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桂侠;赵秀华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35例。A、B、C三组分别给予10 mg、15 mg、20 mg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1次/d。观察三组治疗前后性激素水平、子宫体积及内膜厚度变化,并评估三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三组患者治疗后FSH、E、P、LH水平及子宫内膜厚度均低于本组治疗前,治疗后B、C组患者的E水平较A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三组患者的子宫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闭经率与复发率均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5 mg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性高等优势,可作为该病治疗的首选方案。
作者:王秀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定在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中推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案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妇产科收治的中期妊娠引产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引产时均接受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案,观察所有入选患者引产结果。结果系统性观察发现,患者已成功引产20例(100.00%),产后24h小时出血量(102.65±39.76)mL,有患者的体温异常升高3例,未做任何处理,一天后已降为正常范围,且未出现感染、软产道受损、大出血以及羊水栓塞等。结论在中期妊娠引产患者中,推行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方案疗效良好,可进一步提升引产成功率,建议推广。
作者:郑新艳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在助产过程中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阴道分娩足月新生儿4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锁骨骨折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家属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助产过程中,针对锁骨骨折发生实施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在助产时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郭娟;徐红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和分析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临床抢救方法以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9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产科出血性休克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抢救措施加以探讨。结果产后出血、产前出血、流产出血患者分别有35例、11例以及4例。所有患者都对其实施抢救措施,完全保留子宫的46例,剩余的4例患者经腹手术治疗进行子宫切除。结论产科出血性休克症状将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通过对患者出血诱发因素加以分析,针对性的制定相应的抢救方案,降低死亡率。临床治疗过程中还要对产妇症状进行观察,不断提升手术水平,保障胎儿以及产妇的安全。
作者:赵慧欣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妇科临床常见阴道炎的药物治疗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6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法包括(1)做好外阴的清洁工作,做好日常饮食控制,避免海鲜、辛辣食物;(2)严格执行医嘱进行治疗,不适用医嘱之外的其他抗生素干预,并禁止性生活;(3)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外阴,冲洗2次/d;(4)外阴清洁干净后,使用3%克霉唑软膏擦拭,1次/d,持续7天;(5)针对较为严重的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可进行口服给药。要求夫妻双方共同治疗,复发次数较多或者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感染严重的患者在外用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口服抗生素治疗;严格按照用药说明书治疗,使用制霉素栓置入1次/晚,维持10天。月经结束后3天,在阴道后穹隆处置入霉菌素栓,置入1次/晚,维持10天。结果所以患者中,治愈45例(72.58%),好转15例(24.19%),无效2例(3.23%),有效率达到96.77%。结论妇科阴道炎患者在局部用药的同时联合栓剂或者口服药物能够起到较好的作用,抑菌效果明显,治愈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鞠旭颖 刊期: 2016年第02期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发,传染途经分为间接和直接两种。直接是通过性交感染;间接可通过浴巾,公共浴池,游泳池、便器、衣物、医疗器械以及其它部位的霉菌感染而来。本文主要针对霉菌性阴道炎患者20例进行剖析,患者均为青壮年时期,清洗外阴时不卫生或是其他各种原因而导致阴道普通菌群失调,局部皮肤粘膜屏障抵御机能减弱,无法发挥阴道的自我净化作用,使霉菌对机体侵蚀有了机会,是霉菌侵入的主要原因。
作者:陶晓华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时运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1月来我院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比组与研究组,各41例。对比组患者采用米非司酮6.25 mg/d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米非司酮12.5 mg/d治疗。记录两组患者疗效、各类激素水平。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40/41)明显高于对比组80.49%(33/41),同时研究组患者血清雌二醇、促黄体激素、孕酮等含量均明显低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米非司酮12.5 mg/d的疗效明显优于采用米非司酮6.25 mg/d,并且能够进一步控制患者激素水平。
作者:焦海英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GnRH-a预处理在腹腔镜治疗巨大子宫肌瘤中的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5年8月我院收治的巨大子宫肌瘤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选择术前使用GnRH-a治疗将其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0例。试验组患者术前应用GnRH-a3个疗程,对照组术前不使用任何药物。对比两组患者术时的肌瘤大直径、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术中子宫肌瘤体积可明显缩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GnRH-a,可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减少血流,拓宽了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叶青;史晶晶;郭莹 刊期: 2016年第02期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中老年妇女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应用系统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5例。常规组采用传统护理,而研究组给予系统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感染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护理后,研究组满意度为93.33%(42/45);常规组满意度为75.56%(34/45),研究组效果优于常规组;且研究组感染率为4.44%(2/45),常规组感染率为11.11%(5/4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系统护理应用于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壁膨出患者中能够提升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感染发生,为治疗奠定良好基础,可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娜;闫秀卿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评价给予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综合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手术治疗的妇产科患者88例,分为对比组和分析组:对比组行传统护理,分析组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分析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比组的77.27%;分析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比组的75.00%,分析组在护理有效性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妇产科术后疼痛患者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明显,可推广应用。
作者:秦秀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析女性更年期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救治及护理方式。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女性更年期骨盆骨折患者68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给予药物、物理、运动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随访1年,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恢复优良率为97.1%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女性更年期骨盆骨折的临床治疗中,一定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情绪变化,给予适合的护理措施,从而提高疗效与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李红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拉玛泽无痛分娩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正常足月产妇1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61例。参照组产妇采用传统分娩指导法,实验组产妇采取拉玛泽减痛分娩法指导分娩。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分娩时疼痛分级、镇痛剂使用比例以及产程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阴道分娩率、剖宫产率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疼痛分级和镇痛剂使用比例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均显著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科分娩产妇采取拉玛泽减痛分娩法进行指导分娩能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及镇痛剂使用率,并且可有效缩短产程,值得推广。
作者:侯俐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的方法及疗效,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10月我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止血治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压迫缝合术治疗,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2 h后的出血量及平均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产后出血患者给予子宫压迫缝合术进行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加快患者产后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作者:陈玲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并分析腹部超声联合阴道超声对妇科急腹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急腹症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首先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然后分别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及阴道超声检查。联合组采取腹部超声+阴道超声检查;对照组采取腹部超声检查。结果明确的诊断结果包括异位妊娠、输卵管扭转、卵巢肿瘤蒂扭转、出血性输卵管炎及急性化脓性输卵管炎,联合组和对照组的准确率分别为97.64%和7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超声检查联合阴道超声检查能使妇科急腹症做出较正确的临床诊断,使得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安全、快速、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孙伯梅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妇产手术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诊疗方法。方法选取本院妇产科收治的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7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治疗,观察组采用红光照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伤口的疗效。结果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10.2±1.25)天,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4±1.36)天,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手术后采用红光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疗效显著,能有效加快切口愈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刘淑允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绝经期子宫肌瘤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5例与对照组4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加用甲睾酮片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肌瘤体积及子宫体积,治疗后绝经率及疗效。结果治疗前、治疗后,两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瘤体积、子宫体积均小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绝经率为86.7%(39/4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6.4%(1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绝经期子宫肌瘤的总有效率为9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睾酮联合米非司酮治疗绝经期子宫肌瘤,可诱导患者提前绝经,缩瘤效果较单纯使用米非司酮稳定,且有利于机体预后修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玉杰 刊期: 2016年第02期
妇产科作为临床医学中的主要学科,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不仅包含了女性生殖器官的诊疗,还包含了女性分娩等问题。从妇产科角度来看,妇产科护理管理不仅需要理论支持,同时还需要管理技巧支持。高质量的妇产科护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实现医院产科护理的科学化以及规范化。本文对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妇产科护理管理工作对策,为提升妇产科管理效率奠定基础。
作者:杨淑娟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五子衍宗加柴胡疏肝散对妇科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新疆乌鲁木齐市市中医院门诊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用五子衍宗加柴胡疏肝散治疗;对照组患者口服西药达英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67.5%,两组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黄体生成素(LH)、LH/FSH、睾酮(T)水平相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LH、LH/FSH、T指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子衍宗加柴胡疏肝散疗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的有效率及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单纯西药达英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蔡永生;李欣徽 刊期: 2016年第02期
目的:观察经阴道手术切除子宫颈肌瘤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子宫颈肌瘤患者67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17例,观察组采取肌瘤切除术或剜除术,对照组采用经腹切除。结果两组肌瘤数目、平均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体温恢复、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切除子宫颈肌瘤,术后患者恢复快、反应小,可减少感染性内容物进入腹腔。
作者:马凤霞 刊期: 2016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