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周苗苗

关键词:阴道分娩, 产后出血, 高危因素
摘要:目的 对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归纳,从而为相关针对性预防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经阴道分娩并有出血现象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组,把同期我院所接收的经阴道分娩没有出血现象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组,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对比,从而归纳出导致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 通过对两组产妇具体情况的对比可以归纳出导致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怀孕次数≥3次或者流产次数>2次,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将会被大大提升,产妇患有妊娠期疾病、贫血等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也会一定程度提升.此外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宫缩抑制剂使用科学性欠缺或者其第三产程>15 min,那么其将会很大概率上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结论 导致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比较多,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预防.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在治疗急性盆腔炎时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4例.对比组以青霉素、甲硝唑为治疗药物;研究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甲硝唑治疗.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42/44),明显高于对比组77.27%(34/44).同时研究组患者体温恢复、症状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能够有效提升急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并且不良反应率低.

    作者:佐虹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率探究

    目的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概率进行探究及其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孕患者212例,分成两组,各106例.观察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照组:普通盆腔炎患者,主要包括慢性以及正常盆腔炎患者,记录和比较两组在进行治疗中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有33例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约占所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31.13%高于对照组11例(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概率进行探究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早治疗,有利于患者及早怀孕,临床价值大,值得推广.

    作者:翟维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胎盘早剥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明确胎盘早剥的临床症状并明确具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10例存在胎盘早剥的孕妇症状,并探讨具体病情以及并发症的治疗问题,分析不同情况下孕妇的恢复效果.结果 胎盘早剥有十分之一的婴儿死亡率,高血压、年龄、羊水等问题是影响胎盘早剥发病率的关键因素.结论 胎盘早剥作为关系到患者生命安全的病症,需要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同时注意对存在危险因素的孕妇进行重点监控.

    作者:王凤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超声在剖宫产瘢痕妊娠评估中的临床应用总结

    目的 探讨超声对于剖宫产瘢痕妊娠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收治的100例剖宫产瘢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回顾性总结患者的超声影像特点.结果 超声检查后,有6名患者诊断为剖宫产瘢痕妊娠,剖宫产瘢痕妊娠发生率为6.0%.总结1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可分为3种类型:单纯孕囊型、部分位于宫腔型和混合回声包块型:(1)单纯孕囊型:在患者的子宫下段瘢痕处可见孕囊,孕囊内可见胎芽,部分患者可见卵黄囊,有胎心搏动,孕囊附着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子宫肌层厚度不足0.5 cm,宫颈形态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孕囊周围存在丰富血流信号;(2)部分位于宫腔型:于患者瘢痕处可见妊娠囊,该妊娠囊向宫腔内突出,孕囊附着处子宫肌层明显变薄,子宫肌层厚度不足0.5 cm,宫颈形态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孕囊周围存在丰富血流信号;(3)混合回声包块型:在患者的子宫下段瘢痕处可见包块,包块内呈不均匀回声,主要为无回声、低回声或者弱回声,子宫下段内膜显示不清,子宫下段瘢痕处包块和膀胱间子宫肌层变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示包块周围存在丰富血流信号.结论 超声能够较为准确对剖宫产瘢痕妊娠进行评估,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王晨星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重组人干扰素肌注与干扰素阴道栓联合使用治疗宫颈高危型HPV感染临床研究

    目的 探究重组人干扰素肌注与干扰素阴道栓联合使用治疗宫颈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重组人干扰素肌注与干扰素阴道栓联合治疗,乙组患者不使用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HP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重组人干扰素肌注与干扰素阴道栓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燕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反应性影响评价

    目的 探讨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卵巢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不孕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45例),实验组行双侧输卵管切除术;对照组行切除双侧输卵管,比较两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过程中各项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Gn用量和用量天数、妊娠率及受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卵泡数及卵子数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切除输卵管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妊娠率无明显影响,但由于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卵巢储备功能,需要减少对输卵管系膜的损伤以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作者:曹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新辅助化疗对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44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检查,确诊为晚期卵巢癌,并知情同意.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常规治疗+新辅助化疗)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对照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5.0%、70.0%(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水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研究组CA125低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卵巢癌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唐在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改变阴道酸碱度对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目的 通过改变阴道酸碱度对老年性阴道炎的治疗效果观察,从而得出阴道炎治疗与阴道酸碱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3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7例.实验组在治疗的过程中采取用1%的乳酸冲洗阴道、外阴+乙烯雌酚+氯霉素+甲硝唑的治疗方法;而对照组仅应用外阴+乙烯雌酚+氯霉素+甲硝唑的治疗方法.结果 实验组的67例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比对照组好,而且实验组的治疗恢复周期也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采取改变阴道酸碱度并结合药物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缩短治疗时间,降低患者的病痛,因此值得在实际医学中加以推广.

    作者:马天芸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经方小柴胡汤治疗乳腺恶性肿瘤浅析

    目的 研究小柴胡汤治疗乳腺恶性肿瘤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恶性肿瘤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西医组和中医组,各55例.中医组采用小柴胡汤治疗,西医组采用化疗以及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临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 经过分组治疗,中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6%,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5.45%,中医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指标:中医组肿瘤表面凹陷皮肤恢复评分(8.9±1.1),乳头内陷恢复评分(8.8±0.8)分,桔皮样改善(9.1±0.9)分;西医组肿瘤表面凹陷皮肤恢复评分(7.4±0.8),乳头内陷恢复评分(7.2±0.9)分,桔皮样改善(7.1±1.2)分,则中医组的临床指标改善明显优于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小柴胡汤治疗乳腺恶性肿瘤效果更加明显,其临床指标改善更佳.

    作者:朱奔奔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护理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以异位妊娠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策,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焦虑人数比例及SDS评分、抑郁人数比例及SAS评分下降,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情绪,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作者:王长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影响

    目的 总结中医护理干预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7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n=36例,施以中医护理干预),常规组(n=34例,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1.67%、护理满意度94.44%、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21.3±4.1)d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75.0%、76.47%、(27.4±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中,对其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对异位妊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向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妇科肿瘤化疗患者舒适护理方式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并分析舒适护理方式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化疗患者21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研究组107例和对照组10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给予舒适护理方式.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20%、77.36%,研究组较对照组高;接受护理后,两组的生存质量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的(29.25±2.38)较对照组的(41.54±3.57)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适护理方式对妇科肿瘤化疗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助于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值得应用.

    作者:吕明婷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100例宫颈细胞学ASCUS诊断的临床意义及处理

    目的 探讨宫颈细胞学ASCUS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处理方法.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经TCT(新柏氏液基础细胞学检测)确诊为ASCUS(鳞状上皮细胞病变)的患者100例,给予患者实施宫颈活检.结果 本组患者以宫颈上皮内瘤病变的发生率高,其次为高级别CIN,包括CINⅠ和CINⅡ,在宫颈糜烂和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当中,以中重度糜烂的发生率高,宫颈糜烂程度与宫颈病变无关,当宫颈出现高度病变时,诱发浸润癌后,通过细胞学诊断为ASCUS患者的几率高.结论 当宫颈细胞学检查报告显示患者被诊断为ASCUS时,细胞学检查报告与阴道镜下病理活检报告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并以高度CIN为首要信号,应引起临床重视,对患者进行HPV检测可对ASCUS进行分流管理,从而提高CIN的检出率.

    作者:吴智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宫外孕患者125例分为研究组63例与对照组62例.分别采用腹腔镜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留置导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发热及疼痛例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恢复正常时间.结果 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6.24±3.23)ml、(86.74±4.52)ml,手术时间分别为(42.53±3.61)min、(67.81±7.34)min,住院时间分别为(3.1±0.7)d、(6.2±0.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留置导管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发热、疼痛例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血HCG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6.8±1.2)d、(9.6±1.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宫外孕,具有操作简便,高微创性,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更符合现代临床追求人性化、美观的要求,认可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雪丽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索微波治疗仪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给予微波治疗,对照组给予聚焦超声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病症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慢性宫颈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5%,两者相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于聚焦超声治疗,微波治疗慢性宫颈炎具有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安全性好、治愈率高等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彬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不同治疗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并分析不同治疗方式用于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241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治疗组121例和对照组120例.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2%比对照组的77.50%高,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子宫内包块消失时间分别为(41.3±17.6)d和(103.4±25.7)d,住院时间分别为(12.7±5.2)d和(28.9±7.4)d,治疗组均短于对照组所需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治疗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方案对瘢痕妊娠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与应用.

    作者:刘薇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开展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探析

    社会风气和观念的变化,使得接受人工流产的女性人数越来越多,若后期处理不当,很容易引发子宫流产不全、感染、子宫穿孔及月经失调等症状,严重时还会导致终身不孕甚至死亡.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是一项标准化的服务流程,实践证明,该项活动能够提高女性的避孕知识掌握水平,降低重复流产率,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本文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了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希望能够为流产后关爱服务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作者:米海古丽;马俊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彩超在卵巢畸胎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评估报道

    目的 探究彩超对于卵巢畸胎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8月~2016年4月我院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卵巢畸胎瘤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彩超对于卵巢畸胎瘤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51例患者中经B超确诊的患者44例占86.27%,误诊的7例患者分别为囊实混合型患者5例占71.43%,囊肿型患者2例占28.57%.结论 彩超对于卵巢畸胎瘤的诊断率较高,对于患者误诊较高的类型为囊实混合型,因此后期对于临床上囊实混合型畸胎瘤患者的检查应耐心处理,增加CFI进行多方位的观察,以更进一步的增加彩超卵巢畸胎瘤的诊断率.

    作者:萨拉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分析

    目的 对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进行归纳,从而为相关针对性预防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我院接收的经阴道分娩并有出血现象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组,把同期我院所接收的经阴道分娩没有出血现象的产妇60例作为研究组,利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各方面因素进行对比,从而归纳出导致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果 通过对两组产妇具体情况的对比可以归纳出导致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怀孕次数≥3次或者流产次数>2次,产妇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将会被大大提升,产妇患有妊娠期疾病、贫血等出现产后出血的几率也会一定程度提升.此外在产妇生产过程中,宫缩抑制剂使用科学性欠缺或者其第三产程>15 min,那么其将会很大概率上出现产后出血症状.结论 导致经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比较多,相关医疗机构必须加强对其的重视与预防.

    作者:周苗苗 刊期: 2016年第13期

  • 孕妇维生素D缺乏对胎儿的影响研究

    目的 对孕妇维生素D缺乏及对胎儿的影响进行探究.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收的待分娩产妇90例,按照其分娩前体内所含的维生素D水平,分成观察组59例(缺乏维生素D的孕妇)与对照组31例(维生素D含量正常的孕妇).分娩时留取胎儿的脐带血,观察记录分娩后胎儿的各项体征.结果 检测两组胎儿体内维生素D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其母亲在孕晚期时的维生素D含量呈正相关;比较组间胎儿的头围、身长、胸围以及体重等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研究表明,较多的孕妇会存在程度不等的维生素D缺乏现象,会直接影响体内胎儿维生素D的含量以及骨骼的发育.

    作者:王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