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清
甲状旁腺术(PTH)是甲状旁腺主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多肽激素,它通过骨和肾来实现升高血钙,降低血磷的作用:(1)对骨的作用.PTH能动员骨钙入血,使血钙升高.它可作用于骨细胞膜系统,促使Ca2转运入细胞外液,这是PTH动员骨钙入血的快速反应,仅数分钟即刻发生.此外,还可加强破骨细胞的活动,使骨钙大量入血,这一效应为延缓效应,在PTH作用后12~14 h开始,几天或几周后达高峰.两个效应互相配合,不仅能迅速升高血钙,而且能维持很长时间.(2)对肾的作用.PTH能抑制近球小管对磷酸盐的重吸收,又能促进远球小管对Ca的重吸收,通过肾可促钙排磷.另一作用是激活近曲小管上皮细胞内1,25-羟化酶,使胆钙化醇后在肾内转化成活性形式的1,25-二羟胆钙化醇,经血液运至肠,促进肠吸收钙.
作者:向静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去枕仰卧位在颈椎病核磁共振检查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1月~12月接受MRI检查的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体位不同分为3组,前屈位组74例,平卧位组62例及去枕仰卧位组85例,比较3种体位下颈椎细微解剖结构显示率、图像清晰图及体位满意度.结果 去枕仰卧位下椎间盘突出、硬膜囊受压、椎动脉血流显示率显著高于前屈位及平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枕仰卧位下骨赘增生显示率显著高于平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去枕仰卧位体位,医师评价图像清晰度显著优于前屈位及平卧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对不同体位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去枕仰卧位在颈椎病核磁共振检查的应用可提升颈椎细微解剖结构显示率,提升图像显示清晰度,且不降低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作者:关美满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大剂量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对策.方法 随机纳入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合并心功能衰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单双号来对进行分组处理,单号患者为观察组(n=56),给予大剂量硫酸镁治疗;双号患者为对照组(n=56),采用常规治疗.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经治疗前后的血压状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压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压均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且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8%(52/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68.9%(40/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652;P<0.05).结论 大剂量硫酸镁治疗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效果较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血压状况,稳定了患者病情,治疗的有效率高,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作者:王冬杰;解玉红;许涛;石川;吕桂凤;贾云波;李燕;任秀茹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究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接收并治疗的90例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并通过随机样表法分为对照与研究两组,每组患者各45例,对照组抽取的对象按照常规护理治疗,研究组抽取的45例艾滋病患者选择应用护理干预,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通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的生活质量以及自我护理能力的状况.结果抽取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艾滋病患者护理前其HIV/AIDS QOL-4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不同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身体状态、心理状态、社会交往、一般性感觉等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护理后研究组艾滋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中自我保护知识、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以及自我护理技能等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农村地区艾滋病患者选择应用护理干预可以起到较好的效果,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在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在艾滋病患者的护理中推荐和应用.
作者:郑雪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旋切术后血肿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5年2月~2016年8月83例收治的乳腺良性肿块麦默通旋切术后血肿的原因及预防治疗经验.结果 本组83例患者,9例出现术后血肿,发生率为10.8%,其中3例经穿刺抽吸淤血后延长加压包扎时间好转,1例行乳腺切开血肿清除,5例﹤2 cm的血肿在3月内自行吸收.结论术后血肿是麦默通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在手术操作及围手术期采取综合措施,可有效防治术后血肿.
作者:王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智能化流程在提升内科患者转运效率及安全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内科2016年10月~12月共进行院内转运3860例次作为研究组,同期选择2015年10月~12月实施内科转运的3650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转运,研究组采用智能化转运流程.结果 研究组的转运响应时间、转运时间及转运接收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转运过程中的输液管脱落或阻塞及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智能化流程可提升内科患者院内转运效率及转运安全.
作者:刘英莲 刊期: 2017年第15期
本次针对妊娠合并鲁登巴赫综合征的患者进行治疗.整体采用补液和预防感染等方面进行治疗,并在此过程中随时做好相关的病情观察,终帮助患者顺利通过剖宫产手术分娩出一个男婴.
作者:王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 选取我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孕妇58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其中阴道试产分娩28例,剖宫产分娩30例.对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并发症等指标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使用不同的分娩方式后,阴道试产分娩组患者在产程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剖宫产组;阴道试产分娩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明显优于剖宫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首次实施剖宫产术的产妇而言,在进行再次妊娠时,再次妊娠并不是剖宫产的必要指征,在对产妇的实际情况进行严密观察和分析后,可以使用阴道试产分娩方式进行分娩.
作者:高海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诊断性刮宫术后联合应用炔诺酮治疗女性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共63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使用米非司酮内科保守治疗;治疗组33例,使用诊刮术加药物炔诺酮治疗.观察用药期间阴道流血情况及子宫内膜厚度变化.结果 随访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78.8%,对照组治愈率为6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的子宫内膜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性刮宫术后联合应用炔诺酮治疗女性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为治疗更年期功血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郝小翠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胸外科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 将本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82例选为研究对象,其入院时间为2015年3月25日~2017年1月2日,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健康宣教与多元化健康教育,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其胸管带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元化健康教育在胸外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今后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李志娜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个体化健康教育在妇科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妇科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住院手术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先后顺序采用单双号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个体化健康教育,比较2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结果 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率(97.7%vs86.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可提升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提升护理质量.
作者:张洁清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老年住院病人中的应用与护理.方法 收取我院56例老年住院患者,收取时间在2015年10月11日~2016年2月25日,并将老年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28例患者实施全面护理).结果 观察组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后静脉炎7.14%、导管堵塞3.57%、穿刺失败发生率10.71%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在老年住院病人实施静脉留置针治疗过程中进行全面护理,其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刘建颖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内分泌紊乱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用达英-35治疗,观察组49例患者采用达英-35联合胰岛素增敏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胰岛素水平及血糖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采用胰岛素增敏剂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丁立娟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炎(BV)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5年1月~2017年4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BV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给予甲硝唑治疗,联合组给予克林霉素、甲硝唑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复发2例5.00%,对照组复发9例2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及血清电解质均无异常,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克林霉素联合甲硝唑治疗BV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应用于BV的临床治疗.
作者:李丽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对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的疗效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80例,时间为2015年7月~2016年5月,分为2组,对照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接受西医治疗,实验组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则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2组治疗的结果.结果 实验组妇科内分泌失调疗效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内分泌失调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以改善患者的内分泌情况,促进患者的健康恢复.
作者:李元文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中医辨治面部脂溢性皮炎60例临床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收治的60例面部脂溢性皮炎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参照组患者行以西医方法治疗,研究组患者行以中医辨证治疗.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研究组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面部溢脂性皮炎患者行以中医辨证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且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更加安全,值得推广.
作者:潘月财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再通成功率、受孕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通失败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用于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广泛推广.
作者:曾威;陈梅;林志新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氯吡格雷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且分析我院2016年2月~2017年2月治疗的106例急性CIS患者资料,按照临床医治方案分为2组(各53例),对照组单纯行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联合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医治前后NIHSS与ADL评分变化及安全性.结果 与医治前对比,2组医治后NIHSS与ADL评分均改善,且对照组改善幅度比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观察组比较,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CIS患者行氯吡格雷与小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治疗可取得确切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吴维英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乳宁颗粒治疗肝郁血淤型乳痛症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治疗乳痛症的机制,探索治疗乳痛症更有价值的疗法.方法 采用开放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将60例乳痛症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传统外治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用乳宁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乳房疼痛(分级、性质)临床症状的变化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房疼痛及疼痛性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分级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乳房疼痛改善(显效+有效)病例数为26例,改善率为86.7%,对照组乳房疼痛改善病例数为22例,改善率为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的疼痛性质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性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乳贴联合中药口服治疗乳痛症在乳房疼痛、乳房肿块、改善临床症状方面比单用中药外贴具有优势.
作者:史晓光 刊期: 2017年第15期
目的 分析腹腔镜治疗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症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A组应用宫腔镜辅助治疗,B组采取腹腔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A组30例患者术后输卵管通畅率是65.21%,术后至今妊娠率是60.0%;B组30例患者输卵管通畅率是96.0%,术后至今妊娠率是83.33%,A组患者输卵管的通畅率与妊娠率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虽然宫腔镜术对于输卵管远端阻塞性不孕症患者具有一定效果,在积极采取腹腔镜联合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患者输卵管通畅率以及术后妊娠率,应用价值更高,值得推广.
作者:丁立荣 刊期: 2017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