。结果150例患者中行双侧输卵管及卵巢切除102例,占68.0%,行单侧输卵管及卵巢切除23例,占15.3%,未切除输卵管及卵巢25例,占16.7%。比较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行单侧输卵管及卵巢切除及未切除输卵管及卵巢的患者,有盆腔手术史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与行双侧输卵管及卵巢切除的患者相比,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3,P<0.05)。输卵管及卵巢全切除后雌激素水平低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行双侧切除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卵管及卵巢全切除后妇科肿瘤复发率明显低于未行双侧切除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经阴道子宫切除时输卵管卵巢的处理方式应根据患者的疾病类型,盆腔手术史及患者本身的盆腔器官解剖特点综合分析,大程度保证患者的健康。
作者:汪利民;程婷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妇产科的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及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妇产科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实验组运用风险管理,对照组不运用风险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结果从而得出提高风险管理的意义和价值。结果从实验的结果来看,实验组护理的综合评分、患者的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患者投诉护理相比后者减少。结论风险管理在妇产科上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它能为患者提供有序、安全和优质的护理,有效地预防并减少风险发生。
作者:梁国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通过对近年来就诊剖腹产后的早孕孕妇进行分析,了解采取不同的流产方式,会有什么样的流产效果。A组选用负压吸引技术流产,B组选用药物与负压吸引技术联合使用,C组使用药物流产。A组与B组完全流产率基本一样,但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在手术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感染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采用A组效果好,可进行推广。
作者:郭俊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宫颈糜烂时,LEEP刀与微波治疗的效果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6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微波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LEEP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阴道流液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宫颈糜烂的时候,与微波治疗方法相比,采取LEEP刀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在减少术后出血量、术后恢复等方面效果更佳。
作者:张金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腹式筋膜内子宫切除手术是新近出现的较为流行的一种手术方式,该手术不但使手术的步骤得到进一步优化,还让绝大部分盆底神经和血管得到保留,不但使疾病得到有效治疗,还对患者的日常生存质量无不良影响,因此,该手术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式。
作者:班凤琴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方法对乳腺癌术后患者80例进行专人护理全程,对其进行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功能恢复护理等综合护理。结果这80例患者进行手术后,对她们进行观察发现出现上肢淋巴肿现象的有40例,其中症状较轻的有25例,中度症状的有13例,症状较严重的有2例。所有的手术患者都没有出现绝望、轻生、暴躁等情绪。结论综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避免心理障碍及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原晓亮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对初产妇分娩过程心理护理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64例初产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疼痛评分、产后出血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和总产程分别为(7.81±1.35)分、(1.45±1.02)分、(9.45±0.58)分、(8.87±1.04)h和(9.38±0.86)分、(4.51±0.38)分、(5.24±1.21)分、(13.89±1.67)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SAS评分和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且同护理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缓解产妇不良情绪,降低分娩过程中危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分娩安全性。
作者:常晓铭 刊期: 2015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收治的中期妊娠引产合并有剖宫产瘢痕处胎盘植入的安全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因中期妊娠引产过程中发现有合并剖宫产瘢痕处胎盘植入患者5例,采用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再行开腹切开子宫瘢痕取出胎盘,并同时修剪瘢痕,重新缝合子宫。结果5例患者胎盘均彻底取出,子宫成功得以保留。结论对于既往有剖宫产手术史合并中期妊娠引产的患者,临床应引起足够重视,引产前仔细行B超检查了解胎盘与子宫瘢痕的关系,一旦发现有子宫瘢痕处胎盘植入,首先行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后再行引产,减少出血;要完整而彻底的取出胎盘,开腹切开子宫瘢痕是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法,并同时可修补子宫瘢痕处缺陷,减少再次发生子宫瘢痕妊娠的风险。
作者:温渝 刊期: 2015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