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丽
尖锐湿疣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它是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在两性的生殖器上、会阴上或者是肛门周围等皮肤黏膜的位置患病.传染的主要途径为性接触传染,若与被污染的物品如内裤、浴盆等有密切接触的话,也会造成感染,若孕妇患有此病可能会传染给胎儿.霉菌性阴道炎又叫念珠菌阴道炎,是一种常见阴道炎,是由不同种类的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的外阴阴道炎,其中80%~90%的病原体为白念珠菌.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有瘙痒、灼痛感,病情严重时坐卧不安,还会伴有尿频、尿痛与性交痛症状.近年来,霉菌性阴道炎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趋于更加顽固难治之势,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生活.
作者:徐蕾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比较子宫压缩缝合法与宫腔填纱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缝合组和填纱组,各40例.缝合组采用子宫压缩缝合法治疗,填纱组采用宫腔填纱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缝合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填纱组产妇,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填纱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缝合组产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填纱组产妇,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子宫压缩缝合法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比宫腔填纱治疗更加安全有效[1],值得于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岩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研究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与内分泌治疗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的相关性探讨.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140例,患者在就医时接受了常规检查,确诊后接受乳腺手术,术后进行常规的病理检查,明确诊断之后进行内分泌治疗,通过他莫昔芬药物对患者进行内分泌治疗.记录治疗前后血清生殖激素的水平以及潮热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治疗后,患者血清PRL、LH、E2以及P的检测值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检测值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SH检测值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潮热率高达85.71%,明显高于治疗前的22.86%,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绝经前Luminal型乳腺癌患者在内分泌治疗后表现出血管舒缩功能障碍,主要症状为潮热,与血清P值升高和T值降低有一定关系,可做为中医治疗重要依据.
作者:王雷;孙贵洋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重组人干扰素肌注与干扰素阴道栓联合使用治疗宫颈高危型HPV(人乳头瘤状病毒)感染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86例,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各组43例.给予甲组患者重组人干扰素肌注与干扰素阴道栓联合治疗,乙组患者不使用药物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 甲组患者HP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乙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患者重组人干扰素肌注与干扰素阴道栓联合治疗,能显著提高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燕飞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总结中医护理干预对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70例,分成两组:观察组(n=36例,施以中医护理干预),常规组(n=34例,施以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照.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成功率91.67%、护理满意度94.44%、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恢复时间(21.3±4.1)d等指标均优于常规组75.0%、76.47%、(27.4±5.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保守治疗异位妊娠患者中,对其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对异位妊娠的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姚向红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腹腔镜手术与孕三烯酮用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接收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7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与孕三烯酮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经治疗以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而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腹腔镜手术与孕三烯酮结合治疗,有利于提升疗效,减小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楠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究延续护理在实施乳腺癌术后患者的上肢功能与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本院收治的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皆需进行化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增加延续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状况与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实验组接受护理后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与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术后患者的护理中,延续护理不但能够促进患者恢复上肢功能,而且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赵海燕;高志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全切除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全切除患者70例,按照1~70的顺序排列,单数为对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双数为研究组,实施围术期护理,评定术后并发症和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研究组并发症率为8.6%,少于对照组的28.6%,统计有区别.结论 临床于腹腔镜子宫肌瘤全切除中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作用突出,可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借鉴.
作者:田作荣;刘春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2006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320例,分为两组,分别选择腹腔镜以及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分析其疗效.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经过治疗后,比对均出血量、均手术用时以及肌瘤大小,无统计学意义产生,比对手术后下床活动用时、肛门排气用时、抗生素用时以及住院用时,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不会产生较大的创伤,有助于患者的恢复.
作者:刘伟兰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研究针对不明原因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进行治疗,而试验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结果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出现红肿瘙痒、血小板减少、四肢无力、局部出血等不良状况人数均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妊娠结果可知,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在孕周、胎儿体重、存活率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复发性自然流产患者应用黄体酮联合低分子肝素进行干预,可以减少不良状况的发生几率,增加胎儿存活率.
作者:楚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照随机分层法将霉菌性阴道炎患者129例分为研究组65例与对照组6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克霉唑栓+酮康唑片进行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自拟苦参洗液治疗.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变化、治疗的总有效率、随访1年后的复发率.结果 治疗后所有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中西医结合治疗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拟苦参洗液与常规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总有效率(92.3%)高于单纯西医治疗(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自拟苦参洗液与常规西医结合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复发率为1.5%(1/65),明显低于单纯西医治疗的18.8%(1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苦参冲洗液结合常规西药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可明显降低患者中医症候积分,疗效明显,且复发率低,有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张丽华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针对阴道炎诊断,讨论引导分泌物五联检查法的应用意义,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3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阴道炎患者34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五联检查法,同时应用显微镜法进行诊断,将两种诊断方法进行临床对比.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显微镜法检测患者白细胞阳性占比75.6%,乳酸杆菌阳性占比58.5%;五联检查法检测患者白细胞阳性占比74.1%,乳酸杆菌阳性占比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显微镜法检测患者细菌性阴道炎占比28.8%,念珠菌性阴道炎占比22.1%,滴虫性阴道炎占比19.1%;五联检查法检测患者细菌性阴道炎占比27.9%,念珠菌性阴道炎占比22.4%,滴虫性阴道炎占比18.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阴道炎患者,临床实施阴道分泌物五联检查法,同样可以获得精确的诊断结果,并且能够得到患者的认可,在操作方面相对简单.日后,可以在临床诊断中,将五联检查法推广应用.
作者:周媛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光电离子治疗乳腺增生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育龄妇女乳腺增生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服用维生素E和小金丸等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光电离子治疗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缓解时间、临床治疗有效率及复发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乳腺增生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11.2±2.9)d,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4.00%,随访1年内复发率为20.00%.研究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为(7.4±3.0)d,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00%,随访1年内复发率为4.00%.结论 光电离子在乳腺增生中应用效果较好,能够降低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复发率,适于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薛彦娜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剖宫产妇产后缺乳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3月我院接收的剖宫产术后缺乳患者64例,随机分为甲组(常规护理)和乙组(综合护理),各32例.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 乙组泌乳时间短于甲组,正确喂养率高于甲组,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剖宫产术产妇产后缺乳的综合护理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正确喂养率、护理有效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高艳;赵彩艳;毕锦秀;杜美容;刘杨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宫颈肌瘤经阴道剔除术与经腹腔镜剔除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宫颈肌瘤患者67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腹腔镜剔除术治疗,观察组行阴道剔除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性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观察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再次住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剔除术、腹腔镜剔除术治疗宫颈肌瘤都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阴道剔除术效果更理想,在实际临床治疗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科学的手术类型.
作者:韦歆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概率进行探究及其意义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5年2月~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不孕患者212例,分成两组,各106例.观察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对照组:普通盆腔炎患者,主要包括慢性以及正常盆腔炎患者,记录和比较两组在进行治疗中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概率.结果 观察组有33例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约占所有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31.13%高于对照组11例(1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中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概率进行探究及其意义进行分析,对患者进行早治疗,有利于患者及早怀孕,临床价值大,值得推广.
作者:翟维佳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护理.方法 以异位妊娠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对策,对比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变化情况.结果 护理后,焦虑人数比例及SDS评分、抑郁人数比例及SAS评分下降,护理前后焦虑抑郁发生率及SDS、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异位妊娠患者的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的情绪,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作者:王长乐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方法 对我院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子宫腺肌病患者的磁共振影像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13例为局限型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表现为子宫体或底部局限性增大,在T1WI表现为等信号,在T2 WI表现为斑点状高信号影.17例为弥漫型子宫腺肌病,磁共振成像表现为子宫内膜结合带弥漫性增厚,子宫体积显著增大,在T1WI表现为等信号,在T2 WI表现为雪花状.对两者病灶区域扫描增强,其强化程度和强化时间均迟于子宫正常肌层,病灶中央囊样出血部位不强化[1-2].结论 对临床怀疑子宫腺肌病的患者进行磁共振检查能够辨别其与其他内膜病的区别,帮助医生在术前评估子宫腺肌病,值得推广.
作者:徐江;苏本可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分析育龄期妇女优生优育中TSH检验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本院行孕前检查的育龄期妇女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本组患者均给予TSH检验,比较不同年龄段甲状腺相关激素水平及TSH检验结果.结果 孕晚期组FT4、T4水平均低于孕早期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晚期组TSH异常率高于孕早期与中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SH检验对筛查与指导育龄期妇女优生优育具有重要意义,有较高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孙君拓 刊期: 2016年第13期
目的 探讨制霉菌素粉与重组人干扰素阴道栓(a2a栓)联合治疗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20例.参照组给予制霉菌素粉阴道上药,研究组在给予制霉菌素粉与重组人干扰素a2a栓联合阴道上药治疗,并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每个疗程用药后1周及3个疗程治疗停药后6个月内每月复查及检验阴道分泌物1次,6个月后再复查检验判断远期疗效.对比观察两组的效果.结果 复查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各时段总有效率高于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复发性念珠菌性阴道炎治疗而言,相较于制霉菌素粉阴道上药单独治疗,制霉菌素粉与重组人干扰素a2a栓联合阴道上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复发率明显降低,临床值得应用与推广.
作者:刘泽斌;张秀英 刊期: 2016年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