仼秀苗
目的:对内分泌疾病致症状性高血压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内分泌疾病症状性高血压误诊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归纳分析的方法对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从而对误诊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40例患者均被确诊为内分泌疾病,其中患有原发性醛固醇的患者20例(50%),患有嗜络细胞瘤的患者10例(25%),患有甲亢的患者4例(10%),患有库欣综合征的患者4例(10%),患有其他类别的疾病的患者2例(5%)。结论内分泌疾病致症状性高血压误诊率还相对较高,这对于患者治疗有效性的保证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作者:李向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门冬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血浆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5.3±1.0)mmol/L、(4.6±1.0)mmol/L和(6.4±1.1)mmol/L,比治疗前明显下降,研究组的血糖水平控制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是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一种有效药物,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马秀琴;刘欢;刘雅鑫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温肾化瘀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性进行评估和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研究组采用温肾化瘀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采取温肾化瘀法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疗效,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陶海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20例宫颈病变患者,对其进行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诊断,分析其临床诊断效果。结果120例患者中,诊断出宫颈病变的患者116例,诊断准确率为96.7%。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宫颈病变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并且检查操作安全、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及使用。
作者:吕慧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患者31例,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3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仅1例患者发生感染,无其他不良反应。患者术后乳房形态及外观均正常,形体满意度为96.77%,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结论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具有良好的疗效,可以彻底清除肿块,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能保持乳房的完整和美观,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董成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痛经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诊痛经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应用循证护理,并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的疼痛感受。结果64例急诊痛经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93.75%;护理前疼痛评分为(5.46±1.87)分,护理后疼痛评分为(2.78±1.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急诊痛经患者中应用,能够充分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应用效果良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淑霞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特点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49例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试验组58例和对照组191例。试验组联合采用胰岛素治疗,对照组采用饮食治疗,并对比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随着孕周增加,胰岛素使用量也不断增大,且不同患者间差异大。两组患者母婴结局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相比于对照组其孕妇酮症及胎膜早破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其具体情况使用胰岛素进行治疗,要严格个体化,胰岛素的正确使用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状况。
作者:李雪梅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患者3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手术成功率为100%,并且无一例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均康复出院。结论临床上给予女性生殖器发育异常患者腹腔镜下手术治疗,不仅可以使手术成功率提高,还不容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术式。
作者:党会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宫内孕合并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48例宫内孕合并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本文研究可以看出,宫内孕合并异位妊娠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手术均成功,术后恢复良好,并没有发生并发症,同时,其术后的HCG上升良好,经B超诊断,患者宫内妊娠情况十分稳定。经过一年时间随访,38例患者正常妊娠,3例患者孕晚期因为胎膜早破而出现早产现象,7例患者处于妊娠中晚期。结论宫内孕合并异位妊娠应该早诊断、早治疗,采用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效果较好,有效提高患者妊娠率,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王爱菊 刊期: 2016年第08期
子宫肌瘤属于临床外科常见的易得疾病之一,通常手术切除病灶属于首先选择的治疗方案。其中对于子宫肌瘤手术切除方案更广泛受到医生及患者青睐的方案即是近年来广泛开展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运用该手术可使患者在更小的手术创口下接受治疗,且使用该手术的患者往往在术后恢复阶段相对与传统手术更加易于恢复。但同时,该类手术的应用仅依靠于传统麻醉方法并不足以达到够高的安全性。因此,本文着重对于新式的应用舒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手术麻醉做出分析。
作者:杨洪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对在妇科盆腔囊实性包块进行诊断过程中CT所发挥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妇科盆腔囊实性包块患者100例,均进行CT检查,利用回归性分析的方法对所有患者的CT图像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患者病例的分析可以发现,通过CT影像对病变部位定位较为准确的98例(98%);通过CT对包块性质判别正确的92例(92%)。结论 CT在妇科盆腔囊实性包块诊断的过程中具有的价值较为明显,相关医疗机构应该把CT作为妇科盆腔囊实性包块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作者:姜楠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对于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患者进行子宫螺旋动脉的彩色多普勒检查,并对其血管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及组织形态进行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院经病理学确诊的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34例观察组,均进行超声检查,并选取同期月经正常的女性34名为对照组,进行常规检查。对子宫内膜的厚度进行对比,对子宫螺旋动脉的血流动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螺旋动脉的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对34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9例,复杂性增生伴有不典型增生2例,混合型增生3例。结论34例子宫内膜增生过长患者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为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29例,复杂性增生伴有不典型增生2例,混合型增生3例;观察组螺旋动脉阻力指数及搏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金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4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冷刀锥切组与环形电切组,各42例,冷刀锥切组患者采用子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环形电切组患者采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的治愈率与复发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环形电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中的应用价值高,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肖爱武;高玲;刘照红;黄鹏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妇科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慢性宫颈炎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聚焦超声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低于观察组的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治疗慢性宫颈炎的疗效优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韩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9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按照就诊先后顺序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4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左氧氟沙星单药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加用甲硝唑进行联合治疗。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症状消退时间快于参照组,复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甲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显著疗效,且复发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实践价值。
作者:臧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妇科恶性肿瘤围手术期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依据预防治疗方式差异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2例,分别接受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和预防性血栓治疗。结果治疗组仅有1例患者形成术后深静脉血栓,后经治疗后痊愈,未有患者发生肺栓塞;对照组未接受预防性血栓治疗,2例患者发生肺栓塞、12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其中治疗组的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肺栓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并针对性地给予术前、术后治疗,能显著降低围手术期血栓形成率。
作者:杨素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的诊断及处理。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进入我院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患者6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疾病的诊断和临床处理。结果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的平均孕次要高于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另外妊娠合并卵巢患者存在自觉症状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存在自觉症状2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例妊娠合并卵巢肿瘤患者,孕早期人工流产2例,孕中期手术治疗6例,同时进行剖宫产术和手术的患者24例。28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5例孕早期人工流产,早产4例,自然分娩11例,剖宫产术同时进行手术治疗8例。结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和子宫肌瘤采用超声检查的方式,能够做好早发现、早诊断,同时可以考虑采用剖宫产术同时进行手术治疗的方式。
作者:满生娟;薛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研究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和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在我院产科接受分娩的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65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取分娩未合并糖尿病的产妇70例作为对照组,结合产妇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两组产妇分娩相关指标以及新生儿的娩出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妊娠过程中其妊高症、羊水过多、早产以及分娩期畸胎、死胎以及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产妇分娩期畸胎、死胎以及巨大儿的发生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妊娠合并糖尿病产妇妊娠期和围产期病症并发症发生比率有所增加,不进行及时有效处理易出现严重后果。
作者:马成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分析卡孕栓联合手法按摩对于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及相关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产科选择剖宫产分娩的产妇40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方法预防产后出血,观察组给予卡孕栓联合手法按摩预防产后出血,并对比两组产妇的产后出血情况。结果两组产妇在产后2 h及24 h出血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手法按摩对于预防产妇产后出血的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作者:王婕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3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8例采用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中医辩证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饮食控制+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BMI)以及夜间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空腹血糖(6.5±1.5)mmol/L、餐后2 h血糖值(7.9±1.5)mmol/L、糖化血红蛋白(6.9±1.5)mmol/L、体重指数(18.1±1.5)和夜间低血糖发生率为5.56%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妊娠期糖尿病具有确切的疗效,安全性良好,能够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血糖水平,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以及推广。
作者:张信昌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