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瘢痕子宫再次剖腹产临床分析

汤兰

关键词:瘢痕子宫, 再次剖腹产, 并发症
摘要: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腹产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150例归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非瘢痕子宫产妇15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行剖腹产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先兆性子宫破裂、不完全子宫破裂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剖腹产的风险较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应严格掌握剖腹产手术指征,及早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尽量降低剖腹产率,减少剖腹产对瘢痕子宫产妇的危害.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NST反复异常的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NST反复异常的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住院分娩的孕妇112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产前均存在NST异常,次数为2次以上,将孕妇的妊娠结局进行比较.结果 后一次检查与分娩之间间隔3天内的产妇,其产儿预后不良的占比较低,且低于检查时间间隔3天以上的产妇.结论 无激惹试验反复异常提示胎儿在宫内有不同程度的缺氧.

    作者:孙佑枝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的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二维超声和彩超对瘢痕子宫合并前置胎盘植入诊断.方法 抽取我院产妇40例为研究对象,分常规组合联合组,分别应用二维超声和彩超,对比两组产妇诊断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接受诊断和病理分析后,联合组的诊断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对比两组产妇的总有效率,具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办法对本病有较好诊断价值.

    作者:周玲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浅析超声造影在辅助妇产科诊断治疗中的价值

    伴随着超声造影剂的发现和广泛应用,超声诊断逐渐成为当前临床诊断的重要方法,同时也是疾病治疗的重要辅助方法.对于妇产科疾病,其大部分集中在患者的子宫方面,且患者的疾病诊断难度较大,而采用超声介入诊断技术,其能够通过造影剂对患者的子宫情况进行全面的掌握,从而帮助医生更好的判断患者的病情,在当前,超声造影技术主要是通过子宫输卵管造影以及子宫超声造影等对患者的子宫妊娠以及子宫人流后残留等情况进行诊断.

    作者:韩阳;王岩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妇科内分泌失调临床治疗分析

    目的 对于治疗妇科内分泌失调的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我院选择2015年3月~2016年3月接收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西医治疗方法,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激素周期变化以及实际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不同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症状有明显的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内分泌失调具有众多症状表现,并且发病原因较多,通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能够达到很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樊小利;张慧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初探疤痕子宫早孕人工流产术的安全性

    目的 研究治疗疤痕子宫早孕患者采取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集的400例疤痕子宫早孕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其中200例患者采取无痛人流术作为对照组,另200例患者在无痛人流前联合药物流产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经过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看出,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痛持续时间以及阴道出血时间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仅有7.00%,比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8.00%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疤痕子宫早孕患者在无痛人工流产术前先采取药物流产,临床效果显著,对患者的伤害较小,有利于术后恢复,且安全性更高,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作者:蒙爱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妊娠中期瘢痕子宫米非司酮联合依沙吖啶引产安全性分析

    目的 研究将依沙吖啶与米非司酮联合疗法应用在妊娠中期瘢痕子宫引产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80例妊娠中期瘢痕子宫患者80例进行随机分组,参照组与实验组,各40例.参照组以依沙吖啶,实验组予以依沙吖啶与米非司酮,观察两组患者引产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清宫率、胎膜胎盘残留率、软产道裂伤率、引产成功率、总产程时间以及产后2小时出血量与参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妊娠中期瘢痕子宫应用米非司酮与依沙吖啶进行引产效果显著.

    作者:李便利;孔炯炜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顺产产程的观察及护理

    目的 总结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产程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方法 选取来本院进行剖宫产后再次行阴道分娩的产妇58例进行观察,对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有效的护理方法.结果 58例中阴道顺产43例,产程过程中应用催产素加强宫缩6例,转剖宫产8例,产后出血1例,无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加强产程的监护和做好心理护理及宣教是提高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关键.

    作者:谢雪玲;孔国爱;陈丽珍;王薇;王清华;陈舒婷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不同剂量雌激素预防Ⅱ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效果分析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雌激素预防Ⅱ度宫腔粘连术后复发效果.方法 选取Ⅱ度宫腔粘连患者120例,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内留置注水Foley导尿管球囊7天及戊酸雌二醇及地屈孕酮人工周期治疗3个月,根据戊酸雌二醇剂量不同分为2 mg组(40例)、4 mg组(40例)、9 mg组(40例).观察3组患者月经改善情况及宫腔形态恢复情况.结果 2 mg组月经改善30例(有效率75%),4 mg组38例(有效率95%),9 mg组40例(有效率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mg组27例患者宫腔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有效率67.5%),4 mg组35例(有效率87.5%),9 mg组39例(有效率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mg组发生不良反应1例(发生率2.5%),4 mg组4例(发生率10%),9 mg组12例(发生率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 mg组、9 mg组在月经恢复及宫腔形态恢复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 mg组、4 mg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Ⅱ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采用4 mg戊酸雌二醇治疗即可有效预防宫腔再粘连,改善患者月经,无明显副作用,经济适用,安全有效.

    作者:黄英梅;黄建邕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目的 对人工流产后宫腔粘连理论和实践的探讨,以解决人工流产术后宫腔粘连的问题.方法 观察门诊人工流产患者的临床表现,根据其辅助检查判断宫腔粘连类型.结果 确诊宫腔粘连类型并对症治疗.结论 人工流产宫腔粘连以月经稀发和闭经为主要表现,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

    作者:汤娟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瘢痕子宫再次剖腹产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剖腹产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分娩的瘢痕子宫产妇150例归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分娩的非瘢痕子宫产妇150例为对照组,两组产妇均行剖腹产手术,观察比较两组的手术基本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多于对照组,先兆性子宫破裂、不完全子宫破裂等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瘢痕子宫再次剖腹产的风险较大,并发症发生率高,应严格掌握剖腹产手术指征,及早采取适合的治疗方法,尽量降低剖腹产率,减少剖腹产对瘢痕子宫产妇的危害.

    作者:汤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分析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从2016年4月~2017年3月来我院接受诊治的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选取16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随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80例,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的盆底康复训练,对照组在进行常规盆底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对照组尿失禁改善情况优于观察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林晓燕;林晓静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

    目的 分析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及传统经腹子宫切除术对女性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子宫良性病变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45例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5例行传统经腹全子宫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及在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后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及术后12个月分别与术前相比,患者的压力性尿失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切除术中不论是腹腔镜术式还是传统腹式,均对女性盆底功能有一定的影响,较易引发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容易造成患者不良的性生活质量.

    作者:尹盛婷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中诊断比较

    目的 探究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子宫肌瘤中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40例,按入院时间分成经腹组70例,经阴道组70例.经腹组实行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经阴道实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子宫肌瘤的检出结果 以及两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率.结果 经阴道组子宫肌瘤检出结果明显优于经腹组,且经阴道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准确率高于经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准确性较高,具有深入推广的价值.

    作者:杨明荣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手法旋转持续性枕后位的临床应用与分析

    头位难产在分娩过程中经常发生,拒统计头位难产占分娩总数的24%,占难产总数的78%.常以阴道助产、剖宫产结束分娩.严重时可致死产,胎儿出现颅内损伤或严重智力障碍,脑瘫等.所以适时徒手旋转胎头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给母婴健康带来保障.

    作者:王辉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孕妇胎膜早破132例妊娠结局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不同胎龄的维吾尔族(简称维族)孕妇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及对母儿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5年7月在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分娩的132例胎膜早破维族孕妇的临床资料,其中,28~36+6周胎膜早破维族孕妇66例设为早产胎膜早破组,37~41+6周胎膜早破维族孕妇66例作为足月胎膜早破组,将同期住院分娩的132例足月妊娠胎膜未破维族孕妇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三组维族孕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分析两组维族孕妇胎膜早破的时间与(用降钙素原PCT及超敏CRP判断感染程度)母婴感染率的相关性.结果 足月胎膜早破维族孕妇66例,感染率41/66,早产胎膜早破维族孕妇66例,感染率49/66,两组均以破水24小时居多,超敏CRP、PCT均高也较多;但是破水时间在72小时、大于72小时早产胎膜早破组超敏CRP、PCT高比率明显多于足月胎膜早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破水时间在48 h超敏CRP、PCT高则以足月胎膜早破组居多.三组维族孕妇分娩方式比较:足月胎膜早破组剖宫产率(59.0%)明显高于早产组(27.2%)和对照组(28.0%)(P<0.05);足月胎膜早破组自然分娩率(36.3%)明显低于早产组(62.1%)和对照组(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胎龄胎膜破裂分娩母婴结局:(1)早产儿组母体产褥感染及新生儿感染发生率高于足月儿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足月组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早产儿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产儿组死亡3例,胎龄在26周~29周.结论 预防和/或控制饮食及体重和产道及周围感染对于维吾尔孕妇很有必要;及早治疗和处理胎膜早破,尤其是早产,以降低孕产妇产褥感染和围产儿感染、死亡发生率.

    作者:刘国英;曲亚明;庞云霞;丁娟;曲宁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对中孕引产的分析

    目的 探索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对中孕引产的疗效.方法 将孕15~24周自愿要求引产而无禁忌症的妇女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例,常规行依沙吖啶100 mg羊膜腔内注射,2 h后空腹口服米非司酮150 mg,禁食2 h.第二日晨外阴常规消毒后行阴道后穹窿置入米索前列醇200 ug,根据宫缩情况每隔3~4 h可重复置入200 ug;对照组80例,按传统方法行羊膜腔内注射依沙吖啶100 mg.结果 观察组平均宫缩发动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后2 h出血量、软产道裂伤均少于对照组,产后胎盘胎膜残留量亦低于对照组.结论 依沙吖啶配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用于中孕引产效果好.

    作者:王显峰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妊娠期糖尿病117例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血糖控制对产妇分娩结局及新生儿影响.方法 在我院2016年10月~2017年3月收治的孕产妇中选取117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分为三组,A组孕产妇39例,为在围产门诊系统建卡后筛查出GDM、并饮食调节控制及运动指导,血糖控制满意;B组孕产妇39例,为未在我院门诊规范诊治,住院后确诊为GDM;C组孕产妇39例,为孕期无合并症的孕产妇.观察三组孕产妇分娩期并发症,新生儿异常情况.结果 A组早产、胎膜早破、剖宫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例数及巨大儿、低血糖、早产儿、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规范诊治妊娠期糖尿病,有效控制血糖,能显著改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

    作者:朱家珍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抗生素单用与联用千金胶囊对慢性附件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 探讨抗生素单用与联用千金胶囊对慢性附件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3月~2016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慢性附件炎9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仅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千金胶囊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任何严重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单用与联用千金胶囊对慢性附件炎的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琴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产前系统超声检查在中孕期胎儿畸形筛查中的应用观察

    目的 探讨产前系统超生检查对于中孕期胎儿畸形筛查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中孕期孕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超声检查,观察组实施产前系统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胎儿出现畸形的概率.结果 对照组中筛查出畸形胎儿的概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前系统检查在筛选中孕期畸形胎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理应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作者:王丽 刊期: 2017年第17期

  • 宫颈炎康栓在中重度宫颈糜烂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 探讨中重度宫颈糜烂使用宫颈炎康栓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物理激光照射治疗的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激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宫颈炎康栓治疗,观察两组临疗效以及各项临床治疗指标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阴道排液与流血时间均低.结论 使用宫颈炎康栓治疗中重度宫颈糜烂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作者:余镜春 刊期: 2017年第17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