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慧
目的 对比超声刀与普通电刀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5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在乳腺癌腋窝淋巴清扫中采用普通电刀治疗,观察组在乳腺癌腋窝淋巴清除术中采用超声刀治疗,比较两组观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引流总量、手术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肿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皮下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电刀相比,超声刀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效果显著,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王明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检测在乙型肝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商丘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检测HBV血清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分为五组,测定五组患者HBV-DNA水平及阳性率.结果 依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可将研究对象分Ⅰ组18例(30.00%)、Ⅱ组26例(43.33%)、Ⅲ组8例(13.33%)、Ⅳ组6例(10.00%)、Ⅴ组2例(3.33%),Ⅱ组人数多于其余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患者HBV-DNA水平高于其他各组;其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4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辅以HBV血清标志物检测可提高乙型肝炎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和灵敏度.
作者:葛晓卫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LH(黄体生成激素)、FSH(促卵泡生长激素)、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LH、FSH、LH/FSH、睾酮和胰岛素水平改善情况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二甲双胍联合炔雌醇环丙孕酮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具有较大的意义.
作者:向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育龄期妇女因其特殊的高凝体质及高危因素,是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高发人群,溶栓和抗凝是治疗的两大重用手段,本文针对改良溶栓方案与全身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探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育龄期妇女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0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予以改良溶栓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予以全身抗凝的方法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以NIHSS评分量化指标)以及出院情况(以mRS评分为量化指标)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进行对比,将治疗前后的疗效与并发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神经功能缺损得到明显的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出院时的mR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的颅内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照组对于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优越于观察组,但相对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增高.
作者:单树崇;高丽;韩献军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后,患者术后妊娠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15年11月份到2016年8月份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89例,全部患者都采取腹腔镜治疗,观察患者术后妊娠的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治疗后,妊娠患者45例,妊娠率为50.52%.结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伴不孕症患者过程中要全面分析患者不孕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以提高患者妊娠率.
作者:吴凤艳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南宁市高危孕产妇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对现行高危孕产妇管理模式成效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措施,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 描述南宁市高危孕产妇管理模式,采集南宁市2011~2015年产妇数、活产数、高危孕产妇数、高危孕产妇转诊数、危重孕产妇数、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收治数、死亡孕产妇数、抢救成功率、孕产妇死亡率等数据,进行描述性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南宁市产妇数(人)分别为106899、109828、97540、96315、94610;活产数(人)分别为108063、110429、98039、96899、95291;高危孕产妇数(人)分别为36653、41417、36922、37396、39538;高危孕产妇转诊数(人)分别为11362、13253、11446、11601、13048;危重孕产妇数(人)分别为1087、1330、1206、1342、1566;危重孕产妇急救中心收治数(人)分别为832、1041、1085、1166、1341;死亡孕产妇数(人)分别为13、18、24、15、17;抢救成功率(%)分别为98.80、98.64、98.00、98.88、98.91;孕产妇死亡率(/10万)分别为12.03、16.3、24.48、15.48、17.84.结论 南宁市实行高危孕产妇分级管理,建立区域性危急重症孕产妇急救中心,为贫困危重孕产妇急救提供经济救助,定期对孕产妇死亡病例评审和疑难危重病例进行点评的高危孕产妇管理模式,成效明显,危重孕产妇抢救成功率保持较高水平.
作者:李浩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针对瘢痕子宫二次妊娠剖宫产患者,观察其术后并发症情况,为日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3年2月~2016年7月收治的瘢痕子宫二次妊娠患者120例为观察组,本组患者全部通过剖宫产进行分娩.选择我院同期收治的二次妊娠患者115例为对照组,本组患者均为初次剖宫产.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子宫破裂8例,出血16例,胎盘前置11例,胎盘植入5例,子宫切除4例;对照组患者子宫破裂1例,出血2例,胎盘前置3例,胎盘植入与子宫切除均为0例.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率高于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当中,采用纵切口式患者共计50例,采用横切口式患者共计70例.对于纵切口式患者,分娩时间为(13.2±3.4)min,总手术时间为(48.8±12.4)min,术中出血量为(323.5±14.6)ml,盆腹腔黏连率为60.0%;对于横切口式患者,分娩时间为(7.1±1.7)min,总手术时间为(31.7±9.1)min,术中出血量为(183.6±16.1)ml,盆腹腔黏连率为28.6%.两种术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二次妊娠患者,其在实施剖宫产后,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概率较大,需在临床上实施重点看护,对患者给予较多的帮助.同时,在剖宫产手术方法上,建议选择横切口式,由此来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盆腔黏连情况.
作者:黄静宜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中医辨证论治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效果显著,相对于单纯应用西药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潇;罗勇;张浩;郝燕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克龄蒙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 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我院妇科门诊确诊收治的146例卵巢早衰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克龄蒙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口服坤泰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及性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Kupperman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FS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而E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8%,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8.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克龄蒙联合坤泰胶囊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确切,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代少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我院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SDS、SA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经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采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护理效果显著.
作者:李淑杰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40例作为A组,另抽取同期来我院检查的正常孕妇41例作为B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孕酮、β-HCG.结果 A组的血清孕酮、β-HCG指标明显比B组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孕酮、β-HCG联合检测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更好地诊治孕妇的病情,在早期先兆流产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斌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分析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6年7月期间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00例进行分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治疗;规范组采取规范化治疗.比较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血糖情况;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发生率.结果 规范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常规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血糖无显著差异,规范组治疗后血糖情况显著比常规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组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低血糖、巨大儿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化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降低剖宫产率,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慧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于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妇科住院患者当中抽取14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7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70例,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妇科住院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知晓率、治疗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许小丽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应用仲景淡渗利湿法,以葵子茯苓散合千金鲤鱼汤加减治疗妊娠水肿病案分析.
作者:徐新亚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深入分析产后出血患者运用欣母沛医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产后出血者60例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性将其分组,即观察组40例欣母沛(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医治和参照组(缩宫素医治)20例,对比两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产后2小时、24小时的出血量、不良反应率较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者采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治疗效果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黄英莲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常见并发症进行深入的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自2009年3月~2013年6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08例的临床资料,且对上述患者的并发症情况予以临床分析.结果 上述患者有8例在腹腔镜围术期出现并发症,其中包括前腹壁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2例,患者术中大出血1例,出血量为(748±73)ml,在分粘时造成漏斗韧带损伤1例,因为子宫肌瘤直径超过(7.4±0.8)cm 1例,电凝与缝合不止血,乙状结肠和盆壁粘连遮蔽附件1例,在单极电凝分粘过程伤及左髂外静脉,高碳酸血症患者1例,输卵管峡部断裂患者1例.结论 妇科腹腔镜手术与医师的技术以及手术难度有关,要减少并发症的出现率,就要深化医师腔镜手术的操作与合理的针对差异化适应症.
作者:孙颖;李霞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妇科2014年2月到2015年8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5例来进行统计分析,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护理后观察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65.6%(21/3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0.9%(30/3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干预对宫外孕术后焦虑状态的影响明显,值得推广.
作者:万亚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糖尿病合并妊娠孕产期管理.方法 选取糖尿病合并妊娠期孕妇110例作为观察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组,他们同时在与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进行对比.结果 糖尿病合并妊娠的发生率是0.33%.糖尿病合并人妊娠刨宫产率、流产、死胎畸胎等发生率明显高于妊娠期糖尿病,其他差异不明显.结论 对糖尿病合并妊娠进行孕期监测、孕期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胎儿监测可以获得较好的母婴结局.
作者:肖爱武;刘照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探究宫腔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输卵管不孕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进行治疗的不孕患者256例,各128例,对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研究组采用宫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住院时间、输卵管复通率及术后妊娠率.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及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且输卵管复通率及术后妊娠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宫、腹腔联合治疗输卵管不孕,不会增加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并发症少,术后妊娠率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疗法已成为当今妇科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中西医结合发展是我国医疗事业发展的特色,中医药在妇科围手术期的康复治疗也在逐步的探索中有了不断的创新与发展.然而目前中医对于围手术期的干预治疗仍比较局限,集中体现在术前干预达不到及时、充分与有效,术中干预难以实施,而术后干预又缺乏系统的应用管理与科学的疗效评估,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作者:邵海鸥;张红艳;杜晓丽;史亮亮;孙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