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焱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1日~2017年10月1日我院接诊的130例典型脑血栓患者当作本研究的对象,运用随机方法把所有患者分成实验、常规两个组类,每组有65例患者.给予常规组患者日常的护理对策,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对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数据,以此判定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数据对比,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72.3%,护理满意度为66.1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2.3%,护理满意度98.46%.由此可见,常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与运用.
作者:于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究将保健与产前检查应用于不同特征与孕妇中对其妊娠结局所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中2015年8月~2017年9月间收治的分娩孕妇1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产检次数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将产检次数为5次以下的孕妇分为对照组,将产检次数为5次及5次以上的孕妇分为实验组,根据保健情况,对所有产妇的妊娠结局进行对比,评价产前检查和保健对不同特征与孕妇妊娠结局所产生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产妇的顺产率较对照组明显更高,而实验组患者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各数据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注重分娩前的产前检查,会对妊娠结局产生一定的影响,产前检查次数越多,产妇的妊娠结局也就更好,其顺产率也有明显提高,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对产妇进行相应的教育,保证其妊娠结局.
作者:王文容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在乳腺癌患者放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以提升乳腺癌患者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50例,根据患者情况,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5例患者,对照组25例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仅采取放疗护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患者在采取放疗护理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介入,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有效指导,使放疗护理效果得到提升,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康复.
作者:李桂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总结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价值,为妇科肿瘤围术期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我院2016年5月~2017年8月收治住院手术治疗的124例妇科肿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参照组.试验组62例妇科肿瘤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参照组62例妇科肿瘤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比试验组、参照组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围术期心率、血压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术后疼痛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对比参照组患者,试验组患者术前1d、术前15min、术毕心率、血压均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组间排气时间、下地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对比,试验组所用时间以及疼痛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对比,试验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术期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稳定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率、血压,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实施价值.
作者:白美春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大株红景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在我院就诊的13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给予大株红景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肾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BUN、Scr、尿蛋白指标及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株红景天联合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显著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可改善患者的肾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张荣伟;毛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探讨足月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及引产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本院足月胎膜早破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没有发生胎膜早破的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资料,把观察组产妇分为引产不成熟组合引产成熟组,观察胎膜早破对妊娠结局和引产疗效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的剖宫产率大于对照组,阴道分娩率小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引产治疗的患者比对照组的要多,引产后临产的时间更长,总产程比对照组的要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会使得阴道分娩率下降,剖宫产增加,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产妇进行监测,以免胎儿窘迫和感染的出现,其次,要减少产妇临产的时间,减少总产程,促进阴道分娩.
作者:赵高霞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在妇产科及计划生育中应用米索前列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6年2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妇产科实施人流术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前不予以药物干预,观察组在术前以米索前列醇口服,对比两组的宫颈扩张效果,另外对比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中的宫颈扩张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人流患者中应用米索前列醇可获得更好的宫颈扩张效果,并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在妇产科及计划生育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王央群;卢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5月~2017年4月,选取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观察患者内分泌指标情况及促排卵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黄体生成素、睾酮及卵泡雌激素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徐春枝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妊娠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对照组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措施,对比2组血糖控制水平.结果 干预前,2组FPG、2hPG、HbA1c等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FPG、2hPG、HbA1c等水平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糖尿病患者给予护理干预措施能更好的控制血糖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郑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联用二甲双胍与达英-35的疗效.方法 以84例PCO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单药组(42例,采用达英-35治疗)与联合组(42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对比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差异,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血清LH、T和E2水平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期间前者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治疗能够改善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
作者:卢燕;王央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析健康宣传指导在健康体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2017年1月~2017年7月荣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检的人员中抽取200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数字随机表达分组,每组100例.观察组实施健康宣传指导,对照组为空白对照,对两组体检人员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体检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为98.0%,体检依从率为1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88.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健康体检中实施健康宣传指导可提高受检者对体检的依从性,同时可以让受检者了解更多关于疾病的相关知识,保障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玲丽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妊娠期健康教育及营养干预对降低巨大儿出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自2016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产科门诊实施检查的孕妇,根据自愿原则将其为对照组(400例)、观察组(360例),对照组只实施常规产前检查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服务的同时增加妊娠期健康教育及营养干预,分析两组剖宫产率、巨大儿出生率.结果 剖宫产率、巨大儿出生率对比显示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期健康教育及营养干预对降低巨大儿出生率及孕妇剖宫产率具有重要作用,可有效改善妊娠结局,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朱亚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对不同的分娩方式下产妇发生压力性尿失禁的情况进行分析,探究压力性尿失禁的产生原因.方法 在2016年9月~2017年10月这段时间内,从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产妇中,选取135例产妇分析分娩方式与压力性尿失禁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135例产妇中,根据生产方式不同分为阴道分娩和剖宫产两组,其中阴道分娩组70例,剖宫产65例,两组年龄、怀孕周期、胎儿体重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SUI发生率为25.6%,剖宫产组SUI发生率为10.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相比,更容易增加SUI发生的几率.
作者:王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分析孕产妇孕前、孕期保健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6年7月-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孕产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孕产妇婚检情况、计划妊娠情况以及产检情况和药品服用情况等.结果 通过对2000名孕产妇基本信息进行采集,主要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与近的医疗检查机构之间的距离、是否有医疗保险等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影响孕产妇孕前、孕期保健情况的因素很多,主要因素包括孕产妇的文化程度、和产检机构的距离远近、家庭年收入水平、重视程度等.结论 孕产妇孕前、孕期保健至关重要,保健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所以需要从宣传等方面不断努力,才能全面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进而营造良好的生产环境,提高新生儿和产妇生存质量.
作者:韩秀云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探讨外展神经麻痹的病因.方法 选取于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眼科收治住院的外展神经麻痹患者的病例4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引起外展神经麻痹的主要病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3%、脑血管病22%、外伤17%.结论 外展神经麻痹病因多样,在临床上遇到,要积极寻找原因.
作者:李霞;贾文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分析探究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给予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2016年3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60例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30例)与对照组(n=30例),对照组单纯口服氟康唑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苦参凝胶进行治疗,联合用药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白带减少、阴道疼痛及瘙痒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且研究组(96.67%)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66.67%),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采用苦参凝胶联合氟康唑胶囊治疗,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情复发率,也可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的治疗方案.
作者:席艳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研究精细化护理干预对儿童预防接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1200例预防接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精细化护理.对比儿童接种依从性、接种率.结果 观察组儿童接种依从性、接种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儿童预防接种的依从性,并提高接种成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姜丽香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并分析舒适护理运用于产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66例产妇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一般护理模式,予以观察组舒适护理模式,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分娩后大出血、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舒适程度为(9.55±1.32)分,对照组产妇的护理舒适程度为(5.34±1.26)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护理中纳入舒适护理,能有效提升产妇的舒适度,使其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提升,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大力度推广使用.
作者:曹凤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深入探讨盆底康复治疗对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中的效果.方法 选择自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268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盆底康复治疗,对比不同康复方案对改善产妇产后盆底肌功能的效果.结果 两组产妇与治疗前相比,盆底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其中对照组中Ⅱ级有75(55.9%),Ⅲ级15(11.1%),Ⅳ级12(8.9%),Ⅴ级32(23.8%),观察组中Ⅱ15(11.1%),Ⅲ级18(13.4%),Ⅳ级15(11.1%),Ⅴ级86(64.2%);观察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恢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妇产后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可有效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功能,降低产妇发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方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目的 观察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反复着床失败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分析168例反复移植失败(RSA)患者,研究组84例行子宫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84例除未行子宫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外.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基础FS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胚胎着床率(22.12%,10.55%)、临床妊娠率(41.46%,20.73%)及活产率(36.58%,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于反复着床失败的IV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有改善作用.
作者:谭爱华;武晨琳;马淑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