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综合护理方法的效果观察

周晓燕

关键词:功能性子宫出血, 综合护理, 效果
摘要:目的 探究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综合护理方法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服务,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平均止血时间、贫血率.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55%、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平均止血时间、贫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应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护理中,效果较佳,且可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腹腔镜下保留子宫动脉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近期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子宫动脉全子宫切除术对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保留子宫动脉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采用腹腔镜下常规子宫切除术,分析对患者卵巢近期功能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雌二醇激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激素在术后依次为(166.32±80.40)Pmol/L、(8.02±3.87)IU/L、(7.41±2.40)IU/L与治疗前相比变化幅度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为(111.01±67.41)Pmol/L、(12.46±3.74)IU/L、(9.54±2.36)IU/L变化幅度则较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方面对照组要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腹腔镜下保留子宫动脉全子宫切除术,能够较为完好的保存子宫切除患者在近期的卵巢功能,然而术中出血感染风险则较大,因此长期的疗效依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论证.

    作者:汪建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妊娠管理在高危孕产妇分娩和新生儿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管理在高危孕产妇分娩和新生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2月我院妇产科门诊收治的高危孕产妇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妊娠管理,观察组采用加强妊娠管理,观察两组高危孕产妇生产情况和围生儿情况,并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孕产妇剖宫产率、流产率、早产率和胎儿异常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没有出现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病例.结论 合理的妊娠管理能显著降低高危孕产妇剖宫产率,同时可以明显降低胎儿异常情况和死亡率.

    作者:霍学青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对再次妊娠的影响分析

    目的 探究在腹腔镜下使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输卵管妊娠对患者再次妊娠的影响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输卵管妊娠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行腹腔镜输卵管切除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对比两组治疗后对患者生育能力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各手术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输卵管通畅率、再次宫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异位妊娠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输卵管妊娠患者行腹腔镜下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可有效提高输卵管畅通率,增加再次妊娠概率,值得推广.

    作者:钱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的疗效因素的分析

    目的 分析输卵管结扎术后输卵管吻合的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我站2008年1月~2013年1月进行输卵管吻合手术的输卵管结扎52例为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术中情况、术后治疗情况、随访记录回顾性分析比较,对术后输卵管复通情况及宫内妊娠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在这52例研究对象中有48例输卵管复通,复通的概率是92.31%,宫内妊娠的患者有40例,概率为86.96%,服务对象年龄、过去结扎的方式及吻合的部位等对输卵管吻合效果不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剩余输卵管的长度、输卵管壶腹部长度、以及输卵管是否存在炎症对妊娠概率具有一定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要提高受术者的输卵管复通率、宫内妊娠的概率,就要在如何保持输卵管正常功能上做文章.其复通率、妊娠概率主要受到输卵管结扎术时损伤长度、剩余输卵管长度、输卵管壶腹部长度、输卵管是否存在炎症、术后规范治疗等方面的影响,术后黄体酮周期治疗有利于提高复通率及宫内妊娠概率.

    作者:朱其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治疗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接收治疗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40例.观察组施予腹腔镜下卵巢打孔术治疗,对照组施予药物保守治疗,对两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各项激素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优越,而且观察组月经正常率、妊娠率明显较对照组高,流产率明显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中,应用腹腔镜手术能够实现良好的治疗疗效,促进患者卵巢功能恢复正常.

    作者:白利鹏;高英美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究对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5年9月我院进行剖宫产的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的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护理前后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较大的改善,负性情绪程度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剖宫产术中剔除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谢远霞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措施

    目的 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进行临床治疗的措施进行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5月在我院所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174例为研究对象,记录和比较所有研究对象在进行临床治疗中肿瘤诊断的孕周、临床以及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状况.结果 对我院所接受治疗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174例进行分析发现在进行B超检查的诊断率较高,其中为良性肿瘤165例,约占总数的94.83%,良性肿瘤患者多采用剥除术进行治疗,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患侧进行附件切除治疗,109例患者选择剖宫产,新生儿的正常率高达95.98%.结论 对妊娠合并卵巢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的措施进行分析,对孕妇进行早诊断、早治疗,有利于孕妇的健康和胎儿发育,临床价值大.

    作者:徐瑞雪;张春清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或孕三烯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5年9月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15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孕三烯酮组和米非司酮组,各77例.在腹腔镜治疗基础上,对两组患者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 米非司酮组总有效率为97.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60%,孕三烯酮组总有效率为85.7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9%,两组不良反应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显著,具有一定临床价值,值得推广运用.

    作者:任晓耐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干预价值评析

    目的 分析心理护理对卵巢囊肿手术患者的干预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囊肿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各抑郁评分与焦虑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稳定卵巢手术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使得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王春丹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临床评价

    目的 评价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异常出血的非子宫内膜癌患者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先行彩超检查后进行宫腔镜检查,并行病理检查,以病理结果为评价标准.结果 病理检查在300例检查的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49例,宫腔镜检查中,子宫内膜息肉61例,结果准确率为80.3%;彩超检查中,子宫内膜息肉16例,结果准确率为32.7%,彩超结果准确率显著低于宫腔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在子宫内膜息肉诊断中有重要意义,准确率高,可作为一项诊断标准.

    作者:王瑛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研究分析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手术时间(85.43±17.26)min、术中出血量(97.62±18.48)mL、肛门排气时间(24.06±3.53)h、住院时间(5.41±2.02)天与对照组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疗效可观.

    作者:冯秀清;林英巍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探究

    目的 探究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前病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优化心理护理.结果 治疗后,干预组SAS(焦虑)评分和SDS(抑郁)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心理护理十分重要,能帮助患者减轻焦虑情绪和抑郁症状,消减心理负担.

    作者:刘明俊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剖宫产术后尿潴留的护理探讨

    目的 探讨在剖宫产术后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对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5年8月我院行剖宫产的初产妇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于术后留置尿管36 h后拔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自然排尿率达到了98.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排尿时间以及再行导尿术人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针对初产剖宫产患者于术后36 h拔管之后,采取全面性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自然排尿成功率,且预后质量良好,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谭敏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妇产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目的 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根据研究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方案.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一是从相关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方面进行分析;二是从业务、服务水平进行分析;三是从医院的管理措施进行分析.方法 根据出现的不安全问题,管理层及时采取合理的方法防患于未然,进而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水平、业务能力、安全管理能力.结果 妇产科护理中隐藏的诸多安全问题,首先是医护人员法律意识薄弱、服务水平低;其次是相关护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差、技术差;后发现妇产科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有着诸多问题.结论 对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要提前制定合理的措施,积极应对出现的安全问题,这对提升妇产科护理水平、服务水平、安全管理有重要影响.

    作者:王文琴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评估

    目的 评估米非司酮用于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37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69例与对照组68例.研究组采用米非司酮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去氧孕烯炔雌醇片治疗.比较观察两组子宫内膜及体积变化、疗效、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患者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用药前后子宫内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后所有患者子宫体积略有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复发率、闭经率均高于对照组,平均血红蛋白值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月经周期恢复、经量减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围绝经期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0.1%(7/69)、29.4%(20/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症状均无需特殊处理;所有患者血常规、肝功能检查均无异常,无胃肠道不适反应.结论 米非司酮促进闭经的发生,提高血红蛋白值,且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疗效确切.此外,此方法可免除子宫切除手术,易于被绝经期患者接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张聪昭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低分子肝素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低分子肝素在产科中的效果作用.方法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2月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治疗,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低分子肝素预防治疗,对两组产妇的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二聚体(1.31±0.24)mg/L、纤维蛋白原(3.49±1.01)g/L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在产科中具有较高的疗效,可有效预防产科疾病的发生,有助于产妇更好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丽娟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经阴道手术治疗CSP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经阴道手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CSP)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CSP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研究组经阴道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手术后48 h血β-HCG水平变化情况及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 术后48 h两组患者血β-HCG均显著下降,研究组下降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手术治疗CSP疗效好、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作者:董惠民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应用桂枝茯苓胶囊与维生素E治疗乳腺增生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治疗乳腺增生患者时使用桂枝茯苓胶囊与维生素E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乳腺增生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行、单盲、随机对照的设计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乳康胶囊联合维生素E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使用维生素E联合桂枝茯苓胶囊,将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7%;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桂枝茯苓胶囊与维生素E能够获得更佳疗效,且用药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杨丹;孙春艳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评价产前护理干预对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产妇23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8例.观察组采取产前护理干预,对照组采取产前常规护理.观察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8%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2.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产前护理干预,能改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孕产妇的临床症状,有助于提升疗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周龙仙 刊期: 2016年第11期

  • 心理护理对于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作用

    当妇科疾病患者对病情、治疗等不甚了解时,容易产生紧张、恐惧、焦虑的心理,要求医护人员要把握患者心理变化,与其沟通交流,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患者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本文着重分析如何在治疗的不同阶段对妇科疾病患者进行有效地心理护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王楠 刊期: 2016年第11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