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

李春侠

关键词:盐酸左氧氟沙星, 替硝唑, 慢性盆腔炎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替硝唑,34例)和对照组(替硝唑,3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2%、5.9%,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时盐酸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效果显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相关文献
  • 慢性盆腔炎妇产科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目的 分析慢性盆腔炎应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卫生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均知情本次研究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两组患者应用的治疗方法不同,给予观察组盆腔炎颗粒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盆炎净颗粒实施治疗,在治疗后比较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检测患者的血清TNF浓度,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检测患者的IL-2水平,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盆腔炎应用盆腔炎颗粒进行治疗,疗效佳,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作者:陈红英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予以二维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意义.方法 以2015年11月26日至2017年1月15日我院42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分别实施二维超声以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两组诊断符合情况以及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符合概率为92.86%,相比二维超声显然更高,P值小于0.05;在超声图像分析方面,良性结节钙化概率为57.69%,低回声概率为46.15%,较恶性结节数据更高,高回声概率为3.85%,混合回声概率为0,相比恶性结节更低,P值小于0.05,两组边界不规则、异回声以及无回声数据均不具高度对比性,P值大于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中,诊断准确度较高,适当与二维超声、临床表现等检查相结合,利于疾病分型.

    作者:杨辉;乔磊;谢丽娜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妇康宝服液治疗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妇康宝口服液治疗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临床疗效.方法 以电脑随机的方式,将我院于2014年01月~2017年01月间收治的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患者30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与研究组),各150例,常规组采用黄体酮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之上,采用妇康宝口服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67%,常规组总有效率为88.00%,组间疗效比较,研究组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肌注黄体酮的基础之上,口服妇康宝,为先兆性流产和习惯性流产患者进行加强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作者:张慧;吴燕;张小兰;周海霞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优质护理干预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针对在妇产科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方法取得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并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诊治的妇产科患者100例并将其随机进行平均分组,即常规组和优质组,各50例,常规组开展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优质组开展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进行不同护理后,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患者对护理干预的依从性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数据显示,优质组的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效果均优于常规组,经调查,优质组的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护理的满意度也高于常规组的,三项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妇产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选用优质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护理的效果,促进康复,且患者及其家属对该护理的满意度极高,值得在临床护理中加以运用.

    作者:陈清会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人工流产中应用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应用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自愿要求进行人工流产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和单一组各40例,单一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米索前列醇治疗;联合组患者给予利多卡因联合米索前列醇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联合组镇痛效果、宫颈扩张程度、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明显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人工流产过程中,应用米索前列醇联合利多卡因能够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镇痛效果好,副作用少,使用简便,患者痛苦小,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刘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属于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无排卵与高雄激素血症,多发于育龄期女性,患者多伴随不孕症.目前,临床治疗POCS,分为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两种,但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随着腹腔镜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广泛应用,手术治疗逐渐取得新进展.本研究对腹腔镜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王惠娟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配伍甲硝唑凝胶治疗 老年性阴道炎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探索阴道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配伍甲硝唑凝胶治疗老年性阴道炎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2日至2016年4月22日我院收治的老年性阴道炎患者100例,将其抽签化分组,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乳酸杆菌活菌胶囊治疗和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配伍甲硝唑凝胶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2.00%)、阴道充血率(0.00%)、阴道瘙痒率(2.00%)、PH值阴性率(96.00%)、总有效率(98.00%)、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2.52±1.01)d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性阴道炎患者实施乳酸杆菌活菌胶囊配伍甲硝唑凝胶治疗,能够提高整体疗效.

    作者:徐永娟;陈昕华;叶文凤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不同剂量黄体酮治疗无排卵性月经失调的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 观察对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予以不同剂量的黄体酮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无排卵性月经失调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小剂量黄体酮治疗,观察组予以大剂量黄体酮治疗,对比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产生情况.结果 予以不同剂量的药物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达至100%,对比对照组的9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产生率16.67%,相比对照组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无排卵性月经失调予以不同剂量的黄体酮药物治疗临床效果不存在明显差异,然而采取小剂量的药物治疗未产生不良反应,故临床需尽可能选取小剂量的黄体酮进行治疗.

    作者:马桂芳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侧卧位在新生儿溢乳和睡眠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究侧卧位应用于新生儿溢乳以及睡眠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中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间收治的足月顺产母婴同室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新生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50例新生儿.对照组新生儿采用传统平卧位,实验组新生儿采用侧卧位.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溢乳发生情况以及新生儿的睡眠时间.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的溢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溢乳次数较少,能够具有更长的睡眠时间,从而提高新生儿的休息时间.(P<0.05)结论 对新生儿采用侧卧位能够有效降低新生儿溢乳的发生率,提高睡眠护理的质量,改善新生儿的发育,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党玲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妇科良性疾病盆腔积液相关因素探究

    目的 对良性妇科疾病与盆腔积液之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 把57例良性妇科疾病患者当成对象,对其盆腔积液出现情况进行观察,并分析致使盆腔积液出现的影响因素.结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盆腔积液显著较未患此病的患者多,P<0.05;输卵管积水、盆腔粘连患者盆腔积液稍微较未患此病的患者少,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病患者盆腔积液稍微较未患此病的患者多,但P>0.05.妇科良性疾病患者盆腔积液出现主要受年纪、体重、子宫内膜异位症及输卵管积水影响.结论 对于妇科良性疾病患者,需明确盆腔积液出现具体情况,查明属于病理还是生理性积液,以便于治疗干预的实施.

    作者:戴惠巧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行为干预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35例,随机分行为护理组20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行为干预护理组给予行为干预护理,比较两组孕妇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压控制情况、心理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评分的差异.结果 行为护理组孕妇先兆子痫发生率为10.0%,子痫率5.0%,剖宫产率15.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为护理组血压控制情况较对照组均明显有效,(P<0.05);行为护理组孕妇满意评分和家属满意评分、心理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为护理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改善妊娠结局和提高家属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作者:方咪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2例体会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输卵管间质部妊娠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腹腔镜手术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12例,输卵管间质妊娠包块直径3~6 cm,全部病例均行输卵管切除术.结果 12例全部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腹,术中出血少.结论 我们总结出腹腔镜治疗未破裂型输卵管间质部妊娠时采用先缝扎后切除方法,能显著减少出血,认为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作者:李全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宫内节育环异常的诊断及防治措施分析

    目的 探讨宫内节育环异常的原因及其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宫内节育环发生异常的87例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回顾分析,并探讨对应的防治措施.结果 研究中采用开腹的手术方法将环取出的有2例;在B超引导下将节育环取出的有85例.宫内节育环不按规定时间放置,操作不正确,节育环型号不合适等原因均可引起患者宫内节育环的异常.结论 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应详细了解何种情况适合放环与取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节育环,提高医疗操作的质量,以防治宫内节育环发生异常.

    作者:张海燕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健康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培养 及血糖控制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分析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与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照组274例妊娠期糖尿病病例来自我院2016年1月~6月门诊接诊,观察组283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于同年7月~12月就诊,向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干预,在观察组开展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养成情况与干预后血糖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严格控制饮食、定期监测血糖、监测体质量、适当运动、定期产检的患者所占比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康教育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所起到的大作用是通过转变患者思想认知进而干预不良生活习惯,以实现健康促进与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目标.

    作者:赵海珍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多层螺旋CT检查在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多层螺旋CT及其图像后重建技术在临床中有很多使用,对于急腹症的应用价值也逐渐受到更多的认同和关注.一般在对妇科急腹症进行诊断时都是采用超声来检测,不过有些患者在临床表现上表现复杂,也没有特异性,大多是非妇科首诊,当作一般的腹痛来进行CT检查.妇科急腹症病情大多十分严重,对其CT影像特征进行快速认知,能在临床上加快确诊速度,为制订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本文收集我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下半年到2017年上半年收诊的38名妇科急腹症患者的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探究多层螺旋CT对于妇科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涛;李其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宫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抽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粘膜下子宫肌瘤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予宫腔镜下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排气、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相较于开腹手术治疗粘膜下子宫肌瘤,宫腔镜下电切术的疗效更佳,不仅能够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冯琳;韩春花;高慧芬;李凤琼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疗效观察

    目的 分析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自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102例,按入院登记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的西医治疗基础上实施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主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15%,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55%,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意义(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出现的月经絮乱、畏寒肢冷、下肢浮肿、腰背酸软、夜尿频多等临场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有所改善,而治疗组的月经絮乱、畏寒肢冷、下肢浮肿、腰背酸软、夜尿频多等主要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肾阳虚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实施常规西医联合中医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月经絮乱、畏寒肢冷、下肢浮肿、腰背酸软、夜尿频多等症状,缓解疾病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其用药安全性较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易贤恩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分析

    目的 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实施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的预防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观察组采用剖宫产围产期护理干预模式,给予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在一段时间后,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对比两组产妇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观察组发生率为2.2%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2.2%.比较两组护理的满意程度,观察组的满意程度为95.5%高于对照组的73.3%.两项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进行剖宫产围产期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严玉培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宫颈扩张球囊降低剖宫产率应用中的护理干预价值

    目的 探讨宫颈扩张球囊降低剖宫产率应用中的护理干预价值.方法 所有产妇均给予一次性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引产.护理组在球囊放置前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阴道分娩成功率、剖宫产率、患者满意度.结果 护理组阴道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对宫颈扩张球囊置入前后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满意度(96.3%)明显高于常规护理(78.8%),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宫颈扩张球囊加缩宫素引产的前提下,给予产妇球囊置入前、后细致入微的护理配合,可明显提高阴道分娩成功率,降低剖宫产率,且得到了广大产妇及其家属的认可,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作者:温晓静 刊期: 2017年第13期

  • 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

    目的 研究分析盐酸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用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中选取68例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盐酸左氧氟沙星+替硝唑,34例)和对照组(替硝唑,3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1.2%、5.9%,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时盐酸左氧氟沙星+替硝唑效果显著.

    作者:李春侠 刊期: 2017年第13期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主管: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

主办: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