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黄竹英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 产妇, 护理干预, 心理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产妇的临床护理当中有着突出效果,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血脂水平变化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血脂水平相关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本研究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112例为实验组,正常孕晚期妇女64例为对照组,健康非孕妇女60例为健康体检组.三组患者进行总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检测,并进行比较.结果 与非妊娠比较,实验组患者CHO,TG,HDL-C及LDL-C水平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的CHO,TG及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但HDL-C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尤为显著.结论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血脂水平相关指标检测,有利于及早发现并监测病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的检测价值和临床意义.

    作者:曹春杰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 drome,PCOS)是女性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异常引起的病变,对于该病的治疗西医多以单纯口服药物为主,但长期用药,加之药物副作用,多数患者依从性差,导致单纯西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效果不明显.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PCOS已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在改善内分泌指标、提高妊娠机率、控制体重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刘惠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中西医治疗宫颈癌的研究进展

    宫颈癌目前是妇科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在女性恶性肿瘤中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二位,严重威胁着女性身心健康.其中原位癌高发年龄为30~35岁,浸润癌为45~55岁,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其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目前研究发现与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持续性宫颈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癌的发展需要.针对其病因病机,西医针对宫颈癌主要采用手术及术后放化疗的治疗方式,但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术后并发症以及放化疗所带来的不良反应.而祖国医学对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着较为独特的认识,认为宫颈癌发病原因主要在于房劳多产、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等所致的湿热、痰浊、瘀毒等邪气外袭胞宫,郁而不解,损伤冲任带脉,根本原因则是正虚邪实.因此,中医药在宫颈癌治疗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成效,且不良反应低,远期疗效好等优势.

    作者:赵晶晶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的回顾性研究

    目的 探讨在阻断乙肝母婴传播中,乙肝免疫球蛋白结合乙肝疫苗的效果回顾.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泗洪县接受检查且乙肝表抗阳性产妇所生儿童数3355例,实际参与调查新生儿数为2093例,所有样本对象均接受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观察该组对象阻断乙肝母婴传播的成功率.结果 2093例受检者中有46例表抗呈现阳性,阳性率为2.19%.结论对婴儿使用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乙肝疫苗可有效地阻断乙肝病毒在母婴之间的传播,提升儿童乙肝表面抗体的应答概率,促进儿童的生命健康.

    作者:薛莉;邱子彦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妊娠高血压产妇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妊娠高血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全部患者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在妊娠高血压产妇的临床护理当中有着突出效果,能够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有着巨大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黄竹英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达芙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对达芙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研究中对照组用注射黄体酮治疗,观察组用口服达芙通治疗;将两组患者各项临床数据详细整理后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临床治疗效果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芙通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更佳.

    作者:杨立燕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1日~2017年10月1日我院接诊的130例典型脑血栓患者当作本研究的对象,运用随机方法把所有患者分成实验、常规两个组类,每组有65例患者.给予常规组患者日常的护理对策,给予实验组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对策,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有效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数据,以此判定两种护理方式的护理效果.结果 经数据对比,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72.3%,护理满意度为66.1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有效率为92.3%,护理满意度98.46%.由此可见,常规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低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与运用.

    作者:于洁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护理干预对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究分析避孕药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时,护理干预对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择40例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分析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结果 分析组月经期、经血量恢复正常患者比例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评分均有降低,且分析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患者有中药作用,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患者止血时间,同时可减轻患者焦虑状况.

    作者:于志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手术室患者中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在手术室患者中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的应用成效.方法 根据PEMS3.0软件包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90例手术室患者分为参考组与无缝隙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配合和无缝隙护理配合.对比患者手术配合度、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 2组患者手术配合度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缝隙组优良率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缝隙组患者对医护配合、护理人员和家属的配合情况评分均明显高于参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手术室患者中应用无缝隙护理配合模式能够改善患者的手术配合度,保证医生、护理人员和家属三方的密切配合.

    作者:孙建雄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全方位护理对留观输液及对其治疗效果和输液安全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全方位护理对留观输液及对其治疗效果和输液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留观输液患者一共160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1月2日~2017年2月10日,将留观输液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80例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对照组80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结果 观察组留观输液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观输液患者的一次穿刺成功率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观输液患者输液次数(5.08±2.71)次、等待时间(0.61±0.30)h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留观输液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不仅能提高输液安全性,还能提升治疗效果.

    作者:韩杰梅;张太梅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保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效果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保守治疗人工流产术后残留的效果观察及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14年10~2016年10月在本院就诊的人工流产术后妇女5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B、C三组患者为观察组,均口服米非司酮治疗,单次服药量不同,D组患者为对照组,服用常规抗生素治疗,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分析影响治疗效果因素.结果 在治疗效果方面,A、B、C、D四组患者治愈数分别9例、8例、7例、2例,治愈率分别75.0%、66.7%、58.3%、14.3%,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关因素方面,人工流产术后残留治疗效果受到体重、残留组织大小、血β-hCG值、残留物血流阻力等因素影响.结论 人工流产术后宫内残留患者应选择米非司酮治疗,选择短时间大剂量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有效性,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作者:金群;胡相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外展神经麻痹的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外展神经麻痹的病因.方法 选取于2014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及眼科收治住院的外展神经麻痹患者的病例4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引起外展神经麻痹的主要病因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3%、脑血管病22%、外伤17%.结论 外展神经麻痹病因多样,在临床上遇到,要积极寻找原因.

    作者:李霞;贾文辉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流产与人工流产对稽留流产的应用价值比较

    目的 比较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流产与人工流产对稽留流产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74例稽留流产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以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流产,根据情况开展清宫术,观察组在用戊酸雌二醇后行人工流产,比较两组流产情况.结果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阴道出血时间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均未再次清宫,对照组再次清宫率16.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稽留流产治疗中,相较于人工流产,米非司酮合并米索前列醇流产出血更少且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可减少再次清宫人数.

    作者:刘贵宏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助产士产前教育对初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目的 研究助产士对初产妇进行产前教育会对产程和分娩方式造成怎样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7年10月,在妇产科进行分娩的120例初产妇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产妇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增加产前教育,对比两组产妇产程及分娩方式上的差异.结果 对两组产妇的产程及分娩方式进行对比,经过产前教育的实验组产妇产程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并且能够进行自然分娩的产妇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在初产妇进行分娩前对其进行产前教育能够有效提升产妇对分娩的认知,对于缩短产程,提升自然分娩率,增强产妇顺产的信心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与应用.

    作者:祝君丽;安巧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舒适护理运用于产科护理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并分析舒适护理运用于产科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66例产妇为探究对象,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观察组与对照组,予以对照组一般护理模式,予以观察组舒适护理模式,分析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分娩后大出血、护理满意程度等指标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产妇的护理舒适程度为(9.55±1.32)分,对照组产妇的护理舒适程度为(5.34±1.26)分,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产科护理中纳入舒适护理,能有效提升产妇的舒适度,使其护理满意程度得到提升,充分体现其价值意义,可大力度推广使用.

    作者:曹凤娟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分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及体会

    目的 探析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0月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经护理后,观察组产妇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剖宫产产妇实施舒适护理可改善其负面情绪,有利于剖宫产手术的顺利实施,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马丽波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沙格列汀联合氯沙坦钾治疗2型糖尿病早期肾脏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沙格列汀联合氯沙坦钾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早期糖尿病肾脏病的患者23例,随机分组,治疗组12例,对照组11例,两组均使用氯沙坦钾,治疗组包含沙格列汀,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动脉压(MAP)、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两组间FPG、2hPG、HbA1C、MAP、尿A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FPG、2hPG、HbA1C、尿ACR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尿ACR下降更加明显,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沙格列汀和氯沙坦钾均能有效降低早期2型糖尿病肾脏病ACR水平,但二者联合使用效果更显著,且临床安全性好.

    作者:周吉珍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2016年5月~2017年4月,选取我院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70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复方环丙孕酮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观察患者内分泌指标情况及促排卵结局.结果 观察组患者黄体生成素、睾酮及卵泡雌激素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复方环丙孕酮与胰岛素增敏剂治疗,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作者:徐春枝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联用二甲双胍与达英-35的疗效.方法 以84例PCOS患者根据随机数表分为单药组(42例,采用达英-35治疗)与联合组(42例,采用二甲双胍联合达英-35治疗).对比治疗后黄体生成素(LH)、睾酮(T)、雌二醇(E2)水平差异,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血清LH、T和E2水平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访期间前者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均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实施二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治疗能够改善内分泌激素水平,提高排卵率和自然妊娠率.

    作者:卢燕;王央群 刊期: 2017年第31期

  • 子宫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助孕结局的影响

    目的 观察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反复着床失败妇女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分析168例反复移植失败(RSA)患者,研究组84例行子宫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照组84例除未行子宫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外.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不孕原因、基础FS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胚胎着床率(22.12%,10.55%)、临床妊娠率(41.46%,20.73%)及活产率(36.58%,15.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内膜刺激术联合淋巴细胞主动免疫治疗对于反复着床失败的IVF-ET患者的临床妊娠结局有改善作用.

    作者:谭爱华;武晨琳;马淑芳 刊期: 2017年第31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