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艺芳
目的 对不孕患者的5种血清免疫性不孕抗体检测的结果 进行相关的观察和分析.方法 从2015年7月~2016年6月来我服务站进行体检的不孕患者中随机选取50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统计正常的体检人员50例作为常规组,对两组成员5种血清免疫性不孕抗体进行检测,对比检测的结果 并进行相关的分析.结果 两组成员在5种血清免疫性不孕抗体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在检测中发现抗卵巢抗体的阳性率高.结论 对不孕患者5种血清免疫性不孕抗体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对免疫性的不孕症状进行诊断并进行及时的治疗.
作者:沈孝功;孟庆玲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观察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门诊2015年1月~2016年1月妇科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120例作为分析观察对象.并对这些患者采用新的DWY-IV型微波治疗仪设备进行治疗,观察记录治疗期间的临床表征.结果 120例宫颈糜烂患者治疗后一个月表现为显效的有112例;表现为有效地有5例,表现为无效的有3例.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7.5%.结论 宫颈糜烂是目前女性妇科中常见的一种病变,其根据相关症状分类,可划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相较于传统的治疗办法,采用新型的微波治疗仪DWY-IV设备治疗治疗,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患者易于接受,治疗的有效率高等优势,是临床妇科中治疗宫颈糜烂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 .
作者:樊玉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对于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科临床中治疗结果 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了本院2014~2015年产科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50例,对于再次妊娠方式以及产妇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瘢痕子宫再次生产产妇中,阴道分娩37例,占50%,13例剖宫产,占26%.对比两组不同生产方式的产妇出血量、恶露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阴道分娩的产妇均低于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产妇阴道分娩指征仍然可以进行阴道分娩,且阴道分娩可以同时可以减少产妇出血量、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
作者:胡永静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评价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防治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2016年2月在我院生产后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3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90例和实验组190例.对照组产妇使用宫缩素治疗;实验组产妇使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将两组产妇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产后2 h、24 h出血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研究结果 显示,护理后实验组产后2 h、24 h出血量、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出现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产妇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治疗有效地降低产后2 h、24 h出血量并提高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吴珊珊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两种药物对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临床之劳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4年3月~2016年5月接受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2例,分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分别给予去氧孕烯炔雌醇、米非司酮药物口服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和复发情况,并对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激素水平和子宫内膜厚度改变情况进行测定对比.结果 经过为期3个月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及复发率情况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液激素水平包括FSH、LH、P、E2水平均降低,观察组激素FSH、LH、P、E2指标在治疗后均发生了显著降低,对照组激素P、E2指标发生了较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子宫内膜厚度显示,两组治疗后子宫内膜厚度均有变薄改变,且观察组改变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药物治疗中,米非司酮和去氧孕烯炔雌醇均有一定效果,但是米非司酮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减少复发率,更有利于患者机体恢复,值得推广.
作者:杨梅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鼻窦炎手术围术期采取无缝隙护理干预的价值.方法 对我院近2年收治手术治疗的86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常规护理干预的43例鼻窦炎患者分为对照组、无缝隙护理干预的43例鼻窦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问题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组间各项临床实验指标对比,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比常规护理干预,无缝隙护理干预在改善鼻窦炎患者围术期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建议实施推广.
作者:段明霞;张娟;许学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分析单纯脂肪层三针缝合法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行剖宫产术的6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3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采用常规下腹部纵形切口缝合法,实验组30例行剖宫产术的产妇采用单纯脂肪层三针缝合法,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手术指标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甲级愈合率达到了90%,对照组患者的甲级愈合率为66.7%,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 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单纯脂肪层三针缝合法应用于剖宫产术后的切口缝合具有良好的缝合效果,极大缩短了住院时间,并且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兴云;罗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在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总结临床护理路径实施的必要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8月收治的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临床护理干预模式的不同,分为采取常规护理的参照组,以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实验组,两组人员分配均等.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期间的各项指标,例如住院时间、费用、护理满意度、健康指导达标率.结果 经过对比,实验组40例患者在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上,其各项住院观察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绝对实施优势.结论 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消化道出血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够降低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的了解,值得推广.
作者:李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评价人性化护理用于妇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将在2016年1月~5月在我院治疗的73例妇科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患者分组并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治疗护理,并对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采用人性化护理的观察组的心理情绪(抑郁、焦虑)自评量评分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人性化护理在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应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抑郁、焦虑),促进疾病治疗,提升生活质量.
作者:周先瑜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到2016年6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接收的需进行清洗、消毒的医疗器械254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施组,各127件.消毒中心工作人员按照常规流程给予对照组医疗器械进行处理,实施组则在常规消毒管理中实施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对照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等方面的合格率均低于实施组,消毒后器械使用感染发生几率高于实施组.结论 护理质量控制责任制在消毒供应中心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器械消毒质量,减少器械感染.
作者:赵瑾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耳穴埋豆配合护理干预对混合痔术后尿潴留发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外科2015年10月~2016年6月治疗的混合痔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25例)与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中医外科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耳穴埋豆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疗效.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埋豆配合护理干预利于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前患者术后首次排尿时间,降低术后尿潴留的发生,临床普及价值高.
作者:徐赛男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对宫内节育器放置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对女性的影响进行更进一步的探究.方法 择取2014年1月~2016年9月在我站妇科放置宫内节育器的临床对象进行回顾研究.对86例因放置宫内节育器而产生不良反应的对象进行统计分析,归类不良反应类型并对各不良反应类型的临床影响进行研究.结果 患者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阴道出现异常出血、节育器移位、节育器脱落、以及不规律疼痛等是宫内节育器放置后常出现的不良反应症状.痛经、月经量、带环时间、剖宫产史以及置环位置等是宫内节育环放置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应予重视.结论 影响宫内节育器放置后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较多,于置环时注意置环位置、了解患者痛经情况以及放置后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能够有效避免和减少置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马红薇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究一对一责任制陪产对初产妇产程进展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分娩的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一对一责任制陪产护理.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对照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产褥病、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对一责任陪产可缩短初产妇产程时长,改善妊娠结局.
作者:刘慧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早期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功能锻炼及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2015年1月~2016年9月乳腺癌根治术的女性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锻炼,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康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上肢功能康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患者上肢功能康复情况好,生活质量及自信心明显提升.
作者:葛欣丽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观察产科护理干预对胎膜早破产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9月收治的胎膜早破产妇60例,将其均分成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产妇仅接受常规干预对策,而干预组产妇则在接受常规干预对策的同时,接受有针对性的产科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产妇终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以深入分析产科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结果 30例干预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及母乳喂养率皆显著高于30例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发现,干预组产妇发生宫内感染及新生儿窒息的比率显著较对照组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及时对胎膜早破产妇运用科学且有针对性的产科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产妇的自然分娩率,可让产科护理质量大大提高,值得临床产科在护理胎膜早破产妇时参考应用.
作者:蓝燕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总结妊娠晚期绝对羊水过少阴道分娩结局的影响,并提出应对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治疗的妊娠晚期绝对羊水过少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总结这些产妇的分娩前评估工作,然后结合产妇的具体宫颈情况,并实施分娩处理.选择同期正常产妇50例作为参照组.结果 其中,6例孕妇出现羊水粪染,4例新生儿窒息,20例会阴侧切,5例产钳助娩;50例参照组孕妇中,5例孕妇出现羊水粪染,4例新生儿窒息,18例会阴侧切,4例产钳助娩.两组孕妇分娩各项指标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均顺利分娩.结论 妊娠晚期绝对羊水过少阴道分娩产妇,必须做好产程观测,并对产妇实施针对性护理,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
作者:吴媛媛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对产程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无痛分娩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处理方式,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镇痛效果等结果 .结果 观察组的镇痛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100.00%和6.67%,对照组的则分别是90.00%和18.33%,两组结果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痛分娩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起效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张莉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乙烯雌酚片联合妇康片治疗青春期女性月经不调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青春期女性月经不调患者90例.将其进行单双编号分组,其中对照组为单编号,共45例,观察组45例为双编号.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妇康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应用乙烯雌酚片+妇康片联合治疗.对比两组青春期女性月经不调患者治疗后的疗效.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95.56%(43/45),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2.22%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乙烯雌酚片+妇康片联合治疗青春期女性月经不调的疗效更为可观,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曹阳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分析卵巢癌病变的CT表现特点,探讨多排螺旋CT在卵巢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过病理确诊的31例盆腔肿块患者,对其平扫加增强扫描的CT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卵巢癌的CT影像学确诊正确率、分析和总结其CT影像学表现.结果 卵巢癌的确诊率为77.4%.CT影像学表现:(1)本组卵巢癌92.5%表现为盆腔肿块,CT平扫肿块呈囊实性、囊性、实性;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和壁明显强化;2例无明显肿块,仅表现为腹水、网膜增厚,增强扫描后增厚网膜轻度强化.双侧累及的18例.约55.6%病人有腹水,40.7%有转移征象.(2)浆膜下子宫肌瘤坏死囊变,CT表现为盆腔囊实性肿块,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强化不明显.(3)盆腔炎性包块CT表现与实性卵巢癌相似,但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抗炎治疗后肿块明显缩小.(4)腹膜结核CT表现与囊性卵巢癌相似,但位置高,囊壁规则,未见壁结节,囊内有积气.结论 卵巢癌诊断中应用多排螺旋CT平扫加增强扫描,能较清楚地显示卵巢癌内部及其与周围器官的情况,对卵巢癌的诊断具有较可靠的价值.
作者:张健;张安祥 刊期: 2016年第16期
目的 探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于2016年1月~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老年患者10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54例.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综合护理.结果 研究组护理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94.44%VS 81.48%)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护理效果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焦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季富娟 刊期: 2016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